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 格式:ppt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3
堂14、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和新词。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课文的学习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2至4小节,感受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人类带来的快乐,以及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机智。
2、根据课文的学习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1、通过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寻找矛盾点,激发学习兴趣1、复习: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全班交流评议,师相机板书)2、齐读课题,“盗”是什么意思,见到“盗、偷”字,你心中产生什么样的情感?3、师:普罗米修斯是不是这样卑鄙的小人呢?今天我们来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普罗米修斯到底是个怎么的神?(学生读文交流)二、品读文字,交流感悟A感悟“富有同情心”。
1、从哪儿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 是一位“极富同情心”人? (学生读文思考后交流)2、引导学生品读“决心”3、指导朗读B感悟“勇敢而机智”。
1、普罗米修斯是如何盗得天火的呢?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师点拨:堂①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躲”“悄悄地”呢?(普罗米修斯很聪明、他很机智这样做不容易被发现)②为什么普罗米修斯得到火后,不马上送给人们?(担心火种灭了,一旦火种熄灭,到手的果实就付之东流了,就前功尽弃了)3、普罗米修斯可真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呀。
让我们夸夸他吧!(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机智和勇敢)4、人间有火了,人们可以用火了,高兴吗?如果你也是个受尽了困苦的人,你最想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5、这时,你最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6、小结:是呀,我们要感谢普罗米修斯,人们可以驱寒取暖,我们的大脑也得到了发育,越来越聪明了,我们可以冶炼金属,制造工具,人的双手越来越灵巧,人类的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14、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教学重、难点:1.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理解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太阳神阿波罗、主神宙斯、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小心翼翼、悬崖峭壁、壮举、大发雷霆、触犯、烟火袅袅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指导朗读长句。
投影片出示长句:(1)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讨论,引导体会“没有——只好——”中包含的无可奈何。
3.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练习用“没有——只好——”接下去说省略的内容。
(先让学生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火,再练说。
)(没有火来取暖,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没有火来炼制工具,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教学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盗、偷、迈、触”这四个字。
2.钢笔描红这四个字。
六、作业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3.练习用“没有——只好——”写话。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
文本通过“勇取火种、忍受折磨、重获自由”,展现了普罗米修斯“忍受痛苦,不向邪恶低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彰显了普罗米修斯“坚持正义,为人类造福的坚定决心和勇气”,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特别浓,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记忆深刻,有着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观点;但是对于外国的神话故事和人物了解知之甚少,对于其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几乎是空白。
三、教学目标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及学情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读重点词句,抓教材留白,展开想象,关心人物命运。
3.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品悟普罗米修斯人物英雄壮举,感受人物品质。
掌握方法,复述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结合本文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抓住重点句段,创设情景。
2.借助文本留白,展开想象。
3.抓文章关键点,拓展阅读。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以下学习方法:1.掌握“抓住人物,理线索”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体会“善以联想,丰感悟”的阅读、写作方法。
3.初步掌握“巧以衬托,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六、教学过程(一)由词入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齐读课题,直奔课文学习。
2.开火车读准词语,利用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评价标准:概括完整、语言简洁。
3.学法小结:抓主要人物,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线索。
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说课稿篇1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课《一路花香》,这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
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
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
课文分为三个自然段: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2.有裂缝的水罐因漏水而惭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时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看了花后,仍然为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诉他: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说教法: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
运用电化教学,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好的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体会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课文,才会运用。
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不同角色读,帮助学生感受不同3.品析词句法。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读、找、品、画”的学习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水罐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说学法:本课是则寓言,教学寓言时,要让学生读懂__内容,理解__的寓意,这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寓言本身充满了兴趣,但对寓意的理解会存在很大难度。
为此,教学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来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现,结合__的重点词句,理解__的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说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情感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4篇课文,课文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改编的,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文明,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对象的了解四年级的学生对神话兴趣浓厚,尤其是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独钟,例如《开天辟地》中的盘古,《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等,他们乐于阅读、乐于探究,但是对于古希腊神话还是第一次接触,文章中的长名字和句子是阅读中的障碍。
三、教学理念的确立《新》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教材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除常规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与复述课文和识字新词外,我还特别制定了以下的目标: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极富同情心、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精神。
进一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的运用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包括朗读、想象、补白、图画结合等。
六、教学流程的展示(一)谈话导入,联系旧知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阅读过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对课文中的盘古这一神话人物有所了解与感悟,我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回忆盘古,联系旧知,然后这样引导学生,不仅仅中国有这样神奇的神话故事,在西方也有,例如《古希腊神话》等,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这一环节,我出示初读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盗火的结果怎么样。
思考本文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随后让学生充分的读、思,再进行小组讨论。
在展示初读成果的时,我呈现生字词,指导学生读正确、明意思、写端正;我通过随机抽取、组间朗读挑战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保证“书不读熟不开讲”;我请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课的一个脉络:无火——盗火——惩罚——获救。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文解生字第十四课1、普说文:会意字。
从日从並(并的异体字)并指相同的意思。
一说指太阳无光,所以远近兼同。
普的本意指太阳没有光。
其常用意是广大,引申作修饰语,指全面,广泛。
字义:全,广,遍:普遍。
普通。
普查。
普照。
普天同庆。
2、盗说文:会意。
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
本义:盗窃,偷东西。
字义: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
盗贼。
盗伐。
盗掘。
盗运。
盗卖。
盗用。
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
强盗。
窃国大盗。
3、偷说文:形声。
从人,俞声。
本义:悄悄拿走别人的东西,即偷盗。
由偷盗引申为不让人知道,暗中行事。
由此引申为通奸,即暗中约会。
又引申出抽出挤出时间。
偷在古代也指不庄重,轻薄,引申为苟且、怠惰。
字义: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偷窃。
偷吃。
小偷儿行动瞒着人:偷偷。
偷看。
偷听。
偷渡。
偷袭。
偷税。
偷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
抽出时间:偷空儿。
偷暇。
偷闲。
苟且:偷安。
偷生。
偷幸。
偷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
亦称“偷合取容”)。
附:偷与盗的区别:窃货曰盗。
――《荀子·修身》安肆曰偷。
——《礼记·表记》人们总以“小”来修饰和限制“偷”,小偷者,偷鸡摸狗品行不端之人也。
顺大个儿或大量东西时我们一般称其为“盗”,而这种行为主体一般叫作“大盗”。
但“偷”与“盗”相比显得很没品位。
与“偷”字相关的最好的词汇应该是“神偷”这一词啦,但这也只能证明行为主体顺东西的技术含量高;而“盗”则有“侠盗”之类的词,不只技术含量高,而且基本上属于是“正义”行为,有品位。
4、迈说文:形声。
从辵。
夲义:远行。
字义:抬起腿来跨步:迈步。
迈进。
老:老迈。
年迈。
远行:远迈。
豪放:豪迈。
超过:“则三王可迈,五帝可越”。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每小时八十迈。
5、惩说文:形声。
从心,征声。
本义:改正以前的过失。
字义:戒止:惩前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