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范里安微观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32
第4章效用一、单项选择题1.当一个消费者同时消费其他商品和闲暇时,效用函数是,下面关于效用函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他商品和闲暇的边际效用都大于0B.当消费者消费更多的闲暇,同时减少其他消费品时,闲暇和其他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降低C.当消费者增加其他消费品的消费时,的边际效用增加D.当消费者增加闲暇的消费时,闲暇的边际效用增加【答案】D【解析】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知,在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小张的效用函数为,他现在有12单位商品,8单位商品。
对于同样的两种商品,小李的效用函数是,小李拥有9单位商品,13单位商品。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相对于自己现有的消费束,小张更加偏好小李的,而小李更偏好自己的消费束B.相对于自己现有的消费束,小李更加偏好小张的,但是小张偏好自己的消费束C.两人各自偏好对方的消费束D.没有一方偏好对方的消费束【答案】A【解析】,则,因此小张更加偏好小李的消费束;,,因此小李更偏好自己的消费束。
3.小马的效用函数为,以下哪一种说法正确?()A.小马的偏好是拟线性的B.如果小马拥有比多,则任何商品的增加都会降低他的效用C.如果小马拥有比多,则任何商品的减少都会降低他的效用D.小马总是偏好消费更多数量的商品【答案】B【解析】的无差异曲线如图4-1所示。
无差异曲线不具有良好的性状,因此小马并不是消费越多的商品越好,其偏好也不是拟线性的。
无差异曲线不呈一条直线,和不是完全替代的。
当时,任何商品的减少都会降低他的效用,任何商品的增加都会提高他的效用。
图4-1 的无差异曲线4.有代号为A、B、C、D、E、F、G七个人,A的效用函数为,B的效用函数为,C的效用函数为,D的效用函数为,E 的效用函数为,F的效用函数为,G的效用函数为。
请问以上哪几位的偏好和A相同?()A.除了C之外的所有人B.B和EC.B、D和ED.都不是【答案】C【解析】BDE三项的效用函数均属于A的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因此其偏好与A是相同的。
第4章效用4.1复习笔记1.序数效用论(1)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指用序数来表示消费者偏好次序的理论。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不能用基数表示,而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消费者的偏好顺序和效用水平。
(2)序数效用论的假设①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A、B 能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偏好。
②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③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永远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
(3)序数效用函数序数效用函数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效用水平),当且仅当()()1212,,x x y y 时,()()1212,,u x x u y y > ;当且仅当()()1212,,x x y y 时,()()1212,,u x x u y y = 。
效用函数的数值,只在对不同商品束进行排列时才有意义;任意两个商品束之间的效用差额的大小是无关仅要的。
(4)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所有具有相同效用水平的消费束构成的集合。
(5)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如果()f x 是单增的函数,则效用函数()()U'x f U x =⎡⎤⎣⎦就被称作是()U x 的单调变换。
(6)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原理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与原来的效用函数代表相同的偏好,如图4-1所示。
图4-1单调变换不改变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7)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定理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连续性和强单调性,那么就存在一个能代表该偏好的连续效用函数。
(8)一般商品、厌恶品和中性品如果()U x 关于x 单增,则称x 是一般商品;如果()U x 关于x 单减,则称x 是厌恶品;如果()U x 关于x 不变,则称x 是中性品。
2.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1)完全替代的效用函数如图4-2所示()1212U x x ax bx =+,图4-2完全替代的效用(2)完全互补的效用函数如图4-3所示(){}1212min ,U x x ax bx =,图4-3完全互补的效用(3)拟线性偏好的效用函数如图4-4所示()()1212U x x v x x =+,图4-4拟线性效用(4)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11212a aU x x x x -=,(5)不变替代弹性的效用函数()()11212,1u x x A x x ρρρδδ⎡⎤=+-⎣⎦特别地,当替代参数1ρ=时,CES 效用函数就变为完全替代的效用函数。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
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
·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
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
·正常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随着增加的商品。
低档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降低的商品。
吉芬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随之增加的商品。
