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6
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构造元素。
它在基础工程及桥梁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结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选择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
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中空的矩形结构,它采用预先施加的预应力钢筋来增加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它在一些特殊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1.结构设计1.1桩身横截面尺寸设计1.2预应力筋布置设计1.3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设计1.4桩身墩台连接设计1.5桩身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设计2.施工方法2.1桩身布置及定位2.2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工艺2.3连续浇筑与防止裂缝的施工技术2.4表面保护措施的施工要求2.5桩身的养护工作3.材料选择3.1混凝土材料3.2预应力筋材料3.3粘结材料3.4保护层材料3.5其他辅助材料4.应用案例4.1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案例4.2基础工程中的应用案例4.3地下管道工程中的应用案例4.4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案例4.5其他特殊工程中的应用案例5.前景与挑战5.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前景5.2提升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挑战5.3桩身材料的研究与发展5.4工程经验的总结与推广5.5监测与维护的重要性总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在基础工程及桥梁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结构设计、施工方法、材料选择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将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需要克服相关技术难题,并积极总结经验,以确保这种新型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引言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用于承受大荷载的结构构件,其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重量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本文将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概念和构造特点进行介绍,然后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材料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技术、监测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利用越来越广泛,基础工程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形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并且具有强度高、刚度好、变形小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建筑等行业的青睐。
二、术语和定义。
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采用预制空心方桩作为承载体,并通过预应力技术进行预应力加固,形成一种新型基础形式。
2.桩身: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中,指空心方桩的主体部分,是负责承担荷载的核心组成部分。
3.桩帽: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中,指桩身端部的加固部件,作为承受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设计原则。
1.基础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
3.桩端应达到预先规定的承载容限值和变形限值。
4.桩工程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相互作用。
5.基础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施工方便性等因素。
四、施工工艺。
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2.施工前应进行桩身和桩帽的模板制作和安装,并保证模板的精度和平整度。
3.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时,应控制浇注速度和温度,避免温度影响和裂纹的产生。
4.浇注混凝土后,应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5.完成养护后,应进行切割和钻孔等工作,使钢筋准备好并布置到位。
6.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并进行记录和检查。
7.紧张后的钢筋应根据要求进行锚固,并进行养护,确保钢筋的完好性和稳定性。
五、质量检验。
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检验内容包括桩身和桩帽的尺寸、形状和混凝土的质量等。
3.对于没有达到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地方,应进行修复和改进,并重新进行检验。
4.检验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在验收合格后进行投入使用。
1.简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专业工厂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和蒸汽养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细长的外方内圆等截面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至工地接长并沉入地下成为建(构)筑物的基础。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按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及混凝土承载面的大小可分为KFZ、HKFZ、TKFZ,分别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中TKFZ主要用于以纯摩擦桩为主的地质,而HKFZ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上或有高耐腐蚀要求的地质情况,KFZ与TKFZ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HKFZ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空心方桩的外边长主要在300×300~1 000×1000之间,每50为一增量。
单节桩长可从6m~60m不等,每节桩之间通过特制的端头板进行连接,以满足不同的地质基础要求和设计承载力,接桩最长可达150m。
[1]空心方桩不适宜于在孤石和障碍物多、石灰岩地层、有坚硬隔层及从松软突变到特别坚硬的地层中施工,其适用的地层为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持力层宜为粘土层、砂层、深埋基岩,以及强风化岩层或风化残积土层较厚的地层,尤其适用于软弱土层较厚的地基。
