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价测定的基本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80.00 KB
- 文档页数:59
中国药典效价测定方法(二)#中国药典效价测定方法##引言中国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的全国性药品标准参考书,在我国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药物效价的测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药典中常用的效价测定方法。
##1. 动物实验法 - 作用机理:通过将药物注射到动物体内,观察药物对动物体产生的生理、病理变化,从而确定药物效价。
-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和副作用的情况。
- 优点:能够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结果可靠。
- 缺点:动物实验对于动物的生命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且实验周期长。
##2. 细胞实验法 - 作用机理:通过将药物作用于细胞培养体外,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的影响,从而确定药物效价。
- 适用范围:适用于研究药物对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和细胞毒性的评估。
- 优点:操作简单、结果快速、成本低。
- 缺点:不完全能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复杂作用过程,结果与动物实验或临床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3. 反应动力学法 - 作用机理:通过研究药物与特定底物间的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从而确定药物效价。
-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药物代谢动力学、酶学活性等方面的效价。
- 优点:结果快速、灵敏度高、定量程广。
- 缺点:不适用于所有药物,需要特定反应物或实验条件。
##4. 生物分离法 - 作用机理:通过特定生物分离技术,将药物与靶标分离,从而测定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结合能力,从而确定药物的效价。
-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药物与特定靶标相互作用、结合能力的情况。
- 优点:结果直观、能够测定药物与靶标间的结合能力。
- 缺点:技术难度较大,对设备和实验技术要求高。
##结论中国药典效价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药物的性质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当然,这些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满足我国药品研发和生产的需求。
作为创作者,我们应当关注中国药典的最新动态,了解最新的效价测定方法,以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诺西肤发酵工艺的研究姓名:韩果红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导师:何建勇教授二00四年五月P24 诺西肚的定性与定量测定2.2,2.1生物效价测定法1.检定菌菌悬液的制备加40一5Oml无菌水到培养好的枯草芽抱杆菌茄形瓶斜面上[枯草芽抱杆菌斜面培养基(%):蛋白陈1.0·NaCI0.5,牛肉膏0.5,琼脂粉1.5.,pH7.8(灭菌前)蒸馏水配制].用接种环刮下芽抱和菌体,摇匀,65℃水浴保温3Om加,杀死营养细胞,保留芽抱,即为检定菌菌悬液。
2.生测平板的制备将生物检定培养基[生物检定培养基(%):牛肉膏0.3蛋白陈0.5,K2HPO4 0.3,琼脂粉1.5,pH8.0-8.2(灭菌前)蒸馏水配制] 2OOml灭菌后自然冷却到50一60℃后,倒入20x3Ocm的生物检定盘中,自然凝固,作为生测平板的下层。
将生物检定培养基100ml灭菌后自然冷却到50一60℃,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检定菌(枯草芽抱杆菌)菌悬液,混匀,然后倒入检定盘内己凝固的下层培养基上,自然凝固。
3.点样用无菌小镊子取中Sunll的无菌圆滤纸片,按一定规律摆放在上层培养基的表面。
每个待测样品应点样2一3个滤纸片,以其抑菌圈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盘内同时摆放加有不同剂量诺西肤标准溶液(IO00u/m)l的圆滤纸片,每个剂量点2一3个滤纸片,以其抑菌圈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每个纸片上的加样量不超过5ul。
4.培养将点好样的检定盘倒置于4℃冰箱中扩散10小时左右,然后于37℃恒温箱中培养16一18小时,不同点样量的诺西肤在检定盘中产生的抑菌圈大小不同,根据标准品的剂量及相应抑菌圈直径之间的对应关系得标准曲线方程,根据样品的抑菌圈直径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对应的效价。
P35 高产菌株选育方法的建立由于出发菌株的产量极低,为了加快高产菌株的筛选进度,为以后的菌种选育打下基础,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菌种选育方法。
为此,用琼脂块初筛的方法进行试验。
实验三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原理2.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3、掌握接种技术二、实验原理抗生素的医疗价值决定于它的抗菌特性,因此利用它们各自的抗菌活性来测定其效价有着特殊的意义。
效价的测定法有:液体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等。
本实验采用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杯碟扩散法来定量测定洁霉素的效价。
测定时,将规格完全一致的不锈钢小管(即牛津小杯)置于含敏感菌的琼脂平板上,并在牛津小杯中加入己知浓度的标准青霉素溶液和未知浓度的青霉素发酵液。
于是,抗生素就自牛津小杯处向平板四周扩散,在抑菌浓度所达范围内敏感菌的生长被抑制而出现抑菌圈。
在一定的范围内,抗生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呈线性关系。
