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职业伤害与预防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5.48 KB
- 文档页数:4
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及其预防范文工作中,手部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之一。
由于手部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机会较高,因此手部伤害是非常常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切割伤切割伤是工作中最常见的手部伤害之一。
切割伤通常是由于与锋利的工具或物体直接接触而导致的。
这种伤害会导致手部组织的切断或刺破,造成出血、疼痛和感染等问题。
预防措施:1.使用安全刀具:在工作中使用锋利的刀具时,应选择带有刀片保护装置的安全刀具,并确保刀片锐利,以减少手部接触刀片的机会。
2.正确使用刀具:使用刀具时要保持稳定的手部姿势,避免突然用力或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免刀具滑动或损伤手部。
3.戴截断手套:对于高风险环境下的工作,如木工、玻璃加工等,应戴截断手套,以降低切割伤的风险。
4.培训与教育:为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培训,教授正确的使用工具和刀具的方法,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损伤和挤压伤损伤和挤压伤是工作中另一种常见的手部伤害类型。
这些伤害通常发生在需要搬运重物、操作机械或使用高压装置的工作中。
预防措施:1.使用助力设备:在搬运重物时,应使用助力设备,如卷扬机、叉车等,以减少手部受力。
2.正确抓握物体:在搬运重物时,应使用正确的抓握方法,将力量分散到整个手部而不是只集中在手掌的某个区域。
3.戴护手套:对于涉及到机械操作或高压装置的工作,应戴护手套以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
4.遵守操作规程: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如不将手指或手放入机器运行部件中,以防止损伤或挤压伤。
三、烧伤和化学灼伤在某些工作环境中,手部可能暴露于高温或化学物质,从而导致烧伤或化学灼伤。
预防措施:1.使用热防护手套:对于需要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应戴热防护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烧伤。
2.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在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中,应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以防止化学物质对手部的灼伤。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中,应遵守与高温和化学物质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处理和存储有害物质,以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如何保护手部免受伤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手部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官之一,也时常暴露在各种伤害的风险之下。
为了保护手部免受伤害,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手部保护。
一、注意手部卫生良好的手部卫生是保护手部健康的第一步。
经常洗手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
尤其在接触了脏器物品或者与他人握手后,及时进行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和手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此外,使用洗手液、洗手皂等清洁用品,有助于去除细菌和病毒,保持手部清洁。
二、正确使用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用到一些工具,如刀具、工具、电动工具等。
为了避免手部受伤,正确使用和操作这些工具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和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其次,佩戴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同时,在使用锐利工具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割伤手指。
三、保持皮肤水分和滋润手部皮肤的水分和滋润程度对手部健康非常重要。
干燥的环境和频繁的洗手容易导致皮肤干裂,进而引发手部皮肤炎症等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保湿霜或护手霜来补充皮肤水分,尤其是在洗手后或者长时间接触水的情况下。
此外,避免频繁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手液和清洁剂,以免伤害到手部皮肤。
四、做好手部防护在进行一些特定活动时,应注意做好手部防护。
比如在户外运动时,应佩戴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在进行日常家务时,可以戴上橡胶手套来保护手部免受清洁剂的腐蚀等。
此外,对于有接触有害物质的职业人群来说,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非常重要,如化学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以减少化学物质对手部的侵害。
五、避免过度使用手部频繁和过度使用手部容易导致手部疲劳和劳损。
因此,在进行一些力量活动或长时间使用手部的情况下,应适当休息,避免连续大力使用手部。
适时进行手部伸展运动,如握拳、扩展手指等,有助于缓解手部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保护手部健康。
综上所述,保护手部免受伤害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
安全在你手上――杜绝手部伤害范文近年来,手部伤害已成为社会上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因为疏忽大意,忽视了对手部的保护而发生手部伤害事故。
