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汇总表
- 格式:pdf
- 大小:201.07 KB
- 文档页数:28
6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分级6.1 公共设施分为城市、社区2大类;按市(区)级、镇街级、单元社区(居住区)和基层社区(居住小区)级四级配置。
市(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6.2 市(区)级公共设施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区为单位,合理布置,统筹安排。
6.3 市(区)级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大专以上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6.4 市(区)级医疗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市(区)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疗养院、血站、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
6.5 市(区)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青少年宫、影剧院、文化馆等。
6.6 市(区)级体育设施包括体育中心、综合体育场馆、专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
6.7 市(区)级社会福利设施应配置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殡仪馆等项目,并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6.8 市级和区级商业设施应根据相关规划中所确定的市级和区级商业中心,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相应的商业设施。
镇街级、单元社区和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6.9 镇街级、社区级公共设施,分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社会福利、市政公用、道路交通、社区服务9类设施。
6.10 镇街级、单元社区、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应与服务人口规模相适应,具体按表6.9的规定执行。
当服务人口规模介于两个级别之间时,除按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
6.11 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按表6.9的规定执行同时,还需符合本规定“7道路交通”和“8市政设施及其他公用设施”章节的相关要求。
社区用房相关规定6.12 社区用房是指用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功能用房,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托老所、以及政府指定的其他用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设施用房,其配置标准按表6.9的规定执行。
丰都县龙河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功能定位与开发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规划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四线规划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导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建设项⽬配建停车场(库)标准汇总各省市建设项⽬配建停车场(库)标准汇总Parking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录:⼀、北京市标准⼆、上海市标准三、天津市标准四、重庆市标准五、浙江省标准六、⼭东省标准七、南京市标准⼋、长沙市标准九、沈阳市标准⼗、哈尔滨市标准⼀、北京市标准依据《北京地区建设⼯程规划设计通则》5.2.2 机动车1.凡本市⾏政区域内建设下列⼤中型公共建筑, 均须按照本规定配套建设停车场(含停车库,以下简称停车场)。
(1).建筑⾯积1000平⽅⽶以上(含1000平⽅⽶)的饭庄。
(2).建筑⾯积2000平⽅⽶以上(含2000平⽅⽶)的电影院。
(3).建筑⾯积5000平⽅⽶以上(含5000平⽅⽶ )的旅馆、外国⼈公寓、办公楼、商店、医院、展览馆、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
现有停车场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 应按本规定逐步补建、扩建。
⼩型汽车按每车位40平⽅⽶计算,⾃⾏车按每车位1.8平⽅⽶计算。
(2)旅馆中的⼀类指《旅游旅馆设计暂⾏标准》规定的⼀级旅游旅馆,⼆类指该标准规定的⼆、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该标准规定的四级旅游旅馆。
(3)餐饮中的⼀类指特级饭庄,⼆类指⼀级饭庄。
(4)商场中的⼀类指建筑⾯积10000平⽅⽶以上的商场,⼆类指建筑⾯积不⾜10000平⽅⽶的的商场。
(5)体育场馆中的⼀类指15000座位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位以上的体育馆,⼆类指不⾜15000座位的体育场或不⾜3000座位的体育馆。
(6)多功能的综合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80%计算。
7.1.2 布局要求4.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集贸市场和⼈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其它各型车辆停车位的换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的有关规定。
(3)配建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地下或多层车库。
⼆、上海市标准依据《上海市建筑⼯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9 建筑⼯程配置停车位指标70、建筑⼯程配建的机动车停车位指标,以⼩型车为计算当量,⾮机动车以⾃⾏车为计算当量,各类车辆的换算当量系数应符合以下规定:机动车类:⼩型车为1.0。
社区设施配置表本文档旨在提供社区内的设施配置清单,并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享受。
1. 公共设施- 社区公园:提供休闲、健身和户外活动的场所。
- 儿童游乐场:为儿童提供安全、可互动的游乐设施。
- 健身房:提供健身器材和运动场所,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 游泳池:为居民提供夏季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 多功能活动厅:可用于举办社区活动、会议和聚会。
- 慢跑道:提供方便、安全的慢跑环境。
2. 教育设施- 幼儿园:为社区内的幼儿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 小学:提供基础教育服务,帮助培养儿童的研究能力和品德修养。
- 中学: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中等教育服务,助力其未来发展。
- 图书馆:提供各类书籍和研究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知识需求。
3. 医疗设施- 社区卫生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疾病的诊治。
- 药店:提供常用药品和药物咨询服务,满足居民的日常健康需求。
4. 商业设施- 超市:提供生活用品、食品和日常必需品的购买渠道。
- 餐厅:提供各类美食和就餐场所,满足居民的饮食需求。
- 商场/购物中心:为居民提供购物、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 银行/ATM:提供银行业务和自动取款设备,方便居民的金融交易。
5. 娱乐设施- 电影院:提供各类电影的放映,供居民观影娱乐。
- 游乐场: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 KTV:提供唱歌娱乐和聚会的场所。