因此,只要将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抑菌圈直径进行比较,就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未知样品的抗生素效价。
三、材料和器皿1 菌种: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作生物测定用时,平板应分上下两层,上层须另加25%葡萄糖)。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方: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15-20g 1000ml 水pH 7.4-7.63试剂(1)l%pH6磷酸缓冲液:K2HPO4 0.2g(或K2HPO4·3H20 0.253g)KH2P040.8g,蒸馏水100ml。
(2)25% 葡萄糖溶液100ml。
(3)苄青霉素钠盐:1667U/mg(1U即1国际单位,等于0.6ug)。
4其他:牛津小杯(不锈钢小管,内径6土0.lmm,外径8土0.lmm,高10土0.1mm),培养皿(直径90mm,深20mm;大小一致,皿底平坦),试管、滴管、移液管(5ml)、移液枪(1ml)、枪头、镊子、涂布棒等。
四、方法和步骤1标准曲线的测绘(1)倒底层培养基:取无菌培养皿5套,每皿移入20ml牛肉膏蛋白陈底层琼脂培养基,置水平待凝,备用。
(2)铺含菌上层培养基:将装在三角瓶中的牛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100ml)融化,待冷却到50℃左右时再加入25%葡萄糖液2ml和大肠杆菌菌液5ml(加入菌液的浓度应控制在使IU/ml青霉素溶液的抑菌圈直径在20-24mm),充分混匀后,用移液管吸取4ml于底层平板上迅速铺平,然后移水平位置凝固。
实验报告
10.选择波长630nm,将酶标板置于载板台上,开始扫描,测定OD值。
结果如下所示:
思考题:
1.查阅资料,了解共有哪些类型的ELISA实验,以及本实验中所用ELISA属于哪一类?答:本实验中所用ELISA属于间接法ELISA。
①直接ELISA
原理:将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加酶标抗体进行孵育。
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
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
此时固相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加底物反应。
直接法主要用于测定抗原。
②间接法ELISA
原理:将抗原与固相载体相连结,形成固相抗原。
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
加入特异性一抗与固相抗原相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经洗涤后,加酶标二抗。
固相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与酶标二抗结合,从而间接地标记上酶。
洗涤后,加底物显色。
③双抗夹心法ELISA
原理:双抗体夹心法适用于测定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但不适用于小分子抗原。
将特异。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管碟法)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比较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两种方法配合等四大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生物学方法以抗生素的杀菌力作为衡量效价的标准,其原理恰好和临床应用于的要求一致这是它的优点;又其灵敏度较高,需用检品的量较小,也是其它方法所不及的。
抗生素的生物效价测定法,常用的有稀释法、比浊法和扩散法(或称渗透法)。
稀释法这一方法是用培养基将检品抗生素稀释到各种浓度,并依次分装到一系列的容器内,再加入等量“试验菌种”菌种菌液,并放在37 ℃保温箱内培养一定时间,观察何种稀释度适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该稀释度即为测定终点(或以细菌生长所引起的PH改变及溶血现象等生化反应作为测定终点),再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抗生素的终点作比较,即可求得检品的效价。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液体培养基,也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
所用的材料及培养基都必须严格无菌,并要注意无菌操作。
由于测定终点是以有无细菌生长来判断的,因此所得结果公是一个范围。
比浊法原理及操作大致与稀释法相同。
比浊法也是将不同量的检品及标准品分别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其对“试验菌种”的效应——即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
这一方法和稀释法的区别有二:a.比浊法的稀释间隔的密度比较近,准确度高一些;b.比浊法不以细菌有无生长的区分为终点,而是将标准品浓度和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混浊度求得一定的比例,再由检品的细菌生长混浊度推算检品的效价。
这一方法易受杂质的影响,并且不适用于有色或混浊的检品。
扩散法使用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凝固以前将“试验菌种”混合进去,在这样备妥的培养表面,可以用种种设计使检品液或含有抗生素的物质与有菌种的培养基接触。
经过培育后,由于抗生素向培养基中扩散,凡抑菌浓度所能达到之下细菌不能生长因而形成透明的抑菌范围,此种范围一般都呈圆形,称为“抑菌圈”。
间接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目的】测定样品中抗体的效价(Titer)【基本原理】将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含待测抗体的样品,使之与固相抗原结合(Ag-Ab),再加入酶标记的抗抗体(亦称二抗),与上述Ag-Ab复合物结合形成Ag-Ab-α-Ab-E复合物。
此时加入底物,复合物上的酶则催化底物而显色,以酶与底物的显色反应程度来确定待测抗体的效价。
由于每步之间均有冲洗步骤,因此若样品中不含相应的抗体,酶标抗体则将被洗掉,底物不显色而呈阴性反应。
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建立检测相应抗体的方法。
