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来历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呢?(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寓意是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呢?(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寓意是什么)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佤、布朗、纳西、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彝族的火把节最为著名。
火把节的传统与习俗火把节是一个古老而庄重的传统节日,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火把节的传统和习俗,并了解它们背后的意义。
一、节日起源与背景火把节起源于古代,其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根据史书记载,火把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某位英雄或神祇,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
二、火把节的庆祝方式1.点燃火把:火把节最为显著的传统之一就是点燃火把。
人们会提前准备木材和油料,制作成不同款式的火把。
在夜晚,他们会点燃这些火把,载歌载舞地跳舞庆祝节日的到来。
2.游行表演:火把节期间,各地都会组织盛大的游行活动。
人们身着传统服装,手持火把,载歌载舞地走过城市的街道和广场。
在游行中,人们会展示各种舞蹈、音乐和戏剧表演,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
3.焰火表演:焰火表演是火把节庆典的一大亮点。
在晚上,人们会点燃各式各样的焰火,让夜空绽放出美丽多彩的光芒。
焰火表演代表着胜利和喜庆,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欢乐。
4.传统食物:火把节除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还有一系列传统食物。
比如,人们会煮特制的传统汤品,其中的食材象征着幸运和繁荣。
火把节还有一种特别的甜点,在节日期间人们会互赠,以表达彼此的祝福和关爱。
三、火把节习俗的象征意义1.驱邪辟邪:火把在火把节中的使用有辟邪驱邪的象征意义。
人们相信火把的光辉可以驱散黑暗和邪恶,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灾祸和不幸的侵扰。
2.庆祝光明:火把节庆祝活动中的火把和焰火代表着光明和希望。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3.团聚与祈福:火把节是人们团聚的时刻,他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节日。
人们手持火把团团圆圆地围在一起,共同祈福,希望来年能够平安顺遂,幸福美满。
4.文化传承:火把节作为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代表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世代相传,火把节的习俗和传统得以延续,使人们更加了解并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
中国神话故事: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那么你们知道火把节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神话故事火把节的来历,希望大家喜欢。
神话故事:火把节的由来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宫里坐得心神烦闷,命人打开了紧闭的天门,想欣赏一下人间的景象,来消除自己的愁闷。
他向下一看,大地布满青青的山,绿绿的树,争艳的百花,绉纱似的流泉;人们为了使自己的生活美好,都在辛勤地劳动着,处处传出欢乐的歌声……玉皇大帝看着,看着,看得出了神;随后忽然吹直了胡子,瞪圆了眼睛,气愤愤地说:“原先,总觉得我天宫里最幸福最美满。
哪里想到,下界人间的幸福美满,竟超越了我天宫。
”他没顾得回到宫殿,便发出了一道急令,叫手下一员大将,速速去放一把火把人间烧光。
那位大将怎敢违背旨意,只得急速离开天宫,直奔人间。
他来到人间一看,人间的生活和天宫里截然两样。
人们的美好生活,不是依靠别人的血汗获得的,而是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他很羡慕过这样的日子。
但这位大将军知道,违背了玉皇大帝的旨意,就有杀头的危险。
他反复地想了又想,最后下定决心,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能执行玉皇大帝的旨意。
他拿定主意后,回到天宫禀明玉皇大帝说:“已经遵照旨意把人间统统放火烧光了。
”玉皇大帝胜利地笑了:“谁最幸福?只有我玉皇大帝;哪里最美好?只有我这超越人间的天堂。
”一天,玉皇大帝又坐得气闷了。
他忽然想起了毁灭了的人间,想看看那大地上的一片瓦砾,来解除内心的烦闷。
仆从们搀扶着他来到天门前,打开天门一看,只见大地比原先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了。
玉皇大帝气得发疯。
嘴里喃喃地说:“胆大的东西,难道你吃了熊心,吞了豹胆,竟敢违抗我的旨意!”立刻吩咐左右侍从们,把那位大将绑来,不问清红皂白,推出杀掉。
那位大将虽然被玉皇大帝杀了,可是,他那拯救人间的心并没有死。
他的一滴滴血落在大地上,被一个和尚看见,用红色的绸子包了起来。
一天过去,又是一天。
火把节的经典传说故事火把节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慈善夫人殉节的传说这一传说源于南诏王火烧松明楼的故事,见诸《南诏野史》等史籍。
大意为:南诏王皮罗阁为吞并其它五诏,在征得唐朝中央政府同意后,以祭会祭祀为名,通知五诏于六月二十四日到松明楼聚会。
邓赕诏之妻慈善夫人感到此举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诏主迫于皮罗阁的势力不得不行,慈善料到丈夫此行必凶多吉少,便以铁镯套在丈夫臂上送行。
六诏会集祭祀完毕后,皮罗阁设宴于松明楼,至暮,皮罗阁佯醉下楼;伏兵即举火烧楼,各诏除越西诏因路远未至外其余均被害,尸骨难辨,只有邓赕因臂上有铁镯得以认领回家厚葬。
南诏慕慈善才智,欲娶为妃,慈善坚执不从,据城自守,南诏发兵攻城,慈善自尽。
此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均点火把以纪念慈善夫人,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二:惹底毫星烧官虫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
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
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惹底毫星(一说火体拉巴),惹底毫星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
”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
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
