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功能监测与支持
- 格式:ppt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25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危重症监护是指通过各种监护手段和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进行生命和器官功能监测,及时评估病情、提供生命和器官功能支持和细致的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主要是为了手指急性中毒,急诊危重病、严重慢性病急性发作、创伤以及未能确诊但存在高危因素患者。
根据不同疾病从生命体征、循环、呼吸、神经、肾功能及其他系统功能等方面进行监护。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体温过高或过低对病情发展不利,因此加强体温监护,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危重病人尽快转危为安;对各种危重病人和在心肺复苏(CPR)期间,需常规监测病人的心率和心律,严密的心律监测,配合恰当及时和熟练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呼吸频率和节律变化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内分泌代谢紊乱、高颅压、临终患者等;适当的血压数值才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休克、脑血管意外、各种危重患者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硝普钠时均应常规监测。
二、循环功能监测1、心电监测(EKG):心电图是心脏电学活动的记录。
对了解心脏的节律变化和传导情况有肯定价值,对诊断心房、心室增大及心肌方面的异常如梗塞、缺血、劳损、药物与电解质影响等都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使用监护仪可以24h持续监测,数据可靠,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正常心率60~100/分,随年龄而变化,小儿心率较快。
老年人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病人的心率较慢。
同时注意心率是否和脉率相符,必要时可以结合听诊、触摸脉搏搏动强弱来判断。
通过观察心率和心律的动态变化,是否有P波及P波的形态,注意P-R间期及Q-T间期,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P波与QRS波群的相互关系,T波是否正常,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判断有无心率失常等心脏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2、血压监测(NBP、ABP):分为无创与有创血压监测。
收缩压:正常值90~139mmHg舒张压:正常值60~89mmHg,脉压差:正常值30~40mmHg(由每搏量和血容量决定) 无创血压监测时注意袖带宽度适宜,应为上臂周径的1/2,成人12~14cm,小儿应覆盖上臂长度2/3。
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测量和分析患者循环系统的相关参数,对血液循环状态进行评估和监测的一种方法。
这些参数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血管阻力、体液代谢状态等重要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病情、指导治疗、调整血流动力学支持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及其意义。
1. 血压:血压是指心脏泵血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于血管壁上的力量。
通常以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表示。
血压改变可以反映血管阻力的变化,是判断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
2.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兴奋性和自主神经调节状态。
正常成人静息心率约为60-100次/分钟。
3.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平均动脉压是指心脏整个灌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MAP是一个重要的监测参数,可用来评估组织器官的灌注压力,并推测灌注情况。
4.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左室射血量(Stroke Volume,SV)乘以心率来计算。
CO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的强弱。
5. 迷走神经张力(Vagal Tone):迷走神经是心率的重要调节神经,通过对窦房结的抑制,减慢心率。
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将导致心率的降低,反之亦然。
迷走神经张力的监测可以评估自主神经对心脏节律的影响。
6. 体液动力学和容量状态:根据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y WedgePressure,PAWP)等指标,可以评估体液动力学和容量状态,指导液体管理和调整血流动力学支持措施。
7. 氧输送指数(Oxygen Delivery Index,DO2I)和氧消耗指数(Oxygen Consumption Index,VO2I):DO2I是指单位时间内输送至组织器官的氧气量,VO2I是单位时间内组织器官消耗的氧气量。
va-ecmo的定义和原理VA-ECMO的定义VA-ECMO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来替代心脏和肺功能的技术。
它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脏衰竭、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心脏手术后的循环支持。
与传统的心脏辅助设备相比,VA-ECMO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循环支持,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持久的机械循环支持。
VA-ECMO的原理VA-ECMO系统由静脉插管、动脉插管、体外循环设备和氧合器组成。
当患者出现严重心脏衰竭时,血液无法得到足够的氧合和循环支持,此时可以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器进行氧合后再注入患者的主动脉内,从而维持患者的氧合和循环功能。
VA-ECMO的使用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首先需要进行静脉插管和动脉插管,然后将血液引流至体外循环设备,通过氧合器进行氧合后再注入患者的主动脉内。
在整个过程中,体外循环设备会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氧合情况,并及时调整氧合器的氧合参数,以保证患者得到足够的氧合和循环支持。
VA-ECMO的适应症VA-ECMO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脏衰竭、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心脏手术后的循环支持。
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严重心脏衰竭,需要进行心脏辅助设备支持时,可以考虑使用VA-ECMO。
具体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梗死伴有休克,心源性休克,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持续超过30分钟,需要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心脏术后出现休克等。
VA-ECMO的操作方法VA-ECMO的操作方法需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和经验,通常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心脏外科医生和心脏重症监护医生来操作。
操作VA-ECMO的关键是要确保插管和氧合器的位置正确,并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和调整。
操作VA-ECMO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1. 静脉插管:将静脉导管插入患者的颈部或鼠蹊部的大静脉中,将血液引流至体外循环设备。
2. 动脉插管:将动脉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中,将氧合后的血液注入患者的主动脉内。
3. 体外循环设备:确保体外循环设备和氧合器的运行正常,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血流量异常。
【装[订II 【线皖南医学院教案教学内容、步骤及时间分配:第九章重症监测与复苏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一、概述5分钟二、ICU的工作内容20分钟三、病情的评估5分钟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概述10分钟二、初期复苏20分钟三、后期复苏20分钟四、复苏后治疗20分钟5分钟国内外进展图片展示5分钟 教案续页)第九章重症监侧治疗与复苏第一节重症监侧治疗一、概述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careunit,ICU )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