1.包被固相载体常用聚苯乙烯微孔板,因为聚苯乙烯具有较强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抗体或蛋白质抗原吸附其上后仍保留原来的免疫学活性。
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不发生化学反应,效果与缓冲液的浓度、pH、温育时间,载体表面性质等有关。
缓冲液宜偏碱性,离子强度较低,有利于蛋白质的吸附。
2.封闭由于血清中含有高浓度的非特异性抗体,因此在间接法中,抗原包被后一般用无关蛋白质(例如牛血清蛋白)再包被一次,以封闭固相上的空余间隙。
可用含1%BSA、1%明胶3-5%脱脂奶粉封闭。
酶标抗体可以用含BSA的PBS稀释,以减少非特异性吸附。
3.温育温育最好用水浴,室温也可,微孔板浮在水浴面可使温度迅速平衡。
且板上应加盖,避免蒸发。
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原理,低温可提高结合率,高温可加速反应。
4.待测样品待测样品溶液中需不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酶、底物、酶抵制剂和其它干扰因素,以防止干扰作用。
在检测过程中样本须先行稀释到适当浓度(1:40~1:200),以避免过高的阴性本底影响结果的判断。
5.洗涤洗涤实验操作过程中决定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步骤。
目的是除去未结合的免疫反应物,终止抗原抗体的继续结合,除去标本中与反应无关的成分和游离的酶结合物以及反应过程中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的非特异性干扰物。
洗涤次数一般为3~4次,每次3分钟,要微微震荡,特别是最后一次,如有酶结合物的非特异吸附及残留,会使空白值升高,所以要使洗涤彻底。
抗体效价的名词解释抗体效价(antibody titer)是指抗体溶液中的抗体浓度,用来评价抗体的活性和能力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
抗体效价的计算通常基于血清稀释,以观察在一系列稀释程度下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程度。
抗体效价的测定对于研究免疫学、药物疫苗的开发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至关重要。
一、抗体效价的意义抗体效价的测定可以对抗体溶液中的抗体浓度进行评估,从而提供有关抗体活性和效力的信息。
该参数可以用于研究抗体在体内或体外的功能和效果,如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中和病毒、凝集细菌、沉淀抗原、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等。
此外,抗体效价还可以用于评估疫苗候选物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有助于疫苗的研发和筛选。
二、抗体效价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抗体效价测定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凝集试验、中和试验等。
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是一种基于酶标记技术的抗体效价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观察酶反应的产物的生成与否或其光学密度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定抗体的活性和效力。
2. 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体外抗体效价测定方法。
凝集试验通过观察抗体与抗原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而引起的可见的凝集现象,来评估抗体的效价。
常用的凝集试验包括血凝试验、悬滴凝集试验和管凝试验等。
3. 中和试验用于评估抗体对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中和活性。
该试验通过将病毒或微生物与抗体溶液共同孵育,观察是否能抑制其感染目标细胞。
以上只是抗体效价测定方法中的一部分,不同的文献和实验室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定抗体效价,具体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研究需求和资源情况来确定。
三、抗体效价的影响因素抗体效价的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抗体的种类、抗原的性质、试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条件的设定等。
1. 抗体的种类:不同类型的抗体在效价测定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效价。
例如,IgG抗体在中和试验中的效价通常较高,而IgM抗体的效价则可能较低。
疫苗效价测定方法疫苗效价测定是评估疫苗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准确测定疫苗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确定疫苗的效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疫苗效价测定的方法及其步骤,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测定方法。
一、疫苗效价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疫苗效价测定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疫苗中有效免疫物质的含量,进而评估疫苗的免疫力。
一般来说,疫苗效价的测定主要分为两种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化学物理方法。
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评估疫苗效力,如活病毒疫苗的TCID50法、灭活疫苗的保护性实验法等。
化学物理方法则是通过测定特定成分的含量来评估疫苗效力,如疫苗抗原含量的酶标法、蛋白质含量的比色法等。
