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拓展阅读课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大单元整体学习学程(单元备课)学科: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执教教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学生只有理解了一段话的意思,知道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才能准确判断具有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关键语句,从而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上学期学生围绕“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写下了自己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对于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
本次习作,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学情分析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通过前面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在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时,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找不准关键句,学生容易受固定思维的影响,有找段首句和断尾句的定式思维。
第二,不知道概括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第三,学生往往会机械套用段落的原句,不会对照段落的意思,也无法对语言进行加工与概括。
本单元阅读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知道一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才能准确判断具有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关键语句,从而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对一段话中的每句话写了什么要有更精准的了解,并能够把握句子意思之间的联系。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如何修改关键语句初为学生搭建支架。
大概念1.学科大概念: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课程大概念: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有心人单元目标1.在阅读体验中,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类文阅读)含答案花的授粉过程是必须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能结成果实种子。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到花粉,就无法结果,最终凋残枯死。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会自动落到本花的雌蕊上,但有些花需要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来传递花粉到其他花的雌蕊上,这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
因此,大多数花都会请媒人来传递花粉,而媒人包括风、水和昆虫。
在昆虫媒人中,蜂、蝶和蛾是最受花欢迎的三大望族。
花很聪明,知道昆虫不会白白为它效劳,因此必须准备厚礼来请媒人。
花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为了吸引昆虫,花还散发出芳香的香气,并装扮上艳丽的花冠。
这就像商店用大招牌和霓虹灯来吸引顾客一样。
昆虫来到花里享用香甜的花蜜时,也会带上一身花粉,把花粉传送到别的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要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需要靠外界的力量传粉。
2.花朵可以请风、水和昆虫帮助传粉,本文重点介绍了昆虫媒介。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是作者的推测,不需要强调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喻成媒人,这样写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花和昆虫之间的关系。
5.为了让昆虫传粉,花朵制造了香甜的花蜜,散发出芳香的香气,并装扮上艳丽的花冠。
神奇的蚂蚁1.蚂蚁的力气有多大?举例说明。
2.蚂蚁还有哪些神奇的能力?举例说明。
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常用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
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
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可以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蚂蚁的这种特殊能力,不仅让人类受益,也让我们对这些小小的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尊重。
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红蚂蚁能将不同种子混合在一起制成药品,能让人的舌头麻木两三小时。
白蚁虽然会破坏木材,但是它们也能帮助人类寻找矿产,因为它们聚居的土堆中含有大量元素。
蚂蚁的神奇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它们还有其他的本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人教版)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第四单元课型复习共几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16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以读为本,能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读通读懂课文。
4.能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联系实际生活,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并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受到各种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使用教材的构想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义深远。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复习目标:1.掌握第四单元的生字词。
2.会写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内容。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复习内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本单元我们又体验了几个经典故事,每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道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对本单元的学过的内容作一番回顾。
二、回顾课文内容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自读单元导读)。
围绕这个专题安排了哪些课文?这四篇课文都用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说明的一些深刻的道理。
三、层层过关1.复习《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的朗读语气应该是亲切、自然的,好像在和朋友谈心,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课文前半部分写“我”体验到了时间的流逝,朗读声调应缓慢些,低沉些,带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后半部分写我体会到了与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快乐,声调可高些,速度略快;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抒情的色彩很浓,也应读得慢一些。
要指导学生在体验到了时间的珍贵和与时间赛跑的快乐的基础上,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辛寨镇中心小学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5.4.13 中心发言人李俊华主持人李俊华主题内容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地点四楼会议室参加人员李俊华张秋香纪经营
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
一、单元整体分析
单元目标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4、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单元教材分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第四单元观察与发现在和煦的春风中,你曾观察过一朵鲜花的绽放吗?在葱翠的树冠下,你曾观察过一只夏蝉的飞行吗?在清澈的溪水中,你曾观察过一条鱼儿的游动吗?走进本单元,我们体验到观察的乐趣:不同的花儿开放的时间不同,若按开花时间依次种植,便拥有了“花钟”;蜜蜂能从四公里外的地方飞回来,是个认路小能手;小虾在缸中自在生活,但是搏斗起来非常激烈。
