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6
精心整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引言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00]589号文《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进一步加强海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提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按照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规定,结合海南电网的实际制定“贯彻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有关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技术措施”。
为便于贯彻执行,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有关的内容共8个方面逐条从原文中引出(前面加要求2字)并用黑体字注明,然后表述反事故技术措11.1要求1.2要求22.l要求器。
回的“护动作”限去解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并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同时发出“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的信号。
在进行保护整定和校验时,应认真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组的负序电流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逻辑与时间的整定配合关系。
2.2要求11.7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
为避免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对于新投产机组、大修机组及同期回路(包括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控制回路、整步表、自动准同期装置及同期把手等)进行过更换或变动后,第一次并网前均应进行下面的工作。
a.应认真检查发电机同期口路的绝缘电阻,防止因直流接地导致继电器误动而造成非同期并列。
b.应提高同期回路电缆的绝缘水平,防止同期回路绝缘损坏造成发电机非同期合闸。
C.在检查发电机同期回路时应使用输入阻抗32kQ/V的仪器、仪表,防止仪器、仪表内阻过低引起非同期并列。
d.应对同期回路进行全面、细致的校核(尤其是同期继电器、整步表和自动准同期装置应定期校验人通过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加电(注意必须断开电压互感器)的方法进行模拟断路器的手动准同期及自动准同期合闸试验。
同时检查整步表与自动准同期装置的一致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 版)1 总则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1.3 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1.4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1.5 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2.1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2.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2.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112 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的配置原则:2.1.2.1 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2.2 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 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 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1. 引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异常时,继电保护系统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旨在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 事故类别及原因分析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首先需要了解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原因。
常见的电力系统事故包括短路事故、过电压事故和过负荷事故等。
其中,短路事故是指电路中出现的短路故障,可能导致电流过大,造成设备烧毁;过电压事故是指电压超过额定值造成设备损坏或引发其他事故;过负荷事故是指电力设备工作在超负荷状态下,可能引发设备损坏或系统不稳定。
分析事故的原因可以帮助制定适当的反事故措施。
3. 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及其原因,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短路事故反事故措施•安装合适的短路保护装置,例如熔断器、断路器等,及时切除故障区域,防止事故扩大;•设置合理的短路保护动作定值,确保故障能够被可靠地检测和隔离;•配备中央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短路故障的出现,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定期进行短路故障检测和预防,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过电压事故反事故措施•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例如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等,对电压超过额定值的情况进行及时隔离;•设置合理的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动作定值,避免虚警或漏警情况的发生;•进行电力系统的接地工作,减少因接地故障导致的过电压事故;•加强对维护和保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过负荷事故反事故措施•选取合适的负荷开关设备,确保能够适应负荷的变化;•设置合理的负荷保护装置的动作定值,避免过负荷现象的发生;•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利用智能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实现对过负荷事故的自动隔离和恢复;•加强对负荷侧的管理,合理分配负荷,均衡系统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1总则1.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1.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1.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1.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2.1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2.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2.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结线方式(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结线等):(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 有两套纵联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2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结线原则:(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和负电源。
关于颁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电安生[1994]191号为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水平,在总结多年来继电保护运行经验和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部组织编写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经组织专家讨论,审查通过,现颁发执行。
新建、扩建、技改等工程均必须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凡涉及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它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改造。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均应按本“要点”的规定执行。
科研、制造、基建、设计和运行等单位必须执行本“要点”的有关规定。
请各单位将执行“要点”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电力部安生司和国调中心。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工业部1994年1月)总的说明:(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2)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3) 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4)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5) 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高度通令中心负责解释。
1.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1.1 直流溶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1.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1.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结线方式(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结线等):(1) 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关于颁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电安生[1994] 191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各电力设计院,电科院,南京自动化所,各有关 基建、制造单位:为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水平,在总结多年来继电保护运行经验 和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部组织编写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经组织专家讨论,审查通过,现颁发执行。
新建、扩建、技改等工程均必须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凡涉及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改造。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均应按本“要点”的规定执 行。
科研、制造、基建、设计和运行等单位必须执行本“要点”的有关规定。
请各单位将执行“要点”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电力部安生司和国调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一九九四年总的说明:(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 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 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 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 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 释。