- 桌游室:提供各类桌面游戏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以上仅为社区设施的部分列举,具体的设施配置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社区将持续改善和完善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14章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标准14.0 本章所指“公共设施”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简称“国标分类”)中的“公共设施”(即C大类)不同。
本章的“公共设施”是指“国标分类”中R22类的全部项目,以及C与U大类中的部分项目。
14.1 长沙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采用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14.1.1 长沙市公共设施可分为五级进行配置:市级、区级、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
其中,市与区的规模按各自相应行政区范围确定,居住地区的人口规模为10~15万人,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3~5万人,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0.7~1.5万人。
14.1.2 长沙市公共设施可分为八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文化娱乐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7)商业设施;(8)市政公用设施。
14.2 市级与区级公共设施14.2.1 市级与区级公共设施包括的项目内容,详见表14.2.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筹安排。
其中,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宜相对集中,独立设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以便形成市区级文化中心。
14.3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14.3.1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包括的项目内容详见表14.3.1:14.3.2.1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公共设施项目的安排应按照表14.3.2的规定。
当居住人口规模达到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规模时,应按照表14.3.2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设施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介于居住地区与居住区或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之间时,除了按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
14.3.2.2 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分别形成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一般资格要求:、供应商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要求的条件;、项目所在地或公司所在地检察机关出具的有效的无行贿犯罪行为记录证明(“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开具日期须为采购公告发布后,否则视为无效);、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注:该项目供应商只能选择一个包进行报名。
如有多个包均报名的情况,以报名下载招标文件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准。
一、项目名称:剑河县个户以上农村居民点村庄规划编制(D包)采购项目二、项目地点:剑河县柳川镇、岑松镇、革东镇、仰阿莎街道共个户以上自然寨,具体地点由业主指定。
三、交货时间或服务时间:合同签订后个工作日。
采购预算价:人民币壹佰陆拾捌万元整(小写:¥.元)。
五、采购类别:服务类采购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编制工作基本要求(一)规划原则遵循“注重衔接、解决基本、因地制宜、农村特色、简洁易懂、农民支持”的原则编制村庄规划,做到村庄规划的好编、好懂、好用。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近期为年,远期至年。
(三)规划类型根据村庄发展实际和对规划深度的不同要求,将村庄规划分为基础版村庄规划和深化版村庄规划两种编制类型,各村编制类型详见附件。
基础版村庄规划:主要指为支撑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基础性项目建设,满足村庄基本建设管控需求编制的村庄规划,规划重点明确村庄农房建设管理和风貌管控要求,落实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配建等内容。
深化版村庄规划:主要指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满足村庄提质升级、特色和专业化等全面发展需求编制的村庄规划,包括村庄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引导、建设用地布局、三生空间管控、农房建设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安排、近期建设规划等内容。
(四)编制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应在凯里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镇总体规划指导下,以乡镇域乡(镇)村体系规划为支撑,推进村庄规划与村土地利用规划及村土地利用允许建设区划定工作的相互融合,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一个规划成果原则推动村庄规划与村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首先,针对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应包括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
医疗卫生设施包括医院、诊所等,其配置标准应根据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确定,以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幼儿园等,其配置标准应考虑到学龄儿童的数量和年龄分布情况,以满足他们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其配置标准应根据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确定,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还应包括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公共休闲设施等。
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公交站、地铁站等,其配置标准应考虑到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频次,以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商业设施包括超市、商场、便利店等,其配置标准应根据居民的购物需求和消费习惯确定,以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便利性。
公共休闲设施包括公园、广场、游乐场等,其配置标准应考虑到居民的休闲需求和活动习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总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布局和功能,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同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还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相衔接,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希望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布局,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
