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书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40m简支梁支架预压施工技术交底1、支架预压与沉降观测支架搭设完、底模安装好后,在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前对支架按现浇箱梁重量的1.2倍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以便在底模标高调整时设置预拱度,以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本工程箱梁构造为每孔箱梁中间部分为等截面,距梁端4.25m范围内采用变截面,本方案拟采用沙袋加载按箱梁砼浇注顺序左右对称进行,即从梁两端向跨中逐步进行。
考虑到箱梁两侧翼缘板区梁体自重较小及方便预压工作的开展,不对翼板下支架进行布载预压。
支架预压及卸载过程如下图所示:1、加载预压采用沙袋分级堆载的方式,每个沙袋重量约为1.3t,共堆载3次,分别为箱梁底板及腹板重量的50%、100%、120%。
40m箱梁总重量为1124t。
则第一级压载为总重的50%,即562t,需沙袋433袋;第二级压载为总重的100%,即1124t,共需沙袋865袋;第三级压载为总重的120%,即1349t,共需沙袋1038袋。
每级加载后必须持压2小时沉降稳定后做好沉降观测记录,然后才可继续往上堆载,预压总重量为箱梁重量的1.2倍。
预压开始前将模板按预抬高度+设计标高=立模标高进行立模,并复核后开始堆载。
堆载过程中随时观察支架变形情况,每一级堆载完成时进行标高测量,并且逐日进行沉降观测,沉降稳定后(标准为沉降量小于2mm/24h)卸下荷载,观测模板标高,并且每天进行观测,支架回弹变形稳定后,进行高差对比,得出弹性变形值和非弹性变形值,为立模标高提供准确数据,根据实测数据对模板进行标高调整。
2、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一道重要的程序,预压的结果要通过沉降观测得出,仪器采用专用精密测量仪器。
(1)测点布置箱梁底模铺好后,在模板上按纵向距梁端4.3m,然后按纵向8m的间距布置,横向左、中、右设置观测点,并且进行编号。
观测点主要布置在腹板底部位置及底板中心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识。
观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本工程支架预压作业安全、高效、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使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充分了解预压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 施工地点:[施工地点]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4. 作业时间:[作业时间]5. 作业内容:支架预压三、安全技术要求1. 人员要求- 参与预压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资格证书。
- 作业人员应熟悉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材料要求- 所用设备、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 预压设备、材料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3. 作业环境要求- 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不得堆放杂物。
- 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作业流程- 预压前,对支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其稳定性。
- 按照预压方案,分阶段、分区域进行预压。
- 预压过程中,密切关注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 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 上、下支架时,必须走专用通道,严禁攀爬。
- 严禁在支架上行走、站立。
- 预压过程中,严禁触摸支架,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 预压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安全。
四、应急措施1. 发生意外伤害- 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抢救伤员。
- 同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2. 设备、材料损坏- 立即停止作业,对损坏的设备、材料进行更换或修复。
- 待设备、材料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
五、交底要求1. 本安全技术交底应发放至所有参与预压作业的人员。
2. 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六、结语支架预压作业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全体作业人员认真执行本安全技术交底,共同保障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支架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进行支架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支架搭设、使用、拆除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支架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支架施工图纸,了解支架结构、尺寸、受力情况。
(2)检查支架材料,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无变形、裂纹等缺陷。
(3)检查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坚实,无障碍物。
(4)明确支架搭设顺序,确保搭设过程安全有序。
2. 支架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搭设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2)上下支架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梯或搭设安全通道。
(3)搭设过程中,严禁攀爬支架、跳跃过支架。
(4)搭设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5)支架搭设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确保支架稳固、受力均匀。
3. 支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支架时,严禁超载、偏载。
