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决策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95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填空题绪论1.2.3.,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5.可能帮助我们填补实践缺憾,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思维沉淀也因而可以提升我们在直觉基础上判断的正确性。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7.8.第一章管理导论1.2.3.4.5.6.本原理。
7.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8.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1.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巴纳德。
2.韦伯提出的三种类型的权力,即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
3.巴纳德提出正式组织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5.赫伯特-6.与历史上的其他组织类型相比,7.组织再造、8.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1.2.3.4.5.6.7.8.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1.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个大类。
2.3.4.在企业经营环境中,5.6.7.8.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1.2.3.4.5.6.作业计划。
7.8.按预算的内容,第六章组织设计(含第十六章组织变革内容)1.组织设计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2.系统的层级关系,并根据组织层级确定管理人员的权责。
3.4.的环境。
5.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6.7.,以非理性为行为逻辑,受潜在的不成文规定约束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8.工作内容和性质【第16章】1.(略,超出考试范围)2.适应是一种非典型变革。
它分阶段缓慢进行,3.4.5.组织变革一旦启动就需要持续的动力,使得组织完成从过渡状态到未来状态的转变。
6.(略,超出考试范围),但仍然会遇到组织内外的各种障碍。
8.第八章组织文化1.2.3.依据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4.从本质上讲, 是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一种群体意识现象、意念性行为取向和精神观念。
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习题(一) 判断题1.在韦伯看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共同存在的。
()2.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案。
()3.每个组织都有而且需要组织界限,但组织界限不具有可渗透性。
()4.定性脚本法通过人的思维、判断,识别重要的环境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5.经验决策主要根据决策者的经验、智慧、直觉等定性因素来做出。
而科学决策不同于经验决策,它主要根据统计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定量因素来做出。
因此,科学决策比经验决策更合理、更实用、更有效。
()6.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
时间一般在2~3小时,参加人7~8人为宜。
()7.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已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大。
()8.只有明确了主题,决策背景分析的各项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和中心。
(二) 填空题1.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2.组织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和3.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假设提出的。
4.在企业经营环境中,能够经常为企业提供机会或产生威胁的因素主要有、、、、。
5.决策者把和、、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决策的行为基础。
6.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和()之间。
7.活动方案生产方法主要包括、、、。
8.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方案枝,,状态节点。
(三)选择题1.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受到种种环境力量的影响;反过来,组织也可以去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下列不属于环境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是。
A.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B.环境影响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C.环境主动地选择组织,改变甚至创造组织D.环境对于组织的管理工作、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2.对于组织中确定性的决策,通常可以通过方法进行备选方案的优化选择A.决策树法B.排队论C.机会评价框架D.等可能准则3.以下不属于具体或微观环境的是。
A.顾客B.竞争者C.管制机构D.技术环境4.决策背景具有不稳定性,并对决策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其性质特征不包括。
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习题(一)判断题1.在韦伯看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共同存在的。
()2.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案。
()3.每个组织都有而且需要组织界限,但组织界限不具有可渗透性。
()4.定性脚本法通过人的思维、判断,识别重要的环境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5.经验决策主要根据决策者的经验、智慧、直觉等定性因素来做出。
而科学决策不同于经验决策,它主要根据统计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定量因素来做出。
因此,科学决策比经验决策更合理、更实用、更有效。
()6.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
时间一般在2~3小时,参加人7~8人为宜。
()7.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已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大。
()8.只有明确了主题,决策背景分析的各项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和中心。
(二)填空题1.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2.组织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和3.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假设提出的。
4.在企业经营环境中,能够经常为企业提供机会或产生威胁的因素主要有、、、、。
5.决策者把和、、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决策的行为基础。
6.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和()之间。
7.活动方案生产方法主要包括、、、。
8.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方案枝,,状态节点。
(三)选择题1.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受到种种环境力量的影响;反过来,组织也可以去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下列不属于环境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是。
A.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B.环境影响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C.环境主动地选择组织,改变甚至创造组织D.环境对于组织的管理工作、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9.对于组织中确定性的决策,通常可以通过方法进行备选方案的优化选择A.决策树法B.排队论C.机会评价框架D.等可能准则10.以下不属于具体或微观环境的是。