1. 建立实验流程: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目的和所需测定的疫苗成分,然后制定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2.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疫苗效价测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根据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方法提取和纯化疫苗中的有效成分。
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疫苗类型和测定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3. 样品检测:将制备好的样品进行检测,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物理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进行测定。
比如通过酶标法检测疫苗中的抗原含量,或通过保护性实验评估疫苗的免疫力。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算出疫苗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评估疫苗的效力。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原理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判断。
三、疫苗效价测定方法的举例说明以灭活疫苗的抗体测定为例,介绍疫苗效价测定的具体步骤:1. 实验目的:评估灭活疫苗中免疫抗体的含量,以确定疫苗的效力。
2. 实验方案:按照标准操作要求,严格控制所有实验条件,包括实验设备、试剂和动物模型的选取。
3. 样品制备:将灭活疫苗经过特定处理提取出相关免疫抗体。
方法可以采用比色法、酶标法等。
4. 样品检测:选取合适的生物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免疫抗体的定量测定。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免疫抗体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疫苗效价测定方法
一、传统的实验方法:
1.致动物模型:通过给动物接种疫苗,观察动物是否感染病原体以及
是否产生免疫反应,评估疫苗的效果。
例如,通过给小鼠接种流感疫苗,
然后暴露于流感病毒,观察疫苗是否能够预防小鼠感染和发病。
2.中和试验:用疫苗接种动物后,收集其血清,与病原体进行体外中
和试验,通过观察病毒是否能够被抗体抑制生长,评估疫苗产生的中和抗
体的效价。
3.保护实验:使用疫苗接种动物,然后将其暴露于病原体,观察是否
发生感染和发病,并比较接种疫苗的动物与未接种疫苗的动物之间的差异,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
二、新兴的实验方法:
1.流式细胞术:通过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学指标,如细胞表面标
记物的表达、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评估疫苗的免疫原性。
例如,通过分
析接种疫苗后CD4+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评估疫苗的效果。
2.免疫组化:通过使用抗体对疫苗样品进行染色和分析,评估疫苗中
的抗原含量和抗原的分布情况。
例如,使用特定的抗体对疫苗中的蛋白质
进行染色,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3.基因组学方法: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疫苗接种后的宿主基因
组和转录组进行分析,评估疫苗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
例如,通过测序
分析接种疫苗后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评估疫苗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之,疫苗效价测定方法既包括传统的实验方法,也包括新兴的实验方法。
这些方法综合使用可以全面评估疫苗的抗原性质和有效性,为疫苗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疫苗效价测定方法会更加准确和高效。
干扰素效价测定(细胞病变抑制法)1.试验材料:所用试剂均需分析纯或指定产品1)MEM或IMDM2)牛血清: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质控制标准》3)完全培养液:10%牛血清MEM4)测定培养液:7%牛血清MEM5)攻毒培养液:3%牛血清MEM6)消化液:EDTA(WISH细胞)或胰酶,根据细胞选择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gNaCl 8gKCl 0.2gNa2HPO4 1.152gKH2PO40.2g用蒸馏水配成1000mL 121℃/15min高压除菌或是0.2um过滤除菌及残渣。
7)染色液:取50mg结晶紫加入到20mL无水乙醇中溶解,用馏水定容到100mL8)脱色液:50%乙醇,50%蒸馏水,0.1%乙酸(50mL乙醇+50mL蒸馏水+0.1mL乙酸)。
9)标准品:国家标准品。
10)PBS:NaCl 8gKCl 0.2gNa2HPO4 1.44gKH2PO40.24g11)WISH细胞(人羊膜上皮细胞):WISH细胞在培养基中长成单层,贴壁,每周传2次,1:3传代,用完全培养基生长。
12)VSV:-70℃中保存。
2.步骤:2.1~2.7均应无菌操作2.1铺板:弃去WISH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液,用PBS洗2次后消化和收集细胞。
用完全培养配成2.5×105 ~3.5×105 个/ml 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细胞板,每孔100ml,37℃ ,5%CO2条件下培养4~6h。
2.2 配置标准溶液:取1支标准品按说明书溶解后,用测定培养液稀释至103IU/ml。
2.3 制备样品溶液:将待检样品按说明书溶解后,用测定培养液稀释至103IU/ml。
2.4 96孔板中每孔加入150μl的测定培养液,取标准溶液50μl加入孔中,做4倍稀释,待检样品同法。
2.5 加样:取2.1制备的细胞培养板,将2.4 项制备的溶液移至该板中,每孔100μl,37℃培养18~2 4h。
5%CO22.6 制备病毒液:攻毒剂量100TCID50。
中国药典效价测定方法中国药典是我国制定的关于药品质量和规范的权威性文件,其中包括了药品的效价测定方法。
效价测定方法是药品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通过此方法可以确定药品的活性成分的含量或者生物活性。
