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18
深圳市停车位配建标准
深圳市停车位配建标准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用途,规定了相应的停车位配建数量和要求。
根据深圳市有关规定,高层住宅区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1个停车位,低层住宅区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0.8个停车位。
商业综合体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1个停车位,办公楼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0.6个停车位,医院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不少于1.5个停车位。
此外,深圳市还规定了停车位的尺寸和布局要求,如停车场车位宽度不少于2.4米,长度不少于4.8米,两个车位之间的间距不少于0.5米;停车位布局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确保车辆进出通畅,且不影响周围交通。
以上是深圳市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基本内容,旨在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配备水平,保障市民出行需求,促进城市交通的有序发展。
- 1 -。
深圳公共住房建设标准
深圳公共住房建设标准
深圳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是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等原因,住房问题一直是深圳市民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深圳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公共住房建设计划,旨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
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面积
深圳市公共住房的建筑面积应该在30-60平方米之间,其中一室一厅的住房面积应该在30-40平方米之间,两室一厅的住房面积应该在50-60平方米之间。
2. 建筑结构
深圳市公共住房的建筑结构应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以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设施设备
深圳市公共住房应该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设备,包括厨房、卫生间、淋浴间、空调、电视、电话等。
4. 环保要求
深圳市公共住房应该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地理位置
深圳市公共住房应该建在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方,以方
便住户的生活和工作。
总之,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是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深圳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公共住房
建设力度,为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
公用设施配置标准一、道路交通设施1. 城市道路应设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并按照交通流量合理布局。
2. 公共停车场应按照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进行设置,并配备相应的停车设施和管理设施。
3. 公共交通应布局合理、方便市民出行,并配备相应的公交车辆和管理设施。
4. 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并保持清晰、完好和易于识别。
二、给水排水设施1. 给水系统应按照城市规划和用水需求进行布局,并配备相应的水源、水厂和水管网等设施。
2. 排水系统应按照城市规划和排水需求进行布局,并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厂、排水管道和污水泵站等设施。
3. 雨水排放应设置雨水管道和雨水泵站,并保持畅通、易于维修和管理。
三、电力电信设施1. 城市电网应按照城市规划和用电需求进行布局,并配备相应的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施等。
2. 电信设施应包括电话、电视和互联网等,并按照城市规划和用户需求进行布局。
3. 电力和电信设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并保持安全、可靠和易于维修。
四、环卫环保设施1. 垃圾处理应设置垃圾收集站、转运站和填埋场等,并配备相应的垃圾运输车和填埋设备。
2. 公共厕所应按照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进行布局,并保持清洁、卫生和易于使用。
3. 环境监测应建立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监测网络,并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五、消防安全设施1. 消防设施应包括消防站、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源等,并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2. 消防安全宣传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3. 火灾预防应制定火灾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园林绿化设施1. 公园绿地应按照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进行布局,并配备相应的休闲设施和植物景观等。
2. 街道绿化应种植适宜的行道树和绿化带,并保持绿化设施的清洁和维护。
3. 园林绿化管理应加强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保持绿地的卫生和安全。
七、公共服务设施1. 教育设施应按照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进行布局,并配备相应的教育设施和管理人员。
主要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指标 表12.4.2.1用途分类 单位 ①标准 ②特例或中心区补充标准 ③上下客货泊位 单元式住宅、单身宿舍 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 0.6~1.0② 对小户型的住宅取低限③ 专门或利用内部道路为每幢楼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及1个上下客泊位 住宅 独立式住宅 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 ≥1.0商业区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 小于等于2000 m 2部分取2.0,超过2000 m 2以上部分取0.4~1.5② 公共交通发达的中心区取0.4~0.6③ 每1000 m 2建筑面积设1个装卸货泊位 独立购物中心、专业批发市场 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0.8~2.0② 公共交通发达的中心区取0.8~1.2③ 每1000 m 2建筑面积设1~2个装卸货泊位 商业酒店、餐厅 车位/客房车位/10座 ① 0.2~0.5车位/客房,0.8~2.0车位/10座② 公共交通发达的中心区、商业区,取0.2~0.3车位/客房,0.8~1.0车位/10座③ 每100间客房设1个装卸货泊位、1个小型车辆港湾式停车位、0.5个旅游巴士上下客泊位续表12.4.2.1用途 分类 单位 ①标准 ②特例或中心区补充标准 ③上下客货泊位行政办公楼 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 0.4~2.0② 公共交通发达的中心区内取0.4~0.8③ 每2000 m 2建筑面积设1个装卸货泊位、1个小型车辆港湾式停车位 办公 其它办公楼 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 0.3~1.0② 公共交通发达的中心区内取0.3~0.5③ 每2000 m 2建筑面积设1个装卸货泊位、1个小型车辆港湾式停车位厂房 车位/100m 2建筑面积 ① 0.2~0.6② 近市区的厂房取高限。
所提供的车位半数应用作停泊客车,其余供货车停泊及装卸货物之用③ 在面积不少于45m×40m 的地盘除设一般货车使用的装卸货泊位外,应另设大货车装卸货泊位,供货柜车使用。
深圳公共场所标准深圳是中国的先进城市之一,拥有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为了确保市民和游客的安全和舒适,深圳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共场所标准。
以下是关于深圳公共场所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设施设备标准:深圳公共场所要求设施设备达到一定的标准。
例如,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入口,并配备良好的消防设备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根据场所的性质和功能,还需要配备适宜的座椅、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