A.顾客B.竞争者C.管制机构D.技术环境11.决策背景具有不稳定性,并对决策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其性质特征不包括。
管理学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课后练习题1.以下不属于具体或微观环境的是()A顾客B竞争者C管制机构.D技术环境正确答案是:D2关于政策指导矩阵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定性决策方法B.采用严格意义的3x3矩阵来分析c对于竞争能力较强但市场前景D.不容乐观的经营业务,不应继续发展,但也不要马.上放弃正确答案是:B3以下不属于具体或微观环境的是()A顾客B竞争者C管制机构.D技术环境正确答案是:D4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不包括()A DHS模型B.3WS模型C BHS模型D HS模型正确答案是:B5对于组织中确定性的决策,通常可以通过()方法进行备选方案的优化选择()。
A决策树法B.排队论C机会评价框架D等可能准则正确答案是:B6喜好风险的人往往会选取风险程度而收益()的行动方案。
A较高,较高B较高,较低C较低,较低D不确定正确答案是:A您的答案是:B7下列()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
A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B头脑风暴法C政策指导矩阵法正确答案是:A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00元,每台售价12000元,试计算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A14台B.7.3台C12.5台D80台正确答案是:D9在一个大雪的冬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几个秀才烘着火炉在饮酒作乐。
--位秀才建议赋诗饮酒,大伙赞同。
第二位说:“大雪纷纷落地”,第二位说:“今年--定瑞气”,第三位说:“再下三天何妨”。
此时--位饥寒交迫的农夫从这里经过,听见此话,不禁大喝一声:“放你娘的狗屁。
”试分析,下面的结论哪一个更有说服力。
农夫的话表明:A需求的不同,导致判断的不同B什么阶级说什么话C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D.环境影响人的判断力正确答案是:D10替代性产品在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中对行业的影响体现在()A冲击行业内的企业B妨碍行业竞争C替换行业中正在生产的产品D确定了行业内企业产品的最高价格正确答案是:D。
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王佳宝20191016563习题(一)判断题1.在韦伯看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共同存在的。
()2.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案。
()3.每个组织都有而且需要组织界限,但组织界限不具有可渗透性。
()4.定性脚本法通过人的思维、判断,识别重要的环境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5.经验决策主要根据决策者的经验、智慧、直觉等定性因素来做出。
而科学决策不同()于经验决策,它主要根据统计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定量因素来做出。
因此,科学决策比经验决策更合理、更实用、更有效。
()6.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
时间一般在2~3小时,参加人7~8人为宜。
()7.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已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大。
()8.只有明确了主题,决策背景分析的各项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和中心。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2.组织内部环境主要包括_()和()3.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假设提出的。
4.在企业经营环境中,能够经常为企业提供机会或产生威胁的因素主要有()()()()()5.决策者把()和()()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决策的行为基础。
6.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和()之间。
7.活动方案生产方法主要包括()()()()8.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方案枝,(),状态节点。
(三)选择题1.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受到种种环境力量的影响;反过来,组织也可以去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下列不属于环境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是()A.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B.环境影响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C.环境主动地选择组织,改变甚至创造组织D.环境对于组织的管理工作、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2.对于组织中确定性的决策,通常可以通过()方法进行备选方案的优化选择A.决策树法B.排队论C.机会评价框架D.等可能准则3.以下不属于具体或微观环境的是()A.顾客B.竞争者C.管制机构D.技术环境4.决策背景具有不稳定性,并对决策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其性质特征不包括()A.稳固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综合性5.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关专家或人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B.所发表的建议必须要深思熟虑C.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D.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6.德尔菲法的特征不包括()A.被动性B.匿名性C.反馈性D.收敛性7.决策树的优点在于()A.直观简洁B.便于解决多阶段问题C.简化决策过程D.上述三方面均是8.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不包括()_。
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王佳宝20191016563习题(一)判断题1.在韦伯看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共同存在的。
()2.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案。
()3.每个组织都有而且需要组织界限,但组织界限不具有可渗透性。
()4.定性脚本法通过人的思维、判断,识别重要的环境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5.经验决策主要根据决策者的经验、智慧、直觉等定性因素来做出。
而科学决策不同()于经验决策,它主要根据统计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定量因素来做出。
因此,科学决策比经验决策更合理、更实用、更有效。
()6.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
时间一般在2~3小时,参加人7~8人为宜。
()7.行为决策学派认为决策是一个选优过程,所以决策结果是基于已有资源背景下寻求()利润或收益的尽可能大。
()8.只有明确了主题,决策背景分析的各项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和中心。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2.组织内部环境主要包括_()和()3.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假设提出的。
4.在企业经营环境中,能够经常为企业提供机会或产生威胁的因素主要有()()()()()5.决策者把()和()()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决策的行为基础。
6.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和()之间。
7.活动方案生产方法主要包括()()()()8.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方案枝,(),状态节点。
