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麻纤维脱胶与绢丝精练
- 格式:ppt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25
思考题一填空题1。
轧棉方法有:皮辊法、锯齿法两类。
2。
含糖棉预处理的方法有:喷水给湿法,汽蒸法,水洗法,酶化法,防黏助剂法。
3。
苎麻脱胶有:微生物脱胶、化学脱胶两种基本方法。
4。
绢纺原料精练可分为:化学精炼、生化精炼两种基本方法。
5。
原料的混合有方法:散纤维(包)混合、条子混合。
6. 羊毛去草有:机械法、化学法(炭化)两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1。
“三丝”;2。
炭化;3。
乳化洗毛; 4。
229A,L Y233A;答:1、“三丝”是指棉纤维中的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布块等异性纤维杂质。
2、“三丝”给棉纺带来的不利:混入原棉中的“三丝”,容易被打碎成无数纤维小疵点,在纺织加工中难以清除,影响棉纱和布的质量,危害很大。
纺纱时,纤维小疵点容易使棉纱断头,降低生产效率。
织布时,影响布面质量。
染色时,纤维和布料染色不均,影响外观。
3、炭化:是指以较浓的酸液(和助剂)将毛纤维中的草杂炭化脱水而除去的过程。
4、乳化洗毛:5、洗净毛;6、炭化毛;7、精干麻;8、精干绵9、分类排队;10。
临界混纺比分类:就是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各种纱线的不同的要求,将适合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特数和用途的原棉挑选出来划分为一类,可分为若干类。
排队:将某种配棉类别中的原棉按原棉地区、性能、长度、线密度、强力等指标相近的排成一队,共排几队。
三问答题10On P2911ON P2914 ON P29四计算题15,16 on P29。
《纺纱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绢纺纺纱系统一、绢纺原料1. 绢纺原料主要是指家蚕、柞蚕、蓖麻蚕等蚕类吐丝结成的茧丝。
2. 茧丝由两根单丝合并而成,每根单丝又由蛋白质构成。
单丝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3. 绢纺原料还包括一些特殊绢丝,如天丝、人造丝等。
二、绢纤维精练1. 精练目的是去除绢丝中的杂质、色素和部分油脂,提高绢丝的白度、柔软度和吸附性。
2. 精练过程包括预处理、煮练、漂白、脱水、干燥等环节。
3. 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绢丝表面的油脂和部分杂质,便于后续煮练和漂白。
4. 煮练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以去除绢丝中的非蛋白杂质和部分色素。
5. 漂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绢丝的白度,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氢、过硼酸钠等。
6. 脱水、干燥是为了使绢丝达到一定的含水率和回潮率,便于后续加工。
三、开绵与切绵1. 开绵是将精练后的绢丝进行开松,去除部分杂质和废丝,提高绢丝的整齐度。
2. 切绵是将开绵后的绢丝进行切割,使其长度适宜梳理。
四、梳绵1. 梳绵是对切绵后的绢丝进行梳理,使其更加顺直、均匀。
2. 梳绵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3. 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给绵速度、锡林转速、工作罗拉转速、剥棉罗拉转速等。
4. 梳绵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绵条质量。
五、绢纺精梳1. 精梳是为了提高绢丝的整齐度、光泽度和强力。
2. 精梳机分为直型精梳机和圆型精梳机两种。
3. 直型精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预梳机构、精梳机构、剥绵机构等组成。
4. 圆型精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5. 精梳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绢丝质量。
六、绢丝针梳1. 针梳是对精梳后的绢丝进行并合、牵伸和梳理。
2. 针梳机主要由给绵机构、锡林、工作罗拉、剥棉罗拉、道夫等组成。
3. 主要工艺参数包括给绵速度、锡林转速、工作罗拉转速、剥棉罗拉转速等。
