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和主要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60.49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概论♦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第—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
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
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
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
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资产评估基础第一章资产评估概述(5分)一、资产评估的主体和客体1、主体: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
2、客体:资产评估的对象,包括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和其他经济权益等。
二、资产1、依法获得财产权利是特定主体能够拥有或控制相关资产的前提条件,对资产的拥有或者控制主要体现在对资产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上,关键为控制权,不是完整产权或所有权。
2、资产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资产的价值能够用货币计量和反映。
三、资产评估的特点1、公正性:依照法定准则进行(技术保证)、无利害关系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保证)2、鉴证性:价值鉴证,不是权属鉴证3、咨询性:意见无强制执行效力,不对定价决策负责4、专业性:专业化分工,建立在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四、资产评估的原则:工作原则和经济技术原则(一)工作原则:独立、客观、公正(二)经济技术原则1、供求原则2、替代原则:公正性的保证3、预期收益原则:最基本的依据4、贡献原则5、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法律上许可、技术上可能、财务上可行6、评估时点原则五、我国资产评估的行业发展历史、特点、地位、作用(一)历史1、1988年,大连炼铁厂与香港企荣贸易诞生首例资产评估业务2、1991年,《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一部规范国有资产评估和行业的行政法规3、1993年,资产评估协议成立4、2017年,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二)特点:改革开放催生、服务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产权市场促进、金融市场加快、政府主导推动(三)地位: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专业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四)作用:资源优化配置引导、服务资本市场发展保障、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维护资产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和对外开放环境下的国家利益重要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10分)一、劳动价值论(供给端角度)1、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
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EMH: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是西方主流金融市场理论,又称为有效市场假设,该理论是预期学说在金融学或证券定价中的应用,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重要基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期权定价模型(OPT)都是在有效市场假设之上建立起来的。
一、有效市场理论(EMH)的产生第一篇讨论有效市场问题的论述可追溯到经济学家吉布森(Gibson)于1889年出版的《伦敦、巴黎和纽约的股票市场》一书,该书对市场有效性的思想进行了描述并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真正研究市场有效性问题是法国经济学家和数学家路易斯·巴切利尔(Louis Bachelier)对随机游走的研究。
1900年巴切利尔在其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对法国商品价格走势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呈随机游走,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当前价格是其未来价格的无偏估计值,投机是种“公平游戏”,即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
并在该文中首先提出了“市场收益是独立同分布(IID)的随机变量”。
但他并没有使用“随机游走”这一术语。
而真正界定“随机游走”定义的是1905年美国《自然》杂志在关于醉汉游走的问题中提出的。
巴切利尔之后,虽然沃尔金(Working,1934)研究了随机游走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考尔斯和琼斯(Cowles & Jones,1937)对股票价格的序列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但对证券价格的行为的研究停滞了多年,直到计算机的出现。
1953年英国统计学家肯德尔(Kendall)在其《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价格以寻找其周期变化的规律时发现,令他惊奇的是找不到价格变化的周期性规律。
通过广泛的序列相关分析后,他发现这些序列就象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的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
有效市场理论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投资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投资决策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市场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效市场理论是指市场上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来获得超额利润。
本文将探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信息效率。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来获得超额利润。
这意味着无论是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无法预测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走势。
然而,有效市场理论并不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任何机会。
它只是认为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来获得超额利润。
相反,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长期投资和低成本投资来获得正常的回报。
有效市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是公平的,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有效市场理论对投资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鼓励投资者实施长期投资策略。
由于市场已经反映了所有的信息,短期的市场波动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并不重要。
长期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和持有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并获得正常的回报。
其次,有效市场理论强调了投资者应该遵循低成本的投资策略。
由于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来获得超额利润,他们应该尽量避免高昂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
通过选择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资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并获得更好的回报。
此外,有效市场理论还提醒投资者要警惕市场上的噪音。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息和预测,但大部分都是没有根据的猜测。
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然而,有效市场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
有时市场上会出现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或低估反应,导致价格出现明显的偏离。
其次,有效市场理论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能够充分利用市场上的信息。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
A、价值B、使用价值C、内在价值D、未来价值2、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实体或价值的唯一源泉是()。
A、脑力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体力劳动3、以下有关效用价值论启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人们对商品效用的客观评价决定的B、运用效用价值对资产进行评估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C、运用效用价值对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出的价值与客观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D、边际效用价值论过于强调商品效用带给人的主观上的满足,忽略了交换和交换背后的社会经济关系,过分夸大了效用的作用4、买卖双方商品交换的场所指的是()。
