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刚石钻头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5
金刚石钻头的原理和结构金刚石钻头是一种广泛用于岩石钻探、矿物开采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等领域的工具。
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很强的抗磨性能和较强的耐腐蚀能力,能够在高温、高压和复杂环境下工作。
金刚石钻头是以人工合成的金刚石作为切削工具的一种机械钻头。
金刚石钻头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钻具在岩石中切削和击碎岩石产生孔眼。
金刚石钻头的结构由刀具和钻具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金刚石钻头的刀具部分。
金刚石钻头的刀具部分通常由金刚石刀具和钢制材料组成。
金刚石刀具通常由人工合成的金刚石微粉和金属粉末混合而成,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形成固态金刚石。
金刚石是一种非常硬的材料,其硬度仅次于金属元素钨,能够有效地切削硬岩。
在钻具部分,金刚石钻头通常采用钢制的钻杆和连接器。
钻杆通常由镍铬合金钢制成,能够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扭矩。
而连接器则用于连接钻杆和刀具部分,确保刀具可以旋转。
金刚石钻头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
其中,较为重要的组件包括钻杆、导向装置、喷嘴和刀具。
钻杆是连接刀具和钻机的零件,用于传递旋转力和推进力。
导向装置主要用来控制钻头在钻削过程中的方向。
喷嘴常常与金刚石刀具相连接,用来喷射冷却液,降低切削区域的温度。
刀具是金刚石钻头最重要的部分,通常由多个金刚石片组成。
这些金刚石片贴合在刀具上,形成切削边缘,用于切削和击碎岩石。
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过程:切削和击碎。
在切削过程中,金刚石钻头通过刀具上的金刚石片切削岩石。
金刚石的硬度能够有效地切削硬岩。
在切削过程中,金刚石钻头需要施加足够的推进力和旋转力,使刀具旋转并向前推进。
同时,喷嘴喷射的冷却液可以冷却刀具和减少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
而在击碎过程中,金刚石钻头利用撞击力将岩石击碎。
当金刚石钻头切削岩石时,金刚石片的表面可能会形成尖锐的碎屑。
当这些碎屑与钻孔壁摩擦时,会产生巨大的撞击力,将岩石击碎。
总而言之,金刚石钻头通过切削和击碎的方式向岩石中钻孔。
金刚石钻头+标准摘要:I.引言- 简要介绍金刚石钻头的概念和应用领域II.金刚石钻头的种类与特点- 按形状分类:圆钻头、方钻头、六边形钻头等- 按金刚石的镶嵌方式分类:整体金刚石钻头、复合金刚石钻头等- 各类金刚石钻头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III.金刚石钻头的选择标准- 钻头材质:金刚石的含量、质量、类型等- 钻头形状和尺寸:与被加工材料和钻孔要求相适应- 钻头的加工精度:影响钻孔的精度和效率IV.金刚石钻头的使用与维护- 使用方法:合理选择钻头,正确安装和调试,控制切削参数等- 维护保养:清洁、检查、更换磨损部件等V.结论- 总结金刚石钻头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金刚石钻头是一种以金刚石为切削刃的钻头,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材料的高效加工。
金刚石钻头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形状、结构和镶嵌方式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正确选择和使用金刚石钻头,对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金刚石钻头主要有圆钻头、方钻头、六边形钻头等。
其中,圆钻头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大多数材料的高速钻孔。
方钻头和六边形钻头则适用于难加工材料和特殊场景。
此外,根据金刚石的镶嵌方式,金刚石钻头可分为整体金刚石钻头和复合金刚石钻头。
整体金刚石钻头结构简单、镶嵌牢靠,但更换成本较高;复合金刚石钻头则兼具高切削性能和较低的制造成本。
在选择金刚石钻头时,应综合考虑钻头材质、形状和尺寸、加工精度等因素。
钻头材质直接影响金刚石的含量、质量、类型等,从而影响钻孔效果。
钻头形状和尺寸要与被加工材料和钻孔要求相适应,以保证切削稳定、钻孔精度高。
钻头的加工精度也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钻孔的精度和效率。