(三)选择题1.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受到种种环境力量的影响;反过来,组织也可以去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下列不属于环境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是()A.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B.环境影响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C.环境主动地选择组织,改变甚至创造组织D.环境对于组织的管理工作、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2.对于组织中确定性的决策,通常可以通过()方法进行备选方案的优化选择A.决策树法B.排队论C.机会评价框架D.等可能准则3.以下不属于具体或微观环境的是()A.顾客B.竞争者C.管制机构D.技术环境4.决策背景具有不稳定性,并对决策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其性质特征不包括()A.稳固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综合性5.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关专家或人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B.所发表的建议必须要深思熟虑C.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D.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6.德尔菲法的特征不包括()A.被动性B.匿名性C.反馈性D.收敛性7.决策树的优点在于()A.直观简洁B.便于解决多阶段问题C.简化决策过程D.上述三方面均是8.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不包括()_。
《课内测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顾名思义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直接指出;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李海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一)单选题1. 通常认为,管理首要的职能是( A )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2. 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同等重要的是( B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业务技能3. 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基层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的是(A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领导技能4. 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高层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的是(C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领导技能5. 财务部经理审查财务报表的能力属于(A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D 分析技能6. 营销人员的营销策划能力属于(A )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 分析技能7. 当人们组成一个组织之后,组织中的活动基本上就可分为( D )A 计划和控制B 计划和组织C 领导管理D 作业和管理8. 对管理者来讲,在工作中运用具体的专业知识、工具或技巧的能力是( A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分析技能9. 对管理者来讲,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是(B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分析技能10. 对管理者来讲,对事物进行全局分析、判断、洞察、概括的能力是(C )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决策技能11. 员工因公出差,必须先由直接主管签字,再由财务主管签字后方能到财务室报账,这属于管理的哪一职能?(C)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1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反映了管理的哪一职能?(A )A计划B领导C组织D控制(二)多选题1. 以下属于管理客体的有(ABCD ) A 人 B 财C 信息D 时间2. 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三种技能,指的是()A 技术技能B 人际技能C 概念技能D 领导技能3. 以下对管理描述正确的有(BCD )A 管理的目的是管好人B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C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D 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人4. 相对于高层管理者,四大职能中,基层管理者较为关注的是(CD )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5. 李总的半天:早上7:30,进入办公室,开始浏览当天的报纸;8:00参加公司雷打不动的早操、早歌。
第三章决策及决策过程一、决策的功能与任务。
决策的功能:1.从组织层面上看,决策能够为组织确立明确的方向。
2.从个体层面上看,决策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决策的任务:1.从外部环境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从组织内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
二、决策与计划的关系。
1.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2.决策和计划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计划详细确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侧重点不同:决策侧重方案的选择,计划侧重工作安排;4.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5.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三、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2.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3.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人员在选择收集的信息、要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往往都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4.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5.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缺点:1.速度、效率可能低下;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3.有可能出现更关心个人目标的情况。
四、决策的过程1.识别问题。
识别问题就是要找出现状与预期结果的偏离,他是决策过程的开始,以后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将围绕所识别的问题展开。
2.诊断原因。
识别出问题不是目的,关键还要根据各种现象诊断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3.确定目标。
分析问题的各个构成要素,明确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并确定重点,以找到本次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即确定目标。
4.制定备选方案。
明确了决策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后,决策者要找出约束条件下的多个可行方案,并对每个行动方案的潜在结果进行预测。
5.评价、选择方案。
马工程《管理学》教案2019年7月绪论一、教学目的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
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
内容摘要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
西方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
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其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考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基本概念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3.基本理论(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