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自转(超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14.39 MB
- 文档页数:10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和地球表面风力的形成,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轴被称为地轴,垂直于地球的平面。
地轴的北、南两端分别称为北极和南极,地轴中心与地球的中心不一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在地球表面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与地球所在位置对齐时,该地区将迎来白天;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与地球所在位置成90度夹角时,该地区将经历日出和日落;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直射点与地球所在位置相背时,该地区将进入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的规律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和生态都有所不同。
地球的自转还引起了地球表面风力的形成。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存在着地球相对静止的气层,而地球表面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呈现出相对高低不平的地形,这导致了气流的不同强度和方向。
空气因为地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流动,这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气流。
地球表面由于不同地形的存在,地面吸收和辐射太阳能的能力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赤道气候、副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地球表面的风力影响了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形式和强度,对农业、水资源和气象预测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自转对人类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
人类利用地球自转的规律,划分了地球的经线和纬线,形成了地球的经纬网。
地球的经纬网是人类进行导航、航海、测量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地球的自转还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时区来进行时间的统一和日常活动的安排。
时区是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划分的,从而实现了地球各地时间的统一、时区的存在对交通、通讯和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地球的自转还可以产生地球自转速度引起的质量离心力,引起地球的低洼区域发生地球自转导致的潮汐变化。
总之,地球的自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地球带来了昼夜交替和地表风力的形成,对地球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第3讲地球的运动(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注意:在题目未告知哪个半球时,需要根据经度大小变化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得出极地俯视图的顺逆方向,从而判断出半球。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角速度:①极点无速度;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小时;线速度:(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1】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一样;同步卫星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扩展2】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1)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少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在冬季使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②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某某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区别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昼夜现象: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明);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在下图中曲线上画出方向)2.自转的速度线速度规律:;纬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
角速度规律:;任意纬度(除极点外)的角速度计算公式:3.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角度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恒星日①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
②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 到 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 在中时区以 ,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 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 ,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④ 东西十二区各跨 ,合为一个时区。
⑥ 已知某地经度,推断时区 公式: (四舍五入) 计算以下地区所在时区 28°E ; 125°W⑦ 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 公式: 计算以下地区所在中央经线 东三区 ; 零时区⑧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 公式: ⑨已知某一时区的地方时,求另一地区地方时 公式: 5.日界线和日期变更①自然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 大致重合0时所在的经线向 到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0时所在的经线向 到国际日界线,为旧的一天;国际日界线向 到0时所在的经线,为旧的一天;国际日界线向 到0时所在的经线,为新的一天;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 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 一天当0时所在经线和 重合,全球为同一天;当北京时间为 ,全球在同一天180° 180° 90°W 0° 90°E 日期 一天日期 一天 日期 一天 0:00 天天填昨天/今天6.晨昏线① 晨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 和 ② 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永远是③ 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自 向 运动④ 地球昼夜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⑤ 晨昏线平分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