在使用金刚石钻头过程中,合理选择钻头、正确安装和调试、控制切削参数是提高加工效率的关键。
此外,还需定期对钻头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检查、更换磨损部件等,以延长钻头使用寿命。
总之,金刚石钻头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高效、环保和智能化。
第一章金刚石钻头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历史金刚石钻头是不同于牙轮钻头的另一类钻井破岩工具,其使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
最初人们以天然金刚石为切削元件制作打炮眼和挖掘隧道的工具,后来出现了用于石油钻井的钢体鱼尾式天然金刚石全面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
早期的金刚石钻头是将天然金刚石冷镶在低碳钢上的。
由于天然金刚石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加之本身尺寸、性能方面的原因以及当时落后的制造工艺,大大限制了金刚石钻头在石油钻井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烧结碳化钨作为钻头体的胎体式金刚石钻头。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水平大大提高。
胎体式金刚石钻头具有耐冲蚀、耐磨损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因此一经出现就迅速推广开来。
人造聚晶金刚石的研制成功,对金刚石钻头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造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DC钻头)的出现一度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钻井工业技术的一大突破,这种新技术对石油钻井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场使用证明,软到中等硬度地层钻井用PDC钻头具有机械钻速高、进尺多、寿命长、工作平稳、井下事故少、井身质量好等优点,并能与井下动力钻具配合用于高速钻井。
合理使用金刚石钻头可以大大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经济效益。
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前景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金刚石钻头已经成为继牙轮钻头之后的又一重要破岩工具。
时至今日,PDC钻头在石油钻头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几乎每年以30%的速度侵吞牙轮钻头市场。
随着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材料等技术的发展,PDC钻头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以前被认为不适用于PDC钻头的地层现在也广泛使用,比如我国中原油田的文留区块的沙二至沙三地层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可钻性差,以前一直被认为是PDC钻头的禁区,在这里钻的井除了取心之外用的都是牙轮钻头。
可是从2000年开始,PDC钻头在这个区块的使用量逐渐增多,效果也很好,而2001年底我公司的一只8 1/2 BK542-4型PDC钻头更在该区块的文-133井创下了1600米(东营组)入井,打到3390米(沙三上)完井,纯钻时间小时,进尺1790米,平均机械钻速米的好指标。
金刚石钻头分类及使用金刚石钻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的加工和处理,包括硬质材料。
由于金刚石十分坚硬,并且能够耐受高温和压力,因此它是一种非常强大和有用的钻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金刚石钻头的分类和使用。
1. 金刚石钻头的分类金刚石钻头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适用于不同材料和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刚石钻头类型:(1) 金刚石中空钻头这种钻头的中心部分是空心的,可以用于钻孔和泥浆循环。
它适用于钻探石油、天然气和纯净水等领域。
(2) 钎头式金刚石钻头这种钻头看起来像一把锤子,其结构是由零件组成的。
钻头的外层是钻石,内部支撑杆和水的循环系统。
这种钻头适用于地下勘探和巨型土建项目。
(3) 金刚石螺丝钻头这种钻头是由许多钻石和钻头组成的,并且有一个螺旋形的切割方式。
它可以钻遍许多不同种类的岩石,包括花岗岩和大理石。