·如果对商品1的需求随着商品2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那么,商品1就是商品2的替代品。
如果对商品1的需求随着商品2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那么,商品1就是商品2的互补品。
·反需求函数测度的是消费者消费某个既定数量时的价格。
在给定的消费水平上,需求曲线的高度测度的是消费者对于1单位额外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8斯勒茨基方程·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对消费产生两种效应。
范里安复习题答案1. 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如何解释的?答案: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增加,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即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这一原理基于人类对商品和服务满足感的适应性,以及有限的资源和选择。
2. 请解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看不见的手”是如何运作的?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通过价格调整来协调供需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当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这会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同时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直至供需平衡。
相反,当供给过剩时,价格下降,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同时减少生产者的生产动力,直至市场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3. 范里安如何定义价格歧视?答案: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购买能力,对同一商品或服务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中指出,价格歧视可以增加企业的总收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减少,因为它扭曲了资源的分配。
4. 描述范里安对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及其原因。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
范里安提到了几种市场失灵的情况: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
外部性是指个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未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个体产生的影响,如污染;公共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商品或服务,如国防;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的参与者拥有的信息量不同,可能导致市场交易不公平;垄断则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能够控制价格和产量,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5. 范里安如何解释规模经济?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中解释,规模经济通常由固定成本的分摊、专业化和学习效应等因素导致。
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在单位产品上的分摊减少,同时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第4章效用1.一个效用函数自乘奇数次是单调变换。
那么该效用函数自乘偶数次还是单调变换吗?(提示:考虑f(u)=u2这种情况)答:一个效用函数自乘偶数次后还是不是单调变换取决于效用函数的取值。
分析如下:通常情况下,u=u(x1,x2)≥0,因此f(u)=u2是(正的)单调变换,也就是说f(u)=u2是单调递增的函数。
但是,也有可能存在u=u(x1,x2)≤0的情况。
比如,给某消费者两种商品,但这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在这种情形下,他的效用不可能为正,即u=u(x1,x2)≤0。
所以,该情形下f(u)=u2就不是(正的)单调变换。
根据分析需要,不考虑负单调变换的情形。
2.下面哪些是单调变换?(1)u=2v-13;(2)u=-1/v2;(3)u=1/v2;(4)u=lnv;(5)u=-e-v;(6)u=v2;(7)u=v2,v>0;(8)u=v2,v<0。
答:(1)是(正的)单调变换。
(2)在v>0时是单调变换,v<0时不是单调变换。
(3)在v>0时不是单调变换,v<0时是单调变换。
(4)是单调变换(此题暗含着v>0的假设,否则u=lnv无定义)。
(5)是单调变换。
(6)在v>0时是单调变换,v<0时不是单调变换。
(7)是单调变换。
(8)不是单调变换。
总结:单调变换的函数应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单调变换分为正单调变换和负单调变换,正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能同样代表原偏好,负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不能代表原偏好;单调变换不影响效用函数的边际替代率。
3.如果偏好是单调的,经由原点的射线与每一条无差异曲线只会相交一次。
你能严格地证明这一点吗?(提示:如果它同某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两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证明:采用反证法,假设经过原点的射线方程为f(x)=ax(a>0),它同某无差异曲线相交于两点(x1,x2)和(y1,y2),由于(x1,x2)和(y1,y2)同在直线f(x)=ax 上,所以在x1>y1,x2>y2和x1<y1,x2<y2之中,必有其一成立,不妨假设是x1>y1,x2>y2,根据偏好的单调性,这就意味着(x1,x2)≻(y1,y2),这就和(x1,x2)与(y1,y2)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相矛盾。
