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2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是否导致消费者选择该商品数量的增加,取决于价格下降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符号和大小。
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正。
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
吉芬商品的含义如果为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则该商品为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
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消费者在面临价格上升或收入下降时做出的两种不同反应。
低档品替代效应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寻找价格更低的替代品来满足需求。
而收入效应则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下降时,他们将调整消费习惯,选择价格更低的商品。
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继续购买高价商品,但购买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种是选择购买价格更低的替代品,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消费水平。
这种情况下,低档品替代效应起到了主导作用。
然而,当消费者面临收入下降时,他们可能会更加依赖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使得消费者在收入下降时,会更加注重价格的变化。
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会寻找价格更低的商品来满足日常需求,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消费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收入效应起到了主导作用。
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个消费者原本每个月有1000元的收入,他习惯于购买一种价格为100元的高价商品。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的收入减少到800元。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选择购买价格更低的替代品,比如价格为80元的低价商品,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消费水平。
这是收入效应的表现。
另一方面,如果价格上升到120元,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购买价格更低的商品,比如价格为80元的低价商品,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消费水平。
这是低档品替代效应的表现。
然而,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在现实生活中,两种效应常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消费者在面对价格上升或收入下降时,往往会综合考虑两种效应的影响,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总的来说,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消费者在面对价格上升或收入下降时做出的两种不同反应。
虽然两者有一定的关系,但在具体情况下,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并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
了解和把握低档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运作。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具体区别:
1、对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影响: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2、定义相同: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总收入效应就是所指在货币总收入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相反的方向起作用
由于在绝对值上替代效应大于总收入效应,所以价格下降总的结果就是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了。
价格消费线仍向右方弯曲。
就大众买商品而言,大多买的也是正常品,换而言之,在我们经济承受范围内,我们购买的产品是偏低档的,商品需求曲线是右下,替代是增加商品数量,收入会减少数量,但增加商品数量是远大于减少的,因为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可分为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两种,区别在于替代效应的不同——希克斯替代效应不是保持购买力不变而是保持效用不变(即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这在图形中的表现就是平行于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的辅助线的画法不同,希克斯分解中的那条辅助线是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而斯勒茨基分解中的辅助线是经过价格变化前的需求束。
2.收入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二、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以图2-27为例分析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27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正常物品。
在商品价格变化之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AB,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a点,a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个均衡点。
在a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OX1′。
现假定商品1的价格P1下降使预算线的位置由AB移至AB′。
图2-27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新的预算线AB′与另一条代表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b点,b点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以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在b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OX1‴。
比较a、b两个均衡点,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这个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第四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在这里,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
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例如,在消费者购买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商品X 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名义货币收入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加增强了,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
实际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另一方面,商品X 价格的下降,使得商品X 相对于价格不变的商品Y 来说,较以前便宜了。
商品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增加对商品X 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Y 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
显然,替代效应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所以,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总之,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1、替代效应上图中,由于商品X 的价格下降,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提高了,消费者新的均衡点b 不是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 而是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 上。
为了得到替代效应,必须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回到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 上去。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利用补偿预算线这一分析工具。
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