(4) 手持式金刚石钻头这种钻头通常是用手持钻机或钻头座等电动工具进行使用。
它可以用于一些个人DIY工作,例如在家里进行墙上插钩等。
2. 金刚石钻头的使用接下来,我们将为您介绍金刚石钻头的使用方法。
首先,你需要了解材料的类型和密度。
钻头的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在使用金刚石钻头时,需要特别注意钻头是否适用于你要钻的材料。
其次,钻头的切割速度应该通过调整钻机的速度来控制。
太低的速度会使钻头失去作用,太高的速度则会导致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磨损。
再次,钻头应该在有冷却水的情况下使用。
金刚石钻头适合进行湿式切割,因此需要足够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来冷却金刚石切削表面,钻头表面的金刚石可能会因过热而脱落。
最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钻机应该放在一个平稳的表面上,操作时注意穿工作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免被分离的金刚石颗粒损伤眼睛和手部。
总之,金刚石钻头是一种很实用的工具,可以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材料加工和处理。
在使用时,需要认真了解钻头的类型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天然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原理天然金刚石钻头是一种用于钻探地下岩石和矿石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和耐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天然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原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金刚石的特性。
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的碳晶体,由于其晶格结构的完整性和化学键的稳定性,金刚石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金刚石的硬度是其他任何物质所无法比拟的,它在莫氏硬度量表中的评定为10级。
另外,金刚石的热导率也非常高,可以将热量迅速传导出去,从而减少钻头受热损伤的概率。
天然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钻头结构:天然金刚石钻头通常由金刚石刀具和钻杆组成。
金刚石刀具上嵌有许多金刚石颗粒,接触到岩石表面时,金刚石颗粒会快速旋转和摩擦,从而破碎和磨损岩石。
2. 钻杆传递动力:钻杆是将动力从钻机传递到钻头的工具。
通常,钻机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产生动力,并通过钻杆将动力传递到钻头。
因此,钻杆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旋转时的扭转力和钻孔时的抵抗力。
3. 钻头运动:当钻机启动时,钻头开始旋转并向下推进。
金刚石刀具上的金刚石颗粒会与岩石表面发生摩擦和冲击,从而破碎岩石。
破碎的岩石粉末通过钻头中的冷却液冲刷出来,以防止堵塞和降低钻头的温度。
4. 冷却系统:钻探过程中,由于金刚石刀具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降温,金刚石颗粒可能会因过热而失去硬度和断裂。
因此,天然金刚石钻头通常配备有冷却系统,通过喷射冷却液冷却金刚石刀具和岩石表面,防止过热。
5. 排渣系统:在钻探过程中,岩石的破碎物会形成岩屑,如果不及时排除,可能会阻碍钻探的进行。
因此,天然金刚石钻头通常具有排渣系统,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和钻孔中产生的旋转力,将岩屑冲刷出孔口。
总的来说,天然金刚石钻头是通过让金刚石颗粒与岩石表面摩擦和冲击,从而破碎和磨损岩石,并通过钻杆传递动力、冷却系统降温和排渣系统排除岩屑来完成钻探作业。
其工作原理基于金刚石的硬度、耐磨性和热导率这些特性,以及钻杆的结构设计和冷却排渣系统的功能。
金刚石钻进第一节合理选择金刚石钻头金刚石钻头是目前最锐利的钻岩工具,从理论上讲它应该可以顺利地钻进各类地层,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在某些地层中,钻头金刚石耗量很大而钻头进尺很少;在另一些地层中,钻头的钻速很低,甚至出现钻头"打滑"不进尺的情况;有时某种钻头在一个矿区钻效很高,而在另一个矿区却效果很差。
这些现象归结起来说明一个问题,金刚石钻进中所选用的钻头必须和所钻的岩性相适应,这是提高金刚石钻进技术经济指标的关键环节之一。
尤其是孕镶金刚石钻头的结构参数较为复杂,选择时应根据所钻岩层性质综合考虑到金刚石品级、胎体性能(保证钻头自锐)、唇面形状、内外径补强和水路设计等因素。