(2)支架受力部位,严禁堆放重物。
(3)支架使用过程中,严禁擅自拆卸、移动支架。
(4)定期检查支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
4. 支架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拆除支架前,必须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支架无损坏、变形。
(2)拆除支架时,应按顺序进行,先拆除上部构件,再拆除下部构件。
(3)拆除过程中,严禁抛掷构件,确保构件安全落地。
(4)拆除过程中,严禁攀爬支架、跳跃过支架。
(5)拆除完毕后,对拆除区域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安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支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应严肃处理。
五、应急措施1. 发生支架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救援。
2. 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3. 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支架现浇梁支架预压施工技术交底1.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斑竹互通立交匝道桥支架现浇梁支架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准备(1)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面高度等进行全面复核,并对支架安装的牢固、整体及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支架搭设、安装、受力的整体性、均匀性,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确保支架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2)模板拼装完毕,临边防护、操作平台准备就位。
(3)模板尺寸、位置、标高等检查评定合格。
(4)作业人员已接受岗前安全教育,班组长做班前讲话,准备并检查安全劳保用品。
(5)所需相关工机具及仪器全部到位,并确保现场用电、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主要设备:吊车,装载机。
3.工艺流程图4.施工步骤施工步骤一:沙袋装填(1)预压方式:使用尼龙编织袋装填沙子进行预压。
(2)预压荷载: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砼自重+模板及型钢自重+现浇箱梁钢筋重)x1.2=(980.5t+45.8t+162.125)*1.2=1426.11t。
(3)沙袋数量:每个砂袋计划装1.5吨,沙袋填装951袋。
(4)沙袋装填:人工配合装载机、吊车进行装袋,吊车吊钩配备电子称重吊钩,控制沙袋装填重量,每袋误差控制要求±10kg以内。
(5)沙袋装填位置与预压部位同处于吊车作业范围内,避免沙袋来回倒运。
质量标准:每袋误差控制要求±10kg以内。
操作要点:沙袋不得填装石块或混杂钢筋等尖锐物,沙袋吊装时防止铁钉或者尖锐的硬物把沙袋挂破。
施工步骤二:布设沉降观测点(1)测点布设:支架在预压过程中需观测8个断面共64个观测点,具体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端部2m处,每5m设置一道观测断面,每组分支架基础左、中、右三个点,左右翼缘各1个点,底模左、中、右三个点。
(2)观测点使用钢钉钉入模板,外露长度1cm,地基基础观测点提前预埋钢筋头或使用水泥钉强行钉入,外露长度3cm。
喷涂油漆按断面依次编号。
交底人:复核人:交底接收人:1质量标准:钢钉钉入模板观测点外露长度1cm,水泥钉钉入地基基础观测点外露长度3cm。
支架及支架预压技术交底一、系梁施工系杆拱桥按箱形梁布置,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截面。
平行拱桥施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
1、系梁施工工艺流程(见系梁施工工艺框图)系梁2、地基处理在原地面上,以桥中心线为界向外侧1~2%放坡,做到雨季不积水,并在外缘支架外侧1米挖排水沟,其断面为0.6米*0.4米,专人看管及时排水。
对人行步道外原地面进行掺8%白灰处理,拌和深度为80~120cm,分层碾压。
灰土开始施工前必须对承台回填严格分层夯实,并对原地面进行整平,然后进行灰土搅拌、摊平、碾压。
并且原地表水必须排干,排净,确保灰土施工,不能有翻浆,如出现翻浆及时处理。
灰土上铺垫30cm砾石,再浇筑20cmC25砼。
支架下垫30×30cm ×10cmC15混凝土垫块或厚2cm以上木板。
沥青路面上可直接垫砼块或4cm木板。
非机动车道门架基础采用宽130cm、高20cmC25砼,其下换填100m 以上砾石,副路门洞直接在沥青路面上搭设,下垫30*30cm混凝土垫块或厚2cm以上的木板。
跨主路桥边墩基础采用宽350cm、高60cm的C25砼,其下换填150~200cm砾石。
具体见《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系梁门架基础布置图》。
3、系梁支架根据现场情况,主路桥可中断交通,非机动车道及副路采用门洞跨过,其他采用门式满布支架施工(包括现有主路桥面),单个门式支架规格为Φ57×1000×1900,承载能力为75KN。
边箱室、中箱室处每个门式支架横向间距分别为95cm、66.7cm。
实心段、腹板处、箱室处每个门式支架纵向间距分别为60cm、60cm、90cm。
具体见《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系梁支架平面布置图》。
新华街主路桥中央分割带采用工28工字钢,长度9米,最长跨度4米,老桥面横桥向采用工28工字钢作为底梁,分配作用于梁面荷载。
具体见《阳澄湖桥段跨新华街主路桥中央分割带支架图》。
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1. 引言支架预压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用于加固和稳定各种建筑结构。
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向施工人员进行的一种安全培训和指导,旨在确保支架预压工作的安全进行,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 掌握支架预压的基本知识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支架预压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基本知识:2.1 支架预压的定义和作用支架预压是指在支架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加预定的预压力,使支架元件和结构变形到预定位置,从而达到加固和稳定的目的。
其作用是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保证施工安全。