感染、应激等多种病因都可引起病人发生器官或系统的功能不全或衰竭、代谢障碍、内环境紊乱等。
在此阶段,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非常迅速,需要对病人的生理功能进行系统、实时和动态的监测,并进行及时或有预见性的治疗。
ICU 现已发展为具有对重症病人进行监测、诊断、治疗和对东理功能的支持和调控等功能,并有培训专业人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专门学科一一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是现代化医院中不可缺少的医疗单位。
ICU 的设立应根据医院的规模、病种、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而定。
一般认为,规模较小的医院可设综合性ICU ,为各专业服务。
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有专业ICU o ICU 的专业化是近年来发展的趋势,如外科重症监测治疗病房('SICU )、冠心病监测治疗病房(CCU )和呼吸监测治疗病房(RICU )等。
也可将各专业ICU 集中在一个区域,建立ICU 中心或危重病医学科,可集中使用大型仪器和设备,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ICU 床位在综合医院一般为总床位的3%-6%,在专科医院(如心脏外科)可增加到10%—15%。
ICU 是一个多专业协作的医疗单位,必须分工明确,组织有序。
ICU 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主治医师1-2名,主要负责日常医疗工作,并与护士长共同负责日常病房管理工作。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脑梗死、肺栓塞等。
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治疗方案的理解情况。
3、注意观察并评估病情变化,如心脏杂音、脾肿大、肺部湿啰音等。
4、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口腔卫生情况,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给予适宜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保持患者的休息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4、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定时更换床单、衣物等,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6、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心脏超声、血培养等。
8、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疗程。
3、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4、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过多的油脂。
5、提醒患者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
6、为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以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
7、在进行溶栓治疗时,需要监测凝血时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对于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需要按照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9、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避免便秘,控制情绪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或淋浴等。
2、坚持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
第1篇一、引言血液循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它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出。
因此,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掌握血液循环护理的要点,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血液循环护理的笔记摘抄,供大家参考。
二、血液循环概述1.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则是携带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载体。
2. 血液循环类型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将代谢废物带回心脏;肺循环负责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将氧气丰富的血液带回心脏。
三、血液循环护理要点1. 观察患者病情(1)观察患者面色、口唇、指甲颜色,判断血液携氧情况。
(2)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了解心肺功能。
(3)观察患者心率、血压,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2. 保持静脉通路畅通(1)妥善固定静脉输液针,避免针头滑脱。
(2)定期更换输液管,防止感染。
(3)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皮肤,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
3. 保障患者休息(1)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睡眠。
(2)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坐位、侧卧位等,减轻心脏负担。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情绪。
4. 饮食护理(1)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2)限制钠盐摄入,降低心脏负担。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5. 用药护理(1)严格遵守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2)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提高患者依从性。
6. 运动护理(1)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2)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
(3)观察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反应,确保安全。
7.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工业循环水系统水质规范与要求》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工业循环水系统水质规范与要求》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工业循环水系统水质规范与要求》一、工业循环水系统概述工业循环水系统定义工业循环水系统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设备冷却、洗涤、加热等需求,通过循环使用水资源,达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的目的。
它主要由水泵、管道、冷却塔、换热器、过滤器等设备组成,通过水处理技术维持水质稳定,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工业循环水系统组成工业循环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水泵:用于为系统提供动力,将水从水源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2)管道:用于输送循环水,连接各个设备。
3)冷却塔:用于散发热量,降低水温。
4)换热器:用于在设备间进行热量交换。
5)过滤器:用于过滤水质,防止水质恶化。
6)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水质,维持水质稳定。
工业循环水系统分类根据用途和运行方式,工业循环水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1)封闭式循环水系统:水质不易受到外部污染,运行较为稳定。
2)开放式循环水系统:易受到外部污染,需加强水质处理。
3)直流式循环水系统:水在系统中不断更换,适用于水质较差的环境。
4)混合式循环水系统:结合封闭式和直流式的特点,适用于水质要求较高的环境。
综上所述,工业循环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其定义、组成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运行循环水系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工业循环水系统水质指标水质指标分类工业循环水系统的水质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pH值、溶解氧、总硬度、总碱度、悬浮物、溶解固体、氨氮、磷、硫化物、氰化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