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用对应法解题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用对应法解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
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2 .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
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3 .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
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4 .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
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5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
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6 .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
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7 .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
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8 .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
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9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
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10 .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
三人各多少岁?11 .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
三种书各多少本?12 .公园开菊花展,白菊花和黄菊花共152盆,黄菊花和红菊花共128盆,红菊花和白菊花共168盆。
三种菊花各几盆?13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
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14 .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
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15 .一个班同学在做作业,班主任问后得知:全班同学都只做完了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其中的一种。
错中求解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
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
正确的和是多少?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
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
正确的和为多少?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
正确的和是多少?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
正确的和是多少?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练习二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
正确的差是多少?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
正确的差是多少?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
正确的差是多少?例题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
错中求解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
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
正确的和是多少?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
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
正确的和为多少?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
正确的和是多少?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
正确的和是多少?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练习二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
正确的差是多少?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
正确的差是多少?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
正确的差是多少?例题3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
三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 用对应法解题姓名得分【名师解析】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他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精讲】例1小进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如果买了4本笔记本,3支2元钱一支的笔,一共用去18元钱。
一本练习本多少钱?练习:妈妈在超市里用了40元钱,买了4把牙刷和2条毛巾,她只记得牙刷是3元钱一把,忘记了毛巾的价钱。
你知道吗?能不能帮她算一算?例2平价水果店的水果,若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需18元,若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则需要24元。
梨子、苹果每千克各多少元钱?练习:某车间工人,拧1个螺丝和2个螺帽需4分钟,拧1个螺丝和4个螺帽需6分钟。
拧一个螺丝需要多长时间?例3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练习: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例4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练习:4本练习本和5枝圆珠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例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练习: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明和小丽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例6三年级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
错中求解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
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
正确的和是多少?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
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 + 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 + 33=274。
练习一1, 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
正确的和为多少?2,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
正确的和是多少?3, 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
正确的和是多少?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 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练习二1, 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
正确的差是多少?2, 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
正确的差是多少?3, 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
正确的差是多少?例题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解及练习题:《用对应法解题》【专题简析:】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
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
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练习一】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
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
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
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例题2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
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1)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2)我们把(1)、(2)两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条件相加还是相减,都不可能求出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因为这里没有一个相同的条件可减去。
用对应法--例题练习【例题精讲】例1小进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如果买了4本笔记本,3支2元钱一支的笔,一共用去18元钱。
一本练习本多少钱?练习:妈妈在超市里用了40元钱,买了4把牙刷和2条毛巾,她只记得牙刷是3元钱一把,忘记了毛巾的价钱。
你知道吗?能不能帮她算一算?例2平价水果店的水果,若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需18元,若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则需要24元。
梨子、苹果每千克各多少元钱?练习:某车间工人,拧1个螺丝和2个螺帽需4分钟,拧1个螺丝和4个螺帽需6分钟。
拧一个螺丝需要多长时间?例3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练习: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例4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练习:4本练习本和5枝圆珠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例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练习: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明和小丽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例6三年级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
其中70人不是一班的,82人不是二班的,76人不是三班的。
问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各多少人?练习:1、家乐福超市新运来了三种帽子,其中23个不是蓝帽子,32个不是彩帽子,35个不是红帽子,三种帽子各运来多少个?2、2017年成都举行“数独万分大挑战”,从各年级同学中评出“数独大王”。
其中46人不是低年级的同学,41人不是中年级的同学,35人不是高年级的同学。
如何用对应法解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方法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是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
这时候我们就要知道哪里是重点,对症下药,这样才干为以后打下牢固的基础。
注意培养小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家长应该引导式教育孩子,比如向孩子提出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吸引孩子!切不可逼迫孩子看数学课本之类的书籍,这样会扼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使孩子惧怕数学。
