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

近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

从《独身主义的诱惑》看近现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化
刘瑜在《独身主义的诱惑》里写到“我的一个朋友说过,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说的多好啊。比如你有一个房子,得,下半辈子就忙着还贷款吧。婚姻其实也是一样,为了占有一个人,你被占有了多少啊。他本来习惯于三天洗一次澡的,可是实在无法忍受她的唠唠叨叨,只好一天洗一次。她本来习惯于饱一顿饿一顿的,可是他一日三餐一餐都不能少,只好睡眼惺忪地起来给他做早饭。他本来喜欢周末哪也不去,就坐在沙发上打游戏的,结果她非得拉他去丈母娘家。她今晚就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呆着,看看小说喝喝茶,可是他在那个房间里看足球赛吵得她头疼欲裂。他其实喜欢挣多少花多少,今朝有酒今朝醉,可是她非得强迫他每个月存工资的一半。她其实喜欢上网聊天,可是结了婚的女人,还上网聊天,他说,真是老不正经。为什么要结婚呢?他人即地狱啊,萨特说。”继而,她又写到“没有那么严重了,我的亲友ABCDEFG说,也有很多乐趣啊。一起旅行,一起做饭,搂着看电视,挎着逛商场,其乐融融啊。”我看到了现代的女性对于结婚与否的两种不同主张,想到自己曾经戏言一辈子单身,被老妈当头棒喝。
想起前段时间在胡适的《不朽》一书的某篇文章里,他对女性“贞操观”的新解,“ 贞操是一个‘ 人’对另一个‘人’的一种态度。”它“ 不是个人的事,乃是人对人的事,不是一方面的事,乃是双方面的事。女子尊重男子的爱情,心思专一,不肯再爱别人,这就是贞操”。在他的贞操观念中,贞操不再指向女性的身体,而是指向了男女双方的心灵。他更看重男女双方在感情态度上的真诚与专一。而且,把这一态度看做双方的自觉选择。这样一来,女性的身体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同时,在情感上,女性也不需要依附于某个男性,而有了选择的自由。同时他“反对褒扬贞操的法律”,认为这样只会酿成更多为博得“贞洁烈女“的美名而产生的悲剧。
而今,早已过了女子“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时期,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日渐提高,而女性对于婚姻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 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

?1.择偶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典型的、最理想的婚姻标准是“门当户对”,就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基本相等或对等。个人的思想感情、个人意愿被排斥在婚姻标准外。随着婚姻自主权?的下移,出现了注重双方才学品德,追求个人爱情的择偶观。而今人们?的择偶标准己由门第的高低、

财产的多少等外部条件开始逐步转变为彼此的感情、学识等内在素?质。同时,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也逐渐被抛弃.

????2.独身主义 ?独身是妇女初步解放的标志,是日趋增强的女性自主意识的流露。独身的盛行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男女在职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英法等西方国?家独身之风日盛,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20世纪以来,受其影响中国独身人数也逐年增加。独身者?多为知识分子;以性别而言,女性独身者明显多于男性。女性独身者认为,做人并非专为生育,人的?一生应该以事业为重,与其留子女,不如留事业。为了张扬女权,必须拒绝婚姻,自营独立的生活.

????3.对婚姻自主权的把握? 近代,在婚姻变革上较晚清有较大的进展,提倡一夫一妻,反对纳妾,善待私生子,妇女经济独?立,政治上争取民主,离婚自由,恋爱自由等呼声很高。一些开放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人、名士或新知识群体中间都视自由结婚为一种美德,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讲究文?明。1912年9月19日《申报》曾刊出过一篇文章为《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描述文明婚礼之状况说:?“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被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概不用,便利一;马车一?到,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便利二;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槟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便利三”。这种革新,体现了在婚姻观念上?的自由追求.
????4.初婚年龄的推迟? 主张早婚早育、多子多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因此,早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城乡皆?然。据学者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初婚年龄大致是:女性为14—15岁。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女权?主义兴起,女子读书而引起观念的改变,尤其是上海等大都市近代文化的辐射,以及妇女入工厂挣?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经济的普遍衰退,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传统的早婚现象。
 (二)女性对离婚与再婚的态度?
 1.离婚观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城市中出现第一次离婚高潮,离婚的主动方由男多女少而渐趋持平,其中?绝大多数是“媒约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离婚不但是人们思想观念和情感要求变化后一种自然?趋势,而且是破坏旧式家庭制度的第一声:“近代离婚的增加,就是向着新社会那条路上快跑”(易?家钺,1920)。近代,女性对离婚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离婚不再是男子的专利,妇女主动提出离婚者逐?渐增多,成为社会一大

奇观。据1913年9月15日《大公报》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各县志中有关记载亦不少,如浙江遂安县“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渐多(《遂安县志》,卷一,方舆)”,甚至“离婚出自男子则予妇赡养费用”〔《郸县?通志》,文献志(浙江)〕。离婚观的改变充分显示了女性向传统婚姻价值观念挑战的力度。
 
 2.再婚观 随着女性离婚高潮的到来,寡妇再嫁也日益普遍。原有的族规?民约和传统习俗在思想解放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至辛亥革命前后,“封建的?等级伦理观念,也不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自由平等的空气更为浓厚。贞节牌坊开始被砸?毁,人们的思想来了一次大解放”。在下层群众中,有“亲朋邻里,甚至公婆劝其寡媳?改嫁。而大城市中那些有头有面的富室嫣妇,更是鼓起勇气向世俗挑战,成为现代女性的典范.。
 
 最后,现今社会,女性不断的追求与男性的平等,更多的从室内走向室外,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我无法预知女性的婚姻观念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只想说,无论结婚与否,女性作为一个个体,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必须独立,必须更多程度的依附自己。在厌烦了独身主义,期待叩响婚姻殿堂的大门时,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让婚姻建立在平等的两个个体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可能,得到一个幸福的婚姻。身为女性的我们,必须站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