2.优点桩身适宜的有效预压应力,不但可以防止空心方桩在搬运、吊装过程中产生裂缝,还有就是抵消沉桩过程中的拉应力。
当然过高的预应力也会诱发纵向裂缝,并且有效预压应力愈高,桩的轴向承载力也会有所降低。
因为桩是空心的、开口的,所以压桩入土的过程中,土体能挤入桩孔内一定深度而形成土塞,甚至使桩口完全闭塞,因而其承载力跟同断面的钢筋混凝土方桩一样,同时节约了材料。
另外,这种空心方桩在一些软弱土地基的工程中应用时,因为桩身开孔并能进一部分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场地土的挤土效应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土质较硬地基工程中,通过带桩尖解决沉桩问题。
空心方桩一般采用静压法施工,可以减少锤击造成的桩身拉应力,从而减少桩体配筋,也能减少环境燥声污染。
空心方桩比管桩有三点优越性:(1) 外截面为方形比圆形更适宜堆放,空心方桩的方形截面比圆形更有利于接桩施工,还有就是在在静压法施工中空心方桩不会像管桩那样容易被夹碎;(2) 在相同面积的实体形状中,圆周长最小,即空心方桩截面的外周长一般比相同截面积的管桩的周长大,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施工工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桥梁基础施工工法。
其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使桩体在承受荷载时能够充分发挥受压能力,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承载能力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采用预应力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使桩体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施工周期短:该工法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在现场进行拼装和张拉,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施工效率。
3. 结构轻巧:相比于实心桩,空心方桩具有更轻的自重,能够减小桩基的自重荷载,降低地基沉降。
4. 高度可定制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可以根据桥梁设计要求进行定制,适应不同的桥梁跨度和荷载条件。
三、适应范围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适用于各类桥梁基础施工,尤其适用于大跨度、高速公路、铁路和水工建筑等工程。
它在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满足复杂工程的设计要求。
四、工艺原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基于以下几点原理:1. 预应力原理:通过在桩体中预埋钢束,并施加预应力,使桩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充分发挥受压能力,提高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预制桩体原理: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减少现场加固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3. 拼装和张拉原理:在现场进行预制桩体的拼装和张拉,通过张拉钢束使桩体产生压应力,增加桩体的强度和刚度。
五、施工工艺1. 钢模制作:首先制作钢模,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钢模。
2. 预制桩体制作:在钢模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制作预制混凝土方桩。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钢模。
3. 桩体拼装和张拉:将预制桩体运至现场,并进行拼装。
将预埋在桩体内的钢束分别引出,通过张拉设备进行张拉,产生预应力。
4. 后期处理:进行桩体的后期处理,如消缝、防水等。
预应力混凝土异型空心方桩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异型空心方桩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异型空心方桩的质量和工程效果,制定本技术规程,以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考。
二、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2.砂:选用细度模数为2.4~2.8的河沙或人造砂;3.石子:选用直径为5~30mm的碎石;4.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钢筋;5.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预应力钢束;6.外加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等;7.混凝土材料:细度模数不大于3.0,粗细比不大于3.0,石子掺量不大于45%。
三、工艺流程1.预应力钢束的加工:预应力钢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长度应为桩长加上锚具长度的两倍,钢束两端应加弯钩;2.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异型空心方桩的模板,模板应平整、坚固、尺寸准确;3.模板安装:将模板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调整好位置和水平度;4.钢筋加工:按照设计要求加工钢筋,钢筋的长度应为桩长加上锚具长度的两倍,钢筋两端应加弯钩;5.钢筋绑扎: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绑扎好,注意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间距;6.预应力钢束安装:将加工好的预应力钢束穿过桩身,钢束两端分别固定在桩顶和锚具处;7.混凝土浇注:将调配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内,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注意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混凝土的均匀性;8.养护: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四、施工质量控制1.模板安装:模板应平整、尺寸准确,模板安装时要采用水平仪进行调整,确保模板水平;2.钢筋加工:钢筋加工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长度和直径要准确;3.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位置和间距要准确;4.预应力钢束安装:预应力钢束的固定要牢固可靠,钢束两端的弯钩要符合规范要求;5.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时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混凝土的均匀性,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6.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保持湿润环境。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空心的方形混凝土桩,通过预应力技术增加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材料在施加荷载时的受力状态优于常规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具有以下优点:
1. 承载能力高:预应力技术可以使混凝土的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增加桩的承载能力。