A、广义的市场B、市场主体C、狭义的市场D、交易所5、完全竞争市场又称为()。
A、纯粹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6、下列有关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B、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较为陡峭C、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相对接近完全竞争厂商呈水平形态的需求曲线D、垄断竞争厂商有两条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7、于1938年提出了“古诺模型”(又称作“双头模型”)的是()。
A、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B、英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C、法国经济学家冯·斯塔克伯格D、英国经济学家冯·斯塔克伯格8、完全垄断市场又称为()。
A、纯粹竞争市场B、寡头市场C、完全市场D、垄断市场9、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的是()。
A、乔治·吉布森B、路易斯·巴切利尔C、尤金·法玛D、莫里斯·乔治·肯德尔10、下列各项中,说明强式有效市场假说不成立的是()。
A、专业投资机构(如共同基金)或可能知悉内幕信息人士有能力利用信息优势从股市赚取超额收益B、基本分析对股票价格(收益)的预测无用C、技术分析对股票价格(收益)的预测无用D、内幕消息无用11、罗尔夫·本茨1981年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为样本所作的研究发现,小规模组公司的股票具有相对高的收益率,说明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这个特例现象是指()。
有效市场理论与面临的挑战证券的市场价格及时、有效的反映了全部有价值的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格,这样的市场就称为有效市场。
市场达到有效的重要前提有两个:其一,投资者必须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据此正确分析证券价格变动的能力。
其二:所有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都是自由流动的。
因而要不断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一方面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分析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疏导信息的流动。
有效市场的分类:(一)弱式有效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了历史上的一系列交易信息。
投资者想要通过技术分析获得超额收益是徒劳的。
(二)半强式有效市:证券价格完全反映所有公开信息,不仅包括证券价格信息,还包括有关公司价值的信息,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方面的信息。
基本面分析失效。
(三)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总是能够及时充分反映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内幕信息失效。
管理者会选择消极保守的态度,只求获得市场平均的收益水平,往往模拟某种市场指数进行投资。
研究有效市场的意义:有效市场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于为判断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一种标准。
(一):有效市场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一旦有效市场假设受到动摇,会使所有基于有效市场假设的理论受到质疑,甚至被推翻。
(二):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其研究成果可以成为监管部门制定有效监管政策的理论依据。
例如有效市场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有了理论依据。
(三):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四):规范上市公司管理和经营。
市场效率越有效,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会越快被投资者捕获并融入股价当中。
这就迫使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规范自身经营,加强管理。
对有效市场的检验与评价:免费搭便车现象。
有效性检验只能检验市场非有效性,不能证明其已经达到有效。
面临两个不可回避的挑战:正态收益率假设与实际不符存在某些获取超常收益的现象有效市场无法解释的异象:小公司效应周末效应元月效应为提高市场有效性,我国政府应在下面几个方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尤其要重视信息披露加强市场整体环境的建设加大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采取措施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市场流动性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有效市场理论
中级经济师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在考试中考到一个好的成绩,小伙伴们还需要加把劲,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有效市场理论”,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法玛提出有效市场定义。
即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上,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市场有效性分为弱型效率、半强型效率和强型效率。
1.弱型效率:证券市场效率的最低程度,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弱型效率。
2.半强型效率:证券市场效率的中等程度,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利报告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
3.强型效率:证券市场效率的最高程度,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即证券价格充分、及时的反映了与证券有关的所有信息,则证券市场达到强型效率。
第10讲 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和主要作用
三、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性 了解
(一)实证研究中发现的“特例”现象
●小公司效应
小规模组公司的股票具有相对高的收益率
●时间效应
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
例如一月份、周末效应、季度波动收益较高
●账面市值比效应
账面市值比高的股票在次年的收益率高于账面市值比低的股票
(二)对有效市场理论相关假设的不同看法
1.理性经济人
假设的内容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
股票价格波动是投资人基于完全信息集的理性预期结果现实市场的投资者并非都具有各项理性预期
投资人的智力水平、分析能力和对信息的解释不存在差异具有不同预期的投资者使得市场价格
,在不断的随机波动中趋向均衡
金融活动当事人行为方式
及心理特质的新领域—
金融行为学
2.信息相关假设
●市场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占有不对称、信息加工不同步、信息解释差异;
●新信息完全随机出现,信息的获取、传输和运用是自由而高效的,信息在市场中充分且
均匀分布。
●暗含假设:信息的获取成本为零。
3.信息相关假设与实际存在的偏离
存在的偏离
■信息获取使用存在成本
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过程实际存在成本,获取和使用信息并非完全免费。
■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会因
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及时、全面地被投资者接受。
这些条件可能包括传播的程序、途径、载体和技术等。
■发布者干预信息发布
发布者出于利益考虑,会对信息公开的数量、规模和时间施加影响。
■有效性受一些因素影响
投资者实施交易的时间及交易决策的有效性,可能受其所在
交易地点、交易手段、交易条件和交易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信息判断存在个体差异
受个人风险偏好、知识背景和信息掌控能力等差别影响,投资者对信息的判断存在个体差异。
四、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作用
(一)证券市场方面
1.随机游走规律
有效市场理论揭示了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及股票投资期望收益率的变动模式。
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者认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规律,并无规律可循。
2.股票市场的特点
有效市场理论以
信息为纽带,通过股票市场信息披露水平、股票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效率等,研究不同信息作用形态下股票市场的特点。
3.提供理论支持
利用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研究分析不同证券市场之间在信息披露、交易规则、投资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4.有效市场理论与证券投资分析的关系
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内幕消息组合管理无效市场有效有效有效积极进取
弱式有效无效有效有效积极进取
半强式有效无效无效有效积极进取
强式有效无效无效无效消极保守
(二)金融理论方面
1.收益和风险均衡关系
法玛将经济学的竞争均衡理论引入对资本市场研究,指明了收益和风险的均衡关系。
2.推动金融理论发展
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相互紧密依赖,通过市场效率和均衡模型相互为用、彼此促进,推动了金融理论的发展。
3.为其他理论提供支持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实证研究,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理论被普遍、迅速接受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