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20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艺评论重“网感”更要重“美感”胡一峰①2017年,被视为网络文艺回归理性、走向规范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网络文艺的发展态势是“网络”裹挟着“文艺”狂飙突进,今年开始网络文艺将进入“文艺”再塑“网络”精耕细作的新阶段。
与此相对的是,网络文艺评论却稍显逊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作者和评论者普遍更关注、重视“网感”。
“网感”有时却被等同于“颜值”“恶搞”“炒作”等,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的误区。
②文艺的永恒追求是真善美。
人们希望从文艺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美感是衡量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也是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
因此,网络文艺评论仅重视“网感”不够,还应捕捉并发掘“美感”,探究“网感”和“美感”相互作用的机制。
③每当一种新兴艺术走向成熟,其从业群体渐趋壮大,总会伴随着文艺评论家的群体“分裂”和新生。
当年电影批评摆脱“文学式评论”争论和“影评人”共同体的群体自觉,都是很好的例证。
网络文艺评论已经走到类似的关口,而网络文艺评论家这一新“身份”的真正确立,除了对“网感”捕捉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握网络文艺的“美感”,并作学理化阐发。
④网络文艺的纵深发展,进一步显露出与传统文艺的差别,而且按照自己的逻辑发生着内部细分,新的艺术样态也不断涌现,这使其复杂性大大加强。
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艺“美感”的动态变化。
在视频网站或数字博物馆欣赏、消费、品评艺术获得的美感与在电影院里、电视机前或博物馆中也是不一样的,“进入”网络游戏所营造的互动空间得到的感受,与坐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影视作品更是有很大差别。
⑤因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或艺术理论评论家,面对网络文艺大家族特别是其新生代成员时,理论手段和概念工具的缺失就会清晰地凸现出来。
湖北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上册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条形码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3.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
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
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
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
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
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尚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楞严经》曰:“臂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是此诗之本。
这个比喻本来就有趣,经苏轼点化后更有机锋。
在儿童般天真的发问中,包含着耐人寻思的理趣。
更值得研究的是另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英语试卷考试用时: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命题人:覃珊审题人:覃霜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个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it stop 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man?A. In a week.B. Tomorrow evening.C. Tonight.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on Sunday?A. Go to the beach with the man.B. Have a dinner with her family.C. Receive some guests at home.3. Why is the woman upset?A. She didn’t hear her favorite song.B. She doesn’t like concerts.C. She doesn’t like that band.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will bring the man a free drink.B. The waiter will be there soon.C. She will take the man’s food order right away.5.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next probably?A. Buy new tickets.B. Go to another office.C. Wait a few minute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各组词语中,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少顷.(qǐng) 央浼.(měi) 憎.恶(zēng) 庇.佑(bì) B 、祈.祷(qǐ) 髭.须(zī) 绊.倒(bàn ) 剜.肉(wān) C 、潦.水(lǎo) 蕴藉.(jí) 纤.歌(xiān ) 契诃.夫(hē) D 、窈.窕(yǎo) 盛筵.(yàn) 坳.堂(ào) 泠.然(l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搓合 暇观 盘桓 鱼舟唱晚 B 、歇憩 怂恿 通宵 没精打彩 C 、酒馔 木呐 装潢 哀声叹气 D 、睇眄 簪笏 舂粮 钟鸣鼎食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B 、今天的主题讨论,各组角度不同,因而侧重各异,如此南辕..北辙..,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C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D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升堂入室....,点拨他们会聚来自“五洲” 的“仁山”“智水”,设法激活他们各方面的潜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 B 、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民性淳朴。
C 、“凤姐”“犀利哥”“贾君鹏”“杯具”等网络词语一夜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D 、王勃诗文俱佳,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不朽名篇,不愧为四杰之首,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风上功劳尤大。
{正文}2017-2018学年度湖北省长阳一中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late this afternoon?A.Sunny. B.Rainy. C.Snowy.2.What will the girl probably do tonight?A.Prepare for the exam.B.Watch a movie.C.Play with her friends.3.Why did Henry go to Oxford?A.For travel. B.For study. C.For work.4.What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garden according to the man?A.His hard work.B.The good weather.C.The woman’s efforts.5.What did the man order?A.Water.B.Coffee. C.Juice.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A special event. B.The man’s friends.C.A big box.7.How does the boy sound?A.Surprised.B.Excited. C.Calm.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学生保存。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
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能源需求剧增的现代社会,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各国竞相开发利用。
