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看客
- 格式:doc
- 大小:5.95 KB
- 文档页数:3
敢做先锋,不当看客作者:辛士红来源:《中华儿女》2018年第10期又到毕业季,一位研究生没有如父母所愿,回老家一个安逸舒适的单位工作,而是选择到外面的世界打拼。
他说:“我害怕一眼能看到20年后的自己,哪怕在外面碰得头破血流也无怨无悔……”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也张扬着青年人敢试敢闯的性格。
“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寄语,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广泛共鸣。
先锋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栋梁。
争做先锋,是青年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
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
”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所系。
青年人有梦想、不苟且、做先锋,才能铸就“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青春之中国”。
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
然而,也有极少数青年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裹挟、功利心态的侵蚀,选择做无所事事的过客或麻木不仁的看客,甘愿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有理想没方向、有文凭没文化”的“空心人”。
当别人乐善好施时,他嘲笑为“不开窍”;当别人坚守原则时,他视之为“假正经”;当别人奋力打拼时,他鄙夷为“一根筋”。
当青春为负能量充塞,又何来那么一股子冲劲与闯劲?“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人的生命何其短暂,韶华何其难留,谁也没有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
鲁迅先生说过,对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
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尽管道路充满泥泞,但“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多的人在坚守平凡中创造非凡。
大屠杀血诫:不要当看客最著名的一篇忏悔警示碑文“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默勒这首铭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被屠杀纪念碑上的短诗,几乎尽人皆知,它之所以被世人在不同的场合引用,是因为这首短诗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反思,也不仅是个人沉痛的忏悔,同时浓缩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思考和深刻的历史教训,这一历史教训将永远不会过时,并深刻地启示着未来。
它的作者就是马丁?尼默勒(1892年1月14日—1984年3月6日)。
马丁?尼默勒出生在德国利普施塔特,一战时曾任潜艇艇长,出没于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因战功卓著,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
当战争接近尾声时,他就决定要成为一名牧师,在战争结束后他辞去军职,并拒绝在德意志帝国崩溃后成立的新的民主政府中任职。
1931年他成为一名柏林达勒姆教区的路德派教会的牧师。
像当时的大多数新教牧师一样,马丁?尼默勒是一位国家主义的保守派,1933年间,他甚至表示欢迎希特勒纳粹政党的力量加入政府,因为他相信这会带来民族复兴。
他既憎恨社会主义的暴力革命,也憎恨资产阶级民主,而且还是一个鲜明的反犹主义者。
他在《从潜艇到讲道坛》这本自传中曾以兴奋的口气说:纳粹的革命终于胜利,它带来了他自己为之奋斗已久的民族复兴。
他的这一姿态无疑受到德国纳粹当局的青睐,并得到纳粹报刊的特别颂扬,他的自传也成为当时德国的畅销书。
由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因此大多数新教基督徒感到失望,于是他们便纷纷投入到纳粹运动中去。
其中最极端的是德意志基督教徒派。
他们自称是“耶稣基督的冲锋队员”,主张教会的一切行动应符合民族社会主义的需要,同时也竭力反犹,提倡种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看客心态作文素材《别当看客,行动起来!》嘿,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心态特别不好,那就是看客心态!啥是看客心态呢?就是站在一旁,光看着别人做事,自己啥也不干,还指指点点的。
就说那次运动会吧,我们班参加接力赛。
第一棒的同学像箭一样冲了出去,跑得那叫一个快呀!可到了第二棒,交接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我们班落后了。
这时候,旁边那些有看客心态的同学就开始叽叽喳喳了。
“哎呀,这都能出错,真笨!”“我们班这次肯定输啦!”哼,他们就会说风凉话,自己怎么不上场去跑一跑呢?这难道不气人吗?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就好像一群人在看一个人努力推一辆陷在泥坑里的车。
大家都在那看着,嘴里说着:“怎么还推不出来呀?”却没有一个人伸手去帮忙。
这和我们班那些有看客心态的同学不是一样吗?再想想,要是在一个团队里,大家都抱着看客心态,那事情能做好吗?比如一起打扫教室卫生,有人在那看着别人扫地、擦黑板,自己却不动手,还嫌别人干得不好。