惹底毫星带领人们砍来很多竹校和富杆,扎成火把,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
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三:阿南殉夫的传说故事大意是: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
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然后逼阿南嫁于他,阿南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中,焚身殉夫。
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是什么火把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
白族为什么过火把节火把节的风俗火把节是云南许多民族的共同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具有代表性,那么白族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族过火把节的起源传说,希望你会喜欢!白族过火把节的起源传说火把节是云南许多民族的共同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具有代表性。
在彝族山寨,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的周围,以示团结齐心。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通宵达旦。
火把节来临,无论男女老少,鄱要参加节日的各种活动。
男子主要是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爬杆等,妇女的活动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小伙子"敬酒"。
火把节也是彝族男女青年选择情侣的节日,人们在节日里接触、认识、谈情说爱。
火把节的高潮在夜晚,人们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和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照亮了茫茫黑夜,蔚为壮观。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到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惹怒了地上的一位叫包聪的大力士,双方决定以摔跤来分输赢。
他们搏斗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地上的大力士助威,终于打败了十大力。
恶魔发怒,放出各种害虫来糟踏人们辛勤种出的庄稼。
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把害虫全部烧死了,这一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鸡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彝族火把节以石林和楚雄两地最为隆重。
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
白族火把节来自"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
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
【民间故事】火把节的传说火把节是云南省瑞丽市当地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人们点燃火把游行庆祝。
众说纷纭,有很多不同的关于这个节日的传说。
传说一:祈雨故事相传在古代,瑞丽地区遭遇大旱。
村民们祈雨无果,唯有向天神建立一座神坛,谁能献出最宝贵的物品,谁就能获得天神的青睐,让天降甘霖。
幸运的是,一位年轻汉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把火把献给了神坛。
火把冲天而起,引来了倾盆大雨。
自此,村民们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上,点燃火把,祈求庄稼收成丰收,家庭幸福安康。
传说二:抗击外敌故事据说在元朝时期,云南的瑞丽地区曾经被蒙古族的侵略军占领。
城池被攻陷之后,残余守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反击。
由于城内缺乏弹药,士兵们只好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进行冲锋。
火把照亮了敌军的阵地,也点燃了士兵们的勇气。
他们用火把击退了敌军,赢得了胜利。
自此,瑞丽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晚上,都会举行火把游行,以纪念坚强的士兵,以及那场决定胜败的战争。
传说三:替身献爱故事有一个年轻的牛郎和一个美丽的织女相爱了。
但是他们的家庭不同,没有地位和人情的牛郎只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不能娶织女为妻。
织女被迫走了,牛郎流落到了瑞丽地区。
一天晚上,他发现当地人正在进行火把游行。
他听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祈求一年庄稼丰收,家庭幸福,想到多年来自己的劳作一直为顽石拥挤,心里非常伤心。
突然,他想到了自己的爱情,于是他把自己的火把献了上去,希望织女在天上也能看到他的火把和爱意,知道他对她的爱没有改变。
从那时起,牛郎的火把一直点亮在火把节上,为他和织女的爱情见证和祝福。
火把节的来历历史背景火把节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和吉林等地,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一民俗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宋朝时期。
古时候,人们在农田链火,以祈求丰收和驱邪。
自从现代化工业发展以后,火把节逐渐失去了现实意义,但其作为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和关注。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火把节是一个充满热烈欢快气氛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1. 点燃火把火把节的标志性活动之一就是点燃火把。
人们在晚上点燃巨大的火把,围成圈跳舞,象征驱除凶灵,带来好运。
火把的火光闪烁,照亮了整个夜空,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祝福。
2. 舞狮舞龙除了点燃火把,舞狮和舞龙也是火把节的重要活动。
人们穿上华丽的狮子和龙的服装,以随着舞狮和舞龙舞动的节奏,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3. 篝火晚会在火把节的晚上,很多地方会举办盛大的篝火晚会。
人们围坐在篝火边,唱歌、跳舞、表演各种节目,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篝火的熊熊烈焰象征着辞旧迎新,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
火把节的现代意义火把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代意义。
首先,火把节是一种传统节日的继承和传承。