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公共设施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严格按照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舒适度。
首先,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
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居民对于公共设施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时,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居民的需求,确定公共设施的类型、数量和布局。
只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配套标准。
其次,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应当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协调。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制定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时,应当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协调,确保公共设施的布局和数量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一致。
只有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协调,才能使公共设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
另外,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制定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时,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避免因为规划不周导致公共设施的短缺和浪费。
只有注重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更加符合城市的长远发展需求。
最后,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应当注重质量和服务。
公共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质量和服务。
在制定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时,应当注重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公共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只有注重质量和服务,才能使公共设施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设施。
总之,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协调,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质量和服务,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配套标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设施。
6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分级6.1 公共设施分为城市、社区2大类;按市(区)级、镇街级、单元社区(居住区)和基层社区(居住小区)级四级配置。
市(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6.2 市(区)级公共设施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区为单位,合理布置,统筹安排。
6.3 市(区)级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大专以上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6.4 市(区)级医疗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市(区)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疗养院、血站、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
6.5 市(区)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青少年宫、影剧院、文化馆等。
6.6 市(区)级体育设施包括体育中心、综合体育场馆、专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
6.7 市(区)级社会福利设施应配置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殡仪馆等项目,并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6.8 市级和区级商业设施应根据相关规划中所确定的市级和区级商业中心,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相应的商业设施。
镇街级、单元社区和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6.9 镇街级、社区级公共设施,分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社会福利、市政公用、道路交通、社区服务9类设施。
6.10 镇街级、单元社区、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应与服务人口规模相适应,具体按表6.9的规定执行。
当服务人口规模介于两个级别之间时,除按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
6.11 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按表6.9的规定执行同时,还需符合本规定“7道路交通”和“8市政设施及其他公用设施”章节的相关要求。
社区用房相关规定6.12 社区用房是指用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功能用房,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托老所、以及政府指定的其他用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设施用房,其配置标准按表6.9的规定执行。
商业项目共用设备设施及其运行维护标准
1.建立24小时供电设备运行巡查管理值班制度,大型设备设施
完好率达98%以上,其中发电机组发电率和消防水系统供水率100%,零修、急修及时率、合格率100%。
公共照明及时启闭率、亮灯率、完好率100%。
2.共用设备/设施按月/季/年度计划,实施维修、保养。
3.健全各项资产、设施设备台账、清单。
4.空调机正常运行率100%,****项目正常营业时,提供的空调
应符合舒适性要求,夏季营业时间****项目内公共区域空调平均温度控制在24-26度,冬季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决定开启时间。
5.电梯维保须通过质量监督局的年检,扶梯、客梯在****项目正
常营业期间保持运行,货梯全天运行,公共照明按****项目规定时间启闭,其余时段保留事故照明;特定情况下甲方如需临时调整照明、空调、电梯、开闭场时间,提前1天书面通知乙方。
6.公共隔油池清洗每月不少于1次。
排水、排污管道通畅,井盖
无缺损、丢失现象,路面井盖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完好率在100%。
7.按规定对必须实施专业外判维修保养的设备设施(电梯、空调、
消防、泛光照明、BA监控系统、LED、LCD智能化系统及停车场系统等)进行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更换的零部件必须是原设计、安装相同的品牌或同等品质、同规格、甲方认可的合格
产品。
监督检查外包方服务质量,预判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向甲方提交设施设备大、中修计划,和零部件更换计划。
现场临地设施的标准要求范本卫生设施的标准要求范本:1. 厕所:应有足够数量的厕位,根据人流量决定。
每个厕位应有储水设备,并随时保持清洁状态。
厕所应保持通风良好,设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卫生间内应提供洗手设施,并随时供应洗手液和干净的纸巾或手帕。
2. 洗手间:洗手间应为分男女,并设有足够的洗手盆和热水设备。
洗手台应提供肥皂或洗手液,并配备干净的纸巾或手帕。
洗手间应保持整洁,垃圾桶应及时清理。