通过留心观察,我们不仅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还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花钟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1.认识本单元27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2课时13花钟文本分析《花钟》一文主要写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和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奥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为此,本设计以“花钟”为线索组织学生品读课文,通过“精细研读,品味花美”“自主合作,探究原因”“创设情境,感悟奇妙”等环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优美、写法的奇妙。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计划一、教材简析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
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
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二、教学要求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
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四、课时安排9、自然之道2课时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课时11、蝙蝠和雷达2课时12、大自然的启示2课时语文园地三5课时合计13课时。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
《花钟》的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蜜蜂》的作者通过观察与实验,证实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的作者通过长期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花钟 2 1.会认27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描写得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写法仿写句子。
蜜蜂 2 小虾 1 习作 2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的主要信息,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一 2 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把握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13 花钟▶教学目标1.会认“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苏醒”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策略1.朗读指导课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朗读、理解、感悟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读出对花儿的喜爱,读出对奇妙的“花钟”的赞叹。
2.学习表达教学时,先让学生在第1自然段找出用不同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绽开了笑脸……再引导学生总结这是抓住花开放的特点来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是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阅读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本次教学设计将围绕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展开复习课程。
1.2 课程目标•复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包括词语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等。
•复习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词语解释、情节梳理等。
2.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如阅读文章、写作内容等。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的实际运用。
2.2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共同整理复习笔记。
2.阅读活动:让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3.互动问答:通过问题与回答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创新思维激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步骤3.1 第一阶段:复习第四单元内容1.分析第四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让学生解释生词,梳理故事情节。
3.2 第二阶段:复习第五单元内容1.引入第五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朗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第三阶段:课堂互动1.教师组织互动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互动,听取学生表达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书面表达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4.2 反思与优化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课后作业及延伸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类文阅读)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类文阅读-13花钟花的授粉花有雌雄两种花蕊。
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
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
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
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
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
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
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
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
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健旺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
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4.漫笔把昆虫比成了,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会说话的植物植物有语言吗?它能说长道短吗?年轻的英国植物研究专家XXX研究成功一种植物言语翻译器——植物探测仪,可以模糊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背上仪器,戴上耳机,把仪器的一根线头和植物叶子相接,这根导线就可以振动,生物电子翻译器立即对这种振动进行翻译,在耳机内便可模糊地听到植物对话的声音,植物会向人们诉说是饥是饱、是冷是热、是涝是旱。
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拓展阅读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语文教学方式。
在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四册的园地四中也提供了相关的拓展阅读教案设计,借助这些教案设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阅读。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拓展阅读不仅仅是指学生通过一些额外材料进行阅读,更重要的是,拓展阅读要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发展个性、增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
在设计拓展阅读活动时,我们需要更注重内容包含的特点和目的。
在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教案设计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阅读内容的选取和筛选拓展阅读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多种形式,如童话、寓言、小说、诗歌、散文等等。