手部是人体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一旦手部受伤,不仅会对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还可能导致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手部的保护,杜绝手部伤害。
首先,了解手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手部至关重要。
人的手部由手指、手掌和手腕组成,手指和手腕之间通过手掌连接。
手指上覆盖着厚厚的角质层,内部有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组织。
手指可以进行精细的动作如拿取物品、书写等,手腕则可以进行力量的发挥如握拳、抓取重物等。
了解手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手部的重要性,进而更加关注手部的保护。
其次,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是预防手部伤害的关键。
在使用刀具、剪刀、锤子等工具时,要注意正确的握持方式和操作方法,避免手部与工具产生直接接触,以防止切割、刺伤或砸伤等伤害。
在使用电动工具和机械设备时,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手部直接接触运转中的部件,以免造成夹伤、撞伤等伤害。
此外,在使用化学品和腐蚀性物质时,应戴上防护手套,避免手部皮肤直接与有害物质产生接触,以免引发化学灼伤等伤害。
再次,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手部伤害的关键。
在进行高风险工作时,如焊接、建筑施工等,要严格遵守工作安全规程,服从操作指导,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减少手部直接受到伤害的风险。
在运动和体育活动中,要学会正确使用手部,避免过度用力、扭伤手腕等伤害。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手部的卫生,经常洗手,保持手部皮肤的干燥,减少皮肤病和感染的发生,进一步保护手部的健康。
最后,应构建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文化,推动预防手部伤害的工作。
保护手部伤害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手部伤害预防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促进职业卫生和安全教育的普及。
手部安全专题培训手部安全专题培训手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的工具。
许多职业需要进行手工作业,如医护人员、建筑工人、机械加工工人、厨师等,对手部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另外,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我们也需要运用手部进行各种活动,手部受伤会极大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为了保护手部,提高职业安全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进行手部安全培训。
一、常见的手部伤害1. 切伤:使用刀具、剪刀、玻璃等尖锐物品时,不慎切伤手部。
2. 磨擦伤:持续地使用手部从事某些工作,如写字、打字、绣花等活动,会引起手部疲劳、磨擦和受伤。
3. 扭伤和拉伤:手部肌肉、韧带和造成损伤的其他软组织在承受高强度的快速运动或肢体活动时,可能会受到扭伤或拉伤。
4. 烧伤和冻伤:烧伤和冻伤都可以引起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的严重损伤。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液体、气体或固体的热源,如高温物品、火、蒸汽等,手部可能会受到烫伤。
而在寒冷环境下,手部会遭受冻伤的风险。
二、如何预防手部伤害1. 操作过程中尽可能规范,执行操作规程,使用安全设备。
尽可能减少对手部的伤害性行为。
2. 使用各种防护手套和护腕。
3. 避免长时间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中工作,如果无法避免,需要使用相应的保护手套或加热/制冷设备。
4. 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健康的身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柔韧度和力气。
5. 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或身体训练,提高体能和职业技能。
6. 定期进行手部按摩或护理,确保手部血液循环顺畅。
三、手部急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部不免会受到伤害。
如果受伤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疼痛、感染、并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
在意外伤害后,请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清洁手部:受伤部位可能已经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及时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
2. 制止流血:如果伤口出血,需要用纱布或纸巾进行包扎止血。
如果出血严重,疼痛剧烈,应该及时就医。
3. 放置冰块:如果手部受到磨损,扭伤,拉伤等轻伤,可以在受伤部分放置冰块,减轻疼痛和肿胀。
手部伤害统计报告模板简介手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部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手部参与很多活动,比如工作、运动和日常生活。
然而,手部容易遭受伤害,例如切割伤、烧伤、摔伤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手部伤害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为大家提供了解手部伤害的一些基本知识。
统计数据通过对手部伤害病例进行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1.女性患者手部伤害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52% vs. 48%。
女性患者中年龄段在30-49岁之间的占比最高。
2.运动伤害和工伤伤害是手部伤害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了28%和24%的比例。
其中,三分之一的工伤伤害发生在建筑行业。
3.切割伤是手部伤害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到了33%的比例。
