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经典课件分子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5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5
(-U)
34
影响晶格能的主要因素是离子的电荷、半径和 电子构型。这三个因素也是单原子离子的三个 重要的特征,它们决定了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离子的电子构型
35
(1)0 电子构型 最外层没有电子的离子,如 H+。
(2)2 电子构型(1s2) 如 Li+,Be2+ 等。 (3)8 电子构型(ns2 np6) 如Na+,K+,Ca2+等。 (4)917 电子构型(ns2 np6 nd1-9 ) 也称为不饱和电 子构型,如 Fe2+,Cr3+ 等。 (5)18 电子构型(ns2 np6 nd10 ) 如 Ag+,Cd2+ 等。
52
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
(1)当一个中心原子 A 和 n 个配位原子或原子团 B 形成 ABn 型分子时,分子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 A 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分子的构型总是采取电 子对相互排斥力作用最小的结构。价电子层中电子对指的 是成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电子对。
53
(2)为了减少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电子对间应尽 量互相远离。
离子型化合物在通常状态下是以阴、阳离子聚集在一 起形成的巨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结合 力不是简单的两个阴、阳离子之间的结合,而是整块晶体 之内的整个结合力。因此用晶格能描述离子键的强度经常 比离子键的键能更好。
32
晶格能的定义:在标准状态下将1mol离子型 晶体 (如 NaC1) 拆散为 1 mol 气态阳离子 (Na+) 和 1 mol 气态阴离子 (C1-) 所需要的能量,符号为 U, 单位为 kJmol-1。
在 NO2 分子中,丁二炔(HCC-CCH)分子中,以 及 CO2 分子中,都有大 键。
51
二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 理论要点:
ABn型多原子共价分子(或原子团)的几何构型主 要由A原子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作用所决定,当价 层电子对数目一定时,这些电子对排布在彼此相距 尽可能远的空间位置上,以使价电子对之间的互斥 作用尽可能最小,而使分子趋于稳定,因此,分子 采取尽可能对称的结构
39
1 BeCl2 直线型
Cl —— Be —— Cl
Be 2s2
激发
sp 杂化轨道 ½ s ½p
杂化轨道的形状
两 个 sp 杂 化 轨 道
2. BF3 平面三角形 B 2s22p1
激发
1/3 s Sp2 杂化
2/3 p
三个sp2杂化轨道
3. CCl4 正四面体 C 2s23p2
Sp3杂化 ¼ s ¾p
π
键 , 键 的 不 同
20
3 配位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是由一个原子单
4
方面提供而形成的
形成配位键的必备条件: 1)一个原子价电子层有孤对电子 2)另一原子价电子层有空轨道。
如:CO分子
21
4 . 键的极性
非极性:同种原子形成的 如 H2 ,N2 , O2 极性 : 不同原子形成的
H-I H-Br H-Cl H-F
四个sp3杂化轨道
46
4 . NH3 三角锥形 N 2s22p3
不等性sp3杂化
48
5 . H2O “ V” 字形
O 2s22p4
不等性sp3杂化
不等性杂化: 由于孤电子对的存在,造成不完全等同 的杂化,如H2O , NH3 , PCl3 中的 O,N,P
C-C杂化
50
在一个平面形的多原子分子中,如果相邻原子中有垂 直于分子平面的、对称性一致的、未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 那么这些轨道可以互相重叠,形成多中心 键,又称为 “共轭 键”或“非定域 键”,简称大 键。
26
离子键是靠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电负性相差大的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特征: 1. 无方向性 2. 无饱和性
27
离子键是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 间形成的,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就是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值 较大。一般来说,元素的电负性差越大,形成的离子键越 强。 即使是电负性最小的铯与电负性最大的氟所形成的氟化铯, 也不纯粹是静电作用,仍有部分原子轨道的重叠,即仍有 部分共价键的性质。一般用离子性百分数来表示键的离子 性的相对大小,实验证明,在氟化铯中,离子性占 92%, 也就是说铯离子与氟离子之间的键仍有 8% 的共价性。
30
已知:F- 的半径 r = 133Pm
规律: rMn+< rM ; rMn- > rM rNa+ > rMg2+ > rAl3+
rF- < rCl- < rBrrFe3+ < rFe2+
键型过渡:成键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 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31
离子键的强度通常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因为在离 子晶体中,既有相反电荷之间的库仑吸引力,又有相同电 荷之间的排斥力,所以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力是晶体中吸 引力和排斥力综合平衡的结果。
如果把孤电子对 L 也写入分子式,既把分子式改写成 ABnLm,就可以根据 VSEPR 理论,把各种共价分子 ABnLm 的结构与价层电子对总数、成键电子对数及孤电 子对数的关系。
