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280.08 KB
- 文档页数:5
第41卷第7期2019年7月染整技术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Vol.41No.7Jul.2019大麻又名汉麻、火麻,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的大麻主要有线麻和魁麻2大类,其中线麻为早熟品种,品种优良,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魁麻为晚熟品种,纤维粗硬,含胶量较高[1]。
大麻纤维是各种麻纤维中最细软的一种,细度仅为苎麻的1/3,化学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其次为木质素等。
相对亚麻和苎麻,大麻纤维坚韧、耐久、耐腐蚀性强、吸/排湿快、强度高,可开发多种环保型的纺织和非纺织制品,其中纺织纤维既可以与棉、麻、丝、毛及化纤混纺,也可以纯纺,所得的纺织品风格别致“挺而不硬、轻而不飘、爽而不皱”,悬垂性、抗静电性、吸/排湿性都较好,穿着舒适。
与棉织物穿着相比,体感温度低5℃左右[2]。
此外,大麻织物还具有抗霉抑菌、防腐防臭、防辐射、坚牢耐用等其他纺织品不可比拟的优点,而且没有亚麻、苎麻等织物穿着时的刺痒感。
作为一种生态纺织原料,大麻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要将大麻作为纺织原料,必须对原麻作适度脱胶得到精麻。
大麻纤维由于单纤维过短(一般为12~ 25mm)、纤维整齐度差、纤维素质量分数相对于其他麻类低,木质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的质量分高达40%,增大了脱胶的难度,严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可以说脱胶的好坏决定了纤维(束)的长度、细度和断裂强度等,对稳定和提高后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业界对大麻脱胶的研究主要基于3类方法:化学脱胶法、生物脱胶法和物理脱胶法。
1化学脱胶法化学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麻中纤维素和胶质成分对碱、无机酸和氧化剂作用的稳定性不同,以化学方法去除原麻中的胶质成分,保留纤维素成分。
常用的工艺有:一煮法、二煮法、二煮一炼法、二煮一漂法、二煮一漂一炼法、二煮二漂法及二次打纤法等,视大麻脱胶方法综述开吴珍(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北京100020)摘要列出了目前大麻脱胶3类基本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归纳总结了业界为得到高效低耗的大麻脱胶工艺方法和技术路线,将不同脱胶方法相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
大麻脱胶方法综述开吴珍【期刊名称】《《染整技术》》【年(卷),期】2019(041)007【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大麻纤维; 生物酶脱胶; 化学脱胶; 机械脱胶; 高温蒸煮; 蒸汽爆破; 残胶率【作者】开吴珍【作者单位】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2.5大麻又名汉麻、火麻,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的大麻主要有线麻和魁麻2大类,其中线麻为早熟品种,品种优良,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魁麻为晚熟品种,纤维粗硬,含胶量较高[1]。
大麻纤维是各种麻纤维中最细软的一种,细度仅为苎麻的1/3,化学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其次为木质素等。
相对亚麻和苎麻,大麻纤维坚韧、耐久、耐腐蚀性强、吸/排湿快、强度高,可开发多种环保型的纺织和非纺织制品,其中纺织纤维既可以与棉、麻、丝、毛及化纤混纺,也可以纯纺,所得的纺织品风格别致“挺而不硬、轻而不飘、爽而不皱”,悬垂性、抗静电性、吸/排湿性都较好,穿着舒适。
与棉织物穿着相比,体感温度低5 ℃左右[2]。
此外,大麻织物还具有抗霉抑菌、防腐防臭、防辐射、坚牢耐用等其他纺织品不可比拟的优点,而且没有亚麻、苎麻等织物穿着时的刺痒感。
作为一种生态纺织原料,大麻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要将大麻作为纺织原料,必须对原麻作适度脱胶得到精麻。
大麻纤维由于单纤维过短(一般为12~25 mm)、纤维整齐度差、纤维素质量分数相对于其他麻类低,木质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的质量分高达40%,增大了脱胶的难度,严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可以说脱胶的好坏决定了纤维(束)的长度、细度和断裂强度等,对稳定和提高后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业界对大麻脱胶的研究主要基于3 类方法:化学脱胶法、生物脱胶法和物理脱胶法。
1 化学脱胶法化学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麻中纤维素和胶质成分对碱、无机酸和氧化剂作用的稳定性不同,以化学方法去除原麻中的胶质成分,保留纤维素成分。
各种麻纤维……麻纤维-简介麻纤维是取之于植物兢杆或叶的润皮纤维,纤维较长也较粗,且粗细不均匀,具有良好的强度。
麻纤维是纤维素纤维,按其性能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从植物叶身或叶鞘中剥取的管束纤维,质地粗硬,如剑麻,番麻等,由于其润力大和耐水性强,一般只用来制造绳索,渔网等,另一类是从植物茎部取下来的润皮纤维,质地相对柔软,称为软质纤维。
软质纤维又因木质素的含量多少而有区别。
含木质素较多的质地比较粗硬,适宜制造麻袋,绳索等,如红麻,黄麻等。
含木质量较少的质地柔软,可以作为纺织原料,如亚麻,苎麻等。
麻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还含有胶质,水分木质,腊质等。
