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要点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136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各章节考点汇总该文档的说明:汇总了书上重点章节,通过本内容的复习可以找出重点内容并加以学习。
第一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1.1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1.1.1 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1.质量概念的演进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2015)(1)质量概念中主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主体是指“什么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
包括性能、可信性等实物质量。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扩展到包括准时交付、周期时间等服务质量。
⏹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
过程质量涉及5M1E,质量体现Q(实物质量)、C(成本)、D(交付)、E(环境)、S(安全)的综合质量。
⏹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体系质量即管理系统的质量。
(2)质量概念中客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客体是指“满足什么要求的质量”。
⏹符合性质量。
满足标准或规范要求。
⏹适用性质量。
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关键看对顾客是否适用。
⏹顾客及相关方综合满意的质量。
大质量概念,综合满足顾客、股东、员工、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也称为五大利益相关方)的程度。
2.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历史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二战以前)三权分立:设计+制造+检验聚焦于产品质量。
代表人物:F.W.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工人自检、工长监督检查、检验员专检。
两个问题:⏹事后检验,死后验尸;⏹全数检验,成本太高。
(2)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20世纪40-50年代)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结合,过程控制,形成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代表人物:休哈特(W.A.Shewhart):统计过程控制(SPC)道奇(H.F.Dodge)、罗米格(H.G.Romig):抽样检验。
(3)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1960-)全员、全企业、全过程和多样化的方法。
代表人物:费根堡姆、朱兰、戴明、克劳士比、石川馨等。
费根堡姆(Feigenbaum)61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重庆6sigma黑带培训考试知识大纲I. 重庆六西格玛在全企业的展开A. 组织的价值观1. 6sigma价值观理解6sigma的组织价值和它的理念、目标和定义。
2. 业务系统和过程理解和区别业务系统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过程输入、输出和反馈描述过程的输入、输出和反馈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B. 领导能力1.领导理解在6sigma推进过程中领导的角色(例如资源、组织架构)。
2.六西格玛角色和责任理解6sigma黑带、六西格玛黑带大师、6sigma绿带、六西格玛倡导者、6sigma执行领导者和过程所有者等角色。
C. 组织的目标理解关键驱动因素;理解关键度量指标/平衡记分卡。
1.把项目与组织目标相联系描述项目选择过程,包括知道何时使用6sigma改进方法(DMAIC),而不是使用其他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且确保项目与组织目标相联系。
2.风险分析描述战略型风险分析的目的和益处,如SWOT、情景策划,包括在一个项目或过程中优化的要素可能导致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3.闭环评价和知识管理对达到目标的6sigma项目进行文件化,将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管理,以便识别新的机会。
D. 6sigma与质量管理发展史了解六西格玛中使用的持续改进工具的起源(如戴明、朱兰、休哈特、石川馨、田口等)。
II. 过程管理A. 过程与职能的视角1.过程要素理解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界线。
(分析)2.所有者和相关方识别过程的所有者,内部和外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
(分析)3. 6sigma项目管理与益处理解6sigma管理项目与使项目给经营带来最大利益之间的区别。
(分析)4.项目测量建立关键绩效度量指标和适宜的项目文档。
(分析)1.识别顾客细分顾客使之适合于每一特定的项目;列出每一细分的顾客中受项目影响的顾客;展示一个六西格玛项目如何影响内部和外部顾客;认识到顾客忠诚度对组织财务绩效的影响。
(分析)2.收集顾客数据运用多种方法收集顾客的反馈(调查、焦点小组、访问、观察等)并且理解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势;知晓使调查、访问和其他反馈工具有效的关键要素;审查问题清单以确保完整性(避免偏差、模糊不清等)。
2018年六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红皮书整理序言:为帮助大家学习和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知识,加深对六西格玛管理知识的认识,从容应对考试。
以红书《六西格玛管理》为基础,适当参照蓝书《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南》,编撰了这篇《知识要点》。
所谓要点,即:主要的知识点,重要的概念、公式和方法、可能的考点以及重难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第一至第四章、第九第十章的多选题会多一些,而历次考试丢分较多的往往是多选题。
第一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1.1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1.1.1 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1.质量概念的演进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2015)(1)质量概念中主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主体是指“什么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
包括性能、可信性等实物质量。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扩展到包括准时交付、周期时间等服务质量。
⏹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
过程质量涉及5M1E,质量体现Q(实物质量)、C(成本)、D(交付)、E(环境)、S(安全)的综合质量。
⏹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体系质量即管理系统的质量。
(2)质量概念中客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客体是指“满足什么要求的质量”。
⏹符合性质量。
满足标准或规范要求。
⏹适用性质量。
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关键看对顾客是否适用。
⏹顾客及相关方综合满意的质量。
大质量概念,综合满足顾客、股东、员工、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也称为五大利益相关方)的程度。
2.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历史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二战以前)三权分立:设计+制造+检验聚焦于产品质量。
代表人物:F.W.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工人自检、工长监督检查、检验员专检。
两个问题:⏹事后检验,死后验尸;⏹全数检验,成本太高。