这教室能干净整洁吗?还有在公交车上,老人站在旁边摇摇晃晃,那些坐着的看客们,眼睛看向窗外,装作没看见。
这难道不让人心寒吗?我们可不能做这样的看客呀!当看到同学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手,而不是在一旁说三道四。
当班级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参与,而不是冷眼旁观。
如果每个人都只当看客,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就像一场没有观众加油的比赛,运动员还有动力去拼搏吗?就像一个没有掌声的舞台,演员还能尽情表演吗?所以呀,让我们告别看客心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去帮助别人,用我们的热情去参与每一件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集体才会更加团结,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温暖和爱!。
警示教育不能当看客警示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通过警示他人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一些场合下,警示教育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细节,更加谨慎行事,更加关注自己的安全。
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下,警示教育却能够引起一些不良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人们无动于衷,变得对事不关心,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警示教育不能当看客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警示”为主要方式来进行的教育。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并从中发现、吸取教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警示教育都是随着媒体的报道或者身边事例的发生而展开的。
比如,媒体报道了一起酒驾事故,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从而提醒人们不要酒后驾车。
又比如,身边有人犯了某种过错,就会给我们带来启示,让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然而,警示教育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在一些场合下,警示教育常常会被人们当成看客,没有真正地去关注它所要传达的信息。
比如,央视曾经播出过一些生活中的安全事故,但很多人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当成了普通的娱乐节目来看待。
这种情况下,警示教育的效果就会被大大削弱,其它人也不会从中得到足够的教训。
其次,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客的态度。
这很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教育、对信息的过度麻痹。
现在的媒体报道、安全信息、警示案例都比较频繁,人们长时间以来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可能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已经遭受了太多来自疾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方面的打击,从而使得人们对各种安全事件抱有“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态度。
此外,我们也不能排除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压力过大和各种形式的诱惑,导致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少,对一些安全问题反而变得比较麻木。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警示教育,更不能将其当成看客。
警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教育的方式,去引起人们对一些安全问题的关注,让人们知道其中的危险性和后果,从而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不做时代的看客作文
哎呀,现在的社会啊,变化得太快了,感觉每天都在追着时代
的尾巴跑。
但咱们也不能总做时代的看客,得停下来想想,这到底
是咱们想要的生活吗?
哈哈,说到这,我得说,科技真是个好东西。
手机、电脑,一
键就能知道全世界的事。
但话说回来,这些高科技也让咱们变得有
点“懒”了,天天刷朋友圈、微博,真实的生活却过得马马虎虎。
所以嘛,享受科技的好处没错,但也得警惕它带来的“坑”。
再说说社交媒体吧,这玩意儿确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但也让咱们容易上当受骗。
你看,网上那么多假新闻、谣言,咱们
得学会分辨,别一股脑儿相信。
独立思考,这是咱们作为现代人必
须具备的能力。
说到这,我得提一下,咱们不能光看着时代变化,也得参与进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是环保、公益还是创新,咱
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别总做时代的看客,得成为时代的参与者,一起为美好未来努力!