55
ABnLm 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排布方式和分子 的几何构型
谢谢观赏
以“肩并肩”重叠的原子轨道,其 重叠部分对通过键轴的一个节面具有反 对称性,但重叠程度要比 键轨道的小 因此, 键的键能小于 键的键能,稳 定性低于 键,但 键的电子比 键 的电子活泼,容易参与化学反应。16
z
z
x
y
y
σ键, π键的总结
固氮原理:使N2活化,削弱N原子间的牢固三 重健,使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最大重叠原理:共价键尽可能沿着原子 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形成
9
特征:具有饱和性,方向性
HH
NN
+
2 共价键的键型—— σ键,π键,δ键 σ键 : 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头碰头”重叠
13
π键: 原子轨道沿键轴“肩并肩”重叠 如 N2 2s22p3 一个σ键,两个π键
N2 分子结构示意图
15
沿着键轴方向以“头碰头” 重叠的原子轨道能够发生最大 程度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呈 圆柱形对称,键能大、稳定性 高。
固氮酶中含有过渡金属与氮分子形成的配合 物,此配合物使N2活化,易于被还原。
实验证明,氮分子与过渡金属形成的化学键 ,不仅有经典的σ配位键,还有π反馈键,导致 氮分子的三键被削弱,氮分子被活化
18
δ键:一个原子的d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相 匹配的d轨道以“面对面”的方式重叠
(通过键轴有两个节面)
19
σ
对多原子分子: E = 逐级离解能的平均值
2
键长: 分子内成键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 键角反映分子空间构型: 如CO2 , 键角=1800 ,直线型
3
1.2.1 价键理论
共价键 离子键 金属键
4
一 共价键
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1. 价键理论
5
6
7
8
成键的条件:具有未成对的、自旋方 向相反的电子
价电子对排布方式为:当价电子对的数目为 2 时,呈 直线形;当价电子对的数目为 3 时,呈平面三角形;当价 电子对的数目为 4 时,呈正四面体形;当价电子对的数目 为 5 时,呈三角双锥形;当价电子对的数目为 6 时,呈八 面体形。
54
(3)对于只含共价单键的 ABn 型分子,若中心原子 的价层中有 m 个孤电子对,则其价层电子对总数是 n + m 对。
无机化学经典课件分子结构
键能(E):气体分子每断裂单位物质的量 的某键时的焓变, KJ/mol
如:标态下 HCl(g)
H(g) + Cl(g)
△H θ = 431 KJ/mol
E θ(H-Cl) = 431 KJ/mol
对双原子分子:E = 键离解能D
D:将处于基态的双原子分子AB拆开成也处于基态 的A原子和B原子时,所需能量即为AB分子的
37
1.2.3 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 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的相互影响,若
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 起来,重新 组称一组新轨道
38
基本要点: 1. 成键时能级相近的价电子轨道混合杂化, 2. 2.形成新的价电子轨道——杂化轨道, 杂化
前 后轨道数目不变。 3.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极性增强
22
二 离子键
1916 年,德国化学家 W. Kossel 根据大多数化 合物具有稀有气体稳定结构的事实,提出了离 子键的概念。
1. 形成和特征
燃烧 2 Na + Cl2 ===== 2NaCl
3s1
3s23p5
24
这类化合物之所以导电,是因为它们在熔融状 态或水溶液中能够产生带电荷的粒子,即离子。 Kossel 认为电离能小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和电子 亲和能大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互接近时,金 属原子上的电子转移到非金属原子上,分别形成具 有稀有气体稳定电子结构的正负离子。正离子和负 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化合 物。这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就叫做离子键。
晶格能是表达离子晶体内部强度的重 要指标,是影响离子化合物一系列性质如 熔点、硬度和溶解度等的主要因素。
33
反应的波恩-哈伯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f Hm
Na ( s ) +
1 2
C12 ( g )
NaC1 ( s )
H1 Na ( g )
H2 解离 C1 ( g )
H3
H4
Na+( g ) + C1-( g )
一般把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 1.7 的 化合物看作是离子型化合物
28
2 离子半径
d = r+ + r核间距 d 可以用 X 射线衍射方法通过实验测定
1926 年,Goldchmidt 用光学法测得 F- 离子 半径为 133 pm 和 O2- 离子半径为 132 pm。 以此为基础,他利用式 d = r+ + r推出 80 多种离子的半径
(6)( 18 + 2 ) 电子构型 如 Pb2+、Sn2+、Bi3+ 等。
36
离子的电子构型与离子键的强度有关,对离子化合物 的性质有影响。
例如,IA 族的碱金属与 IB 族的铜分族,都能形成 +1 价离子,电子构型分别为 8 电子构型和 18 电子构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 致离子化合物的性质有较大差别。如 Na+ 和Cu+ 的离子半 径分别为 97 pm 和 96 pm,但 NaCl 易溶于水,而 CuCl 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