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学案5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1.60 KB
- 文档页数:14
专题练案1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本练案共9题,共42分,用时42分钟一、精准训练(28分)(一)(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导学号 15650727年龄刘正权在黑王寨,太阳是有年龄的,别的东西或许也有,但没太阳让寨里人如此关心。
盲人老五是赶早出的门,早上好啊。
太阳刚探出头,那光线照到人脸上,像婴儿的小手,奶奶的,滑滑的,腻腻的,张开鼻子使劲嗅一嗅,还能闻见奶香呢。
盲人老五有多久没闻见奶香了,这么一盘算吧,盲人老五就把个步子迈得有点迟疑了。
捡破烂的大老吴也赶早,早得都看出了盲人老五的迟疑了。
大老吴就问他说,老五你寻思啥呢?像个教书先生似的。
盲人老五呼出一口昨夜的浊气来,一碗书生两碗匠,三碗便是种田郎。
你跟我一样都是吃两碗干饭的,这辈子别指望吃教书先生那碗饭了。
大老吴就笑,说姜太公还七十岁拜相呢,依我看,咱这年龄,嫩着呢。
话没落音,一旁有人吃吃笑了起来。
大老吴恼了,寻声望过去说,笑啥笑,没点家教。
盲人老五不恼,冲大老吴把竹竿探了一下,轻声说,人家本来就缺家教,要你再在心口上撒盐?那吃吃笑的声音果然就歇了下来,一剪子剪断了似的。
那声音的主人是四孩,四孩是遗腹子,黑王寨规矩,儿靠爹带,女要娘教。
四孩没爹,自然属于缺少家教了。
缺家教的四孩挠了一下头,说,五先生你给我算算,我娘哪会才能落屋。
盲人老五这才想起来,四孩娘出去打工有半年了。
盲人老五就拿手去摸四孩的头,四孩却把头一偏,说,我要你算我娘几时落屋,你摸我头算个啥呢?大老吴就呵呵笑,说,老五啊,人家四孩是大人了,晓得男人头女人腰,只许看不许摸了。
四孩就在大老吴的笑声中使劲昂了下头。
盲人老五不笑,讪讪地,说四孩眼下是当家人了呢。
四孩说那当然啊。
盲人老五咽了一喉咙,当家人还盼你娘落屋啊。
四孩就没了话。
大老吴帮腔说,四孩你安心上学去,你娘啊,到该落屋的时候自然就落屋了。
四孩就耷了脑袋,怏怏往回走。
盲人老五想了想,冲四孩背后喊了一嗓子,说,我给你算了的,你娘落屋那会是正午。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
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口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经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
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定了,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
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
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
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
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抱歉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地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
2018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训练(精选15篇含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冰湖陈彦斌(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漂浮的大网漂子,扔到船上。
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2)“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3)绷得紧紧的网犁着湖面吱吱地响。
一串气泡过后,一个阴影从湖底浮上。
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
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4)“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
”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5)“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6)“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7)“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8)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
乌云越集越密,阴沉沉地徐徐往这面移过,他才觉出不妙,忙招呼儿子起网,可是已经不及了。
他们刚把渔网起完拽到船上,划出还没有一里地远,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下沉,很快就覆盖住了整个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随着飘下,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9)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刚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10)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
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
船被风刮得一个劲儿往后退,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都是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