2.2 支架预压的常见方法支架预压常见的方法有:气体预压法、水压预压法、机械预压法等。
施工人员要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预压方法。
2.3 支架预压的施工要求支架预压施工要求严格,施工人员需具备以下要求:•确保支架元件和结构的质量符合要求;•确保预压力、预压时间和预压变形量符合设计要求;•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清理障碍物,确保施工安全。
3. 支架预压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支架预压工作涉及到高压和大力量,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3.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支架预压工作之前,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耳塞、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3.2 提供稳固的支撑在支架预压过程中,必须提供稳固的支撑。
施工人员应确保支架的基础牢固可靠,支撑点的位置准确,以防止支架倾覆或塌方事故的发生。
3.3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支架预压工作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和设备,例如液压泵、压力计、隆头、手动扳手等。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这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操作。
3.4 控制压力和变形量在进行支架预压工作时,施工人员必须准确控制预压力和预压变形量。
预压力过大或预压变形量过大都可能导致支架的破坏和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谨慎操作。
3.5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支架预压工作需要使用各种设备,这些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支架预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现将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如下:二、交底内容1. 施工前准备(1)对支架预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支架预压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施工要求。
(3)检查施工工具、设备、材料等,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2. 施工现场布置(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设备正常通行。
3. 施工操作(1)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基础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支架搭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支架结构稳定。
(3)支架预压过程中,应对支架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
(4)支架预压荷载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荷载过大。
(5)支架预压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支架下方作业。
4.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2)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
5. 施工结束(1)支架预压完成后,应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3)施工人员撤离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三、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
4.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总结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保障施工安全。
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安全员或技术人员咨询。
安全技术交底书单位工程名称:年月日工程项目C/D匝道箱梁支架预压接受班组及有关人员见签到表工程数量箱梁跨度:36.9m,压载重量:632t质量标准参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一、支架预压范围支架预压原则上选取跨径及荷载最大、支架最高的代表性的一跨,由于DP7-DP8为D匝道第二联跨径最大的一跨,跨径为36.9m,且支架最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此选择此跨进行压载实验。
二、支架预压的目的及方法2.1预压目的一是检验支架及基础是否满足受力要求;二是测出支架弹性及非弹性变形;三是实测支架各处挠度变形量,为设置施工预拱度提供依据。
2.2预压方法为便于操作,采用砼预制块加载,预制块尺寸为0.8m(高)*1m(长)*1m(宽),单块重量1.9t。
三、预压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要求,按箱梁自重的1.2倍进行分级加载,D匝道DP7~DP8跨砼方量为202.6m³,压载总重G=202.6*2.6=526.8t,则预压砼块总重N=1.2G=632t,每个砼块重1.9t,总共需333个。
四、变形观测点布置压载时在支架上及支架基础设置沉降、变位观测点以便对沉降、变位进行观测。
依据少支架的平面布置形式,支架上观测点设置于贝雷梁跨中和钢管中墩、支墩位置,共布置6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点测位移值,每跨总共布置18个观测点;支架基础观测点设置于每根钢管墩基础的顶面,每跨共布置8个观测点,监测点纵断面布置如图1,平面布置如图2,横断面布置如图3。
图1 监测点纵断面布置图200275275测点A-1测点A-2测点A-3测点A-4测点A-6测点A-5墩柱墩柱测点C-1测点C-2测点C-3测点C-4测点C-6测点C-5图2 监测点平面布置图200200530测点C测点B 测点A图3 监测点横断面布置图五、加载按照加载总重的0→60%→80%→100%逐级进行,分别为0→379t →506t →632t ,砼预制块纵横向布置模拟箱梁自重的分布形式,前后左右均匀加载,防止局部过载造成支架不平衡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