紧随其后的是烧伤、撞击和摔伤等。
在观察数据时,我们发现手部伤害的类型和原因都与职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手部伤害的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手部。
预防措施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保护手部:1.戴手套:手套能够保护手部不受到伤害,特别是在工作时需要使用机器和器械时。
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相应的材质和功能的手套,比如防切割手套、防热手套等。
2.使用安全器械:在使用刀具、切割机和电动工具时,需要使用安全装置,比如剪刀的保护套、操作按钮等。
3.坚持锻炼:对于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职业,可以适当进行手部锻炼,以增强手部的耐力和力量,从而减少手部疲劳和伤害。
4.加强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时刻注意安全,加强对安全的认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手部伤害的发生。
结论手部伤害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手部伤害的统计数据,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手部伤害的发生率。
2024年工作中手部容易受到的伤害及其预防现在很多的企业根本不把手部伤害事故当一回事,对事故原因不分析,对问题不追究,对教训不吸取。
为了不影响安全奖和年终评比,只要不是大事故,只要没有造成大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就隐瞒不报。
有的上级分管部门也不“苛求”下属单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内部消化,不追究任何责任。
因此,对一些小事故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责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更没有制定有力的防范措施,当出一些手部伤害事故,或者有事故苗头时,不及时排除,等到出了大事故,隐瞒不住,才引起重视,又是开会,又是检查、处罚,就这样的安全管理,竟通过数据技术处理、通过层层缩水、通过经济手段还把xx年度事故死亡人数xx年来首次降到10万人以下,其众多真相被遮掩的背后,一定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手部伤害事故的瞒报在奠基、在练胆。
手部伤害事故私了不报就敢中事故少报,到了真正的大事故,“瞒报”自然那就成了惯性选择。
经统计的手部伤害占事故总量的65.59%,并且我自己的大拇指的肌腱也曾在多年前的一次事故中被砸断。
平常我没有考虑过这一个巴掌五根手指,到底哪根最重要,听医生说,这根拇指最重要,如果少了这根拇指,整个手的功能就丧失了百分之六十,万幸肌腱接上了,如果我右手这根大拇指废了,真不知对我意味着什么?手是人体最易受伤害的部位之一,在全部工伤事故中,手的伤害大约占四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手的伤害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导致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
所以手的保护是职业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将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
在我国珠三角里,有无数家名称为“xx手指医院”的个体治疗机构,就在这个小小的三角形地区里,平均每年发生的断指事故至少在30000起以上,被工厂机器截断的手指至少40000根;每家经营超过xx 年的手指医院都接待了至少4000例手术,平均每天、每家医院会做1例断指再植手术。
4万根以上的人的手指,我不知道放在一起有多大一堆,而这只是一年的数量……这一数据也许并不准确,但大量手部伤害事故被忽视,却是不争的事实。
2024年安全在你手上――杜绝手部伤害手和手指是全身最容易受伤的部分,25%的致残事故是与手和手指有关的。
这类事故在我们铜板带厂尤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铜板带厂近五年53%的事故与手和手指有关,而实际情况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比例。
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将能大幅度降低铜板带厂事故率,所以为实现“零事故”目标,我们要首先从手上开始。
手的价值无以伦比,从来没有什么比手更有效更灵活的发明。
因此学会上下班如何保护双手,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依赖双手。
想一下,缺了一根手指,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想想就不舒服,是吧?所以每天,为了自己、同事和家人,无论上下班我们都要尽力避免手部伤害。
并尽自己所能,按操作规程和以下十条规则执行。
一、不要把手放在可能夹到、挤到或压倒的地方。
处理材料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是否有毛刺、飞边,材料表面是否粗糙、光滑。
接触设备1.严禁接触设备的运转部位和运动着的带材。
2.不准在剪刃间传递工具,不准用手触摸剪刃及伸向剪刃下面。
3.料在运行中不得量尺,以免手带入辊子和料卷内造成事故。
4.在往压辊、给料辊、圆盘剪、切断机、碎边机、卷筒等处引料时,不准直接用手,要用撬杠或专用工具,必须用手直接引料时,要采取严格安全措施。
5.清辊必须停电,采取支顶可靠措施。
6.靠近设备的运转部位和运动着的带材要考虑清楚,何种情况下会被伤害,如何预防?转运材料1.重的箱子或其它材料都要轻拿轻放。
2.事先检查一下门是否够宽,过门时是否会伤到手3.搬运重物前先检查重物形状和表面情况,然后戴上手套,擦掉物体表面油污、水或滑腻的脏物。
过门或其它狭窄区域时,尽可能将手放在物体的底部或上面,不要抱着两边。
(裂片刺伤,刺破和割伤的发生常常是因为搬运重物前没有预先检查隐患。
事先检查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并且可以远离伤痛。
例如,发现重物有毛边,那么搬运前戴上手套就可以保护双手。
同时,检查重物表面是否有油污、水或污物,免得拿不住掉下来,砸伤)4.吊运重物时,要严防钢丝绳挤手。
手部安全防护培训手是人类工作和生活中最常用的身体部位之一,所有工作都需要用手来进行操作。
然而,手部受伤是工作场所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而这些伤害通常是可预防的。
因此掌握手部安全防护知识对于工人来说非常重要。
手部安全防护的意义和目的手部安全防护是指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手部受到伤害,同时提高工作者对手部安全的意识。