麻纤维-历史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知采用苎麻作为纺织原料。
浙江省吴兴钱出漾出土文物中发现的苎麻织物残片是公元前2700年前的遗物。
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有精细的苎麻布。
在苎麻织物之前,中国更早就用葛和大麻织制服用布。
《诗经》中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的诗句。
用苎麻绩织的夏布是中国传统的优良布料。
麻纤维-主要性能1.长度和线密度麻纤维的单纤维长度分别是:苎麻长50~120mm,亚麻长17~25mm,黄麻长2~4mm,槿麻长2~6mm。
麻纤维的单纤维线密度为:苎麻约0.91~0.4tex、亚麻为0.29tex左右,黄麻的单纤维宽度约为10~28mmμm。
亚麻等经初加工后得到的束纤维,再经梳麻,成为适合纺纱要求的工艺纤维。
工艺纤维的线密度与麻纤维的品种、脱胶程度和梳麻次数等有关。
2.强伸性和弹性麻纤维是天然纤维中强度最大、伸长最小的纤维,其中苎麻的断裂长度可达40~55km,而苎麻、亚麻、黄麻的断裂分别为2%~4%、3%、3%左右,麻纤维的单性较差,麻织物的服装容易皱褶。
3.吸湿性麻纤维的吸湿能力较强,其中以黄麻的吸湿性最大,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14%左右,此外,麻纤维的吸湿、散湿速度快,所以其织品在夏季穿着凉爽舒适。
4.耐酸碱性麻纤维与棉一样,较耐碱而不耐酸,在浓硫酸中,苎麻会膨润溶解。
Symbol森博检测服务中心
麻纤维的检测标准
1 麻,顾名思义就是指茎皮的纤维。
下面举例说几种麻类的可测项目
苎麻可以检测的项目有:
1.品质
2.长度
3.杂质
4.回潮率
5.单纤维线密度
熟黄麻可以检测的项目有:
1.脱胶
2.强力
3.长度
4.回潮率
5.含杂率
6.公量
熟红麻可以检测的项目有:
1.脱胶
2.强力
3.长度
4.回潮率
5.含杂率
6.公量
纤维成分的测定在纺织加工业,商品交易和国际毛衣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优化学结构相
似纤维制成的混纺产品,无法用化学溶解法测定其成分比例,通常只能使用显微镜鉴别方法,
棉/麻纤维的鉴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长期以来,人工检测为基础的检验方法,检验时间较长,检验成本较高,检验结果会主观情
绪和长时间工作的视觉疲劳影响产生测试误差。
纤维切片技术关系到纤维自动检测的难易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利用煮沸法形成分布均匀,
密度适当的纤维悬浊液,然后在载玻片上形成分布均匀的纤维层,并且尽可能减少载玻片上
纤维之间重叠和交叉。
根据纤维图像自动检测和分析的需要,采用预聚技术的丙烯酸类树脂
快速包埋技术制作纤维截面切片,改进重点在于降低该类包埋剂聚合时收缩率,避免不均匀
聚合,同时提高包埋速度,以适应常规研究和快速检测的要求。
通过对木棉纤维和涤纶单中
空率,圆整度进行测试,证明本技术具有良好的保形性能。
采用树脂切片技术获得的纤维截
面切片,切片薄,截面变形小,截面之间的粘连少,为图像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打下良好的
基础。
大麻韧皮UV-冷冻-骤热脱胶工艺的探讨张城云;罗玉成;魏丽乔【摘要】采用UV-冷冻-骤热脱胶(UVHF)新工艺对工业大麻进行处理,探索了双氧水的质量浓度,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UV-辐照时间、冷冻温度、骤热温度等对工业大麻纤维残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双氧水12g/L、氢氧化钠12g/L、UV-辐照40min、冷冻温度-55℃、骤热温度120℃;UV-冷冻-骤热脱胶后工业大麻纤维残胶率为2.95%,木质素含量降低到0.75%.%A new combined technology, named UV-Freezing-Heating (UVFH), was applied in hemp degumming. The 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UV -radiation time, frozen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on the residual gum content were discussed.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al change of hemp fiber after being degumm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um (FT-I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 residual gum content of 2.95% and residual lignin of 0.75% were obtained under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of 12 g/L,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of 12 g/L, UV-radiation time of 40 min, freezing temperature of -55℃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of 120℃.【期刊名称】《中国麻业科学》【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5页(P130-133,137)【关键词】工业大麻纤维;脱胶工艺;UV-辐照时间;冷冻温度;骤热温度【作者】张城云;罗玉成;魏丽乔【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030024;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北京100742;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3.3脱胶工艺一直是关乎工业大麻纤维加工质量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