通过举办火把节等庆祝活动,能够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并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其次,火把节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火把节期间,很多外国游客也会前来参观,他们能够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火把节也具有经济效益。
火把节举办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和观光客前来,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总结起来,火把节不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更是一个传承文化、促进交流和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节日,让它在世代相传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华彩。
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介绍火把节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它被认为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
不仅如此,火把节还是许多年轻人非常钟爱的活动之一。
那么,火把节的来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欧洲。
那时,人们会在夏至之夜点燃木柴来迎接新的一年。
据记载,最早的火把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古希腊。
据说,古希腊人会在每年的农神节上点燃火把,然后舞蹈和唱歌,以庆祝农作物的收获。
这个节日一直持续到第四世纪,当时基督教称之为圣约翰节。
在当时的基督教中,圣约翰节被视为夏至之夜的庆祝活动。
圣约翰节最初的形式是在夜晚点燃篝火,而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欧洲,火把节在许多地方都有出现。
例如,在瑞士,人们会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夕举行庆祝活动,包括点燃火把和唱圣诗等。
同样,在英国,火把节也很流行。
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人们会在每年的11月5日点燃火把和燃烟火,以庆祝著名的“火箭节”。
火把节的介绍尽管火把节的形式,日期和意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它们都是一个以火为媒介的庆祝活动。
火在文化上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是人类社会的中心,代表着知识、智慧和力量,因此许多火把节都与灵性、奇迹和祝福相关。
在如中国、印度、泰国、马耳他和瑞士等许多其他国家中,火把节是很重要的庆祝活动。
通常,人们会在夜幕降临时点燃火把,然后舞蹈、歌唱和进行游行等活动,以庆祝这个日子。
在有些地方,人们也会绕过火焰,或是在水中放置着火把以象征性地驱散邪恶的力量。
总之,火把节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意义的庆祝活动,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发展和特征。
现在,火把节已经成为一个吸引人们的节日和庆祝活动,带来了欢乐、温馨和祝福。
火把节的传说有哪些火把节的传说有哪些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彝族,拉祜族,基诺族,纳西族和白族所过的一个少数民族节日,火把节在这些民族中有着非常深厚浓重的流行底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火把节的传说有哪些吧火把节的传说故事: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白族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火把节的传说故事:彝族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
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
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目。
“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
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凡间祸害人们,而凡间的人们毫不妥协,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相邀用火把焚烧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今天的凉山彝族“火把节”,随着凉山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保留了节日的传统形式和内容外,已和
凉山对外开放、加强横向联系、促进物资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火把节”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意。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活动绚丽多彩,反映出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在节日里,人们将从方圆几十里甚至
上百里的地方赶来,云集在一片绿茸茸的草坪上举行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
“火节”的夜晚要进行火把游行和篝火晚会。
节日期间,在西昌等地还要举办大型的物资交流活动。
斗牛,是节日的第一大赛事。
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
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引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陈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博斗。
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几百头,可以斗几天,使人大饱眼福。
火把节的赛马独具特色。
赛马方法是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翻上各自的马背,同时策马直追,最后以追上对手者为胜。
火把节的摔跤手只限于男性,且不同方言区的摔跤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以被对手摔倒在地者为败,有的地方则以肩背首先触地者为胜。
火把节的歌被统称为“朵洛荷”,而“朵洛荷”又是“火把节”歌其中的一首,因为它富有感召力,姑娘们常把“朵洛荷”作为要唱一天的歌中序曲。
“火把节”的歌,只能由青春女性唱。
自“火把节”庆祝活动一开始,就会有几位年过6旬的老人交头接耳,评评点点穿梭在唱歌的姑娘们中间,他们是自发组织的美女评选小组。
由于老人们的公正合理,德高望重,深受年轻人尊敬。
那么,老人们的选美标准是什么呢?