手部安全防护的目的是减少工作场所中手部受伤的发生率,降低因手部受伤带来的生产力损失和医疗费用支出。
此外,实施手部安全防护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手部安全防护的方法1. 穿戴合适的手套穿戴合适的手套是预防手部受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手套。
例如,机械加工和建筑工人需要穿戴防护性能高的手套,而医护人员和食品处理人员则需要穿戴清洁性能高的手套。
2. 避免使用带有危险因素的设备或设施在工作场所中,一些设备或设施可能会对手部造成危险。
这些危险包括:尖锐的物品、旋转的机器、热源、剧烈的振动等。
避免这些有危险的环境和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手部受伤的风险。
3.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器设备的安全性工作场所中的机器设备需要被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性。
使用不安全的工具和机器是导致手部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
4. 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可以强化身体部位的稳定性,减少因身体姿势不当引起的手部受伤。
例如,摆放位置适合的工作台可以让工人拿到设备时保持身体平衡,同时避免脊椎、手腕以及手肘的扭曲姿势。
5.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预防手部受伤来说至关重要。
员工应该知道如何遵守安全规定、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识别潜在的危险环境,并及时报告安全问题。
结语手部受伤虽然常见,但是它们大多数都可以通过预防措施避免。
每个员工都应该了解手部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且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也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设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安全在你手上――杜绝手部伤害手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工作,还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是我们与外界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手部受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事故。
事实上,手部受伤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有可能对我们的职业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手部安全,杜绝手部伤害。
首先,了解手部伤害的常见原因非常重要。
手部伤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尖锐物品伤害:如刀、剪刀、针、玻璃等工具或物品的刺伤或割伤,常见于家庭、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意外;2.砸伤:物体的砸落或挤压,特别是在工作场所,如工地上的坠落物、机械设备的损坏等;3.化学物品刺激:接触强酸、强碱及其他有害化学品,容易引起手部化学烧伤;4.电器触电:人体与电器直接接触导致电击伤害;5.温度伤害:接触热物体或火焰时,容易导致烫伤或烧伤;6.过度使用:长时间重复使用手部,如长时间键盘操作、使用重物等,容易导致手部肌肉酸痛、腱鞘炎等问题;了解常见的手部伤害原因后,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手部伤害的发生率。
首先,正确使用和保护手部工具。
使用刀具、剪刀等锋利工具时,要保持手部和工具的稳定,刀锋的方向远离身体,避免拿刀玩耍或者将工具扔向他人。
在工作时,要戴上合适的手套或其他防护装备,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危险物品。
其次,注意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工作场所应该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乱堆乱放物品导致砸伤事故的发生。
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运转正常,避免意外伤害。
对于涉及化学品的工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戴上防护手套等防护装备。
第三,加强对电器使用的注意和维护。
在使用电器时,首先要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不要使用损坏的电器设备。
在操作电器时,应保持手部干燥,避免手湿的情况下接触电器设备。
第四,避免热物体和火焰的直接接触。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厨房、工厂和实验室等地方,要小心控制火焰和热物体的使用,避免因不慎造成烫伤或烧伤。
防止针刺伤安全局常识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尤其在医疗、护理、社会工作等领域中经常发生。
针刺伤不仅会对受伤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保障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防护意识和技巧。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止针刺伤的常识,以供参考。
第一、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手段。
首先,工作者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手套。
手套应该选用耐穿刺、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制作,保证手部不受到伤害,并且能够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其次,鞋子和工作服也应选择防滑、防穿刺的材料,保护工作者的脚部和身体。
另外,有些工作岗位可能需要佩戴面罩、护目镜等额外的防护用品,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第二、正确操作针具在使用针具时,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针刺伤的概率。
首先,需要使用新鲜的针头,不得重复使用。