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怕大浪把船掀翻了,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一直往东南方向漂去……(11)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
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
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
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12)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蔓延过,眼睁睁地看着涌动着的浪,几乎在瞬间就凝固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
考点14.小说阅读(一)(2018·全国卷Ⅰ·T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考点精练一分析情节结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买彩票老舍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
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
头彩五十万,听听!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
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
和二姐算计了好大半天,原来还短着九元四才够买一张的。
我和她分头去宣传,五十万,五十万,五十个人分,每人还落一万,二角钱弄一万!举村若狂,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凡是说“五十万”的,哪怕是生人,也立刻摇尾而不上前一口把腿咬住。
闹了整一个星期,十元算是凑齐;我是最大的股员。
三姥姥才拿了五分,和四姨五姨共同凑了一股;她们还立了一本账簿。
上哪里去买呢!还得算卦.二姐不信任我的诸葛金钱课,花了五大枚请王瞎子占了个马前神课……利东北。
城里有四家代售处;利成记在城之东北;决议,到利成记去买。
可是,利成是四家买卖中最小的一号,只卖卷烟煤油,万一把十元拐去,或是卖假券呢!又送了王瞎子五大枚,重新另占。
西北也行,他说;不但是行,他细掐过手指,还比东北好呢!西北是恒祥记,大买卖,二姐出阁时的缎子红被还是那儿买的呢。
谁去买?又是个问题.按说我是头号股员,我应当跑一趟。
可是我是属牛的,今年是鸡年,总得找属鸡的,还得是男性,女性丧气.只有李家小三是鸡年生的,平日那些属鸡的好像都变了,找不着一个.小三自己去太不放心啊,于是决定另派二员金命的男人妥为保护。
挑了吉日,三位进城买票。
票买来了,谁拿着呢?我们村里的合作事业有个特点,谁也不信任谁。
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还是交给了三姥姥。
年高虽不见得必有德,可是到底手脚不利落,不至私自逃跑.直到开彩那天,大家谁也没睡好觉。
以我自己说,得了头彩—-还能不是我们得吗?!就分两万,这两万怎么花?买处小房,好,房的地点,样式,怎么布置,想了半夜。
不,不买房子,还是做买卖好,于是铺子的地点、形式、种类,怎么赚钱,赚了钱以后怎样发展,又是半夜。
天上的星星,河边的水泡,都看着像洋钱。
清晨的鸟鸣,夜半的虫声,都说着“五十万"。
考点精练二分析环境描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
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
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
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接着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选自(英)大卫·洛契弗特《魔盒》,有删节)]1。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解析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我们应该注意抓住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饰语,例如文中“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应该结合景物的特点,从整体的氛围、人物的心理及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根据景物的特点及后文第二、三段写自己离家后的感受-—沮丧、伤心,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压抑、忧伤的氛围,渲染了自己孤独、烦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
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生命曹德权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
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
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
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
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
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
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
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在车尾,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限时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棋圣韦延才黄小奇那次回乡,算是衣锦荣归,他的棋艺与离家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头上戴着棋圣的光环。