1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1.1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1.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94版)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负荷也不断增加,而电力事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防止电力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篇文档将重点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一、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指在发生断电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将电力系统分段或切断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系统的过电流、欠电压、过电压和接地等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接地保护以及差动保护等。
其中,过电流保护是继电保护中最常用的一种。
二、安全自动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系统。
安全自动装置包括二次侧欠电压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及断路器操作装置等。
安全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及设备状态监控,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防止设备过载,避免过电流和过电压的情况发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危险;•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并正确设置保护参数;•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巡检设备、防止设备过载、监测运行情况、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定期检测和维护以及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手段,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总则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1.3 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1.4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1.5 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2.1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2.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2.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1 1 2 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的配置原则:2.1.2.1 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2.2 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 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 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2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接线原则:2.2.1 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负电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1总则 1.1A《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宜反爭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J汇总了女年來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迓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木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1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见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木''要点'‘的规定。
1.3木''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題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匸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J'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木''要点"中重复列出。
1・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木'•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木“要点"执行。
1. 5木•'硬点"由电力匸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宜基木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増强保护功能的兀余度。
2」鼻直流熔断器的配宜原则如下:人2・1. 1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2以1.2由一组保护装宜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俅线差动保护、变乐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辭的变电所接线方式1 1 2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的配宜原则:b・12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b ・1. 2.2保护装宜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人2」. 3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湍供电,也可适十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A 5 采用••近后备J京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求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求1.3由不合熔断器供电或不合公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庇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承诺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求,必需经空接点输入。
12.3一切的继电庇护定值实验,都必需以适合正式运转前提(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等)为准。
1.4找直流接地,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公用端子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联贯,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公用端子对放纵的一切庇护装置,在直流回路复原优秀后再复原庇护装置的运转。
1.1.5采用ldquo;近后备rdquo;绳尺只要一套纵联庇护和一套后备庇护的线路,纵联庇护与后备庇护的直流回路应别离由公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8.1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需别离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别离由公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7.4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
12.7不宜用调整极化继中的接点不改动其起动值与前往值;厂家应庇护质量并应对继电器加封。
9.2新设想变电所,不应采用储能电源作操作电源。
对现有零碎,其操作电源应分为如下的各自力组,并按期作操作。
5.5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本地离隔。
15.1为了保证静态庇护装置的普通运转,最高的周围情况温度不跨越+40℃,装置的室内温度不得跨越+130℃,如不知足请求应装设空调装备。
第 2 页共 7 页(1)引入高压变电所开关场的扶引线电缆部门,应采用双层绝缘护套的公用电缆,两头为金属屏障层,屏障层对外皮的耐压水平可选用15kv,50hz,1分钟。
(2)关于短线路,能够上述公用电缆直接联通两侧的扶引线庇护,但寄望:15.4弊端录波器盘的电流电压回路及其接线端子等,必需知足继电庇护二次回路质量请求,其接入电流应取自不饱和的仪表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回路,不然取自后备庇护的电流回路,并接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开头。
施2023-11-05CATALOGUE目录•继电保护事故的危害•继电保护事故原因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重要性•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分类及实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具体方案•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未来发展趋势01继电保护事故的危害对电力系统的危害降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其他设备或元件损坏,进一步加剧电力系统的故障,降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增加运行维护难度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难度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维修和处理。
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不稳定状态,影响电力输送和分配的效率和质量。
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本身的损坏,进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设备损坏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影响设备的性能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设备的运行状态不稳定,加速设备的磨损和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030201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停电,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停电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用户设备的安全受到影响,如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可能因停电或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
影响用户的安全继电保护事故可能导致用户遭受经济损失,如因停电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因设备损坏导致企业损失等。