2数学方法一注意审题。
即在作题之前先把题目读上三遍,理解题目的意思、数量关系、问题是什么、有几问。
明白符合加、减、乘、除的哪种算理,确定方法。
确定必须要几步解答。
注意特别问题。
如有余数的,解答时既要写余数又要写商;和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租车问题(有余数时得数加1);载树问题(两头都栽得数加1);有多余条件的(不要给什么条件都要用)。
注意格式。
小学三年级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格式:算式、单位、答语。
往往有些孩子因忘写单位、忘写答语而丢分。
3数学方法二学会理解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本书拿出来,一定要知道自己写的标准吗?是不是符合数学书写方式。
其次,小学三年级课堂上一定要学会主动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探讨问题,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先暂停探讨,先把不会的题目探讨完。
这样,你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课后时间同意的话,自己可以看看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的相关事情,或是有趣的故事。
自己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去查找。
这样,学会了对数学本身意义的看法外,同时也能培养出自己课后的超强阅读能力。
4数学方法三三年级的同学对很多事物都还是懵懂的,所以他们对未知充满了期待,新知识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三年级逻辑思维的引入,势必会造成的一些学习困扰,确实有的同学可能会越挫越勇,但肯定有不少人还不适应直观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最终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强化对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并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以上就是如何用对应法解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方法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帮到您。
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专题简析: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
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
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练习一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
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
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
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例题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
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1)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2)我们把(1)、(2)两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条件相加还是相减,都不可能求出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因为这里没有一个相同的条件可减去。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用对应法解题1,XXX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4加上12,误看成某数除以4减12,得数是48.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思路导航:根据逆运算的顺序,先减后除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先按照题目要求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然后再倒推出XXX误解的原因。
正确的数为(48+12)÷4=15,XXX误解的原因是把乘法看成了除法,把加法看成了减法。
所以正确的得数为15×4+12=72.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2加上8,误看成某数除以2减8,得数是20.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思路导航:按照题目要求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然后倒推出小马虎误解的原因。
正确的数为(20+8)×2=56,小马虎误解的原因是把乘法看成了除法,把加法看成了减法。
所以正确的得数为56÷2+8=36.3,XXX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5减10,误看成某数除以5加10,得数是2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思路导航:按照题目要求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然后倒推出小红误解的原因。
正确的数为(22+10)÷5=6,XXX 误解的原因是把乘法看成了除法,把减法看成了加法。
所以正确的得数为6×5-10=20.1.XXX将某数乘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到的结果是35.求这个数的值,以及正确的结果是多少?2.小粗心将一个数除以2减4误看成乘2加上4,得到的结果是36.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3.XXX将一个数加上4乘2看成了乘2加上4,得到的结果是40.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4.一位学生将乘数个位上的8写成了4,乘得的结果是1080,实际应为1260.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5.XXX将乘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乘得的结果是875,实际应为805.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6.XXX将5×(△+7)误写成了5×△+7,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7.XXX将被除数113写成了131,商比原来多2,但余数恰好相同。
三年级用对应法解题【一】平价水果店的水果,若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需要18元,若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则需要24元。
梨子、苹果每千克多少元钱?练习1、某车间工人,车1个螺丝和2个螺帽需4分钟,车1个螺丝和3个螺帽需5分钟。
车一个螺丝需要多长时间?2、学校需要买一些足球和排球,若买1个足球和3个排球需要100元,若买2个足球和3个排球则需要140元。
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共需要多少钱?【二】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2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需花46元;如果她买5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那么需花52元。
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练习1、3个足球和5个排球共需196元,3个足球和7个排球共需248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2、3辆大车与18辆小车一次共运货物48吨,而3辆大车与26辆小车一次可运货物64吨,求大车小车各载重多少吨?【三】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问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练习1、3个铜球和2个铁球共重54千克,同样的4个铜球和6个铁球共重92千克,两种球各重多少千克?2、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四】李明有一些水彩笔,其中红彩笔和蓝彩笔共19支,蓝彩笔和黄彩笔共18支,黄彩笔和红彩笔共15支,红彩笔、蓝彩笔和黄彩笔各多少支?练习1、小亮和小月共17岁,小月和小敏共15岁,小亮和小敏共18岁,三人各多少岁?2、星期天,妈妈从超市买来了一些水果,苹果和橘子共20千克,橘子和西瓜共28千克,西瓜和苹果共36千克。
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五】三年级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
其中70人不是一班的,82人不是二班的,76人不是三班的。
问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各有多少人?练习1、壹加壹超市新运来了三种帽子,其中23个不是蓝帽子,32个不是白帽子,35个不是红帽子,三种帽子各运来多少个?2、2008年博思举行“数独万分大挑战”,从各年级同学中评出“数独大王”。
错中求解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
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
正确的和是多少?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
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
正确的和为多少?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
正确的和是多少?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
正确的和是多少?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练习二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
正确的差是多少?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
正确的差是多少?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
正确的差是多少?例题3 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
小榄卓智教育谭老师(微信)
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专题简析:
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
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
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
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
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
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
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4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
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练习四
1,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
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2,一个班同学在做作业,班主任问后得知:全班同学都只做完了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其中的一种。
有23人没有做完数学作业,有19人没有做完语文作业,有16人没有做完英语作业。
做完三种作业的各多少人
3,学校买四种颜色的气球,其中有93个不是红气球,有95个不是黄气球,有98个不是蓝
气球,紫气球有10个。
学校共买了多少个气球
例题5 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练习五
1,3个菠萝的重量等于1个梨和1个西瓜的重量,而1个菠萝和3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
问多少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
2,2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橘子和3个荔枝的重量,1个苹果和2个荔枝的重量等于3个橘子的重量。
问3个橘子的重量等于多少个荔枝的重量
3,三个好朋友去文具店买东西,一人买了4枝圆珠笔,一个买了2枝钢笔,还有一个买了1枝钢笔1枝圆珠笔和4枝铅笔,三个人用掉的钱相等。
那么1枝钢笔的价钱相当于几枝铅笔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