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 格式:pdf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2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引言儿童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通常由支原体引起。
在一般情况下,孩子患上支原体肺炎后,经过适当的治疗,通常能够迅速康复。
部分儿童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对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利福平与阿奇霉素的药理特点利福平是一种云南癣菌素类抗生素,属于脂质体抗生素。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菌细胞膜的功能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利福平对细菌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清除感染。
利福平还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使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阿奇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灭细菌。
阿奇霉素对多种细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而且能够渗透到细胞内,使得其对细胞内寄生的支原体也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根据药物的药理特点,利福平和阿奇霉素联合使用能够互补作用,共同提高对支原体的治疗效果。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研究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研究对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其中一些临床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症状持续时间以及预防复发。
以下是一些相关研究的详细介绍:研究一:一项针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利福平或阿奇霉素的治疗组。
治疗组的治愈率提高了30%,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缩短。
治疗组的病情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研究二:另一项临床观察研究表明,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在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吸收速度明显加快,肺功能恢复更加迅速。
治疗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也显著下降,说明治疗组的炎症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
研究结果表明: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该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预防复发,加快肺部病灶吸收速度,控制炎症反应,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儿童中更为常见。
它通常由支原体引起,这种细菌会引起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虽然大多数患者对抗生素治疗反应良好,但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即使经过多种抗生素治疗,仍然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利用利福平和阿奇霉素的联合治疗来应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利福平和阿奇霉素都是广谱抗生素,可对多种细菌感染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
通过适当的药物使用和治疗监测,这一联合疗法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值得关注。
一项近期研究对使用利福平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进行了疗效分析,旨在探讨这一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该研究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1. 研究方法这项研究纳入了一定数量的儿童患者,他们被诊断为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且经历了多种不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
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利福平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如单一抗生素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
研究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反应等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
2. 研究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治疗,研究发现接受利福平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和肺部影像学表现上均有显著的改善。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症状消失时间更短,肺部影像学恢复更快。
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利福平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这项研究的样本容量有限,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对于联合治疗的药物使用和治疗监测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希望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这一治疗方案能够为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展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MP逐渐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
临床医学上,M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非典型肺炎,在时间不断推移的情形下,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并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
近几年时间内,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情形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逐渐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热点。
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是一个良性且自限性过程,在经大环内酯类治疗的情形下大多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近年来发现,部分患儿虽经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甚至1周以上的历程,但其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仍无明显改善,部分患儿出现病情加重、迁延不愈、严重的后遗症临床表现,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发生。
本文主要就RMPP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医学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建议。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诊治进展?在国内外学者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关注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目前尚未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有确切定义[1]。
基于临床结果可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定义共识包括以下内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病程一般大于3或4周时间较长、患儿合并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病情重[2]。
