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姜胜2013级第二十六课70年代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1
70后小时候学过的课文
作为70后的一代,我们小时候学过许多经典的课文,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1、《读书郎》: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勤奋好学的读书郎,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成功地考取了功名。
这篇文章教导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知识的热情。
2、《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通过描绘一个夏夜的荷塘景色和主人公的心情,展示了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3、《茶花女》:这是根据小说《茶花女》改编的剧本,讲述了一个出身卑微但真爱无悔的女子的故事。
这篇文章强调了爱情、责任和社会道义的重要性。
4、《小兵张嘎》:这是一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讲述了小兵张嘎在战争中勇敢战斗、保护群众的故事。
这篇文章强调了爱国主义和勇敢精神的重要性。
5、《祝福》:这是作者朱自清写给学生的一封信,他鼓励学生要坚持希望,充实自己,与时俱进。
这篇文章寄托了对新一代的祝福和期望。
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70后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还有很多。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传递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情感、思考和价值观。
它们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人生。
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目录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第一章文学的“转折”第二章文学规范和文学环境简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29-31)Ⅲ第三章矛盾和冲突试述周扬与胡风在文学观念上的异同。
(47-51)Ⅳ第四章隐失的诗人和诗派第五章诗的几种体式西南边疆诗群Ⅱ简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诗歌“写实”倾向的得失和表现。
(67-68)Ⅲ简述闻捷诗歌创作的特色。
(69-70)Ⅲ简述公刘前期诗歌创作的特色。
(72)Ⅲ简述邵燕祥前期诗歌创作的特色。
(72-73)Ⅲ简述李瑛诗歌创作的特色。
(73-74)Ⅲ试述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艺术渊源及特征。
(74-75)Ⅳ试比较郭小川与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刘134-138)Ⅳ(结合作品,分析郭小川和贺敬之在政治抒情诗创作上的同和异。
Ⅳ)(举现当代的例子各一个,简述20世纪俄罗斯诗歌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影响。
Ⅲ)第六章小说的题材和形态试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学界对短篇小说的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讨论及其影响。
(85-86)Ⅳ第七章农村小说山药蛋派Ⅱ比较赵树理与柳青在农村小说创作特色上的异同。
(92-94)Ⅳ简述“山药蛋派”作家在小说创作上的共同性。
(95-96)Ⅲ比较赵树理前后期小说创作特色的异同。
(97-98)Ⅳ简述柳青《创业史》的思想艺术特色。
(101-102)Ⅲ第八章对历史的叙述结合作品,论述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对“史诗性”的追求。
(108-111)Ⅳ简述长篇小说《红岩》的写作方式和艺术特色。
(113-114)Ⅲ比较峻青与王愿坚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异同。
(114)Ⅳ简述孙犁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115-116)Ⅲ试比较孙犁与峻青短篇小说创作的不同风格。
(刘60-61)Ⅳ结合当时的评述,谈谈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的题材意义。
(117)Ⅲ结合当时的评述,谈谈杨沫《青春之歌》的题材意义。
(119)Ⅲ简述姚雪垠历史小说《李自成》的思想艺术价值。
(121-122)Ⅲ第九章另一类小说的处境结合当时的评述,谈谈曲波《林海雪原》的独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3篇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1、阅读“中美关系正常化”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2)、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2、阅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一目,完成下列问题:liuxue86(1)、年月日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3、阅读“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一目,完成下列问题:(1)、年,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我国近今举办的规模最大、款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思考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二、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小组讨论归纳新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四、系统总结:小组讨论制作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大事年表。
五、当堂反思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精选教案3篇二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背景,出现转机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三件大事;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时间;掌握上海APEC会议的时间、届次、主题及意义。
情感目标:《外交事业的发展》是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它包含了本单元三节重点内容即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它概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和国际上尊重。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第二十六课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划分层次,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感情基调,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
2、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相称(chèn) 郁(yù)闷一缕(lǚ) 娱(yú)乐污涩(sè) 蜷(quán )伏怂恿(sǒngyǒng)婢女(bì)惩戒(chéng)怅然(chàng)红绫(líng)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白雪球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活泼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结局死亡丢失死亡三、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青岛市26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下图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他们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他们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现代人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相传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②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4.“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夏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A.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20世纪70年代D.公元前19世纪70年代5.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览于2013年4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A.B.C.D.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水利工程兴修B.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C.各国变法改革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李克强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下列与“国之命在人心”内涵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8.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所示)。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治:商鞅变法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思想文化:百家争鸣A.统一国家的建立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9.《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70年代小学《常识》课本当年山东省四年级小学常识课本,好亲切呀。
70年代上小学的小朋友应该记得吧。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晚宿窝蛤蟆叫,盐坛出水烟叶潮,大雨不久就来到。
云彩向东一阵风,去彩向西披蓑衣,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
山东的同学们还记得不,比小喇叭里的天气预报还准呢。
老师说,同学们,把有两个小朋友的课本拿出来,我们知道是上语文课了。
算术是一个小朋友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注意几个字不要写错了:老师叫大家做六道算术题的道,应为刀加走之。
邦助的邦,不要写成帮。
高山顶上修条河的修,不要带单立人。
还有下雪的雪字,要去掉雨字头。
小学到初中课文中出现的英雄人物:雷锋(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张思德(烧炭业的杰出代表)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罗盛教(舍身救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邱少云(烈火中一动也不动,守纪律的模范)欧阳海(舍身拦惊马,壮烈牺牲)王杰(舍身救人,为救人被自己兄弟投出手榴弹炸死而壮烈牺牲)刘学保(舍身抢下炸药包,制止阶级敌人炸桥梁)戴碧荣(舍身救人,从铁道上救下两名儿童,自己受重伤)刘英俊(舍身拦烈马,保护了群众的安全)刘文学(舍身保护公社的胜利果实,与偷摘胜利果实辣椒的地主婆搏斗,被地主婆杀害)草原小姐妹(舍身保护集体财产,带领羊群与风雪作斗争)金训华(舍身抢救集体财产。
知青,跳入洪水去捞集体的财产而牺牲)黄帅(反师道尊严的英雄,要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张铁生(白卷英雄,不学ABC,照样帝修反)小学到初中课文中出现的反面人物:周扒皮:(半夜发神经钻进鸡窝学鸡叫,是起得比鸡早的忠实实践者)刘文彩:(地主,收租院的总把头,大斗进小斗出,还私设水牢)一号地主婆(无名氏,偷公社的辣椒,杀害刘文学)二号地主婆(雷锋只是砍了她家山上的柴,被她用柴刀砍伤手臂,当时课本还配有图画)坏分子(无名氏,企图炸毁社会主义桥梁,被刘学保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