金刚石钻进规程参数:评定金刚石钻进规程的主要依据是钻速、钻头总进尺和单位进尺的金刚石耗量三个指标。
图5-7 钻压对钻速和金刚石耗量的影响1. 钻压钻压与钻速和金刚石耗量的关系曲线如图5-7所示,可分为三个区:Ⅰ区为表面研磨破碎,钻速极低;Ⅱ区为疲劳破碎,依靠多次重复使裂纹扩展才能破碎岩石;Ⅲ区为体积破碎区,钻速随钻压增长很快,但单位进尺的金刚石耗量也增长很快。
图中显示,过大的钻压将使金刚石耗量急剧增大,并导致钻速有所下降,因此建议取钻压值在图中的最优区内。
1.1 表镶金刚石钻头的钻压PP=Gp (dN) (5-19)式中: G--钻头上的金刚石粒数;p--单粒金刚石上允许的压力,dN/粒。
细粒金刚石:p≈1.0~1.5dN/粒;中粒金刚石:p≈1.5~2.0dN/粒;粗粒金刚石:p≈2.0~3.0dN/粒;特优质级金刚石:p≈5.0dN/粒;1.2 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钻压WW=Fq (dN) (5-20)式中: F--钻头实际工作唇面面积,cm2;q--单位底唇面面积上允许的压力,dN/cm2。
中硬岩石:q≈40~50 dN/cm2;坚硬岩石或金刚石质量高者:q≈60~70 dN/cm2。
表5--3列出了不同类型金刚石钻头推荐采用的钻压值,可供选择时参考。
第一章金刚石钻头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1.1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历史金刚石钻头是不同于牙轮钻头的另一类钻井破岩工具,其使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
最初人们以天然金刚石为切削元件制作打炮眼和挖掘隧道的工具,后来出现了用于石油钻井的钢体鱼尾式天然金刚石全面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
早期的金刚石钻头是将天然金刚石冷镶在低碳钢上的。
由于天然金刚石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加之本身尺寸、性能方面的原因以及当时落后的制造工艺,大大限制了金刚石钻头在石油钻井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烧结碳化钨作为钻头体的胎体式金刚石钻头。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水平大大提高。
胎体式金刚石钻头具有耐冲蚀、耐磨损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因此一经出现就迅速推广开来。
人造聚晶金刚石的研制成功,对金刚石钻头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造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DC钻头)的出现一度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钻井工业技术的一大突破,这种新技术对石油钻井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场使用证明,软到中等硬度地层钻井用PDC钻头具有机械钻速高、进尺多、寿命长、工作平稳、井下事故少、井身质量好等优点,并能与井下动力钻具配合用于高速钻井。
合理使用金刚石钻头可以大大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经济效益。
1.2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前景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金刚石钻头已经成为继牙轮钻头之后的又一重要破岩工具。
时至今日,PDC钻头在石油钻头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几乎每年以30%的速度侵吞牙轮钻头市场。
随着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材料等技术的发展,PDC钻头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以前被认为不适用于PDC钻头的地层现在也广泛使用,比如我国中原油田的文留区块的沙二至沙三地层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可钻性差,以前一直被认为是PDC钻头的禁区,在这里钻的井除了取心之外用的都是牙轮钻头。
可是从2000年开始,PDC钻头在这个区块的使用量逐渐增多,效果也很好,而2001年底我公司的一只8 1/2 BK542-4型PDC钻头更在该区块的文-133井创下了1600米(东营组)入井,打到3390米(沙三上)完井,纯钻时间227.31小时,进尺1790米,平均机械钻速7.9米的好指标。