好啦,就聊到这吧。
总的来说,咱们要珍惜这个时代带给咱们的机遇,但也不能忘了保持独立思考和警惕。
一起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当剑客当看客整改措施“哎呀,怎么又有人上演‘不当剑客当看客’的戏码了呢?”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明明不在自己的圈子里,却非要伸出手指指点点,搞得像个权威一样。
你看那种人,嘴巴一张,话匣子一开,哇,能把天聊成地,把地聊成天,什么事情都想要发表个看法,特别是别人的事。
明明没参与的,倒是像个老练的旁观者,仿佛自己就是那场戏的导演一样。
大家都知道,别人的生活再精彩,也不必非要插一脚。
你不过是个“看客”罢了。
可偏偏有些人非要把自己当个“剑客”,以为自己啥都懂,其实啥都没懂。
其实啊,这种人,要么就是爱出风头,要么就是不清楚自己位置的尴尬“局外人”。
这么一来,你不仅把自己的日子搞得很尴尬,还把别人的好事也搞砸了。
你要知道,生活其实是挺简单的,大家各自有各自的事情。
别人的困境是别人自己的事,旁人最好还是“远离”。
你非得当个“剑客”,结果什么都没能做成,反倒把自己的形象搞坏了。
怎么说呢?真心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去左右别人,而是搞清楚自己的角色。
你想做大侠?没问题,但得有真本事啊,得经过无数的磨砺。
那些天天嚷嚷自己“懂”这懂那的人,真没那个资格。
你把自己的角色定好,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事情。
可是你去插手别人的事,自己不懂还敢瞎指挥?这不就是给别人添乱嘛。
说得直白点,“不当剑客当看客”,这不就是提醒我们,别一味地想当英雄。
不是所有的事都得靠你来“救世”,没事别捡烂摊子。
你看看那些真正在风头上拼搏的人,他们真忙,真努力,哪有时间站在一旁指手画脚的?如果你只是个看客,那么就老老实实地看着就行了,别把自己当成救世主,结果反倒成了笑话。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英雄”,只要一个安安静静、真诚的人就好了。
你自信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位置,踏实做自己的事,不去惹麻烦,那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身边不缺少“剑客”,但缺少能够在背后默默支持的人。
真心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力量。
做“看客”并不代表无所事事,反倒是需要一种自觉,一种能够把握自己角色的智慧。
不做看客的作文篇一《不做看客,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生活里,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不觉成了看客。
就拿前几天我在小区里看到的一件事来说吧。
那天我正准备出去溜达溜达,刚走到小区的小广场上,就听到一阵吵闹声。
我凑过去一瞧,原来是两个小孩在抢一个玩具。
那是一个特别酷的遥控小汽车,红色的车身,闪着银光的轮子,看起来就很吸引人。
一个小孩紧紧拽着小汽车的遥控器,另一个则抓着小汽车的车身,两个人都涨红了脸,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周围围了一圈大人,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但是都只是在那看着,没有一个人上去劝架。
我当时就在想,这可不行,要是一直这么僵持下去,这俩小孩肯定得打起来。
我也没多犹豫,就走上前去,蹲下身子看着他们说:“嘿,小朋友,这个小汽车看起来很好玩呢。
不过一直抢的话,车都可能被弄坏啦。
”那两个小孩眼睛里还带着泪花,不过都看着我没说话。
我接着说:“咱们可以轮流玩呀,你先玩一会儿,然后让他再玩一会儿,这样大家都能玩,多好呀。
”说着,我看向那个抓着车身的小孩,问他同不同意。
他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然后我又问拿遥控器的小孩,他也答应了。
这时候我看到周围的大人们有的露出了有点不好意思的神情。
不做看客,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儿。
在小事情上,迈出那一步,就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大家都只在旁边看着,不管不问,那好多机会就这么溜走了,可能还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呢。
就像这次,要是没人管这俩小孩的事儿,他俩打着打着说不定车就报废了,两个人还会哭个没完没了。
从那以后,在小区里我再看到类似的事儿,总会主动去管管,我可不想再做个只看着不动的看客了。
篇二《拒绝看客心态,融入生活旋律》我记得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那里面特别热闹,人来人往的。
在一个卖菜的摊位前,摊主是个老大爷,他正在和一个中年妇女理论呢。
那个妇女手里拿着一把青菜,有点凶巴巴地说:“大爷,你这菜不新鲜,我不要了。
”大爷赶忙解释:“闺女,这菜早上刚摘的,新鲜着呢。
”妇女就把菜往摊位上一扔,菜叶子都掉了几片。
以不当看客为话题的作文800
不当看客,咱得说说这事儿。
有的人呀,看着别人遇麻烦就像
没事人一样,袖手旁观。
你说这,是不是太冷漠了点?