但是,在选取和筛选拓展阅读材料时,我们需要严格把关,不能只是根据文章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选取什么样的材料进行拓展阅读。
而是需要深入剖析文章所包括的内容,确保文章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思维性和趣味性。
二、拓展阅读难度的设置在教师拓展阅读材料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这些额外材料的难度需要适度提高,既要引导学生努力拓展阅读,又不能在难度上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从材料中选取更有代表性的段落或片段,并加入适合孩子们的故事情节和教育元素,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易读性。
三、阅读策略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给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机会,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拓展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阅读策略可以包括词汇理解的方法、读懂上下文的方法、主旨提取的方法、判断事实与观点的方法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来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激发兴趣的方法在设计拓展阅读活动时,需要将学生的阅读兴趣置于首位。
我们需要从内容的趣味性和价值性入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真正的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逐渐增强阅读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选取富含情感色彩的文章、取材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及加入生动形象的插图、漫画和音乐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语文园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词语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课文理解: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文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词语学习:教师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课文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语文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写作训练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2. 重点词语:略3. 课文内容:略4. 语文实践:略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一篇观察日记、参加一次演讲比赛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
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花钟:林奈(Linnaeus,Carolus)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瑞典人。
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
花序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
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
花钟分二种形式: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将其组成一个报道时间的时钟;另一种是将花卉组成钟盘,报道时间,又称园艺钟。
日内瓦花钟日内瓦花钟,位于日内瓦市英国花园的西部边缘,制作于1955年,是该市的标志。
它直径5米,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花钟,直到2005年伊朗德黑兰出现直径15米的花钟。
通常情况下,大约6500株鲜花和灌木用作花钟的装饰,不同季节会有变化。
日内瓦花钟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它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地面上的钟面是由鲜嫩翠绿的芳草覆盖,代表12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则由浓密火红的花簇组成;有时候,钟面开满了艳丽的花朵,它的阿拉伯数字却换成了平整的绿茵。
它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但总保持着鲜艳和芳香。
当组成钟面的鲜花盛开期过了后,人们就改种另一种鲜花,使钟面形成新的图案。
钟的时针与分针和普通钟表一样,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风雨里,一直不停地在钟面上自行准确移动。
游客们在观赏花钟的新颖设计时,还情不自禁地要对一对自己的手表。
【其他资料】关于花的古诗词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4蜜蜂(教案)14 蜜蜂⽂本分析《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的昆⾍学家法布尔,课⽂以第⼀⼈称写了他为验证蜜蜂具有辨认⽅向的能⼒⽽做的⼀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本⽂就是在了解蜜蜂这种昆⾍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时,可以重点抓住作者做实验的准备阶段、过程以及结论的表述⼏个部分,通过提出“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何好处?”等问题的⽅式,带动学⽣抓住课⽂内容,品读全⽂。
在解读⽂本的过程中,引导学⽣采⽤联系上下⽂、找近义词等⽅式理解词语,抓住重点词语去品析句⼦,从⽽进⾏⽂本细读,达到体会⼈物品质的⽬的。
教学⽬标1.认识“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多种⽅式,体会课⽂⽤词的准确。
教学重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感受⽂章说明语⾔运⽤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概、阻”等8个⽣字,学会“蜜、蜂”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清课⽂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内容。
1.引导学⽣采⽤多种⽅法识记⽣字。
2.以读为基础,理清课⽂脉络,尝试⽤概括⼩标题的⽅法感知课⽂内容。
⼀、激趣导⼊,揭⽰课题1.引导学⽣交流⾃⼰喜欢的昆⾍,引出课题。
导语:同学们,⼤家喜欢昆⾍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们呢?(学⽣⾃主交流,教师适当评价。
)⽰例:·我喜欢⼩蝴蝶,因为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样⼦⾮常漂亮。
(你描述得⾮常有诗意!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孩⼦!)·我最喜欢的是蚕,它们默默地为⼈们吐丝,却从来没有要求回报。
(你让⽼师想到了⼤诗⼈李商隐的⼀句诗“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
)·我最喜欢的是⼩蜜蜂,因为它们⾮常勤劳,给⼈们采花酿蜜也不求回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学校:班级:教师: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五彩缤纷的童年
(拓展阅读课)
学习内容:
丛书:
1、《名家忆童年》一组
2、《自信是心灵的明灯》一组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自己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童年,是一首清新的歌;童年是一幅纯美的画;童年故事是一串串风铃,鸣响在你我心中,成为最宝贵的珍藏。
潜心阅读这一个个关于童年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细心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情感,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玩具火车》、《忆童年》、《金刚糖》
1、快速浏览课文,自由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可采用“摘录句段、扩展题目、归纳段意”等方法概括内容)
2、填写《五彩缤纷的童年》拓展阅读课学习单。
《五彩缤纷的童年》拓展阅读课学习单
二、再读课文
1、小组内快速浏览群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中的重点段落或句子。
找一找,读一读,填一填,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小提示:我从()感受到了()。
这部分采用了()细节描写。
三、小练笔
从小学到现在,一定有不少老师教过你吧?哪位老师更让你记忆犹新,感触颇深呢?想一想,你的老师对你的哪些细小关怀曾感动了你,或者令你深受启发?提笔写下来吧!
四、同类文章拓展
《遥忆童年滚铁圈》—--丛书115页
《作诗与失眠》----丛书120页
《长途跋涉的肉羹》----丛书125页
五、推荐阅读
《抬起头来更美》
《战胜命运的孩子》
《握住自信》
《小泽征尔胜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