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总复习数的认识(1)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1 总复习数的认识∣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基本概念
2.认识常用的数字和符号
3.理解数值的大小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4.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数字和符号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
1.理解数值的大小
2.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三、教学过程
3.1 自主学习
1.复习数字0-9的名称及由它们组成的数字。
2.了解常用的数学符号:+,-,×,÷,=。
3.掌握一些常用的数词及它们的意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
3.2 合作学习
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和符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字和符号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数字和算式。
2.请学生使用数字卡片或别的资料,将10个数字排列起来,使得它们的和等于指定的值。
3.3 提高学习
1.介绍大小之比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练习。
2.请学生排队依身高或体重进行排序。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复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在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时还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需要针对性的加强练习。
在后续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强调实践环节的训练,加深学生对于数的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拓宽数学思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六班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六班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
2.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3.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圆柱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工具学前准备收集圆柱的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分钟)导案:课件提示:旋转门的画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揭示课题并板书:圆柱的认识。
学案: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圆柱。
(23分钟)1.初步感知圆柱。
(1)老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如岗亭、车轮、圆木、客家围屋等)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2)利用课件从实物中指出圆柱体。
(3)请学生找找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老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
(1)每人拿出一个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小组讨论:圆柱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征?(2)学生集体沟通汇报。
(3)老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标出各部分名称。
(4)认识圆柱的高。
老师拿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体,提问:①这两个圆柱体,哪个高?哪个矮?②圆柱的高低和什么有关?(圆柱的高低和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有关。
)③你能量出圆柱的高吗?学生动手测量,老师巡视指导。
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圆柱的高。
(老师注意强调正确的测量方法) 老师在黑板上的圆柱体图中画出圆柱的高。
④提问:圆柱的高有几条?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所有的高都相等。
3.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数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2.了解数的分类。
3.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4.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数的分类。
2.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准备1.CD机、数学教具。
2.黑板、彩笔。
3.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发放小卡片,让学生自由地组合数字,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字的整体性。
2.新课讲解(1)数的分类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数,了解数的分类。
•自然数:1,2,3,……,是可以数出来的数。
•整数:0,1,-1,2,-2,……,是可以数出来的整数。
•分数:最简分数,分母为2、3、4、5、6、8、10、12、20、25、50、100的数,也是数的一种。
•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点前可以为0,小数点后至少有一位数字。
(2)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看黑板上的数,读出和写出它的读写方法。
(3)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训练营在练习册中完成练习,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分类、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接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观察不同的数,并进行分类。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感受数字的整体性,然后通过比较不同的数字来学习数的分类、读写和大小比较等知识点。
同时,在训练营中让学生实践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整个课堂设计比较新颖,并且掌握得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苏教版数学六下总复习教案第一部分:数与代数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68~70“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9题教学目标:1.学生回顾整理整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整数、小数认识的知识网络。
2.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整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掌握数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认数的作用,产生对数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复习。
这节课我们进行整数和小数的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的有关知识,提高数的应用能力。
二、回顾整理1.讨论整理。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请你结合小面的问题先自已思考、整理,再与同学说一说。
出示问题:(1)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吗?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几?举例说一说。
(3)你能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吗?怎样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让学生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
(1)提问: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吗?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2)提问: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有是几?举例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呈现数位顺序表。
提问: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排列有什么规律?每个数级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请举个例子说一说。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第一部份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复习课时练数的认识(1) 1.43小时可以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也可以把3小时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2.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15秒=( )分80平方分米=( )平方米28时=( )日50厘米=( )米3.在○里填上“>”“<”“=”。
116○156 93○940.755○43 4025○85答案1.1小时 4 3 4 12.41 54 67 21 3.> < > =数的认识(2)1.用3、6、0排列成三位数中,有因数2的数有(),有因数5的数有(),即有因数3,又有因数5的有()。
2.想一想,填一填。
(1)在2、3、45、10、22、17、51、91、93、97中。
质数是:合数是:(2)在 27、68、44、72、587、602、431、800中。
奇数是:偶数是:3.判断题。
(1)质数与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2)一个合数至少得有三个因数。
()(3)1是16的因数,16是16的倍数。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也就是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答案1.306 360 630 360 630 360 6302.(1)2、3、17、97; 45、10、22、51、91、93 (2)27、587、431; 68、44、72、602、8003.(1)×(2)√(3)√(4)√(5)×数的认识(3)1.4:( )= =12÷( )=( )%=8折2.想一想,填一填。
0.1表示( )分之( ),写作( );0.4表示( )分之( ),写作( );0.25表示( )分之( ),写作(); 0.126表示( )分之( ),写作(); 3.比较大小(在○里填上“>”“<”“=”) 61○0.166 32○66.7% 32○13835%○1.35( ) 25答案1.5 16 15 802.十 一 101;十 四 104;百 二十五 10025;千 一百二十六 100026; 3.> < > <常见的量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习”后面是几就读作几。
0是最小的自然数,但0不是最小的一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易错点:误认为75.075读作七十五点七十五。
要注意读小数部分时一定要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几个0,也要一一读出来。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小数部分·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的分数部分的分子,原分母不变。
③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④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2)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a.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
b.如果是最简分数,就要看其分母中含有哪些质因数。
如果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四、常见的量1. 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①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 ②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时间单位及其进率。
①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季度..、.星.期等。
...②日、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关系。
③1世纪=100年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日④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根据公历年份判断........,.一般情况下.....,.整百、整千的年份是.........400...的倍数...,.其他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
.......(3)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小升初专题复习一数的认识整数和小数一、自然数和整数1.自然数(1)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作自然数。
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所以“1”是非零自然数的单位,如123是由123个1组成的。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以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每个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两种意义。
一、表示数量,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就叫基数。
二、表示次序,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但不能说0就表示没有,0还有多方面的作用。
如温度下降到0℃,这里的0℃是水结冰的温度。
在米尺上0是起点;在计数中,0起占位作用……2.正、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如+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如﹣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二、数位和位数1.数位“数位”是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
在整数中,从右到左,数位的名称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
例如:404000中的“4”分别在十万位和千位上,分别表示4个十万和4个千。
2.位数位数与数位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
例如:586是三位数,4345是四位数,23778是五位数等。
3.计数单位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相应的计数单位。
如个位的计数单位就是个,十位的计数单位就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就是百…4.数位顺序表三、十进制十进制就是指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目前,我们学习的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除了十进制,在不同的领域还有不同的进制,如计算机的二进制等。
四、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1.多位数的分级我国习惯上把多位数按四位分级,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作为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称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称为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称为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