在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会对儿童身体健康有较为不利的影响[3],就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分析,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关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定义,某日本学者的观点内容为:患儿在连续一周或以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情形下,仍然表现发热、临床症状及影响学表现继续加重[4]。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在患儿中尤为常见。
本文通过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揭示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研究发现,感染最多的病原菌是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住院和使用抗生素等。
相关研究进展显示目前对该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还存在不足,建议加强病原菌监测和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综合分析得出,及时发现和治疗院内感染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展、预防措施、临床意义、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是儿科重症疾病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和侵袭性,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并且难以治疗。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更加困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深入研究该疾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特点,为临床防控提供依据。
2. 分析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儿个体因素、医疗操作因素、环境因素等,为提高感染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3. 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院内感染进行全面评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治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支原体肺炎杆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肺炎。
该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最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一般情况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自限性愈合期约为2-4周。
然而,在某些病例中,疾病的症状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并且对治疗不敏感。
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通常可以通过病史、体征
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胸痛、发热和乏力。
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肺部啰音,但通常
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血常规和胸部X射线可以用来进一
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或强力霉素。
对于对上述治疗方法无反应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
更强效的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
此外,对于严重病
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支持性治疗包括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取、退热药物和镇咳药物。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提供额外的氧气和呼吸支持。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频繁洗手、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以及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挡口鼻。
总体而言,大多数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可以通过上述治疗方法获得缓解。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效果观察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因主要是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易受到支原体的感染。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一旦发病往往会引起持续性的咳嗽、呼吸困难、肺功能受损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一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
一、研究目的通过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进行观察,评估其对患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符合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患儿,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3岁至8岁。
2.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其中甲泼尼龙剂量为每日1-2mg/kg,分2次口服,连续使用10天;阿奇霉素剂量为每日10mg/kg,分2次口服,连续使用10天。
治疗期间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症状记录,包括咳嗽频率、呼吸困难情况、体温变化等。
三、观察结果经过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后,观察结果如下:1.治疗后咳嗽频率显著减少,治疗前平均每日咳嗽次数为10次,治疗后平均每日咳嗽次数为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治疗前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患儿占40%,治疗后降至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治疗前平均体温为38.5℃,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甲泼尼龙是一种强效的抗炎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患儿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能够对支原体进行针对性杀灭,加速病情的恢复。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胡彦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1070(2014)07-0109-02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14.07.042
1 病历简介
患儿女,3+岁,主因 发热咳嗽7天 收入院㊂入院7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5ħ,
口服退热药后降至正常,间隔5小时体温复升,伴畏
寒,寒战,无皮疹㊂同时患儿出现咳嗽,为声咳,干咳无
痰,夜间为著,4天前,咳嗽加重,阵阵咳,不伴喘息㊁气
促及呼吸困难㊂病程中无咽痛,无流涕㊁打喷嚏㊂无呕
吐,不伴腹痛㊁腹胀及腹泻,无乏力㊁盗汗㊁颜面潮红㊂
发病来精神尚可,饮食㊁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
明显下降㊂3天前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3月6日血常规:WBC7.63ˑ109/L,N0.716,L0.198,C-反应蛋白(CRP)44mg/L,诊断为 支气管炎 ,予静点阿
奇霉素1天(0.18g/次)㊂2天前就诊于北京大兴区人
民医院,2014年3月7日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野可
见斑片影,边缘模糊,肺门无增大,心影无增大,肋膈角
锐利㊂影像诊断 右侧肺炎 ,予静点阿奇霉素2天,
至本院门诊,为进一步诊治以 支气管肺炎 收入院㊂
入院后,结合患儿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 肺炎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心肌损害,肝大,继发性血小
板增多症诊断明确 ㊂入院后予静点阿奇霉素序贯2
轮㊁头孢呋辛1天,头孢曲松9天,甲强龙5天,维生素C10天,并予雾化吸入,口服药物对症治疗㊂入院第10天体温降至正常,病情好转出院㊂出院情况:患儿体温正常,声咳,有痰不易咳出,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正常㊂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少-中量中小水泡音,左肺可闻及少许中小水泡音㊂心腹未见异常㊂曾建议做支气管镜检查,协助肺炎的诊治,家长不能接受㊂