第4章 效 用1.一个效用函数自乘奇数次是单调变换。
那么该效用函数自乘偶数次还是单调变换吗?(提示:考虑 ()2f u u =这种情况)答:一个效用函数自乘偶数次后还是不是单调变换取决于效用函数的取值。
分析如下: 通常情况下,()12,0u u x x =≥,因此()2f u u =是(正的)单调变换,也就是说()2f u u =是单调递增的函数。
但是,也有可能存在()12,0u u x x =≤的情况。
比如,给某消费者两种商品,但这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在这种情形下,他的效用不可能为正,即()12,0u u x x =≤。
所以,该情形下()2f u u =就不是(正的)单调变换。
根据分析需要,不考虑负单调变换的情形。
2.下面哪些是单调变换? (1)213u v =-; (2)21/u v =-; (3)21/u v =; (4)ln u v =; (5)v u e -=-; (6)2u v =;(7)20u v v =>,; (8)20u v v =<,。
答:(1)是(正的)单调变换。
(2)在0v >时是单调变换,0v <时不是单调变换。
(3)在0v >时不是单调变换,0v <时是单调变换。
(4)是单调变换(此题暗含着0v >的假设,否则ln u v =无定义)。
(5)是单调变换。
(6)在0v >时是单调变换,0v <时不是单调变换。
(7)是单调变换。
(8)不是单调变换。
总结:单调变换的函数应是增函数;单调变换分为正单调变换和负单调变换,正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能同样代表原偏好,负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不能代表原偏好;单调变换不影响效用函数的边际替代率。
3.如果偏好是单调的,经过原点的射线与每一条无差异曲线只会相交一次。
请严格地证明。
(提示:如果它同某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两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证明:采用反证法,假设经过原点的射线方程为()()0f x ax a =>,它同某无差异曲线相交于两点()12,x x 和()12,y y ,由于()12,x x 和()12,y y 同在直线()f x ax =上,所以在1122x y x y >>,和1122x y x y <<,之中,必有其一成立,不妨假设是1122x y x y >>,,根据偏好的单调性,这就意味着()()1212,,x x y y ,这就和()12,x x 与()12,y y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相矛盾。
1.市场—-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竞争市场-—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短期/长期•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
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预算约束;消费束—-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
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
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
也可将m限定为1。
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P37例子:食品券计划-—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
第4章 效 用一、判断题 1.效用函数u (x ,y )=(x +y )3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向下倾斜的直线。
( )【答案】T【解析】y =-x +u 1/3,对任意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u 都是常数,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另解:效用函数u (x ,y )=(x +y )3经过单调变换可得u′(x ,y )=x +y ,该效用函数为完全替代型的,单调变换不改变效用的性质,故原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2.效用函数是u (x ,y )=x +y -y 2,0≤y ≤1/2对应为良性偏好。
( )【答案】T【解析】21124x y u ⎛⎫ ⎪⎭-⎝=-+当0≤y ≤1/2,曲线是单调的,也是凸的,所以对应的是良好性状的无差异曲线。
3.对于拟线性偏好,沿着穿过原点的射线与无差异曲线交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恒定不变的。
( )【答案】F【解析】对于拟线性偏好,垂直于横轴的射线与无差异曲线交点的边际替代率恒定不变。
4.若消费者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U(x,y)=(x+y)3-5表示,那么对于该消费者而言,x和y是完全替代品。
()【答案】T【解析】由于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并不改变它所表示的偏好,那么原偏好也可以用效用函数[U(x,y)+5]1/3=x+y表示,因此x和y是完全替代品。
5.小张所消费的两种商品均为厌恶品,效用函数为u=-max{x,y},他的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弱偏好集为凸集。
()【答案】T【解析】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为负。
u=-max{x,y}的无差异曲线在第三象限,呈L 形凹向原点。
因此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弱偏好集是凸集。
6.经过单调变换,效用函数仍能反映原有的偏好。
()【答案】T【解析】根据效用序数理论的基本性质,效用函数单调变换还是一个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代表的偏好与原效用函数代表的偏好相同。
7.消费集为X={a,b,c},在其上定义了两个效用函数u和v,如下表所示:效用函数u和v描述了同一消费者的偏好。
第4章效用1.一个效用函数自乘奇数次是单调变换。
那么该效用函数自乘偶数次还是单调变换吗?(提示:考虑f(u)=u2这种情况)答:一个效用函数自乘偶数次后还是不是单调变换取决于效用函数的取值。
分析如下:通常情况下,u=u(x1,x2)≥0,因此f(u)=u2是(正的)单调变换,也就是说f(u)=u2是单调递增的函数。
但是,也有可能存在u=u(x1,x2)≤0的情况。