你必须掌握的钻头知识(基础、易懂、珍藏版)钻头分类按类型可分为刮⼑钻头、⽛轮钻头、⾦刚⽯钻头和PDC钻头等四种;按功⽤分为全⾯钻进钻头、取⼼钻头和特殊⼯艺⽤钻头(⽐如扩眼钻头、定向造斜钻头等)。
刮⼑钻头刮⼑钻头是旋转钻井使⽤最早的⼀种钻头,从⼗九世纪开始采⽤旋转钻井⽅法的时候就开始使⽤这种钻头,⽽且直到现在某些油⽥仍在使⽤。
这种钻头主要⽤在软地层和粘软地层,具有很⾼的机械钻速和钻头进尺。
刮⼑钻头最⼤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便,成本低,各油⽥可⾃⾏设计和制造。
1)刮⼑钻头的结构刮⼑钻头由钻头体、刮⼑⽚、分⽔帽和喷嘴四部分组成。
钻头体是刮⼑钻头焊接刮⼑⽚和分⽔帽的本体,采⽤中碳钢材料加⼯⽽成。
下端焊接刮⼑⽚和分⽔帽,上端车有丝扣和钻柱连接。
刮⼑⽚⼜称⼑翼,是刮⼑钻头主要⼯作部件。
2)刮⼑钻头⼯作原理刮⼑钻头以切削⽅式破碎岩⽯。
刮⼑钻头在软的塑性地层⼯作时,其切削过程类似于⼑具切削软⾦属。
⼑⽚在钻压的作⽤下吃⼊地层,与此同时⼑刃前⾯的岩⽯在扭转⼒的作⽤下不断产⽣塑性流动,井底岩⽯被层层剥起。
刮⼑钻头钻进脆性较⼤的地层时,破碎岩⽯的过程则分为碰撞、压碎及⼩剪切和⼤剪切三个阶段:碰撞:刃前岩⽯破碎后,岩⽯对⼑⽚的扭转阻⼒减⼩,⼑⽚向前推进,碰撞刃前岩⽯;压碎及⼩剪切:⼑⽚在扭转⼒作⽤下压碎前⽅的岩⽯,使其产⽣⼩剪切破碎;扭转⼒增⼤:⼑⽚继续挤压前⽅岩⽯,当扭转⼒增⼤到极限值时,岩⽯沿剪切⾯产⽣⼤剪切破碎,然后扭转⼒突然减⼩。
碰撞、压碎及⼩剪切、⼤剪切这三个过程反复进⾏,形成刮⼑钻头破碎塑脆性岩⽯的全过程。
3)刮⼑钻头的正确使⽤刮⼑钻头适⽤于软地层和粘软地层。
钻进时需要适当控制钻压与转速,注意防斜、防蹩、防⽌⼑翼断裂。
由于刮⼑钻头在软地层中的机钻速较快,岩屑量较⼤,宜采⽤⼤排量钻进,充分清洗井底和冷却钻头。
刮⼑钻头钻进时,⼑翼外侧线速度较⾼,磨损速度较快,钻头容易磨损成锥形,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斜和防⽌井径缩⼩。
第一章金刚石钻头基本知识第一节概述1.1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历史金刚石钻头是不同于牙轮钻头的另一类钻井破岩工具,其使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
最初人们以天然金刚石为切削元件制作打炮眼和挖掘隧道的工具,后来出现了用于石油钻井的钢体鱼尾式天然金刚石全面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
早期的金刚石钻头是将天然金刚石冷镶在低碳钢上的。
由于天然金刚石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加之本身尺寸、性能方面的原因以及当时落后的制造工艺,大大限制了金刚石钻头在石油钻井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烧结碳化钨作为钻头体的胎体式金刚石钻头。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金刚石钻头的制造水平大大提高。
胎体式金刚石钻头具有耐冲蚀、耐磨损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因此一经出现就迅速推广开来。
人造聚晶金刚石的研制成功,对金刚石钻头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造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DC钻头)的出现一度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钻井工业技术的一大突破,这种新技术对石油钻井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场使用证明,软到中等硬度地层钻井用PDC钻头具有机械钻速高、进尺多、寿命长、工作平稳、井下事故少、井身质量好等优点,并能与井下动力钻具配合用于高速钻井。
合理使用金刚石钻头可以大大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经济效益。
1.2金刚石钻头的发展前景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金刚石钻头已经成为继牙轮钻头之后的又一重要破岩工具。
时至今日,PDC钻头在石油钻头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几乎每年以30%的速度侵吞牙轮钻头市场。
随着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材料等技术的发展,PDC钻头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以前被认为不适用于PDC钻头的地层现在也广泛使用,比如我国中原油田的文留区块的沙二至沙三地层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可钻性差,以前一直被认为是PDC钻头的禁区,在这里钻的井除了取心之外用的都是牙轮钻头。