2. 抗震性能好: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弹性模量大,耐震能力强,能有效减缓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 结构稳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采用空心结构,自重轻,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抗沉降和自重效应。
4. 施工方便: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施工非常简便,只需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加预应力即可,而且施工周期短,效率高。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码头、堤坝等领域的基础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设计简要介绍1. 简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专业工厂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和蒸汽养护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细长的外方内圆等截面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至工地接长并沉入地下成为建(构)筑物的基础。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按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及混凝土承载面的大小可分为KFZ 、HKFZ 、TKFZ ,分别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中TKFZ 主要用于以纯摩擦桩为主的地质,而HKFZ 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上或有高耐腐蚀要求的地质情况,KFZ 与TKFZ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HKFZ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空心方桩的外边长主要在300×300~1 000×1000之间,每50为一增量。
单节桩长可从6m ~60m 不等,每节桩之间通过特制的端头板进行连接,以满足不同的地质基础要求和设计承载力,接桩最长可达150m 。
[1]空心方桩不适宜于在孤石和障碍物多、石灰岩地层、有坚硬隔层及从松软突变到特别坚硬的地层中施工,其适用的地层为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持力层宜为粘土层、砂层、深埋基岩,以及强风化岩层或风化残积土层较厚的地层,尤其适用于软弱土层较厚的地基。
2. 优点桩身适宜的有效预压应力,不但可以防止空心方桩在搬运、吊装过程中产生裂缝,还有就是抵消沉桩过程中的拉应力。
当然过高的预应力也会诱发纵向裂缝,并且有效预压应力愈高,桩的轴向承载力也会有所降低。
因为桩是空心的、开口的,所以压桩入土的过程中,土体能挤入桩孔内一定深度而形成土塞,甚至使桩口完全闭塞,因而其承载力跟同断面的钢筋混凝土方桩一样,同时节约了材料。
另外,这种空心方桩在一些软弱土地基的工程中应用时,因为桩身开孔并能进一部分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场地土的挤土效应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土质较硬地基工程中,通过带桩尖解决沉桩问题。
空心方桩一般采用静压法施工,可以减少锤击造成的桩身拉应力,从而减少桩体配筋,也能减少环境燥声污染。
空心方桩比管桩有三点优越性:(1) 外截面为方形比圆形更适宜堆放,空心方桩的方形截面比圆形更有利于接桩施工,还有就是在在静压法施工中空心方桩不会像管桩那样容易被夹碎;(2) 在相同面积的实体形状中,圆周长最小,即空心方桩截面的外周长一般比相同截面积的管桩的周长大,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说明。
对于以侧摩阻力为主的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的桩型,空心方桩占有优势;(3) 相同的截面积,空心方桩比管桩的截面惯性矩大些。
3. 设计计算方法[2]在空心方桩中施加预应力主要为了运输、吊装过程控制裂缝产生,而基桩打入岩土中后,仅承受竖向荷载时,预应力不发挥作用。
张拉控制应力取0.70.73con ptk f σ=-,ptk f 为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
2.1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空心方桩考虑四种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因素,包括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混凝土蒸汽养护、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以及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少于100MPa 时,取100MPa 。
参考文献参考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及《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的有关条文,本文对于空心方桩的预应力损失和有效预压应力的计算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公式。
(1)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l σ1l s a E lσ=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可取1-3mm l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 s E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2) 放张之后的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pt σ1'pipt pc A n A σσ=+pi σ-扣除1l σ的预应力钢筋初始的拉应力, 1pi con l σσσ=- c A -混凝土的截面积p A -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 'n -放张时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3) 混凝土蒸汽养护引起的预应力损失3l σ此项预应力损失值理论上为零,实际计算中,一般考虑此项损失的数值为15-40Mpa 。
(4) 低松弛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4l σ当0.5/0.7con ptk f σ<≤时,()40.125/0.5l con ptk con f σσσ=- 当0.7/0.8con ptk f σ<≤时,()40.2/0.575l con ptk con f σσσ=-(5)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5l σ'545280115pccu l f σσρ+=+pc σ-受拉(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34p pc pt l l c A A σσσσ=--'cu f -放张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ρ-受拉(压)区钢筋的配筋率;对于对称配筋,配筋率按照总截面积的一半计算(6) 预应力钢筋的有效拉应力pe σ345pe pt l l l σσσσσ=---(7) 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ce σp ce pe c A A σσ=2.2 空心方桩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和桩身结构承载力设计计算(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对于计算桩的承载力一般采用“土壤力学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桩对下压荷载的总抗力等于表面摩擦力和底端抗力两个分量之和。