比如,给某消费者两种商品,但这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在这种情形下,他的效用不可能为正,即u=u(x1,x2)≤0。
所以,该情形下f(u)=u2就不是(正的)单调变换。
根据分析需要,不考虑负单调变换的情形。
2.下面哪些是单调变换?(1)u=2v-13;(2)u=-1/v2;(3)u=1/v2;(4)u=lnv;(5)u=-e-v;(6)u=v2;(7)u=v2,v>0;(8)u=v2,v<0。
答:(1)是(正的)单调变换。
(2)在v>0时是单调变换,v<0时不是单调变换。
(3)在v>0时不是单调变换,v<0时是单调变换。
(4)是单调变换(此题暗含着v>0的假设,否则u=lnv无定义)。
(5)是单调变换。
(6)在v>0时是单调变换,v<0时不是单调变换。
(7)是单调变换。
(8)不是单调变换。
总结:单调变换的函数应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单调变换分为正单调变换和负单调变换,正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能同样代表原偏好,负单调变换后的效用函数不能代表原偏好;单调变换不影响效用函数的边际替代率。
3.如果偏好是单调的,经由原点的射线与每一条无差异曲线只会相交一次。
你能严格地证明这一点吗?(提示:如果它同某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两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证明:采用反证法,假设经过原点的射线方程为f(x)=ax(a>0),它同某无差异曲线相交于两点(x1,x2)和(y1,y2),由于(x1,x2)和(y1,y2)同在直线f(x)=ax 上,所以在x1>y1,x2>y2和x1<y1,x2<y2之中,必有其一成立,不妨假设是x1>y1,x2>y2,根据偏好的单调性,这就意味着(x1,x2)≻(y1,y2),这就和(x1,x2)与(y1,y2)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相矛盾。
第7章 效用最大化1.考虑由如下关系定义的偏好:()()12121212x x y y x x y y ⇔+<+,,(a )该偏好是否满足局部非饱和性假设?(b )若消费集中仅包括两种消费物品,且消费者面临正的价格,消费者会花费其全部收入吗?请解释。
Considerpreferencesdefinedoverthenonnegativeorthantby()()1212x x y y ,, if1212x x y y +<+. Do these preferences exhibit local nonsatiation?If these are the only two consumption goods and the consumer faces positive prices, will the consumer spend all of his income? Explain.答:(a )由局部非饱和性的定义:给定消费集X 中的任意消费束x 和任意0ε>,消费集X 中总存在消费束y ,满足x y ε-<,使得yx 。
局部非饱和性的含义是:即使仅允许对消费束作微小调整,消费者也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对于任意的消费束()()1200x x ≠ ,,和非常小的正数ε,令:1122y x y x == 那么:12x y εε-≤<所以该偏好满足局部非饱和性,但是在()00 ,这一点除外。
(b )消费者不会花光他全部的收入,理由如下:对任意花光全部收入的消费束,一定有:1122p x p x m +=对于这样的消费束,消费者只要把每种商品的消费量减少一点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用,因此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消费者是不会花光他全部收入的。
2.某一消费者具有效用函数(){}1212max u x x x x = ,,。
求消费者对物品1的需求函数,并求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
目录一、简答题(3道) (2)1.期望效用与风险态度(需要计算和判断) (2)2.由显示偏好判断消费行为是否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消费者是否理性) (8)3.举例说明正负外部性(消费或生产) (10)二、计算题(5选3,3必做,1和2选一个,4和5选一个) (13)1.禀赋收入效应、普通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3)2.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换和等价变换 (18)3.税收和补贴对均衡的影响,税收或补贴的归宿 (21)4.古诺模型、卡特尔及囚徒困境博弈 (25)5.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27)三、分析题(2选1,一道大题一道小题) (30)差别定价(价格歧视) (30)两部收费制:案例分析题,企业如何运用两部收费制(垄断PPT43页) (36)一、简答题(3道)1.期望效用与风险态度(需要计算和判断)引入(1)期望效用的概念期望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假设πa 表示结果a发生的概率,πna表示结果na发生的概率,c a表示结果a发生时的消费,c na表示结果na发生时的消费,则期望效用EU=πa U(c a)+πna U(c na)期望效用函数的特点①状态独立性(人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做出的选择,将独立于他们在另一种自然状态下做出的选择)②状态可加性③概率加权(因为效用与概率相关,赋予小概率事件更小的权重)*注意:期望效用仅仅是对个人偏好的一种假设,它是可以被推翻的(当人们考虑在两种东西中进行选择时,他们拥有的第三件东西的数量会影响其选择。
比如咖啡和茶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少冰激凌)(2)根据效用函数判断风险态度①风险厌恶(更偏好财富的期望值而不是赌博本身)凹函数(凹向原点)u (12×15+12×5)=u (10)>12u (15)+12u (5)②风险偏好(更偏好的是财富的随机分布而不是财富的期望值) 凸函数(凸向原点)u (12×15+12×5)=u (10)<12u (15)+12u (5)效用函数是严格凸的,风险偏好 效用函数是严格凹的,风险厌恶 效用函数是一条直线,风险中性定理:一个投资者是(严格)风险厌恶的,其充要条件是他的确定性效用函数u( )是(严格)凹函数。
Chapter 4: Utility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7th Edition)Hal R. Vari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第4章:效用(含习题答案)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7版)范里安著(加州大学伯克利)曹乾译(东南大学caoqianseu@)简短说明:翻译此书的原因是教学的需要,当然也因为对现行中文版教材的不满,我在美国流浪期间翻译了此书的大部分。