可是从2000年开始,PDC钻头在这个区块的使用量逐渐增多,效果也很好,而2001年底我公司的一只8 1/2 BK542-4型PDC钻头更在该区块的文-133井创下了1600米(东营组)入井,打到3390米(沙三上)完井,纯钻时间227.31小时,进尺1790米,平均机械钻速7.9米的好指标。
现在,在该区块只要条件允许,几乎用的都是PDC钻头。
第二节金刚石钻头的结构简介2.1金刚石钻头的破碎机理金刚石钻头的破岩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剪切、预破碎(开槽效应)、犁削及磨削。
2.1.1 剪切岩石破碎力学的研究表明,岩石的抗剪强度比其抗压强度要低得多,两者的比值在0.09~0.15左右。
显然,采用剪切方式破碎岩石比用压碎方式破碎岩石要容易而且有效得多。
PDC钻头的复合片正是利用了岩石的这一力学特性,采用高效的剪切方式来破碎岩石,从而达到快速钻井的目的。
当PDC钻头工作时,复合片在钻压和扭矩的作用下克服地层应力切入地层并向前滑动,岩石在切削齿的作用下沿其剪切方向破碎并产生塑性流动,切削所产生的岩屑呈大块片状。
这一切削过程与刀具切削金属材料非常相似。
2.1.2 预破碎(开槽效应)预破碎(开槽效应)是采用特殊的“尖/圆”齿交替布置切削结构所具有的岩石破碎方式,主要用在以纯剪切方式不容易钻进的地层,如具有一定塑性的地层。
预破碎过程是通过开槽切削来完成的,具有这种切削结构的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尖形齿因与地层接触面积小受力集中而先行切入地层,岩石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破碎裂纹,随着钻头的不断旋转,尖形齿在岩石中切出一条条较小的环状“卸荷槽”,使地层应力预先释放,而紧随其后的圆形切削齿则以剪切方式切削其强度已大大减弱的大块岩石,达到快速钻进的目的。
这样大大提高了切削效率,降低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
2.1.3犁削天然金刚石钻头和TSP钻头在钻进塑性地层时,常常以犁削方式来破碎岩石。
岩石在钻头钻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切削齿的作用,在其内部发生破碎并向表面传递。
堆积在切削齿前面的破碎岩屑由于切削齿的移动被推向两边,最后由泥浆带出井底,这一切削过程相似于犁地过程。
2.1.4磨削天然金刚石钻头和TSP钻头在钻进极硬的粗晶粒地层时,切削齿克服岩石的高抗压强度实现岩石的局部破碎。
即其切削结构常常以磨削方式破碎岩石。
由于硬地层岩石的高强度,使破碎的岩屑比较小,呈细粒状,因而钻头的机械钻速相应较低。
2.2金刚石钻头结构介绍金刚石钻头属一体式钻头,整个钻头没有活动零部件,结构比较简单。
主要由上体、钢图1心、胎体、切削齿、喷嘴及密封件组成。
见图1钻头上体是经过热处理的钢制件,其上端车有API标准连接螺纹,用以和其它井下钻具相连。
上体下端与钻头体上的钢心通过焊接而构成一个整体。
上体上部两个对称槽为钻头卸扣槽,用于和卸扣板相配合来装卸钻头。
钢心是位于钻头中心的空心钢体,是钻头体的骨架,它的一端与碳化钨胎体烧结在一起,另一端则与上体焊接相连。
胎体是碳化钨粉末经过烧结而形成的具有不同轮廓形状的钻头基体。
胎体粘附在钢心上,构成坚韧的、抗冲击、耐磨损的钻头体(冠部)。
切削齿可以采用天然金刚石、TSP齿及PDC齿。
天然金刚石和TSP齿通过烧结直接固结到钻头胎体上,PDC钻头的切削齿则通过低温钎焊固定到钻头胎体上。
钻头所采用的喷嘴为可换式硬质合金整体喷嘴,主要有标准喷嘴和内六方孔小喷嘴两种。
标准喷嘴的水孔出口截面为圆形,内六方小喷嘴水孔截面则为六边形,这种结构的水孔,既可作为泥浆流道,又可用于喷嘴安装。
喷嘴中心水孔有各种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的钻井需要。
喷嘴与喷嘴座之间采用“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以保证其使用安全可靠。
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钻头又可分为上体和钻头体两大部分。
钻头体包括钻头冠部轮廓、切削结构、水力结构、保径结构等。
钻头轮廓指胎体表面形状,不同的钻头轮廓形状适应于不同的地层钻井。
切削结构即由不同类型的金刚石齿以一定的布齿密度和布齿方式布置在钻头表面用以切削地层的工作部分。
钻头水力结构是用以控制和分配钻井液,为钻头提供充分的冷却、清洗及排屑的部分。
它包括水孔、主流道、副流道、排屑槽和集屑槽等。
天然金刚石钻头和TSP钻头的水孔结构一般为鸦爪式中心水孔,PDC钻头的水孔则一般采用可换式喷嘴。
钻头保径结构为钻头提供良好的扶正和保径作用,以保证钻头的正常钻进和较长的工作寿命。
2.3金刚石钻头分类关于金刚石钻头的分类,按用途分,可分为全面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按钻头体材料及制造方式分,可分为钢体钻头和胎体钻头;按切削齿材料分,可分为PDC钻头、TSP钻头、天然金刚石钻头。
胎体金刚石钻头具有固齿牢靠、钻头体抗冲蚀能力强、耐磨性好、钻头寿命长、钻头结构设计灵活、产品制造周期短、非标尺寸钻头制造容易等优点,在金刚石钻头市场上占绝大多数,为目前各生产厂家广泛应用。