一、效价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中国药典中的效价测定方法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设计和制定,其基本原理如下:1.纯化试验:首先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并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去除其他杂质,得到活性成分的纯品。
2.标准品的制备:将纯品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溶液,作为标准品。
3.生物测定:将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与一定数量的适宜的生物试剂反应,根据试剂反应的结果来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或者生物活性。
二、效价测定方法的步骤中国药典中的效价测定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有效成分,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
提取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溶剂的性质来确定。
2.纯化试验:将提取的溶液进行纯化,通常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等分离技术,去除其他杂质。
3.标准品的制备:将纯化后的有效成分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标准品。
4.生物试剂的选择: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需要确定合适的生物试剂,常见的有细菌、家兔、小鼠等。
5.反应条件的设置:根据药物的特性和试剂的要求,设置适当的反应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6.反应的观察和记录:观察生物试剂与标准品或待测样品反应的结果,并进行记录。
7.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效价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药物的含量或生物活性。
三、效价测定方法的应用范围中国药典中的效价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药品,包括草药提取物、化学合成药品、生物制品等。
不同的药品可能采用不同的生物试剂和评价指标,但基本的原理和步骤是相似的。
四、效价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效价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中国药典对方法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方法验证:方法验证是确定效价测定方法的适用性的过程,包括确定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等参数。
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引言: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
它们的广泛应用已经在医学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随之而来的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抗生素的效力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科学家们研发了多种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局限性。
正文:一、生物学测定法生物学测定法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它基于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或杀菌作用。
主要包括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
1.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MIC测定是通过在含有细菌的培养基上逐渐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观察最低的有效浓度,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或形成可见的生长抑制区域。
这个测定方法通常可以定量地测量出抗生素的最低有效浓度。
2. 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MBC测定是在MIC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将培养基转移到不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最低有效浓度,以杀灭细菌生长。
这个测定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抗生素效价评估,因为它考虑了抗生素的细菌杀菌作用。
二、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抗生素化学性质的效价测定方法。
它通过使用色谱柱将样品中的抗生素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峰面积或峰高,以定量分析其浓度。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定量和鉴定抗生素。
它利用高压泵将样品溶液推入色谱柱,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
定量的抗生素效价可以通过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来计算。
2. 气相色谱法(GC):GC是一种适用于易挥发性物质的色谱分析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抗生素浓度测定。
样品经过气相柱,抗生素蒸发后进入气相检测器进行分析和定量。
三、生物化学测定法生物化学测定法是一种基于抗生素与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评估抗生素效力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测定法包括酶抑制测定法和細胞毒性試驗。