4. 针梳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绵条质量。
七、绢纺粗纱1. 粗纱是为了增加绢丝的强度,便于后续细纱加工。
纺纱工程八个工序的总结要将纺织原料纺成符合一定性能要求的纱,除了以上述纺纱原理为基础外,还需要应用各种相应的技术手段,并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才能实现。
把纺织纤维制成纱线的过程称为纺纱工程,它由下列若干子工程或工序组成,而上述的纺纱原理就贯穿于这些工序之中。
1.初步加工工序纺织原料特别是天然纺织原料,因为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收集方式和原料种类本身的特点,除可纺纤维外还含有多类杂质,而这些杂质必须在纺纱前加以去除,这个过程即为初步加工工程。
各种纺织原料初步加工工程随原料不同而异。
(1)从棉田中采摘下来的棉铃除了棉纤维外,还含有棉籽及其他杂质,在进行下道加工前必须用轧棉机排除棉籽,制成无籽的皮棉,故棉的初步加工称为轧棉。
轧棉在轧棉厂里完成,轧下来的皮棉(原棉)经检验打成紧包后,运输到棉纺厂进行后续加工。
(2)毛纺工厂使用的原料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羊毛(原毛)。
原毛含有油脂、汗液、粪尿以及草刺、沙土等杂质,必须在原毛初步加工(俗称开洗烘工程)中清除。
除杂时,首先将压得很紧的纤维进行开松,去除原毛中易于除去的杂质如砂土、羊粪等,然后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羊毛中的油脂、羊汗及黏附的杂质。
有的羊毛如散毛含草杂较多时,还需经过炭化,即利用化学和机械方法除去净毛中所含的植物性杂质,所用的设备为开洗烘联合机和散毛炭化联合机,得到的半制品分别为洗净毛、炭净毛。
(3)从茎秆上剥下来的麻皮(又称原麻)中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一些胶质和杂质,它们大多包围在纤维表面,使纤维粘在一起,为了确保纺纱过程的顺利和纱线质量,这些非纤维杂质必须在成纱前全部或部分除去,这部分初步加工在麻纺厂称为脱胶。
苎麻原麻经过脱胶后得到的半制品叫做精干麻。
(4)绢丝原料是养蚕、制丝和丝织业的疵茧和废丝,其中含有丝胶,油脂,泥沙污杂物和其他杂质。
这些杂质必须在纺纱前用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这种初步加工在绢纺中称为精练工程,制得较为洁净疏松的半制品叫做精干绵。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绢纺工艺流程精炼
《绢纺工艺流程精炼》
绢纺工艺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
在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绢纺工艺也逐渐得到了改良和提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绢纺工艺流程也经过了精炼和优化。
首先,在原材料准备阶段,传统的绢纺工艺使用生丝作为原料。
而现代绢纺工艺中,除了生丝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作为原料,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在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上,也进行了精确的计量和混合,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在纺纱和织造的工艺流程中,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替代。
例如,在纺纱过程中,传统的手工纺纱逐渐被机械纺纱设备取代,极大地提高了产能和产品质量。
在织造工艺中,也采用了先进的电子织造机,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进行编织,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
此外,绢纺工艺中的染色和整理工艺也得到了改进。
传统的染色工艺中,使用的是天然染料和传统的染色方法。
现代绢纺工艺中,可以使用合成染料和先进的染色技术,以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和颜色的鲜艳度。
整理工艺上,也可以采用机械和化学处理的方法,使得织物的手感和外观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现代绢纺工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了先进的
