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房颤患者的临床评估
3、经UCG证实是否有瓣膜病,左房和右 房的大小,左室的大小和功能,肺A压力, 是否存在左室肥厚,是否存在左房血栓, 心包疾病。
4、甲状腺的功能、肾功能、肝功能检测。
六、房颤患者的临床评估
5、其他: ①6分钟步行检测(为了了解运动时心 室率的控制) ②运动实验(了解永久Af心室率的控制, 再现运动诱发的Af,用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前,除外心肌缺血) ③动态ECG(ECG诊断困难时应用,评 估Af的心室率,有SSS综合征)
七、房颤的药物治疗
(一)控制节律,窦性心律的维持。 常用不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普罗帕酮、胺 腆酮、 β-B剂、非二氢吡啶类CCB。 1、胺腆酮 ①口服:0.2TId*1W, 0.2BId*1W, 0.2Qd*2W, 0.2Qd维持; 总量10g ②静脉用药:3-5mg/kg10分钟注入,10-15分钟后可 重复一次,随后1-1.5mg/kg静脉滴注,6小时后减 量,0.5mg/min维持,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g,一 般联用三天。 2、索他洛尔(Q-T<460ms,电解质正常)
④上述情况β-B剂、洋地黄制剂、腺苷、利多 卡因和CCB等药均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可 减慢房室结内传导,进一步促进经旁道的 快速下传。
七、房颤的药物治疗
(三)预防血栓事情(抗凝治疗) 1、血栓高危预测因素: 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②既往有栓塞事件或脑卒中史 ③高血压病史、心肌梗塞史、糖尿病史、 左室功能不全、左房血栓、高龄(>75) 2、阵发性Af患者,发作频繁,每次持续 48h以上,如有上述高危预测因素一项以上, 也宜抗凝治疗。
心房纤颤的治疗12.3.15
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律 失常的急诊患者中约40%是房颤, 急诊处理是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采 取不同的处理。 房颤具有增加脑卒中、心衰和全因 死亡的危险性。且对女性更为显著。 房颤又是最常见的慢性的持续性心 律失常,Af占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