仅供教学和学习参考。
4.效用在维多利亚时代,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轻率地把“效用”作为衡量一个人总体福利(well-being )的指标。
他们用效用数值衡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在这种思想下,自然可认为消费者做出选择的目的是最大化他们的效用,即,使他们尽可能地幸福。
问题在于这些古典经济学家从未真正地阐述过怎样衡量效用。
我们应该如何量化不同选择下的效用“数额”?某人的效用与另外一人的效用相同吗?额外一颗糖块的效用是额外一根胡萝卜效用的两倍,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效用是人们希望最大化的“东西”,这里的“东西”是指什么?因为这些概念上的问题,现代经济学家已经抛弃了上述老套的观点,即他们不再把效用看成幸福的衡量指标。
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用消费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s )重新改写了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仅仅被当作为一种描述偏好的方法一种描述偏好的方法.........。
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对于选择行为而言,效用最要紧的事情是是否一个商品束比另外一个商品束效用高,至于高多少并不重要。
起初,偏好是用效用定义的:说一个商品束),(21x x 比另外一个商品束),(21y y 更受偏好,表示x 商品束比y 商品束效用更高。
但现在我们的观点正好反过来。
消费者的偏好偏好..是研究选择行为的最基本工具,效用只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方法。
目 录第1章 市 场第2章 预算约束第3章 偏 好第4章 效 用第5章 选 择第6章 需 求第7章 显示偏好第8章 斯勒茨基方程第9章 购买和销售第10章 跨时期选择第11章 资产市场第12章 不确定性第13章 风险资产第14章 消费者剩余第15章 市场需求第16章 均 衡第17章 拍 卖第18章 技 术第19章 利润最大化第20章 成本最小化第21章 成本曲线第22章 厂商供给第23章 行业供给第24章 垄 断第25章 垄断行为第26章 要素市场第27章 寡头垄断第28章 博弈论第29章 博弈论的应用第30章 行为经济学第31章 交 换第32章 生 产第33章 福 利第34章 外部效应第35章 信息技术第36章 公共物品第37章 不对称信息第1章 市 场1假设在房屋租赁市场上,前25个消费者租用商品房的保留价格为500美元,第26个消费者租用商品房的保留价格为200美元,需求曲线呈什么形状?答:此时需求曲线呈阶梯状。
具体的讲,当价格高于500美元时,需求为0,价格介于200美元到500美元之间时,需求为25套,当价格小于等于200美元时,需求为26套。
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相应的需求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租赁房屋的需求曲线2在第1题中,假如只有24套住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有26套住房可出租,均衡价格又是多少?如果有25套住房可出租,均衡价格是多少?答:(1)假如只有24套住房可以出租,那么均衡价格为500美元。
这是因为:均衡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的纵坐标对应的就是均衡价格,如图1-2的点所示。
特别的,图1-2中的需求曲线和图1-1相同。
(2)如果市场上有26套住房出租,均衡价格为0美元(含)到200美元(含)之间的任意数值。
理由同(1),如图1-2的点所示。
(3)如果只有25套住房可以出租,均衡价格为200美元(含)到500美元(含)之间的任意数值。
理由同(1),如图1-2的点所示。
第4章 效 用一、判断题1.对于拟线性偏好,沿着穿过原点的射线与无差异曲线交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恒定不变的。
( )【答案】F【解析】对于拟线性偏好,垂直于横轴的射线与无差异曲线交点的边际替代率恒定不变。
2.小张所消费的两种商品均为厌恶品,效用函数为{}max u x y =-,,他的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弱偏好集为凸集。
( )【答案】T【解析】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为负。
{}max u x y =-,的无差异曲线在第三象限,呈L 形凹向原点。
因此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弱偏好集是凸集。
3.效用函数()()3u x y x y =+,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向下倾斜的直线。
( )【答案】T【解析】1/3y x u =-+,对任意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u 都是常数,所以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另解:效用函数()()3u x y x y =+,经过单调变换可得()u x y x y '=+,,该效用函数为完全替代型的,单调变换不改变效用的性质,故原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4.效用函数是()2,u x y x y y =+-,102y ≤≤对应为良性偏好。
( )【答案】T【解析】()21/21/4x y u =--+,当102y ≤≤,曲线是单调的,也是凸的,所以对应的是良好性状的无差异曲线。
5.若消费者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3,5U x y x y =+-表示,那么对于该消费者而言,x 和y 是完全替代品。
( ) 【答案】T【解析】由于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并不改变它所表示的偏好,那么原偏好也可以用效用函数()13,5U x y x y +=+⎡⎤⎣⎦表示,因此x 和y 是完全替代品。
6.消费集为{}X a b c =,,,在其上定义了两个效用函数u 和v ,如下表所示:效用函数u 和v 描述了同一消费者的偏好。
( ) 【答案】F【解析】效用函数u 和v 表示消费者对消费束a 、b 、c 的偏好次序完全相反,不可能是同一消费者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