2. 安全标准:公共场所的安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深圳要求公共场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例如,防火要求是公共场所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深圳规定公共场所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3. 环保标准:深圳致力于建设绿色环保的城市,公共场所也要符合相应的环保标准。
例如,公共场所的建筑设计应符合节能要求,使用环保材料,并设置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
此外,公共场所应提供充足的绿化和植被,以改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4. 无障碍标准:深圳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公共场所也需要提供无障碍服务。
例如,公共场所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坡道和电梯,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便利。
此外,公共场所还应设置无障碍洗手间和停车位,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方便地使用相关设施。
5. 卫生标准: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是保障市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深圳规定公共场所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并确保公共区域的清洁和卫生。
例如,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提供卫生纸和肥皂等基本卫生设施,并定期进行保洁工作。
6. 服务标准:深圳鼓励公共场所提供优质的服务。
公共场所应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
同时,公共场所还应提供便利的信息查询和导航服务,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
总之,深圳公共场所的标准涵盖了设施设备、安全、环保、无障碍、卫生和服务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营造安全、便利和舒适的公共场所。
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是指为了满足市民基本住房需求,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权益,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住房面积标准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规定,公共住房的建筑面积应当符合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规定。
其中,住房建筑面积的标准应当按照不同的户型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家庭的住房需求。
例如,一室一厅的公共住房建筑面积应当不少于40平方米,二室一厅的公共住房建筑面积应当不少于6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公共住房建筑面积应当不少于80平方米。
二、住房设施标准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规定,公共住房应当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家具,包括床、衣柜、书桌、椅子、沙发、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
此外,公共住房还应当配备基本的厨房设施和卫生间设施,以满足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住房位置标准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规定,公共住房应当建设在城市的合适位置,方便住户出行和生活。
公共住房的位置应当考虑到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周边商业设施的完善程度、住户的工作和学习地点等因素,以满足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住房租金标准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规定,公共住房的租金应当按照市场租金的一定比例确定。
具体来说,公共住房的租金应当不高于市场租金的70%。
此外,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公共住房的租金应当适当减免,以满足他们的基本住房需求。
总之,深圳市公共住房建设标准是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住房面积标准、住房设施标准、住房位置标准和住房租金标准等方面,旨在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深圳公共场所标准深圳公共场所标准一、卫生条件1.场所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无垃圾、无污水、无异味。
2.设有足够的卫生设施,如厕所、洗手间等,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3.场所内应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以保证空气流通和照明充足。
二、设施设备1.场所内应配备齐全的设施设备,如空调、电视、音响、灯光等,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2.设施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3.场所内应设有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以保证公众的生命安全。
三、卫生防疫1.场所内应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2.场所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3.场所内应设有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遵守垃圾分类处理规定。
四、环境保护1.场所内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场所内应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场所内应使用环保材料和用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公共秩序1.场所内应遵守公共秩序,禁止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
2.场所内应维护公共安全,防止火灾、盗窃等安全事故发生。
3.场所内应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六、服务质量1.场所内应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
2.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礼仪规范,热情周到地为公众服务。
3.场所应提供多语种服务,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
七、安全管理1.场所内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场所内应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和监控设备,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3.场所内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4.场所内应加强火源管控和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信息公示5.场所内应公示相关信息和服务指南,方便公众获取信息和了解服务流程。
6.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指示牌和标识标牌,指引公众前往所需区域或设施设备。
7.场所内应提供投诉渠道和处理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公众的投诉和建议意见。
龙华区公共配套建设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龙华区作为深圳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近年来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举足轻重,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也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共配套建设标准,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龙华区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定。
