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疑难病例讨论(20200620174723)
- 格式:pdf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49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在医院的每一天,都像是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疑难病例的讨论,就是这场战争中的战略研讨,是医护人员们为了攻克病魔而汇聚智慧的关键时刻。
前段时间,我们科室就遇到了这样一个让大家都绞尽脑汁的疑难病例。
患者是一位 50 多岁的大叔,姓张,咱们就叫他老张吧。
老张刚入院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那叫一个差。
面色苍白,脚步虚浮,眼神里透着无助和迷茫。
他的主要症状是持续的高热,体温动不动就飙升到 40 度以上,用了各种退烧药都没啥效果。
而且还伴有剧烈的咳嗽,咳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感觉肺都要被他咳出来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老张身上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皮疹,红斑点点的,看着就让人心惊。
咱们科室的医生们一开始都觉得可能是普通的肺炎或者感染,但常规的检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数量异常增高,炎症指标也高得吓人,但病原体的检测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结果。
这可把大家给难住了,到底是啥病能这么狡猾,藏得这么深?于是,一场疑难病例讨论就这么紧急召开了。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主任坐在首位,眉头紧锁,手里拿着老张的病历,仔细地翻阅着。
其他医生们也都表情严肃,各自思考着可能的诊断方向。
首先发言的是李医生,他清了清嗓子说:“我觉得吧,从目前的症状来看,不能排除是一种罕见的真菌感染。
毕竟患者之前有过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历史,这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引发真菌感染。
”旁边的王医生摇了摇头,反驳道:“可是真菌感染的话,一般在影像学上会有比较典型的表现,但老张的肺部 CT 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真菌病灶啊。
我倒是怀疑是不是某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医生开口了:“我看啊,咱们不能只盯着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说不定是血液系统出了问题。
比如淋巴瘤,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依据,但又都被其他人提出的疑问给否定了。
一时间,会议陷入了僵局。
发热案例患者,男,55岁, 发热1周。
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8℃,伴畏寒、寒颤,无咳嗽、咳痰,无皮疹、无皮肤黏膜出血,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头痛及关节疼痛,无光过敏,无频发口腔溃疡,至当地诊所就诊给予退热药(具体不详)治疗,体温可下降但均高于37℃,停药后体温仍上升,在39.1~39.8℃。
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无明显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糖尿病史10余年,平素服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未规律监测血糖。
2周前曾行背部“痈肿”手术切除术。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外地及疫区久居史,无吸烟史,少量饮酒。
25岁结婚,育有1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否认家族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 39.5℃ P 118次/分 R 23次/分 BP 116/69mmHg,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差,急性病容,背部皮肤可见长约5cm手术刀口,未愈合,有少量渗液,局部红肿,余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率108次/分,律规整,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感觉减退,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双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6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血红蛋白135 g/L,血小板计数380×109/L。
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思考题】根据以上资料,该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案例解析】1.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发热1周。
该患者发热热型呈典型的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
(2)体格检查:背部手术刀口处仍有少量渗液,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
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说明该患者有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发热的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一、病例介绍。
主持医生(张医生):“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个比较棘手的发热病例啊。
患者是个35岁的男性,叫李先生。
这李先生啊,已经发热断断续续快两周了。
”住院医师(小王):“张医生,这两周他最高体温能到多少啊?”小王:“那他有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啊?”张医生:“有啊,开始的时候有咳嗽,但是不严重,就是偶尔咳两声,没什么痰。
还有点乏力,就感觉整个人软绵绵的,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头疼也有,他说这头疼就像有人在脑袋里敲小鼓似的,一阵一阵的疼。
”二、检查情况讨论。
检验师(小李):“从我们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来看呢,血常规里白细胞计数是正常的,淋巴细胞比例稍微有点高。
但是吧,这个结果也不是特别典型,好多情况都能这样。
C 反应蛋白稍微高一点,说明身体里还是有炎症反应的,但是具体哪里的炎症,还得再琢磨琢磨。
”影像科医生(赵医生):“我这边胸部X线看了,没发现明显的肺部炎症表现。
不过呢,这X线有时候也不是特别准,就像用望远镜看东西,可能有些小细节就漏掉了。
所以我又给他做了个胸部CT,CT也显示肺部基本正常,就是有一点点纹理增粗,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解释他为啥发这么高的热啊。
”小王:“那有没有考虑传染病方面呢?像结核之类的?”张医生:“我们也想到这个了。
给他做了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果是阴性的。
而且也查了结核抗体,也是阴性的。
但是呢,这也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毕竟有些不典型的结核,这些检查也可能是阴性的。
就像捉迷藏,结核杆菌有时候可狡猾了,躲着不让我们发现。
”三、鉴别诊断讨论。
高年资医生(李主任):“这个病例啊,我们得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
首先呢,感染性发热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目前常见的细菌、病毒感染证据不是很足,但一些特殊的病原体不能排除,像支原体感染,这个东西引起的发热就很顽固,而且症状有时候不典型。
”小王:“那李主任,支原体感染怎么确诊呢?”李主任:“这个可以查支原体抗体啊。
但是要注意,这个抗体产生有个时间窗,有时候可能发病初期查是阴性的,过几天复查才会阳性。
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最终5篇)第一篇: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姓名李某某性别男年龄 34岁职业 *** 籍贯江苏住院号 7040198入院日期:2007年4月10日主诉:反复发热20天,双下肢皮疹 3天现病史:入院前20天受凉后出现发热,咽部不适感,体温最高达40.3℃,以午后及夜间为甚,伴头晕,无咳嗽、咯痰及潮热、盗汗,不伴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无全身关节疼痛,不伴胸痛及牙龈出血,在当地医务所予以“扑热息痛”等药物口服后汗出体温下降,未作特殊检查,后上述症状反复,体温波动在38.3-40℃之间,院外曾用柴胡针、先锋Ⅴ、口服中西药(具体用量不详)等。
5天前在隆昌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查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B超正常,3天前服中药后出现双下肢散在皮疹,压之褪色,无搔痒。
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斤左右。
既往史及其他:“乙肝”及献血史,平素易感冒发热,从事缉毒工作,无冶游史,无吸毒史,母亲死于“腰椎结核?”,父亲死于“胰腺癌”。
查体:T 37.2 P 94次/分 R 20次/分 BP 120/80mmHg 神清,体瘦,步入病房,自动体位,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数。
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充血,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无触痛及搔痒,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辅助检查:4月10日血常规WBC 11.05×109/L,N70.74%, Hb132g/L , PLT 171×109/L 4月10日肝功、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免疫球蛋白,C3,C4 正常,乙肝“小三阳”,二便常规均正常,4月11日抗O、类风湿因子均阴性,SR 23mm/h4月11日自身抗体谱均阴性;4月11日疟原虫阴性4月11日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均阴性4月10日 X片、心电图均正常4月11日腹部B超未见异常 4月12日颅脑及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4月13日血常规WBC 8.79×109/L, N72.14%, Hb120g/L, PLT 124×109/L4月13日血培养:阴性4月17日血常规WBC 6.70×109/L, N67.64%,HB 114g/L,PLT 178×109/L 4月17日全身骨扫描: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4月18日颈部腋窝腹股沟浅表淋巴结B超阴性4月19日骨髓穿刺“感染骨髓炎?”(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3.2:1,粒系增生明显,占66%,分叶核比例略高,部分细胞浆内颗粒粗大呈紫黑色,偶见细小空泡,红系增生占20%,晚红比例略低,成熟红细胞基本正常,淋巴、单核系统大致正常,浆细胞易见,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易见,未见特殊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