参考文献估算方法是桩基规范采用的经验参数法,即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 sk pk sik i pk j n Q Q Q u q l q A A λ=+=++∑sik q -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pk 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 -桩身周长 j A -桩端净截面面积 n A -桩端敞口(内腔)面积 i l -桩穿越第i 层土的厚度 λ-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采用封闭桩尖时取值为1。
当/5b h d <时,0.16/b h d λ=当/5b h d ≥时,0.8λ=式中,b h 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d 空心方桩的内腔直径敞口部分的端阻力类似于钢管桩的承载机理,引入入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借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钢管桩的公式,就有上式。
(2) 桩身结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桩身结构受压承载力就是桩身最大允许轴向承压力。
()0.85**p c ce R f A σ=-p R -空心方桩桩身结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c f -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ce σ-桩身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 A -桩身横截面积系数0.85源自试验成果。
公式中引入ce σ使公式力学概念明确,即有效预压应力越大,p R 值越小,并且p R 计算值的安全度增加桩身结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要不小于相应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单桩所受的竖向压力设计值。
当桩身结构受压承载力与桩土协同工作承载力相近时,桩的设计最经济。
(3) 桩身结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桩身结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式的规定,此时桩仅配置预应力钢筋。
*p py p N f A =p N -空心方桩桩身结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py f -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p A -预应力钢筋面积桩身结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要不小于相应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单桩所受的竖向拉力设计值。
桩身不允许开裂的情况下,受拉承载力还应进行如下计算()*pk ce tk N f A σ=+pk N -空心方桩桩身结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tk f -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桩身结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要不小于相应于正常使用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单桩所受的竖向拉力标准值。
3. 空心方桩的抗裂弯矩和抗弯弯矩的设计计算空心方桩截面特征值 面积224A D d π=- 弹性抵抗矩4413616d W D D π⎡⎤=-⎢⎥⎣⎦ 惯性矩44131216d J D π⎡⎤=-⎢⎥⎣⎦ (1)抗裂弯矩计算()1230cr ce tk M f W σγγγ=+1γ,2γ,3γ-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混凝土离心法强度增大系数(离心工艺系数),制作偏差抵抗矩增大系数;为简化计算,其中1γ与2γ之积统一取为1.75,也是沿袭了旧混凝土规范矩形截面的取值3γ取为1,作为安全储备ce σ-截面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0W -桩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可以简化计算为素混凝土截面,偏于安全(2)桩的抗弯弯矩计算根据空心方桩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假定条件:(l)受压区预应力钢筋不参与抗弯;(2)受拉区钢筋全部达到屈服;(3)受拉区的混凝土不参加工作;(4)当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小于'2a 时取为'2a ,'a 表面受压边缘的距离;(5)桩截面配筋率适中或较低,但不宜小于0.35%;(6)预应力钢筋设计强度值不考虑材料分项系数。
1c py p f Dx f A α=1α-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时,取为0.9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0时,取为0.9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py f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桩正截面抗弯弯矩u M 计算如下:2u py pi i x M f A h ⎛⎫=- ⎪⎝⎭∑ pi A -第i 排受拉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i h -第i 排受拉预应力钢筋距离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
抗弯弯矩计算的几点假定条件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l)受压区钢筋对抗弯承载力影响不大;(2)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度比较高,张拉控制应力就是70%的钢筋的标准强度值,那么在极限状态时可以认为受拉区钢筋全部达到屈服;(3)受拉区的混凝土不参加工作是混凝土构件设计的通常的假定;(4)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小于'2a 也是混凝土构件设计的通常的假定;(5)桩截面配筋率适中或较低,是为了保证不超筋,并且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在'2a 附近,当然配筋率也不宜小于0.35%;(6)钢筋设计强度不考虑材料分项系数,因为过大的安全系数不适用于空心方桩。
4. 进一步研究内容(1) 复杂受力状态分析以上的公式仅是在纯弯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强度条件和抗裂条件值,但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其他复杂状态下如偏心受压,偏心受拉,轴心受压,轴心受拉等情况,则就不知道强度条件和抗裂条件值,这就对于设计或施工中判断桩在复杂的受力状态下是否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带来困难。
因此通过对各种受力状态:偏心受压、偏心受拉、轴心受压、轴心受拉和弯矩进行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分析,得出了桩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曲线,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1) 完善其他配套工作空心方桩的价格、沉桩费用的组成需补充定额,以便工程造价有章可依。
依据产品标准,完善国家级或省一级的图集,图集要有权威性。
(2) 新材料研究研究磨细矿物掺合料在生产中的应用,包括磨细石英砂、磨细洁净建筑砂、优质粉煤灰、碎石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