龙华区公共配套建设标准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包括道路、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则包括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学校等,为市民提供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是保障市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包括卫生院、社区医疗中心等,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
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公交站、地铁站、停车场等,方便市民出行。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则是提高市民体育锻炼水平的重要手段,包括体育馆、游泳池、球场等。
龙华区规定了公共配套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龙华区要求建设标准高,质量过硬,提供完善的服务;对于文化教育设施建设,要求保障市民的学习和文化需求,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对于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卫生保健工作,保障市民健康;对于交通设施建设,要求便捷高效,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求提供多样的体育项目,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促进全民健身。
龙华区的公共配套建设标准实施情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龙华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配套建设的投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建设质量,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龙华区加快道路建设和交通枢纽建设,提高道路网密度和覆盖范围,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有效防止城市内涝。
在文化教育设施建设方面,龙华区新建了多所学校和文化中心,打造了一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第2、3、5、10.3章节(征求意见稿2011.07.22)深圳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七月目录修订说明 2 第2章用地分类与使用 32.1 城市用地分类 32.2 建设用地标准82.3 土地混合使用 9 第3章用地规划与布局 153.1 居住用地 153.2 工业用地 173.3 仓储用地 183.4 城市绿地 19 第5章公共设施235.1 分级分类标准 235.2 布局准则 235.3 市级和区级公共设施 245.4 社区级公共设施 245.5 公共设施混合设置指引 25 第10章其他 3210.1 自然保育 -10.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0.3 城市综合防灾和减灾 32第2章用地分类与使用2.1 城市用地分类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和中类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9大类、39中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适建范围、量化控制等土地混合使用要求应符合“2.3土地混合使用”。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6的规定。
表2.1.6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2.2 建设用地标准2.2.1 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政府社团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广场八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控制在75~95平方米。
2.2.2 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人均单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2.2.3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用地汇总表宜采用表2.2.3的格式。
深圳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1. 背景随着深圳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深圳市政府决定制定一套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以确保各个社区和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定和定义深圳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指标,以便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并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充足供给。
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深圳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医院、社区中心、公园、消防站、公交站、养老院等。
4.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指标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的便利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深圳市政府制定了以下配置指标:- 学校: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所学校,满足当地学龄儿童的就学需求。
- 医院: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所医院或医疗卫生中心,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 社区中心: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座社区中心,为居民提供文化、运动、娱乐等服务和活动场所。
- 公园: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座公园,提供休闲、健身和绿化的场所。
- 消防站: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座消防站,保障居民的安全和防火需求。
- 公交站: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个公交站,方便居民出行和交通出行。
- 养老院:每个社区或居住区应配置至少一家养老院,为高龄居民提供照料和关怀。
5. 实施与监测深圳市政府将通过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监测工作,确保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指标得到有效落实,并及时调整和优化配置方案。
6. 结论深圳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的制定将有效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便利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注:①▲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项目。
公共加油站
8.2.1 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1.2km。
8.2.2 城市公共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应符合表8.2.2的规定。
公共加油站的用地面积(万m2)表8.2.2
电力
35-110kV变电所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表7.2.7-1
220-500kV变电所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表7.2.7-2
给水
表8.0.6 水厂用地控制指标
表9.0.5 泵站用地控制指标
注: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
2加压泵站设有大容量的调节水池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
3本指标未包括站区周围绿化带用地。
污水
表6.0.1-2 污水泵站规划用地拍标(m2·s/L)
注:1.用地指标是按生产必须的土地面积。
2.污水泵站规模按最大秒流量计。
3.本指标未包括站区周围绿化带用地。
6.0.2 排水泵站结合周围环境条件,应与居住、公共设施建筑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