其次,在使用针头前应检查是否有断裂或变形的情况,以免使用时折断或造成其他意外伤害。
另外,在使用和更换针头时,应该小心慢操作,避免突然或过快动作导致刺伤。
最后,在使用完针头后,应当将其放入专用的废弃针头容器中,严禁将针头随意丢弃或用手抓取取出。
第三、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定期接受职业培训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环节。
工作者应该定期参加有关职业安全和卫生的培训,了解最新的预防措施和操作要点。
同时,相关部门和单位也应该加强针刺伤防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工作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四、遵循正确的废弃物处理方法针头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环节。
废弃物应被严格分类,根据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使用完针头后,应将其放入专用的废弃容器中,以免刺伤处理人员。
在处理废弃物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锐利物品,同时也要确保废弃容器的封闭性,避免废弃物的二次污染。
第五、定期做好健康检查定期做好健康检查是防止针刺伤的重要手段。
工作者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如医生、护士等。
手部伤害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手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各种重要的功能,如抓握、握持、操纵物体等。
然而,由于手部与环境接触频繁且容易受伤,因此手部损伤是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根据统计,手部损伤是工作场所最常见的伤害之一,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手部伤害,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手部伤害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手部伤害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手部伤害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明确手部伤害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手部损伤的发生,减少工作中的意外伤害。
2. 适用范围:明确手部伤害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涉及手部操作和接触危险物质的岗位。
3. 职责分工:明确公司管理层、安全生产部门、班组长和员工自身在手部伤害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4. 危险预警:建立手部损伤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工作中存在的手部伤害危险及时预警,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5. 安全教育:每年对员工进行手部安全操作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 安全设备: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手部保护用具,如手套、护甲、护腕等,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7. 应急措施:建立手部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做好伤员的抢救和处理工作,减少损伤的程度。
8. 复审制度:建立手部伤害的复审机制,对手部伤害事故进行追踪和评估,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9. 法律法规: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手部伤害防护的法规和标准。
10. 审核评估:定期对手部伤害管理制度进行审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11. 典型案例:收集和总结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手部伤害案例,向员工进行宣传和警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手部伤害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 全员参与:公司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手部伤害管理,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确保每位员工都参与到手部伤害管理中来。
手部职业伤害与预防措施
手是人体最易受伤害的部位之一,在全部工伤事故中,手的伤害大约占四分
之一。
一般情况下,手的伤害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导致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
生活的能力。
所以手的保护是职业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将
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
在我国珠三角里,有无数家名称为“XX手指医院”的个体治疗机构,就在这
个小小的三角形地区里,平均每年发生的断指事故至少在30000起以上,被工
厂机器截断的手指至少40000根;每家经营超过10年的手指医院都接待了至少4000例手术,平均每天、每家医院会做1例断指再植手术。
4万根以上的人的
手指,我不知道放在一起有多大一堆,而这只是一年的数量……这一数据也许
并不准确,但大量手部伤害事故被忽视,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有手部伤害事故,说到底都是人为原因,政府的缺位、市场的失衡、管
理者与劳动者安全文化的缺乏,致使同类事故不断重复地发生。
所以2009年
要实现“三个压下来”,就要从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开始,把伤残人数压下来,通
过提高安全技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提高人员安全素质、通过加强安全
生产和全面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减少事故伤残和职业危害,真正把事故总
量压下来,而不仅仅是从统计数据上压下来。
手部容易受到哪些伤害?