哎,不当看客这种心态,有时候真让人觉得无语。
看着别人需
要帮助,他们总能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推脱。
怕麻烦?怕担责任?拜托,人生在世,谁没遇过坎儿?你得伸出援手,咱不能总做那高高
挂起的看客。
说实话,不当看客这事儿,害人害己。
你看,那些总是置身事
外的人,往往变得自私自利,失去了同情心和善良。
这样下去,人
的品格和人格都得受影响。
不当看客,其实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你想啊,如果每个人都
选择袖手旁观,那社会还怎么前进?得靠咱们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才能一起创造更好的未来。
不当看客,也得说说心态问题。
有的人心里就是冷漠,自私,
只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但真正的成长,是要学会关心他人,愿
意为他人付出。
这样,你的心才会变得更宽广,更充实。
不当看客,还容易让人错失建立深厚友谊的机会。
你想啊,友谊是需要相互关心和支持的。
如果你总是置身事外,别人怎么会愿意和你交朋友呢?但如果你愿意积极参与,和别人一起面对挑战,那你就能建立起更紧密、更真诚的关系。
不当看客这事儿,真的得重视。
它不仅对社会有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道德沦丧和价值观扭曲。
咱们得提醒自己,不做那不当看客,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啊,大家得记住,别总做那不当看客。
要热心肠,乐于助人。
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对待看客现象我们应该做作文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有一种角色叫“看客”。
他们总是站在一旁,冷眼
旁观,不参与,不帮忙,就那么看着,有时候还指指点点。
对于这种看客现象,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得做点啥。
你瞧,街边有人摔倒了,一群人围过去,可真正伸手去扶的没几个,大多
数人都在那看着,心里可能还在琢磨着“会不会讹我呀”。
这时候,咱们不能
也跟着当看客,得勇敢地站出来,伸出援手,把摔倒的人扶起来。
要是人人都
怕惹麻烦,那这个社会得多冷漠啊!
还有那种在网上看到有人求助,一堆人在评论区说风凉话的。
比如说有人
家里遇到困难发起众筹,就有人说“这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咱们可不能跟着
瞎起哄,要是情况属实,能帮一点是一点,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也能给人温
暖不是?
那对待看客现象,咱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得有颗热心肠,别总把自己当
成局外人。
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别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
要勇敢地发声,对
那些只看不做、还说闲话的看客,咱们得让他们知道这样不对。
当然啦,自己
也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大家,积极参与、热心帮忙才是正道。
要是每个人都不当看客,都愿意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搭把手,那咱们这世界
得多美好啊!就像那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
的人间。
”所以,让我们一起对看客现象说“不”,用行动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和爱!。
敢于做先锋而不是做过客当看客的作文《不当过客与看客,勇做先锋》
嘿,大家知道吗?有件事儿真的让我特别有感触啊!
那还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呢,学校组织了一次运动会。
咱班的跑步健将小李同学,那可是大家公认的厉害角色呀!在 400 米比赛前,他自信满满,我们也都觉得他肯定能拿个好名次。
比赛那天,阳光灿烂得不得了,大家都围在跑道旁,兴奋地等待着。
“砰”的一声枪响,选手们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小李同学跑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冲到了前面。
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激动地大喊着给他加油。
可悲剧就在这时发生了呀!小李同学可能是太着急了,突然一个踉跄,摔倒在了跑道上。
这一下,大家都傻眼了,好多人都“哎呀”了一声。
但这时候,咱班的小王同学,平时就是个特别腼腆的家伙,居然不顾一切地冲到了跑道上,扶起了小李同学。
他着急地问:“咋样啦,还能跑不?”小李同学咬着牙说:“能!”就这样,小王同学陪着他,一边跑一边鼓励他,虽然速度慢了下来,但他们一直坚持到了终点。
那场面,真的让我感动得不行不行的。
咱想想,如果小王同学就只是在旁边看着,当个过客或者看客,那小李同学可能就真的放弃比赛了。
但小王同学没有,他勇敢地做了先锋,冲上去帮助同学。
其实在生活中呀,好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别总是当那个冷眼旁观的人,要敢于去行动,去当先锋呀!不管结果怎样,至少我们努力过,付出过,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呀!
