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55
第八章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应激相关障碍病人的症状主要分为下列三类()A.情绪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B.情绪障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C.情绪障碍,意识障碍,智能障碍D.情绪障碍,意识障碍,记忆障碍E. 情绪障碍,思维障碍,意志障碍2.应激相关障碍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A.情感淡漠B.情感倒错C.情绪高涨D.抑郁和焦虑E.易激惹3.适应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A.2个月B.3个月C.12个月D.6个月E.18个月4.有关应激与应激源以下哪一项不对()A.应激即指对应激源做出的反应B.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C.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有内环境的紊乱D.应激源有正性和负性之分E.心理健康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较少碰到应激源5.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A.情绪不稳B.表情茫然C.激情发作D.焦虑不安、慌张恐惧E.情感淡漠6.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应激障碍的特征()A.可出现意识障碍B.精神运动兴奋与抑制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D.病程一般不超过三个月E.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事件上的机密联系7.以下哪项不是PTSD的特点()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B.症状常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C.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D.持续性的警觉增高E.发病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8.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障碍的特征()A.应激源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B.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C.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年D.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品行障碍E.症状以情绪障碍为主9.以下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那一条是对的()A.多数患者存在体像障碍,即使十分消瘦扔认为自己胖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C.神经性厌食患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E.神经性厌食患者病前多存在程度不等的内分泌与代谢障碍10.一患者表现有意过分的限制饮食,有时出现发作性暴食,暴食后自行诱发呕吐,体重明显减轻,伴情绪焦虑、忧郁,该患者最适宜的诊断为()A.神经性厌食B.神经性厌食合并神经性贪食C.忧郁症D.神经性贪食E.神经性呕吐11.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以下哪项正确()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 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C. 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D.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E. 每周失眠3次,持续3月以上12.治疗失眠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效最好为()A.2-3周B.1周以内C.1-2周D.3-4周E.2-4周13.关于夜惊症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A.通常发生于睡眠的前1/3阶段B.通常发生于非快动眼睡眠的3-4期C.一般发作持续1-10分钟D.发作后能够清除的回忆发作时的体验E.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作可以逐渐停止14.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性格特征多为()A.敏感、多疑,自尊心过强B.暗示性强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D.拘谨、刻板,带有强迫的特点及完美注意倾向E.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15.成人中最常见的适应障碍表现为()A.焦虑型适应障碍B.行为退缩型适应障碍C.抑郁型适应障碍D.品行障碍性适应障碍E.混合型适应障碍16.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暴露后多久最为普遍()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E.1年17.以下事件不能导致应激相关障碍发生的是()A.自然灾害B.更换新工作C.破产D.亲人的亡故E.车祸18.该患者经常仿佛有完全身临其境,并重新表现出地震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持续时间短则数秒,长则几天。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癔症、神经症患者的护理[目的要求]了解疑病症、神经衰弱和人格解体神经症的临床特点。
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点;熟悉癔症、焦虑症、恐怖症和强迫症的临床特点。
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掌握神经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重点授课[内容要点]第一节癔症(Hysteria)癔症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性障碍,所谓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前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
起病时精神因素比较明显,尽管患者否认,但在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被压抑的情绪、争取别人的同情,或获得别人的支持与补偿。
典型的分离性障碍有如下几种:①癔症性朦胧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
患者的精神活动。
常局限于与发病有关的不愉快体验,对外界其他事物不予理睬或反应迟钝。
其言语、表情、动作多反映精神创伤的内容。
此种状态常突然发生,历时几十分钟即可自行恢复。
清醒后对发作时的经历多不能完全回忆。
②情感爆发,意识障碍较轻,常在与人争,吵、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
表现为哭啼、叫喊、在地上滚或言行有尽情发泄内心愤怒委屈的特点。
有人围观时发作尤为剧烈,常可历时数10分钟,清醒后可部分遗忘发作经历。
③癔症性假性痴呆,患者在精神创伤后突然出现类似严重智力障碍,对极其简单的问题甚至自身的状态都不能正确回答,或给予近似的问答,给人以呆滞的印象,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脑器质性的病变。
如成年患者突然表现为幼儿一般,言语幼稚、表情天真,或说2+2=3,牛有5条腿等。
④癔症性木僵,在精神创伤之后突然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仰卧或端坐。
没有言语和随意动作。
对一般的声光刺激、甚至疼痛刺激没有反应。
此时全身肌张力可稍紧张,呼之不应,但并未人睡,更未昏迷,拨开上眼睑,可见其眼球作躲避运动。
一般数10分钟可自行缓解。
应激相关障碍护理知识引言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类由于遭受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疾病。
该疾病常见于经历过战争、自然灾害、暴力事件或意外事故的个体。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理解和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出现在各个医疗设置中。
本文将介绍应激相关障碍的基本知识、常见症状和护理干预措施。
一、应激相关障碍的基本知识A. 定义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与遭受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心理、行为和身体症状有关的疾病。
常见的应激相关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应激障碍和适应性应激障碍。
B. 病因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是由于个体在遭受或目睹创伤事件时经历了极度恐惧、无助和绝望等强烈负性情绪,这些情绪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了持久影响。
C. 分类1.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遭受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个体长时间经历回忆、噩梦、避免刺激和持续情感失调等症状。
2.急性应激障碍:在遭受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个体经历的反应在3天内出现,并持续超过2天。
3.适应性应激障碍:在遭受或目睹创伤性事件后,个体经历的反应在3天内出现,并持续不超过1个月。
二、应激相关障碍的常见症状根据不同类型的应激相关障碍,其常见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A.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1. 回忆和重复体验:个体经常重温创伤事件,无法摆脱相关的回忆和噩梦。
2. 避免刺激:个体试图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地点或活动。
3. 情感失调:个体可能出现情感不稳定、易怒或冷漠的情绪。
### B. 急性应激障碍 1. 强烈的害怕或无助感。
2. 各种体验感官的回忆和幻觉。
3. 失眠和噩梦。
### C. 适应性应激障碍 1. 亚光、沮丧和情感麻木。
2. 对创伤事件的回忆和回忆的欲望较少。
3. 无法进入睡眠或多梦。
三、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A. 早期干预1.提供安全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不受创伤触发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