与全国各兄弟民族一样,爱美多情的彝家自有他的审美观,这种美,悄悄藏在痴情小伙子的深深蛑子里,隐隐响在黄伞下面的甜甜情语中……。
火把节的夜晚是迷人的夜晚,绚丽的空中焰火和大地上的火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缤纷画图。
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水乳交融的欢乐场面,正如柳亚子先后的诗句:“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姊妹舞蹁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火把节是织金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分为“大火把节”和“小火把节”两个。
小火把节为每年农历的4月24日,大火把节为每年农历6月24日。
大小火把节日,活动内容相同。
节日那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
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
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
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歌舞结束,各家各户的人们举着火把向自己的田土走去,分散举行火把游行,一直要游遍各自的田边地角,以此表达消灭害虫,祝祈风调雨顺,确保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心愿。
织金彝族的火把节,以三塘镇松树坪的节日活动场面为大,每年均有上千人参加。
活动场所还立有序碑,记述这里火把节的形成与延续。
近年来,随着彝族同胞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火把节的气氛也一年比一年隆重,县民族文工队以火把节丰收舞为素材编练的彝族舞蹈《铜铃声声庆丰收》参加省、地汇演获得好评。
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
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
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
这个隆重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怕地上的晦气冲上来,下令把天门长闭不开。
可是不久,十八层天游腻了,仙境看烦了。
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下旨打开天门,想看看人间的景致到底如何。
天门一开,春风习习,只见人间绿水青山,百花争奇斗艳,玉皇大帝看得心驰神往,烦恼顿消。
玉皇大帝把人间看了个够,又转身看看天宫,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怎么我的天宫竟然比不上凡间了,这还得了?”边说便下旨,叫红面天神把人间统统烧光。
掌火的红面天神领旨后,腾云驾雾来到凡间。
他并没有马上放火,先巡视一番,看到凡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天宫的生活没法比。
掌火天神爱上了凡间,他不忍心烧毁这美丽的人间,不忍心摧残善良的百姓。
虽然,他知道违反玉皇大帝的旨意定有杀身之祸,但他要避恶行善,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执行玉皇大帝的旨意。
主意一定,他便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撒谎道:“人间已经烧成灰烬。
”玉皇大帝听了非常高兴:“哈哈,现在我的天宫远胜人间了。
”
隔了好久,玉皇大帝又觉得厌烦起来,他想看看被烧毁的人间。
他又在仙姬们的陪伴下来到天门前,可是一看,他几乎要发疯了。
人间不但没有被烧毁,反而更加繁荣昌盛,幸福美满了。
他知道红面天神违背了旨意,一怒之下,叫左右诸神把掌火天神捆了起来,推出去处死他。
掌火天神被杀时,一滴血溅出天门,落到大地上,滴在雪山脚下村寨旁边的一座庙里。
有个和尚看见了这滴血,就小心地用红布把它包了起来,搁在殿里。
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傍晚,人们刚从田里收工回来,突然从庙里跑出一个小娃娃,拦住人们哭诉道:“专横残暴的玉皇大帝嫉妒人间的美好,今晚要派天兵天将下来烧毁凡间。
你们赶快在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点得越旺越好。
这样用假火瞒过玉皇大帝,他和天兵天将们看见人间已经在烧了,就不会在下凡来捣乱了。
”
这个小娃娃就是掌火天神的心血变成的。
善良的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就按照他的方法,纷纷点起火把,男女老少都舞起火把,一连三天三夜,火光冲天。
玉皇大帝看了三个晚上,看到人间一片火海,才放心的回天宫去了。
人们终于躲过了一场劫难。
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表示对掌火天神的敬意,每到六月二十四日就要扎火把,点火把。
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火把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
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