所以呀,大家都要勇敢起来,别只做个过客或看客,争取做那个能冲在前面的先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更有意义呀!哈哈!。
也许是性格原因,我非常喜欢看热闹,这里所说的热闹,是熟人间的趣事、喜事、奇事、怪事。
然而,对于街头、陌路出现的这类热闹,尤其是突发的危难、恐怖之事,我绝不做袖手旁观的冷眼看客。
小时候,妈妈常常告诫我们别去看热闹,我不理解,直到一次深刻的教训。
那天,我乘公共汽车上街购物,途中,见路边的三个小伙子正在斗殴,围着很多看客,我们车上的乘客们也伸长脖子张望。
司机善解人意,一踩刹车,公共汽车成了包厢,看客们居高临下,看得舒服,真切。
忽然,斗殴者飞起半块板儿砖,可惜枪法太差,板儿砖没砸中对手,却拍在我前座那位妇女的脸上。
包厢一下子成了舞台。
好在附近有个军医学院,满脸是血的妇女被搀扶着,踉踉跄跄地谢幕。
至此,我懂了,看客有风险。
关于看客,社会上微词颇多。
其实,相同的看客有不同的心理,同一个看客在自身处境、情绪、心态不同时,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看客的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看客的众目睽睽,如同不良情绪的助燃剂,令得争执者不愿丢面子,斗殴者不甘败下风,轻生者在绝望之际甚至一逞末路之勇。
在危情发生时,看客的围追堵截,又如同一堵障碍墙,遮掩事实真相,阻碍信息传递,干扰应急措施的实施效率。
对此,我有切身感受。
刚刚调来广州时,广州火车站的治安不好。
一个傍晚,强盗一把抢走我的金项链,就在我反应过来的同时,几个看客已围拢过来,使我难辨恶人去向,多亏有人及时指路,最终,强盗被擒。
依我看,无论有什么理由,不能当冷眼看客。
但是,对于看客之所看,我们也不能一概视而不见或避而远之。
当国家利益、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危害时,我们要站出来,并且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因为我们是奕奕血肉之躯,有情有爱。
我们有父母,有爱人,有儿女,有兄弟姐妹,这些人,是与我们血脉相通的人,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我们期盼他们永远快乐、幸福。
可是,一个人的情与爱不足为道,如果人人都献出情与爱,我们亲人的快乐、幸福就时时有了守护。
由此推己及人,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呵护,有人需要保护,有人需要救护,一定要及时伸出援手。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中国经济网2011年12月31日报道,一位父亲见有人溺水却冷漠地离开,当知道溺水而亡的是自己的儿子时,痛不欲生,迁怒之下,将居委会告上法庭。
这个悲剧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更重要的是,它再一次昭示着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意义。
我们的社会是阳光的,温暖的,有很多人在他人危难时,不惜代价地出手相助,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11月30日,金华的城南桥上聚拢着很多围观者,一名青年女子投河了。
过路的二炮部队中尉军官孟祥斌,脱掉衣服和鞋子,向身后刚刚与他团聚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留下生死别言:我会游泳,跳入水中。
投河的女青年得救,28岁的孟祥斌却因体力不支,永远离去。
孟祥斌的事迹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社会上,也有很多获得救助的人与救助者结下亲缘,我觉得,结亲只是个仪式,事实上,认亲已于救助开始。
我也曾有一次救助他人的经历。
我家一楼住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好酒者,他平时少言寡语,挺文静,可是,酒后的他判若两人,吵嚷哭闹,搅得四邻不安。
一日,酒后的他跑到三楼一户人家门口,边砸门边叫号。
门被砸坏了,守在门口的母女俩吓得大声哭喊,一些邻居从楼下探头探脑地张望。
我非常紧
张,想解救母女俩,又惧怕醉汉,但还是冲上楼。