辅助检查:2014年3月10日:血常规:WBC6.4ˑ109/L,血沉28mm/1h;尿常规:酮体+++,蛋白+;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正常,心电图可疑多导联QRS 挫折;腹部超声:右肋下3.5cm,剑突下3.0cm,肝大㊂2014年3月12日:肺炎支原体抗体:ȡ1:640㊂2014年3月13日:72小时PPD:阴性;痰涂片:见到少量革兰阳性球菌㊂2014年3月15日:WBC10.1ˑ109/L,血沉52mm/1h㊂2014年3月17日: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心电图大致正常㊂2014年3月19日:腹部超声:未见异常;痰涂片:见到少量革兰阳性球菌㊂
2 讨论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是指: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在经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1周,病情不见好转,或者病情加重并且呈现持续高热,顽固的刺激性咳嗽及多系统损害,或者病情超过6周仍迁延不愈的患者[1]㊂本例患者的诊疗过程,符合上述特点,讨论如下:
2.1 持续高热,顽固咳嗽本患者入院后予静点阿奇霉素序贯2轮,头孢呋辛1天,头孢曲松9天,甲强龙2mg/(kg㊃d)5天,维生素C10天,并予雾化吸入,口服化痰止咳药物对症治疗,10天后病情好转,但是体温不稳定,咳嗽恢复较慢,肺部体征消失缓慢㊂目前普遍认为:RMPP是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所致,较严重的免疫反应可引起坏死性肺炎㊁胸腔积液㊁肺间质纤维化[2-5]㊂甲泼尼龙属于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力抗炎作用㊁免疫抑制作用㊂皮质类固醇能扩散透过细胞膜,并与特殊的细胞内受体结合,此结合体能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并启动mRNA的转译,继而合成各种酶蛋白,发挥抗炎作用㊁免疫抑制作用,这些作用减少炎性组织免疫作用的细胞数目,减少血管扩张,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吞噬作用,使炎症减轻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6,7]㊂激素使用剂量目前观点不一,有学者[8]认为小剂量激素治疗和大剂量激素治疗效果相近㊂
2.2 抗生素联合应用RMPP患者加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观察有一定疗效,较单一应用阿奇霉素为佳㊂有些专家认为:肺炎支原体对影响DNA㊁RNA或蛋白质合成,并可进入细胞膜内的抗生
901
(总769)‘中国医刊“2014年第49卷第7期专家查房
素均敏感,如果MPP 患者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可能会使MPP 转变成RMPP 的患者,可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或利福平联合抗感染,缩短病程[8]㊂
2.3 丙种球蛋白的应用 RMPP 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使热程延长,病情迁延不愈,丙种球蛋白能通过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使炎症减轻,加快病情好转,减少并发症㊂本患者家长对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有顾虑,担心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和血小板升高,所以未能使用㊂
2.4 纤维支气管镜肺内冲洗的应用 RMPP 患者的呼吸道,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观察,可发现黏膜粗糙,肿胀,分泌物附着,形成黏液栓子,这一特点会导致患者的肺不张,造成患者持续高热,病程迁延不愈,有些医生在RMPP 患者治疗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内冲洗,取得了很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9-12]
㊂
2.5 雾化吸入治疗 在RMPP 患者,部分患者迁延不愈,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静脉应用治疗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肥胖㊁免疫力下降㊁继发感染㊁诱发糖尿病等,许多医生采取小剂量激素雾化吸入治疗RMPP,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所诱发的不良反应[13,14],伴有剧烈咳嗽,喘憋的患者可加用支气管
扩张剂联合雾化吸入,同时,要注意检测患者的心功能,避免支气管扩张剂加重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功能不全㊂
2.6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RMPP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刘晓红等[15]认为痰㊁瘀㊁闭㊁虚是RMPP 的患者症结所在,清热祛痰,化淤通闭,调节虚实,辨证施治的中药汤剂可以弥补单纯西医治疗的不足㊂
参考文献:
[1] 曹兰芳.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现状和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94-97.[2]程进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49-50.
[3]刘金荣.赵顺英.难治性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2):1186-1188.
[4]刘洋,李敏,徐佩茹.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96-198.[5]杜占申.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
2011,32(17):3457-3458.
[6]杨晋,刘峰,赵德育.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23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0):151-1152.
[7]杨勇,吉朝利,刘艳,等.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对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
890-892.[8]王向烨,潘伟,李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70-171.[9]罗征秀,罗健,李渠北,等.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㊁影像学及纤维
支气管镜诊治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184-
187.
[10]何立.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37-138.
[11]孙军锋,王伟,安淑华,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7):14-15.[12]梁慧,韩青,田曼,等.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22-126.[13]俞珍惜,刘秀云,彭芸,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15-719.[14]胡跃华,胡毅,闫宗荣,等.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47-49.[15]
刘晓红,崔红,韩伟娟.李贵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经验总结[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11-314.
收稿日期:2014-04-01
‘中国医刊“杂志网站正式开通
为了适应新时期㊁新媒体发展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完善杂志学术报道的功能,更加便捷㊁高效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更好地体现杂志的办刊宗旨:为读者搭筑一个反映医学新知识㊁新动向㊁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内容力求新颖,反映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并密切联系临床突出实用性,使读者看得懂㊁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中国医刊“杂志网站(网址:http :// /)已于2014年6月18日正式开通㊂该网站是‘中国医刊“杂志的扩展和延伸,其目标是打造一个专家㊁读者㊁作者之间交流㊁沟通的重要平台与窗口㊂
网站主要栏目有:精彩导读㊁专家风采㊁新闻快讯㊁过刊检索㊁会议培训㊁继续教育㊁广告合作㊁网上征订等㊂ 精彩导读 将及时发布本刊最新发表的学术类文章的部分内容; 专家风采 将向读者介绍本刊编委及其学术成就; 过刊检索 收录了本刊近几年已发表的学术类文章,同时网站还提供检索功能,方便快速查阅相关文献㊂同时,还开通了‘中国医刊“杂志微博,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互动㊂目前网站的稿件处理系统正在建设当中,将于近期正式上线,届时审稿专家㊁作者可直接登陆进入系统审稿㊁投稿并查询稿件㊂
011 (总770)‘中国医刊“2014年第49卷第7期
专家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