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 格式:ppt
- 大小:8.90 MB
- 文档页数:7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苔藓植物
1、常见种类:葫芦藓、地钱、泥炭藓、黑藓
2、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固定作用)。
所以苔藓植物植株矮小。
3、意义: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类植物
1、淡水藻类:蓝藻、水绵、衣藻、刚毛藻、轮藻、小球藻
2、海洋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马尾藻、鹿角菜
3、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气)。
②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③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三、蕨类植物
1、常见种类:真蕨、卷柏、贯众、满江红、肾蕨、中华水韭
2、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注意:整个地上部分都是蕨类植物的叶)。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①有些可食用(如蕨菜);②有些可供药(如卷柏、贯众);
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2024新教材】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1.说明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2.概述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说出它们的繁殖过程离不开水环境。
3.举例说明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态度责任:形成保护植物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本节知识概要:一、藻类1.藻类的数量繁多,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的是绿色,也有的是褐色或紫红色的。
2.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棉、新月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洋中,如海带、紫菜、石莼等。
3.单细胞藻类,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藻类,直接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4.藻类的细胞中一般都含有可吸收光能的色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所以藻类的营养方式为自养生物。
5.藻类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十分微小,可以通过空气、水等传播,在适宜的环境中可形成新个体。
6.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还可以扩散到大气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水中的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海带、紫菜等藻类可以食用;从藻类中提取出来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在工业和医药等方面被广泛使用。
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苔藓植物不具有输导组织,所以它也不会长得太高大。
3.苔藓植物的繁殖:孢蒴内含孢子,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是它的繁殖过程仍然离不开水。
4.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资源。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如:水绵、海带、衣藻。
全身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二、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
如:墙藓、葫芦藓。
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
形成煤例:
5、地球上90%的氧气是由下列哪类植物提供的()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知识点复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三个重要类群,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三个类群的知识进行复习。
一、藻类植物1. 定义:藻类植物是一类原生于水生环境中、以光合作用为主要代谢方式、没有真维管束的植物。
2. 分类:根据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藻类植物可以分为原始藻类和进化藻类两大类群。
- 原始藻类包括硅藻、甲藻和裸藻等,细胞壁主要由硅酸盐和蛋白质构成,常见于海洋和淡水中。
- 进化藻类包括绿藻、红藻和褐藻等,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广泛分布于水域和陆地中。
3. 特点:- 结构简单:藻类植物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不具备分化的器官。
- 生活方式多样:藻类包括浮游藻、附着藻和游泳藻等多种生活方式。
- 光合作用: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生产有机物质。
- 食物链的基础:藻类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4. 重要代表物种:- 硅藻:是一类常见于淡水和海洋中的原始藻类,以其美丽的外壳结构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 绿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陆地中的进化藻类,是其他植物的祖先之一。
- 红藻:是一类以红色素为主要叶绿素的进化藻类,包括一些重要的食用海藻。
- 褐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进化藻类,包括海带、昆布等常见的食用海藻。
二、苔藓植物1. 定义:苔藓植物是一类土生或水生的低等植物,没有真根、茎和叶的结构,繁殖通过孢子传播。
2. 结构:苔藓植物由原丝状体、叶状体和花状体三部分组成。
- 原丝状体:类似细丝状的结构,用来附着在岩石或土壤上。
- 叶状体:类似叶片的结构,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
- 花状体:苔藓植物的繁殖器官,通过孢子来繁殖。
3. 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苔藓植物通过孢子来繁殖,孢子经过风或水传播,落地后发芽成为新的苔藓体。
- 无性繁殖:苔藓植物可以通过分枝和出芽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4. 生活史:苔藓植物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包括游离叶体、生殖叶体和配子体等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