天然金刚石(ND)钻头以优质天然金刚石作为切削刃,以表镶方式将其直接烧结在抗冲蚀、耐磨性好的碳化钨胎体上。
切削结构选用不同粒度金刚石,采用不同的布齿密度和布齿方式,以满足在中至坚硬地层钻井的需要。
TSP钻头切削元件采用了各种不同形状并具有自锐作用的热稳定聚晶金刚石(TSP)齿。
与天然金刚石相比,这种TSP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耐1200摄氏度的高温,抗破碎性及耐磨性俱佳。
TSP钻头与天然金刚石钻头一样,其切削齿直接烧结在碳化钨胎体上。
TSP钻头更适合于在带有研磨性的中等至硬地层快速钻井。
PDC钻头采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片)作为切削刃,以钎焊方式将其固定到碳化钨胎体上的预留齿穴中。
钻头所采用的PDC切削齿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且切削刃口和刃面都具有良好的自锐性,在钻进过程中切削刃能始终保持锋利。
钻头在软到中等硬度地层中以剪切方式破碎岩石,采用较小钻压即可获得较高的机械钻速,是一种高效钻井钻头。
第三节金刚石钻头的设计与制造3.1金刚石钻头的设计理论在常规的PDC钻头切削结构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理有如下几条:①、每个切削齿的切削体积相等,即等体积原则;②、每个切削齿的磨损速度相等,即等磨损原则;③、每个切削齿的切削功率相等,即等功率原则;④、每个切削齿的切削面积相等,即等面积原则。
最常用的设计理论有:力平衡理论和抗回旋理论。
3.1.1、力平衡PDC钻头1)钻头的受力分析PDC钻头在正常钻进时,同时受到钻压和旋转设备施加的扭矩的作用。
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每个切削齿都受到一个法向力Fn和一个切向力(周向力)Fc的作用。
其中法向力Fn 由钻压产生,它是使切削齿穿透岩石所需的力;切向力Fc是在法向力将切削齿压入岩石后沿切口向前推进切削齿所需的力,即将岩屑从岩石上剥离下来所需的力。
法向力Fn能分解成一个垂直分力Fv和一个径向分力Fr。
切向力Fc能分解为一个径向分力和一个绕着钻头中心的力矩。
作用在钻头上且位于垂直钻头旋转轴线的平面内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能分解为一个作用于钻头中心上的力和一个力矩,它们均位于法向平面内。
该力矩是旋转钻头所需的力矩,而该力则是侧向不平衡力。
这个侧向不平衡力指向与钻头面相关的一个方向,在钻头旋转时,它趋向于把钻头推向井壁。
由于侧向不平衡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受控制,所以很难保证钻头的力学性能良好。
由于力学性能差,将会直接导致钻头的运动学性能变差。
由于其所受侧向不平衡力较大,当钻头在井底钻进时,钻头被推向井壁。
这时,钻头上的保径齿以及部分外排齿在侧向不平衡力的推动下会吃入井壁,与井壁的岩层产生“啮合效应”。
此时钻头不再平滑钻进,而开始产生侧向振动,PDC钻头上的切削齿会横向向后移动,并且比正常旋转的钻头上的切削齿运动快得多,伴随这种运动的冲击载荷会引起PDC切削齿的破碎,而这种破碎反过来会导致加速磨损,并且切削齿破碎后产生的碎片会对其它完好的PDC切削齿产生冲击碰撞,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切削齿损坏。
对于力平衡钻头来说,由于侧向不平衡力被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它对PDC钻头的影响就比普通PDC钻头要小得多。
在经过调整之后,钻头上的各个力的大小及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侧向不平衡力Fimb由原来的9.2%降至了1.4%(这一百分比是侧向不平衡力与钻压的比值)。
径向力Fr与切向力Fc大小基本相等。
整个钻头的受力情况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3.1.2抗回旋PDC钻头通过对钻头的切削齿进行受力分析,运用调整齿位的办法,使得钻头的侧向合力指向较大面积的低摩阻保径垫,在钻头工作时该保径垫始终与井壁接触,最终使钻头的回旋程度降到最低,保证钻头工作平稳,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力平衡技术、抗回旋技术只是PDC钻头设计制造技术的一个方面,要设计出性能优良的PDC钻头,光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在发展这项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合理的水力分布、先进的PDC切削齿、优选钻头轮廓等许多方面技术的运用。
3.2金刚石钻头冠部轮廓设计与选择依据研究及现场试验表明,钻头冠部形状对其使用性能具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