但小镇信息闭塞,黄小奇成为棋圣的事还没人知晓。
黄小奇是回家把父母接走的。
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黄小奇就在小镇上多逗留了几天,拜拜亲戚,访访朋友。
黄歌儒是黄小奇一定要拜访的人,他是黄小奇儿时最好的朋友和棋友。
黄歌儒在小镇上棋艺可算一流,没几人能敌得了他。
故友相逢,自然少不了要切磋一番。
对于黄小奇来说,黄歌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小时候,他们棋盘上往往不分伯仲。
黄小奇十几年的走南闯北,黄歌儒知道好学的他技艺定会长进不少,故不敢掉以轻心,一开始就下得小心翼翼。
黄小奇的心情却没放在下棋上,他只想叙叙旧,回忆回忆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
“看你还往哪走?”黄歌儒又下了一颗棋子,说。
那天,黄小奇和黄歌儒连下三盘,各胜一盘一和棋。
其实黄歌儒根本不是黄小奇的对手。
过手几招黄小奇就发现黄歌儒的技艺与十几年前比,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黄小奇就不动声色地让着他。
回到家里,想着儿时最好的朋友如今生活还是如此的艰辛,黄小奇心里不是滋味,便萌生了帮他一把的念头。
怎么帮他呢?直接给他银票么,那样太伤黄歌儒的自尊了,他也肯定不会接受。
想来想去,黄小奇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黄小奇很不服气地来到黄歌儒家里,要和黄歌儒再次挑战。
黄歌儒是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马上摆上了棋子。
落子前,黄小奇忽然说:“今天我们要玩就玩个痛快,今天输一盘给10个大洋。
”黄歌儒以为黄小奇在开玩笑,笑着道:“好啊。
”这一次,他们在棋盘上杀得天昏地暗,收盘时,黄小奇竟输掉了100个大洋。
黄小奇拿出一张银票说:“这100个大洋就是你的了。
”黄歌儒连连摆手:“千万要不得,哥们这不是说着玩玩的吗。
”黄小奇认真道:“你如果不想让我陷入不诚不义之地,就把银票收下。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多年,一次,黄小奇参加完一个比赛回来,途经家乡的城市,便取道回小镇一看。
回到小镇,黄小奇直去镇尾找黄歌儒。
来到黄歌儒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上面结了大大小小的蜘蛛网,一派破落的景象。
是不是黄歌儒拿着他输的100个大洋在他处起家了?黄小奇一边心里生出这样的想法,一边去询问小镇上的人。
物是人非,小镇上很多人不认识黄小奇。
一位中年妇女告诉黄小奇,多年前小镇上出了一个棋圣,一次,棋圣到镇上与黄歌儒对弈了一天一夜,结果棋圣败给了黄歌儒,还输给了黄歌儒100个大洋。
“那他拿这100个大洋干吗去了?”黄小奇问。
“赌输了,”中年妇女接着说:“那个棋圣走后,黄歌儒才知道被他打输的人就是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棋圣。
从那次的对弈中,黄歌儒看到了发财的路儿,你想想,棋圣都败在了他的手上,还有谁敌得过他呢?于是他就以一个大洋一盘棋和人下棋,起先还赢了一些。
”“后来呢?”“后来黄歌儒遇上了高手,老是输,不说那100个大洋,连老婆也输掉了。
”“他就不知道收手么?”“他总是不死心,因为他打败过棋圣。
”“那现在他在哪?”“也不知到底在哪,有人说在城里看到过他和人赌棋,赌得只剩了一条裤衩。
”“哦。
”黄小奇神情沮丧,默默地走出了小镇。
黄小奇从小镇回来,就把那个代表他棋艺最高荣耀的棋圣奖杯摔了个稀巴烂,从此,他就淡出了棋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仙逝。
黄小奇的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才意外地知道他就是那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棋圣。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黄歌儒与黄小奇对弈时下得小心翼翼,因为两人小时候棋艺不分伯仲,而且他知道现在的黄小奇头上还有棋圣的光环。
B.黄小奇在与黄歌儒对弈时,他并没有把输赢看得有多重,这是因为他这次来是为了叙叙友情,谁胜谁负不是下棋的目的。
C.黄小奇第二天再去找黄歌儒下棋时,故意以赌的方式输了100个大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朋友,但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D.黄歌儒知道了自己战胜的黄小奇是棋圣后,心境发生了变化,他到处找人赌棋,结果屡战屡败,最后连老婆都赌输了。
E.小说讲述了棋圣黄小奇本想帮助好友黄歌儒,最后却导致好友因赌惨败的故事,这使我们对“好心”与“名利”有了新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他知道现在的黄小奇头上还有棋圣的光环”错,黄歌儒此时还不知道黄小奇是棋圣。
D项,“屡战屡败”错,根据原文中黄小奇与中年妇女的对话可知,黄歌儒起先还赢了一些。
答案:AD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并指出这样写的好处。
(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及重要语句的能力。
回答问题,要注意思考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语句运用了人物描写中的哪种手法,②语句表现了什么内容,③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这句话是黄小奇看到儿时好友黄歌儒如今生活十分艰辛后内心的想法,是心理描写,他想帮助好友,又害怕直接给银票会伤好友的自尊而遭到拒绝。
从内容上看,交代了黄小奇对好友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从作用上看,这段话引起了下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没有接下来“赢”的100个大洋,也就没有黄歌儒后来的做法。