3. 垃圾处理区: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垃圾收集区域,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
垃圾桶应定期清理,并保持整洁。
垃圾处理区应设有明确的指示标识,告知人们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4. 饮用水设施:现场应设有饮水机或提供瓶装水供应,以确保人们能够获得充足的饮用水。
饮用水设施应保持干净,并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洁。
5. 医疗急救设施:现场应设立医疗急救站,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人员和必要的医疗设备。
医疗急救站应设有明确的标识,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工作。
6. 座椅和休息区:现场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座椅和休息区,以供人们休息和放松。
座椅和休息区应舒适、安全,并设有遮阳设施,以确保参与者的舒适度。
7. 救援通道:现场应设立救援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救援通道应设有明确的标识,以便紧急时迅速撤离或救援。
8. 洗手间和垃圾处理区域的清洁:现场应有专门人员负责洗手间和垃圾处理区域的清洁工作。
清洁人员应定期巡视,及时清理垃圾并清洁卫生间。
清洁人员应配备必要的清洁设备,并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清洁工作。
9. 紧急疏散设施:现场应设有紧急疏散设施,并设有明确的疏散路线指示。
疏散路线指示应清晰可见,并配备安全指示灯或标志,以便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疏散。
10. 照明设备:现场应设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人们在低光照条件下能够正常活动和观察周围环境。
照明设备应安全可靠,并经常检查和维护。
以上是针对卫生设施的标准要求范本,具体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14章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标准14。
0 本章背景说明本次公共设施标准的修订,是在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背景下完成的。
有鉴于长沙市近年社会经济、人口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为更好地指导未来城市建设,长沙市于2003年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了检讨和调整。
并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和民政等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基层设施建设的改革和创新,与以往的设施标准形成了差距。
由于公共设施的设置标准直接反映了城市功能定位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因此,公共设施标准的调整是以适应各行业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为前提,希望通过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为居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14。
1公共设施分级与分类14.1.1 公共设施的分级1、关于公共设施分级原则的说明(1) 改变传统的公共设施分级与行政区划挂钩的方式。
传统的与行政区划挂钩的设施分级配置方式造成了设施配套不足及地域分布不均衡等严重问题。
街道和镇在行政级别上属同一级,区是比前二者高一级别的行政单位,但是各区、镇及街道办事处的人口分布极度不均衡,有的存在数倍的差距,如一些经济发达的镇的人口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过了一个区的人口规模。
如果坚持按照行政级别来配置公共设施,显然容易造成一些人口规模大的镇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的问题,全市的设施配套将出现不均衡的局面。
因此,本次制订工作改变了公共设施分级与行政区划挂钩的方式.(2) 突出公共设施按服务人口规模合理均衡设置的原则。
为了有利于居住人口方便地使用各类公共设施,并维护居住人口使用公共设施的公平性,公共设施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服务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均衡设置。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及其他城市的相关技术标准都是按照人口规模来分级设置公共设施的。
现有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按照居住人口规模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公共设施的设置标准是针对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制定的。
晋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晋江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为加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晋江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用地适建范围建设用地性质的确定必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在符合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下,允许对土地使用性质作适当调整。
土地使用相容性按附表(一)规定执行。
二、建筑容量控制(一)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应按已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确定的指标执行。
尚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片区,其建筑容量应按附表(二)规定的指标执行。
工业、仓库项目按照附表(三)规定的指标执行,教育用地按照《福建省教育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执行,旧城改造项目按照旧城改造区域规划执行。
(二)用地内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原则上不得在原有建筑用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用地内原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虽未超出其规定值,但其扩建、加层对原有空间布局有不良影响的,亦不得建设。
(三)建筑底层架空(不得封闭),作为公共活动场所或停车位的,可不计入容积率。
1、地下室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若作为商业开发用途,地下- 1 - / 18晋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室商业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指标中单独列出来,但仍不计入容积率。
2、依坡地建造的半地下室(层高≥2.20米),有一侧至两侧露出室外地平面(或能够自然采光、通风),除作为设备用房不计容积率,其余按建筑面积的一半计入容积率。
层高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可不计算容积率。
3、利用地势高差,形成人工地坪,其标高不超过最高规划道路标高1米,并与规划道路有便捷联系,进行场地绿化,便于居民活动的,人工地坪以下部分建筑认定为地下建筑,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率。
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成片综合开发项目和居住建设项目应按以下标准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七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文化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7)市政公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