核原料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X++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钚衰变发出的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C. 20克的经过48200年后,还有5克未衰变D. 钚核衰变前的质量等于衰变后X、He核的质量之和2. 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 当入射光频率小于ν0时,会逸出光电子B. 该金属的逸出功不等于hν0C. 入射光的频率为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3.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8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B. t=0.2 s时,振子在O点右侧6 cm处C. t=0.4 s到t=0.8 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D. t=0.4 s和t=1.2 s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12.9 eV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照射光中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B. 照射光中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C. 氢原子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D. 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5. 将两个质量均为m=2kg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
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g=10 m/s2则F的最小值为A. 5NB. 10NC. 10ND. 20N6.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 0.3tB. 0.4tC. 0.5tD. 0.2t7. 一轻绳一端系在竖直墙M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轻质光滑圆环O穿过轻绳,并用力F 拉住轻环上一点,如图所示.现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则在这一过程中,力F、绳中张力F T及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A. F保持不变,F T逐渐增大,夹角θ逐渐减小B. F逐渐增大,F 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增大C. F逐渐减小,F 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减小D. F保持不变,F T逐渐减小,夹角θ逐渐增大8. 凸透镜的弯曲表面是个球面,球面的半径叫做这个曲面的曲率半径。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命题人谭小东审题人谭小东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个2分,共60分)1.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靠近》善远恶而不自知。
这说明西周的礼制A.别贵贱,序尊卑 B. 经国家,定社稷C.明法度,行教化D.固宗法,稳分封2.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是A. 任命文官做知州B. 创立三省六部制C. 实行节度使制度D. 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4.明太祖曾指出:“圣人之治天下,四海之内,皆为赤子,所以广一视同仁之心。
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
(《明太祖实录》)明成祖朱棣也认为:“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明太宗实录》)以下对史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之防”的记载有失公允B.明史籍中关于民族关系缓和的记载较为真实C.两部实录均意识到中原民族与夷族并无区别D.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仍需其他史料加以印证5.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
这在他朝,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
上述现象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6.明末淸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安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命题人:孙芳审题人:陈蓉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与闲就士人而言,隐逸与休闲关系紧密。
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的态度客观上给宋代休闲文化的勃兴创造了条件。
宋代隐士文化出现了转折,首先表现在隐士的数量很少。
《宋书·隐逸传》记载的隐士只有 49 人,可见其少。
其次,隐士之隐,很少再有像陶渊明那样避世疾俗的了,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宋代士人普遍具有“归隐”的倾向,而且这种甘于归隐的心理并不能完全用传统隐士那种为了名节、人格之独立等来解释,而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之思。
也就是在对外在功名利禄与内在生命享受两者之间的权衡上,宋人思考得更为深入了。
前者通常被看得很虚幻、无意义,而后者通常被认为是生命的真实。
注重对生命的个性化体验,追求审美的自由生活,成为大多数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
政治意义上的隐居落实到了略显世俗的诗酒人生、壶中天地的闲隐。
至少这种趋势与特点在宋人的诗文中表现得很明显。
在宋代隐士那里,隐而不仕已不再是宣泄某种与政治对抗的情绪,或者宣扬一种洁净的人格魅力,而是很简单的理由:“家有山林之乐。
”自然审美的欣赏进入了“可游可居”(《林泉高致》)的生活化场景之中。
另外日常生活的亲情、友情,即一种对生活审美的重视,也成为士人隐居不仕的借口。
过一种审美的生活,充满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异化的政治生活,是促使很多士人放弃仕宦而归田园,或者在仕宦而梦寐田园的重要因素。
中唐以来,士人普遍流行及时行乐的闲逸心理,唐宋词中多有表现。
究其原因,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隐”文化心态对此影响显著。
“中隐”既是隐逸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休闲审美心态的体现。
或者可以说,中隐是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有着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不离政治而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于《论语·为政》,原文是“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
两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前面的横木上。
车子没有它们,自然无法套住牲口,也就不能行走。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德,就好比大车小车没有车辕前面的横木一样,如何能立身处世呢?孔子用这个比喻说明了信德的重要。
从字形构造上看,“信”字左边是“人”字,右边为“言”字,“人言为信”表明“信”依赖于人的言语来表达。
所以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等,由言语真实、守信进而建立起信誉、信赖、信任、信心等含义。
信德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一失信,必然害及他人,危及社会。
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说明“忠信”是立人之本,是人生路上的“通行证”。
信德也是朋友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
《论语·学而》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友情是建立在言而有信的基础之上的,推心置腹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
孟子提出“五伦”说,将“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一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
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汉武帝的第一次策问中,董仲舒就指出:“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不仅直接决定着生民百姓的命运,也决定着国家政治的兴衰。
信德不仅是个人道德,更是政治道德,不仅是一个人立世之本、立业之根,更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基础。
一个国家、政府如果缺乏信用、丧失公信力,则权威不立,必将祸及国家天下。
所以,个人要讲信,社团要讲信,为政者更要讲信。
20. 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久已慕名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
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至少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王编辑:
您好!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
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
本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
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李阳
2018年2月3日
①将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下面是我校18届“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