答案: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黄小奇在目睹了儿时好友生活艰辛的场景后,想帮他,但又恐直接给银票会伤好友自尊,故不知如何帮他的矛盾心理,(2分)表现出黄小奇对友情的珍视,(1分)同时引起了下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分)3.小说中黄歌儒的悲惨结局缘于何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作答本题,可从黄小奇和黄歌儒两方面分析。
如从黄小奇的角度分析,黄小奇用赌棋的方式故意“输”给黄歌儒100个大洋一事给黄歌儒带来了“危害”。
这种帮助误导了黄歌儒。
使黄歌儒认为自己的棋艺非常高妙,从而误入了想用赌棋致富的歧途。
从黄歌儒的角度分析,黄歌儒太过看重名利,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等。
答案:黄歌儒的悲惨结局是由黄小奇和黄歌儒两个人共同造成的。
具体分析:①黄小奇出于一片好心,以赌棋的方式“输”给了黄歌儒100个大洋,这就误导了黄歌儒,使他认为自己连棋圣都能战胜,那么战胜别人更不在话下,于是才错误地走上了赌棋这条“致富”之路;(3分)②更有黄歌儒自己的原因,黄歌儒误认为自己打败了棋圣之后,其自信心就无限膨胀。
他竟然想通过与他人赌棋的方式来发财,多次战败后,却不知悔改。
(3分)(分析合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山里人侯发山周末,我和几个朋友驱车赶往靠山屯。
靠山屯有一家农家乐,有不少野味。
我去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二狗熟悉。
随同去的老孟,是个盖房子的,俗称房地产商,这天是他请客。
刚坐下,就对老板二狗豪气十足地说:“先来盘鳄鱼肉。
”二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为难地说:“老板,小店没有这个。
”老孟眼也不瞄二狗,“啪”地一声甩出鼓囊囊的钱包:“不差钱,上。
”二狗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老板,这个真没有。
不信您问侯老板。
”“行了老孟,有那个意思就行了……来,土鸡一只,野兔一份……”二狗拿我当救星,我不能不出面。
二狗这儿有个规矩,点菜后先交钱再上菜。
我点完菜,二狗一算账,四百八。
老孟从钱夹里捻出四张百元大钞。
二狗死活不愿意,说:“俺是实诚人,饭菜也是实价格,没法优惠。
”老孟又抽了一张五十的。
二狗还是不愿意。
我见识过二狗的较真,劝老孟:“人家也不容易,你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给了吧。
”老孟没说话,又掏出一张十元的。
“还差二十。
”二狗伸着手,很执着,“都是有本钱的,俺不能干赔本买卖。
”我看不过去,刚要掏钱,①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
”二狗也不说话,又找回老孟三十元。
“太抠了,以后打死我也不来了。
”老孟黑着脸。
菜一道道上来了。
味道嘛,也确实不错。
老孟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了。
这当口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高声叫道:“一碗鸽子面。
”二狗笑眯眯地应答着,收下了男孩递过去的一张红色的钱币。
面条还没做成,男孩到门外边耍去了。
我忍不住提醒二狗:“狗老板,你可看清楚了,他给你的可是冥币!”“我知道。
”二狗说罢,就把团在手里的冥币撕了。
“难道男孩的父亲是个地头蛇,惹不起?”我有点糊涂地看着二狗。
二狗淡淡一笑:“孩子得过脑膜炎,脑子不大灵醒,经常把冥币当钱使。
”老孟附和道:“都是有本钱的,咋说也不能干赔本买卖啊。
”听口气,完全是在嘲讽二狗。
“他也只是买碗面,没啥。
”二狗不以为然。
我由衷地说:“你这么好心,孩子真幸运。
”二狗说:“不只是我,村里凡是开店铺的都这样对他。
”这时,服务员刚好端菜过来,她说:“这个孩子是村长的。
”老孟放下酒杯,冷冷一笑,说:“谁说山里人老实?也会拍马屁嘛。
”二狗真是傻蛋,居然没有看出老孟的冷嘲热讽,说:“别说吃碗面条,吃俺身上的肉俺都舍得。
”“我明白了,村长在这里挂着账……行。
狗老板会做生意。
”老孟一副豁然明白的样子。
二狗没接我们的话茬,叹口气,说:“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下起大暴雨,村长进山巡视,发现刘大爷的屋子裂缝了,忙把刘大爷背出屋子。
刘大爷说他的收音机还在屋里。
刘大爷孤寡一人,收音机可是他宝贝。
村长就放下刘大爷,刚返回屋子,轰隆一声,屋子塌了……刘大爷在屋子前跪了整整一天。
”②我们几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
临走时,老孟不声不响放到吧台上五张百元大钞。
“老板,已经算过账了,您是不是喝多了?”二狗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那个……那孩子想吃啥你就做啥……”老孟头也不回,走出了农家乐。
半个月后,接到老孟的电话,邀我一起去靠山屯。
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小说开篇说老孟“是个盖房子的”,有戏谑、讽刺的意味,用“俗称房地产商”表现老孟的财大气粗,这为后文刻画老孟这个人物做了很好的铺垫。
B.二狗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生意人,有着自己的原则并能够坚持原则,比如在向老孟要饭钱时,不管老孟如何,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C.在村长的儿子用冥币买面的描写中,小说使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表现二狗对“我”、老孟说的话不介意,以此突出二狗的形象D.二狗对村长牺牲的情节介绍,是要告诉“我”和老孟他并不是想巴结村长,让村长的儿子免费吃面是因为村长的无私和自己对村长做法的敬佩之情。
E.老孟听了二狗讲述村长的故事后的行为,说明老孟不是一个无理取闹的人,之前的做法不过是想在乡下人面前显示自己作为“有钱人”的优越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讽刺”错误,“是个盖房子的”有戏谑的意味,但没有讽刺。
C项,无心理描写。
答案:AC5.请结合上下文,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
(2分)②我们几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