(2)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20世纪40-50年代)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结合,过程控制,形成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1.协助倡导者、企业高层领导筛选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六西格玛项目,选择合适的人员,并在项目进行中培训和指导,主要是下述哪个角色的职责:A.绿带(GB)B.黑带(BB)C.资深黑带(MBB)D.业务负责人2.对某项目实行风险分析,琳决定预期的收益(或损失),并得到以下四种不相交的可能结果:结果A显示有34,000元的收益,并有0.25的发生概率结果B显示有120,000元的收益,并有0.40的发生概率结果C显示有40,000元的损失,并有0.10的发生概率结果D显示有100,000元的收益,并有0.25的发生概率则预期的收益(或损失)是:A.130,000元B.520,000元C.85,500元D.77,500元8.在六西格玛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运用头脑风暴法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些成员对另一些成员提出的想法表示异议,由此大家争论了起来。
这时,作为团队负责人,你应该:A.保持沉默,让大家继续争论B.请团队中的权威人士发言,就大家的争论做出评判C.制止争论,将各方的想法记录下来D.采用投票法,按多数人的意见形成决议10.在选定了六西格玛项目后,要编写项目特许任务书,一个特许项目任务书不应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项目问题描述B.改进机会描述C.改进目标D.问题主要影响因素18.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EWMA)适用于下列哪种场合:A.探测均值持续的较小漂移B.探测均值较大的漂移C.自相关过程D.探测均值较大的偏移和平滑数据19.己知过程能力指数Cp=1.5,Cpk=1.4,Ppk=0.8,首先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A.调整过程均值,使其接近公差中心B.调整公差限,使公差范围增大C.因Cp与Cpk近似相等,且都大于1.33,无需采取任何措施D.判定过程稳定性有问题,找出影响稳定的因素并消除,保持稳定过程,使其处于受控状态22.对离散型测量系统研究时,可以对名义值数据进行属性一致性分析,通常采用Kappa系数来表征结果的一致性,请问Kappa=O表明了什么?A.观测到的评价结果一致性很好B.观测到的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可能与随机猜测的一致性相同C.观测到的评价结果比随机猜测的一致性耍稍好些D.观测到的评价结果无法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24.据统计某打字员每页的平均差错数为2个,假定差错的出现是随机的。
⿊带考试复习资料(第1-10章)第⼀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1、质量概念的演进(P3)产品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产品、服务和过程质量→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质量2、质量概念中客体的演进(P3)符合性质量→适⽤性质量→顾客及相关综合满意的质量3、质量管理的发展(P4)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质量管理阶段4、质量⼤师的贡献(P6)①费根堡姆:⾸先提出了全⾯质量管理的概念。
②克劳斯⽐:确⽴了“第⼀次就把事情做对”和“零缺陷”的理论。
③休哈特:创⽴了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提出世界上第⼀张控制图;休哈特的PDCA循环的观点被戴明等⼴泛运⽤。
④戴明:戴明质量战略的核⼼就是使⽤统计质量控制来识别变异的特殊原因和偶然原因;戴明质量管理14要点。
⑤朱兰:《朱兰质量⼿册》;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⑥⽯川馨:因果图的发明者,质量管理⼩组(QCC)的奠基⼈之⼀。
⑦⽥⼝⽞⼀:“⽥⼝⽅法”的创始⼈;提出三阶段设计的思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5、六西格玛的起源和发展(P9)摩托罗拉→联合信号→通⽤电⽓→全世界6、六西格玛管理的作⽤(P15)①问题解决和成本降低:解决困扰公司的重要⽽复杂的难题,降低不良质量成本②⽂化变⾰:建⽴持续改进和创新的企业⽂化,消除沟通壁垒③战略实施:全⾯提升公司的核⼼竞争⼒和经营管理成熟度④员⼯发展:培养下⼀代领导者,促进员⼯职业发展7、⾼层领导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作⽤(P21)⾼层领导要指导制定六西格玛推⾏的计划,选择倡导者,分派使⽤资源,安排政策⽀持六西格玛⾏动,并把六西格玛管理与企业不断发展的战略⽬标相结合。
具体作⽤包括:①制定2~5年的六西格玛战略⽬标②授权⼀个推进⼩组③制定推进⽅案④领导层亲⾝参与8、六西格玛价值观(P22)六西格玛价值观亦是六西格玛的理念、哲学,包括①以顾客为中⼼②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③聚焦于过程改进④有预见的积极管理⑤⽆边界合作⑥追求完美,容忍失败9、企业战略制定和部署(P24)①战略制定:⼀般采⽤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②战略部署:采⽤平衡计分卡(包括四套指标: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10、六西格玛组织机构(P29)①⾼层领导:(见7)②倡导者:发起和⽀持⿊带项⽬,是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知识大纲1. 引言•六西格玛注册黑带是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高级别认证,具备深入的六西格玛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将介绍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帮助候选人理解并准备此认证。
2. 六西格玛概述•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缺陷和变异性来提高组织的绩效。
•六西格玛采用数据驱动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方法,追求极高的过程能力和质量水平。
3.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的能力要求3.1 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并能将六西格玛方法与战略目标相结合。
•具备管理团队和项目的能力,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合作。
3.2 六西格玛工具与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六西格玛的核心工具和技术,如DM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方法、统计分析等。
•能够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和改进业务流程。
3.3 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和机会。
•熟悉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3.4 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六西格玛项目,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分配、进度控制等。
•具备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应对项目中的挑战和障碍。
3.5 培训和教练能力•能够培训和教练团队成员,提升其六西格玛知识和技能。
•具备有效沟通和解释复杂概念的能力,能够将六西格玛理论和方法传授给他人。
4.1 资格要求•完成六西格玛注册绿带和黑带课程的培训。
•具备一定的项目经验和实践经验。
4.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六西格玛理论和方法、工具与技术应用、数据分析和统计、项目管理及培训教练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4.3 考试形式•考试为闭卷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4.4 认证结果与维持•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六西格玛注册黑带认证。
•认证持续有效期为三年,持证人需要每三年进行重新认证或参加持续教育。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专业认证,能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