杯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原理抗生素是可以破坏或阻止细菌生长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测定抗生素的效价是指确定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浓度。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杯碟法、肉汤稀释法、滴定法、渐进浓度法等。
杯碟法是测定抗生素效价最为常用的方法。
杯碟法是通过在含有细菌的培养基上放置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观察不同浓度抗生素在培养基中形成的抑菌区域的大小,来确定细菌抑制最小浓度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培养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通常采用标准化的稀释培养基,如Mueller Hinton培养基或Tryptic Soy培养基等。
2. 制备细菌悬液:从纯培养物中挑取1-2个菌落,在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通过匀浆、加水稀释等方式制备出一定浓度的细菌悬液。
3. 处理杯和碟:将无菌培养基倒入消毒好的培养皿中,在其表面均匀涂布细菌悬液,再通过光学密度法或草屑法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的小圆片(碟)或凹坑(杯),形成抗生素浓度逐渐递减的浓度梯度。
注意,应尽量减少气泡形成,以免干扰细菌生长和抑制效果的判定。
为了控制实验条件的统一,通常使用标准的尺寸和厚度的杯或碟。
4. 培养:将已处理好抗生素和细菌悬液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以维持适宜的温度、通气和湿度条件。
通常培养时间为18-24小时,但根据不同的细菌种类和抗生素特性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杯碟法虽然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但对实验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严格的操作流程,否则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使用中,还应该根据不同细菌种类和抗生素类型选择不同的培养基、抗生素和其浓度等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杯碟法由于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因此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主要作用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确定正确用药方案的重要依据,可以根据不同细菌种类及其药敏性,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类别,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杯碟法也可应用于食品、环境监测等领域。
实验一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管碟法测定抗生素生物效价相关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抗生素的效价常采用微生物学方法测定,它是利用抗生素对特定的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的原理来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如管碟法。
管碟法是目前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国际通用方法,我国药典也采用此法。
管碟法是根据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的扩散渗透作用,比较标准品和检品两者对试验菌的抑菌圈大小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管碟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有高度敏感性试验菌的琼脂平板上放置小钢管(内径6.0±0.l mm,外径8.0±0.l mm,高10±0. lmm),管内放人标准品和检品的溶液,经16~18小时恒温培养,当抗生素在菌层培养基中扩散时,会形成抗生素浓度由高到低的自然梯度,即扩散中心浓度高而边缘浓度低。
因此,当抗生素浓度达到或高于MIC(最低抑制浓度)时,试验菌就被抑制而不能繁殖,从而呈现透明的无菌生长的区域,常呈圆形,称为抑菌圈。
根据扩散定律的推导,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的平方成线性关系,比较抗生素标准品与检品的抑菌圈大小,可计算出抗生素的效价。
常用的管碟法有:一剂量法、二剂量法、三剂量法。
后二法已经列入药典。
二剂量法系将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各稀释成一定浓度比例(2:1或4:1)的两种溶液,在同一平板上比较其抗药活性,再根据抗生素浓度对数和抑菌圈直径成直线关系的原理来计算供试品效价。
取含菌层的双层平板培养基,每个平板表面放置4个小钢管,管内分别放入供试品高、低剂量和标准品高、低剂量溶液。
先测量出四点的抑菌圈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检品的效价。
(1)求出W和V:W=(SH+UH)-(SL+UL)(式 2.10-1)V=(UH+UL)-(SH+SL)(式2.10-2)式中:UH:供试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UL:供试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SH:标准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SL:标准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2)求出θ:θ=D·antilog(IV/W)(式2.10-3)式中:θ: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效价比;D:标准品高剂量与供试品高剂量之比,一般为1;I:高低剂量之比的对数,即log2或lo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