手部伤害可以归纳为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机械性伤害和生物性伤害。
其中以机械性伤害最为常见。
手的机械性伤害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的。
前者可
波及骨、关节和肌腱,有时还会影响到神经;后者则更加严重,会大量出血并影
响其它部位,在治疗上也更为复杂。
手部损伤的程度区别很大,视致伤因素和
过程而定。
工作中最常见的是割伤和刺伤。
轻度割伤只伤及皮肤组织,重度则
可伤及其它组织,甚至引起部分或完全断肢;刺伤因伤口中可能有异物存在而更
加严重。
开放性手部损伤的愈合情况同受伤时手的脏污程度密切相关。
一般而言,化工厂、屠宰场、肉类加工厂和革制品厂的损伤极易导致感染并伴随其它
并发症。
由于现代工业广泛使用高压喷雾和喷射设备,手部因喷射致伤的事故明显
增加。
这类情况可见于内燃机、喷漆枪、润滑脂注射枪、塑料注射成型机和某
些汽修专用设备等。
如果喷射物不是沿切线方向冲击皮肤的话,不会导致皮肤
开裂,初期仅仅是刺痛而已,往往不被重视,直到由于局部缺血疼痛加剧时,
才会感到严重。
有时即便喷射物数量不多引起局部缺血,但经过几天后,也会
出现热刺激或化学刺激作用。
由于喷射物中含有溶剂,可能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手部烧伤可由火、赤热体、热气流、化学品或电击引起,致伤程度取决于
接触时间、烧伤面积和深度。
由于此类伤害频繁出现,有时可能非常严重。
接
触有毒、刺激性的或者过敏的化学品带来的危害,虽没有外伤,但造成的皮肤
损害绝不能忽视,是职业中毒的三大途径之一。
保护手的措施,一是在设计、制造设备及工具时,要从安全防护角度予以
充分的考虑,配备较完备的防护措施。
二是合理制定和改善安全操作规程,完
善安全防范设施。
例如对设备的危险部件加装防护罩,对热源和辐射设置屏蔽,配备手柄等合理的手工工具。
如果上述这些措施仍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话,则
可考虑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防护用具大致可分为手套、指套、手垫、套袖、护
肘等。
几乎没有工作不用到手。
手就像是一个精巧的工具,有着令人吃惊的力量
和灵活性,能够进行抓握,旋转,捏取和操纵。
事实上,手和大脑的联系是人
类能够胜任各种高技能工作的关键。
但是,如果在家庭或者工作中,你忽略了基本的安全规则,那么你的双手将会出现很大问题。
无论你在那里工作或者游戏,手的三种类型的损伤包括:事故后的创伤性损伤,接触有毒物质造成的接触性损伤,过度应用某组肌肉导致的重复性活动问题。
创伤性损伤包括擦伤,割裂伤(切割伤),挫伤,骨折和压榨伤。
创伤性损伤一般发生在粗心应用机器和工具时。
接触性损伤发生在当你的手与有害物质接触时,比如清洁剂或者化学物质。
烧伤也时接触性损伤。
重复运动问题发生在那些需要长时间重复用手的工作中。
明确危险因素并且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加以防范,每年能减少500000次手部损伤的机会。
应该尽量减少损伤手的机会,并且手部安全需要共同协作。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基本的安全规则并且遵守。
手部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起因于生产工作中存在着的事故隐患,不可能会有无缘无故的事故发生。
人为的不安全行为、物品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的影响、管理的欠缺四个方面均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手部伤害事故的发生,有可能是企业责任人缺乏安全意识、安全工作不务实、不认真执行、操作者有章不循或是管理混乱造成的。
企业责任人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国家在劳动保护方面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行为、企业管理严重缺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形同虚设等;甚至很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流水线没有建立健全操作章程、规则及完整的安全保护措施,或者即使有安全操作章程、规则,其管理人员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做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并没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机器老化、保养不到位、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检查马马虎虎;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员工在对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机器设备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下就上岗作业,操作时仅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冒险作业或者是盲目操作等,员工对于这种情况习以为常,思想麻痹,满不在乎,毫无危险意识,存在侥幸的心理,为图省事省力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操作失误,最终造成手部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