醉汉正在与母女俩撕扯,我大呵一声干什么?!,他一愣,回头拎起拖鞋,朝我的脸抡过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啊,我快步后撤。
见他追上来,我撒丫子往楼下跑,情急之中,抓起墙角的一个炉灰筐,朝他甩过去。
身后顿时安静了,我回头一看,好嘛,一筐炉灰正扣在他头上,他一脸黑灰,只有两个眼球是白的,就像捷克动画片里的鼹鼠。
醉汉醒过神来,满楼里找我,还顺手摔了两个邻居的咸菜坛子。
我忐忑不安,虽然解救了母女俩,可同时伤了与醉汉的邻里情,尽管我们从未说过话。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醉汉由妻子陪同,到我家赔礼道歉,向被毁的咸菜坛子的主人们道歉并做了赔偿,还慰问了那母女俩。
更出人意料的是,醉汉彻底和小酒告别了。
后来,他妻子见到我常常忘不了唠叨多亏你那天拦着啊,要不他就惹大事了。
我们的真情善举,无论惊天动地,还是默然无声,都会慰藉自我心灵,浸润他人情感,甚至有人会由此改变命运或重获新生。
当施爱于人的理念被社会推崇,真情便在人与人的相互传递中,不断凝聚,升华,沉积为愈加厚重的民族情感和美德,快乐的阳光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因为我们是堂堂社会公民,肩负责任和义务。
古人曾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现代歌曲唱到有国才有家。
然而,这个被人类历史屡屡印证的道理,在当今社会,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河之远,我们的同胞并未结成真正共识。
网络曾披露,众多盗贼常年在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上,盗窃工地钢铁。
6米长的糟钢、钢管及几十米长的新钢缆,居然被他们抬的抬、拖的拖,有时是在周边市民的驻足观看下,唱大戏似地不分白天黑夜卖给废品收购站,最后,桥上堆满的钢铁所剩无几。
这件事由远在广东的《南方日报》记者卧底采访后,引起全国一些网友和新闻媒体的震惊。
长江大桥的盗窃案所造成的损失,与当今各色腐败、失职给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当不良现实形成越来越强的冲击波,一些公民的心灵就会被扭曲变形,意识、情感逐渐淡出社会,本该当家做主的人却成了默然、悠然、欣欣然的看客,这对国家来说是莫大的悲哀。
国家犹如一张庞大的渔网,人民就是织网的渔人。
渔网与渔人,相依相生,兴衰与共。
国家衰败甚至灭亡,它的子民会有幸福生活吗?长江大桥上的看客们,使我想起了东北的那句俚语人家把你卖了,你还帮人家数钱呢。
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件事令人难忘。
地震后,时任基层工会主席的李玉林,顾不上救助亲人,驾驶救护车直奔北京,成为第一个到中南海报信的唐山人。
在中南海,当他见到焦急等候的几位副总理时,急切地说首长啊,唐山平了,赶快救救唐山吧!他哭了,几位副总理也哭了。
李玉林的行为可以说是英雄壮举,感动了全国人民。
在生死危急时刻,他坚守着有国才有家的信念,坚守着知恩图报、回馈社会恩德的道德情感。
他和几位副总理对话、流泪的场景,让我们再一次掂量出国家在我们人生中的分量。
承担起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守住一方,做好该做的事,做好能做的事,可以轰轰烈烈,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
我这个人喜欢关注国家大事,关乎社会的小事也乐于插手。
前些天,我到路口的修鞋摊钉鞋。
脱掉一只鞋坐定后,见旁边的食杂店前停着一辆大货车,我心里嘀咕这辆车怎么堵住小路了。
这时,一辆黑色轿车开来,远远停下,等着大货车让路,而大货车的司机和一个伙伴自顾卸货。
黑色轿车的司机急了,将车开到大货车前半米处停下。
嗨,两辆车顶牛了。
车里的司机默然对峙,周边的闲人静静地观战。
眼见着,黑色轿车身后的大路上陆续停下十几辆车,再堵下去,可能会影响整个路段的交通秩序。
我一脚穿着修鞋摊的拖鞋,一脚穿着自己的高跟鞋,直奔大货车司机,大声指责他。
他只能沉默,因为他是造成交通堵塞的祸首,而且他的车没有后退的空间。
之后,我又到黑色轿车旁,对车里的司机轻生说:老弟,错儿全在那小子身上,就是到法庭,我也敢为你作证。
不要和他
一般见识,把你的车往旁边调一调,给他一条路。
我的协调立即见效,路通了。
目送着缓缓流动的车流,我这个一瘸一拐的假冒交通警,浑身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