经济损失02继电保护事故原因分析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制造工艺不良、材料不当等,可能导致运行时发生故障。
设备质量问题设备长时间运行,部件磨损、老化,未及时更换,也会引发故障。
设备老化问题设备维护、检修不到位,如清洁、润滑不及时,紧固件松动等,也可能导致故障。
设备维护不当设备因素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不严格,如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不健全等,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或操作不规范,如误接线、误整定等,可能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
人员素质问题部分运行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掌握不够,不能适应电网发展需求,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本文将讨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的要点。
首先,反事故措施应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装置的潜在故障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维护包括清洁、紧固连接、润滑等,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故障排除措施,以解决各类故障和故障的可能原因。
其次,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必须进行定期的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可以验证装置的逻辑和响应性能,以确保装置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处理各类故障情况。
同时,还应进行一系列的动态测试,以测试装置的响应时间和灵敏度,确保装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动作。
此外,反事故措施还应包括对装置参数的定期校验和校准。
装置参数的准确性对于正确的保护动作至关重要。
定期校验和校准可以验证装置参数的准确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装置在各类故障情况下能够正确地工作。
另外,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还应制定相应的设备备份和冗余措施。
备份和冗余措施可以确保在主装置故障或失效时,系统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装置,以防止故障进一步发展。
备份和冗余措施还可以保证系统的连续供电和正常运行。
此外,反事故措施还应包括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规范对于装置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培训和指导可以提高操作人员对装置的了解和操作能力,确保装置能够正确地投入和退出运行。
最后,反事故措施还应包括装置故障和事故的记录和分析。
记录和分析可以为装置故障的原因和成因提供重要的参考,为今后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提供经验和依据。
同时,还应及时报告和通知相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的要点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功能测试、参数校验和校准、设备备份和冗余、操作人员培训和指导、装置故障记录和分析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关于颁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电安生[1994]191号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各电力设计院,电科院,南京自动化所,各有关基建、制造单位:为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全运行水平,在总结多年来继电保护运行经验和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部组织编写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经组织专家讨论,审查通过,现颁发执行。
新建、扩建、技改等工程均必须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凡涉及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它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改造。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均应按本“要点”的规定执行。
科研、制造、基建、设计和运行等单位必须执行本“要点”的有关规定。
请各单位将执行“要点”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电力部安生司和国调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一九九四年总的说明:11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22 保护装置用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台)闸出口继电器及相关回路53 信号回路84 跳闸压板95 保护屏106 保护装置本体127 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138 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139 整流电源及储能电源1610 保护二次回路电压切换1711 保护原理1812 现场实验2213 现场运行2814 厂用电保护3015 其他30总的说明:(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实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1总则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如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旳根本阅历,也是事故教训旳总结。
1.2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既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峻威逼安全运行旳必需马上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打算地予以更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需遵守本“要点”旳规定。
1.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旳全部内容。
有旳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经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局部也在本“要点”中反复列出。
1.4过去颁发旳反措及有关文献凡与本“要点”有抵触旳,应按本“要点”执行。
1.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直流熔断器与有关回路配置根本规定:消退寄生回路:增加保护功能旳冗余度。
2.1直流熔断器旳配置原则如下:2.1.1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2.1.2由一组保护装置掌握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多种双断路器旳变电所接线方式 1 1 2 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旳配置原则:2.1.2.1每一断路器旳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旳直流熔断器供电。
2.1.2.2保护装置旳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有两组跳闸线圈旳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旳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旳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旳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旳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旳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宜地分派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承受“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旳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与后备保护旳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旳直流熔断器供电。
2.2接到同一熔断器旳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旳接线原则:2.2.1每一套独立旳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旳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旳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旳线圈回路,都必需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获得直流旳正、负电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详解点击次数:66 发布时间:2011-11-241总则?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汇总了多年来设计与运行部门在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基本经验,也是事故教训的总结。
?1.2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本“要点”;现有发电厂、变电所设施,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更改,其他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制造和科研部门也必须遵守本“要点”的规定。
?1.3本“要点”只是要点,不是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的问题在其他部颁规程如《现场试验工作保安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某些部分也在本“要点”中重复列出。
?1.4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文件凡与本“要点”有抵触的,应按本“要点”执行。
?1.5本“要点”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2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基本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
?2.1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2.1.1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2.1.2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112断路器、双断路器、角接线等的配置原则:?2.1.2.1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2.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3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1.4有两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差动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2.1.5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差动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2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接线原则:?2.2.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负电源。