技术和设备,对工艺流程进行了精炼和优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使得绢纺工艺更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
2022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研究生纺纱学复试题目出处3纺纱学一、名词解释:1.混条(毛)实现不同色泽、不同成分纤维的混合。
同时条子并合、牵伸、纤维伸直平行。
2.清钢(梳)联由喂棉箱和管道联接清棉机和梳棉机,一台开清棉机组可供8~12台梳棉机。
3.绢丝烧毛通过烧和摩擦的方法去除绢丝表面的毛羽及绵粒,使丝身光滑、洁净、有光泽。
4.细纱后区两大两小工艺两大: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中心距。
两小:粗纱牵伸倍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
5.粗纱张力粗纱在卷绕过程要克服锭翼顶端、空心臂和压掌等处的摩擦阻力而形成粗纱张力。
6.毛纺条染产品毛条染色后将不同颜色的条子相混、纺纱而成的产品。
条染产品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
纤维间混色可以减少成品的色花、色差;并且花色品种丰富,色泽立体朦胧。
7.蒸纱消除纱线内应力;消除静电:稳定捻度;降低缩水率。
8.理条、整条理条:精梳前的针梳,通过条子并合改善条子粗细均匀度;纤维伸直平行;纤维间混合。
整条:精梳后的针梳,通过条子并合改善条子粗细均匀度:纤维伸直平行;纤维间混合。
9.滑溜牵伸中皮辊开槽,中罗拉与中皮辊、皮圈(非积极地)控制纤维的运动,当纤维以快速运动时,允许纤维尾端从其中抽拔出来。
10.环锭紧密纺纱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
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二、简答:1.写出棉纱质量考核项目。
单强;单强不匀;条干:Uter条干、黑板条干;重量不匀率;重量偏差;纱疵点:10万米纱疵、黑板条干纱疵;毛羽。
2.棉纺并条工艺中何谓顺牵伸、倒牵伸?各有何特点?。
倒牵伸:头道牵伸大,二道牵伸小。
头道牵伸大于并合数,二道稍小于或等于并合数。
特点:一道牵伸倍数大,纤维伸直平行好,二道不匀小,对熟条质量影响大。
为产量平衡,头道V大,二道V小些。
麻纤维制品的练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麻纤维制品的练漂。
2、比较麻织物前处理与棉织物前处理工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麻纤维制品的练漂教学难点:麻织物与棉织物前处理的比较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前面已经将棉织物前处理全部讲完,对于同属于纤维素纤维的麻织物来讲,他的前处理是怎样的呢?与棉织物前处理有什么不同之处?三、新授(一)原麻脱胶方法原麻所含的非纤维素成分统称为麻胶,脱胶的方法有民间土法脱胶、微生物脱胶、机械物理法脱胶和化学法脱胶。
目前多用化学法脱胶化学脱胶法的原理:利用强酸强碱及氧化剂先后与原麻作用,使非纤维素物质大多数溶于酸碱液中,或在氧化后可以溶解。
应用化学法脱胶时要最大限度的提高麻纤维的纯度,使麻束纤维便于全部分离成单纤维,以提高纤维的洁净度,柔软度及单纤维支数,使可防性及成纱支数提高。
脱胶过程要尽可能不损伤麻纤维。
(二)脱胶工艺目前常用的脱胶法有:一次煮法,二次煮法、两煮一漂法和二煮二漂法等1一次煮法常用工艺流程为:拆包解束→原麻浸酸→碱液→一次煮练→水洗→打纤及水洗→酸洗→水洗→脱水→给油→烘干2 二次煮法纺低支纱常用此工艺:流程为:拆包解束→浸酸→水洗→一次煮练→水洗→二次煮练→打纤及水洗→酸洗→水洗→脱水→给油→脱水→烘干3 二煮一漂法纺中支纱宜用工艺4 二煮二漂法以上各种脱胶法的核心是碱煮,煮练用剂除烧碱外,还有水玻璃、硫化钠、三聚磷酸钠、螯合分散剂、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等。
(三)变性处理经过适当化学处理可以改变麻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如结晶度、取向度,使纤维的弹性得以改善,有利于梳纺、织造、使织物的耐磨性及染色性能也有提高。
这种化学处理的方法称之为:变性麻纤维化学变性的方法有:碱法(浓氢氧化钠松弛浸渍)、磺化法、碳烷基化法、尿素法等。
但磺化法易造成空气污染而使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