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教程文件
- 格式:ppt
- 大小:317.00 KB
- 文档页数:185
第3章第6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分析方法)价格变化有二种影响,收入增加与相对价格变化1.商品价格变动的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总效用不变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总效用发生变动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
X1商品降价,使a点到b 点,U1到U2。
对总效用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分别分析。
为此,引入补偿预算线概念.补偿预算线: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取走部分货币收入(减少货币收入,预算线向下移动),向下移动到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在原有的(消费商品效用)水平(是人为地减少到这一水平),那么,这条向下移动的预算线,就叫做补偿预算线。
反之,如果价格上涨,则相反。
分析替代效应X′X〞;价格下降时,预算线从AB移动到AB’,将均衡点由a推到b,此时,做平行与AB′的补偿预算线FG,相切与原来效用水平曲线U1于c,则需求增加量X′X〞就是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把补偿预算线FG再平移到原来的位置AB′,最大化均衡点回到U2的b点,则需求增加量就是收入效应。
结论,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向变化,收入效应与价格也呈反向变化;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3.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收入效应不同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如上图)对于低档商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如下图)4.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图4-17为例分析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XX X X E II EABF B ′ EYG图4-17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4-17中的横轴OA 和纵轴OB 分别表示商品X 和商品Y 的数量,其中,商品X 是正常物品。
在商品价格变化之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AB ,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I 1相切于E 1点,E 1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个均衡点。
在E 1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X 的需求量为OX 1。
现假定商品X 的价格P X 下降使预算线的位置由AB 移至AB ′。
新的预算线AB ′与另一条代表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I 2相切于E 2点,E 2点是商品X 的价格下降以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在E 2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X 的需求量为OX 3。
比较E 1、E 2两个均衡点,商品X 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 1X 3,这便是商品X 的价格P X 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
这个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一)替代效应。
在图中,由于商品X 的价格P X 下降,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提高了,消费者的新的均衡点E 2不是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I 1而是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I 2上。
为了得到替代效应,必须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回到原来的无差异曲线I 1上去。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利用补偿预算线这一分析工具。
什么是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具体地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
3.4.1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苹果价格下降,如何影响我们的购买行为?(1)价格下降,购买力增强,可以买更多苹果(收入效应)(2)价格下降,相对其他水果更加便宜,愿意买更多苹果(替代效应)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导致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补偿性预算线: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充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若价格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上升,假设拿走其一部分收入,以使消费者实际收入维持原有水平;则补偿性预算线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画法:作一条平行于新预算线,且与原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线。
●平行?与价格变动之后的新价格之比相同。
●相切?表示刚好回到原有的效用水平。
O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BA FGX 1U 2U 1abcX 21X '1X ''1X '''B '收入效应:把补偿线推回去,均衡点由c 回复到b 点,相应的需求变化量X 1//X 1///就是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归因于商品1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化,改变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对于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正常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本节的内容◆1、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1、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首先,可以将劳动供给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
◆其次,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实际上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最后,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
换句话说,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现在变成了解释闲暇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上斜。
◆对闲暇商品的需求亦受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的影响。
◆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
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同。
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需求量究竟是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
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2、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
◆尽管许多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却不一定也是如此。
◆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参见图1。
图1均衡工资的决定◆劳动供给曲线位置的变化显然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非劳动收入即财富:较大的财富增加了消费者保留时间自用的能力,减少了劳动供给。
◆第二、社会习俗。
例如,某些社会中不容许妇女参加工作而只能做家务。
改变这个习俗将大大增加劳动供给。
◆第三、人口:人口的总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显然对劳动供给有重大影响。
以上就是本节的内容。
本节我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等内容了进行了说明。
3.4.2 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品与劣等品的区别:
正常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
劣等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反方向变动。
推知,二者收入效应不同: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会增加对该正常品的需求。
)
•劣等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但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劣等品的需求。
)
对所有商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成反方向变动的。
一般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
价格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O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
B
A
F
G X 1
U 2
U 1
a
b
c
X 21X '
1X ''1X '
''B '
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
总效用的结果仍然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吉芬品: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但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
●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
吉芬品是一种特殊的劣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