?2.2.2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入的直流正、负电源。
?2.2.3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负电源。
?2.3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触点输出。
?2.4找直流接地点,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连接,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回路恢复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置的运行。
?2.5所有的独立保护装置都必须设有直流电源断电的自动报警回路。
?2.6上、下级熔断器之间必须有选择性。
?3保护装置用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合)闸出口继电器及相关回路?3.1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于0.09mm,如用线圈线径小于0.09mm的继电器时,其线圈须经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圈断线;如果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220V电源用于110V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联电阻的方式时,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电源。
?3.2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下列要求的消弧回路:?3.2.1不得在它的控制触点上并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3.2.2用电容或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极管上都必须串入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极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短接。
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圈的端子上。
?3.2.3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绝不允许低于600V。
?3.2.4注意因并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延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
?3.3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50%,以防止继电器线圈正电源侧接地时因直流回路过大的电容放电引起的误动作;但也不应过高,以保证直流电压降低时的可靠动作和正常情况下的快速动作。
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5W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允许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绝缘强度。
如果适当提高了起动电压还不能满足防止误动作的要求,可以考虑在线圈回路上并联适当电阻以作补充。
?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由于连线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但不要求快速动作。
?3.4断路器跳(合)闸线圈的出口触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联自保持的继电器回路,并保证:?a.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触点不断弧。
?b.断路器可靠跳、合闸。
?3.4.1对于单出口继电器,可以在出口继电器跳(合)闸触点回路中串入电流自保持线圈,并满足如下条件:?3.4.1.1自保持电流不应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50%左右,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5%。
?3.4.1.2出口继电器的电压起动线圈与电流自保持线圈的相互极性关系正确。
?3.4.1.3电流与电压线圈间的耐压水平不低于交流1000V、1min的试验标准(出厂试验应为交流2000V、1min)。
?3.4.1.4电流自保持线圈接在出口触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
?3.4.2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可能同时跳闸时,宜由防止跳跃继电器KBJ实现上述任务,防跳继电器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小于跳闸电流的50%,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10%,并满足第3.4.1.2~?3.4.1.4?条的相应要求。
?3.5不推荐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
?3.6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圈或回路并联使用时,应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连线引出。
?4信号回路?4.1应当装设直流电源回路绝缘监视装置,但必须用高内阻仪表实现,220V的高内阻不小于20kΩ;110V的高内阻不小于10kΩ。
?4.2检查测试带串联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必须保证在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件下分别保证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
?5跳闸连接片?5.1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跳闸回路外,其他直接控制跳闸线圈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连接片应装在跳闸线圈和出口继电器的触点间。
?5.2经由共用重合闸选相元件的220kV线路的各套保护回路的跳闸连接片,应分别经切换连接片接到各自起动重合闸的选相跳闸回路或跳闸不重合的端子上。
?5.3综合重合闸中三相电流速断共用跳闸连接片,但应在各分相回路中串入隔离二极管。
?5.4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应满足以下要求: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检查并确证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距离;检查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
?6保护屏?6.1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
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连接,然后在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排与控制室接地网连通。
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100mm?2。
?6.2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6.3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6.4所有用旋钮(整定连接片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必须加铜垫片,以保证接通良好,特别注意螺杆不应过长,以免不能可靠压接。
?6.5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6.6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过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入保护屏内,此时:?6.6.1引入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
?6.6.2经抗干扰电容后,引入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远离直流操作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入(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些导线捆绑在一起。
?6.6.3引入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6.7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6.8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入)线应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5mm?2。
?6.9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
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其布置也应明确分区。
?6.10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
?7保护装置本体?7.1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7.2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圈间必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7.3外部引人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触点,进入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7.4半导体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触点或光耦输出。
?8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8.1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触点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
?8.2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8.3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靠紧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小于100mmm?2两端接地的铜导线。
?8.4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
?8.5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
?9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9.1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9.2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接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9.3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将N600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断路器或接触器等。
?9.4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如认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V。
其中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9.5宜取消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B相接地方式,或改为经隔离变压器实现同步并列。
?9.6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内也可以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