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石油企业资本运营战略探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4.11 KB
- 文档页数:12
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加剧,石油化工行业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产业。
为了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各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一、国内市场:高端优化、中低端整合目前国内石化市场呈现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的趋势,因此企业应关注研发技术,针对高端市场进行精准投资。
同时,在中低端市场,应采取整合策略,通过并购、联合组建产业集群等方式,达到规模优势,整合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二、海外市场:开拓新市场、夯实现有业务“一带一路”倡议为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遇。
企业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开拓新市场。
同时,对已有海外业务,应加大技术输出,提高输出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能力。
三、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智能化、绿色化是石化企业的发展趋势。
企业应加强科技研发,推广创新技术,实现石化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
同时,绿色生产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应加快技术转化和应用,提高产业绿色化水平。
四、产业链延伸、上下游融合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合作。
延伸产业链,例如开发新的下游市场,增加收益;加强上游原料采购的协同,以稳定原材料价格和质量,从而优化石油化工企业的供应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人才培养虽然技术进步和智能化生产带来了高效的生产过程,但石油化工本质仍然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不是一次性的,一旦制定了战略方向,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完善和改进。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管控风险,创新发展模式,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家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化工行业也不断地进行着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未来,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以中石油集团为例一、引言企业集团是指由多个子公司或下属企业组成的大型企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资金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资金集中管理作为企业集团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石油集团为例,探讨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和实践。
二、中石油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现状中石油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企业集团,其业务遍布全球,资金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中石油集团采取了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即将各个子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掌控和统一管理。
该集团目前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1. 现金集中管理模式:中石油集团通过设立专门的资金池,实现各子公司现金流的集中管控。
其中,总部现金池负责对集团整体的现金流进行掌控和调度,子公司现金池则负责对子公司的日常经营现金流进行管理。
2. 费用集中支付模式:中石油集团建立了统一的费用管理系统,实现各子公司费用的集中支付和统一核算。
通过统一支付平台,中石油集团可以对各子公司的费用支出进行审核和控制,并实现对费用的集中核算和分摊。
3. 资金集中调动模式:中石油集团通过设立资金集中调动机制,实现对子公司之间资金的流动和灵活调配。
该机制通过资金池的额度授信和内部融资渠道,可以满足各个子公司的资金需求,提高集团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中石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中石油集团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集中决策: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中石油集团能够更好地进行资金决策和调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 降低风险: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中石油集团能够对子公司的资金流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集团的经营风险。
3.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通过资金集中调动,中石油集团可以实现资金的灵活配置和快速调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中国石油战略分析中国在近几十年中一直是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重要玩家。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继续保持着对石油的高度依赖,这也表明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中国的无可替代性地位。
本文将对中国石油战略进行分析,包括其重要性、目标、挑战和未来方向。
一、中国石油的重要性石油是燃料、化工原料的主要来源,尤其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石油生产制造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能源战略上,石油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国家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基础。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
石油的消费在过去的两到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为了满足自己对石油的需求,中国已开始寻找国内的石油资源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以确保对石油的稳定供应。
石油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它的价格一直在波动,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在控制石油价格上必须保持警觉。
二、中国石油的目标中国石油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自己的基本石油需求,同时提高国内对石油产品的自给率。
第二个目标是掌握自己的石油加工生产链条,并以石油加工产业为支撑,实现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和高质量。
第三个目标是持续提高自己的在全球石油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为实现长远经济发展,中国积极开发水下和陆上的石油资源,加强石油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加强与主要石油资源供需国的合作,开拓石油资源的多元化和多来源化。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还重视石油环保,鼓励开发石油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燃油标准。
三、中国石油的挑战除了市场竞争和石油价格波动之外,中国的石油工业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中国正在尝试从过度依赖煤炭向更多类型的能源转型,这会给未来的石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的石油工业还在处于转型期,由于人力、技术等原因,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国内的石油企业来说,这是一大挑战。
再次,中国的国内石油资源有限,其依赖进口石油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石油行业市场竞争策略揭示石油公司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石油行业始终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作为全球领先产业之一,石油公司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取得竞争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定位、产品差异化、创新、成本控制以及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揭示石油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
一、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对于石油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在选择市场时,石油公司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资源,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将资源集中在该市场上。
例如,选择在新兴市场中拓展业务,利用当地的石油资源和市场需求,将有助于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此外,石油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竞争对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二、产品差异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石油公司需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赢得竞争优势。
通过研发和创新,石油公司可以开发出更高品质、更环保、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开发绿色能源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有助于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此外,石油公司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以引领市场潮流,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三、创新创新是石油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石油公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和创新,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并引领市场潮流。
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降低成本和风险,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此外,石油公司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创新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成本控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石油公司需要有效控制成本,以提高竞争力。
石油公司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石油公司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稳定而长期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降低原材料成本。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探析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探析近年来由于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国内外竞争空前激烈,石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
加之受我国法规与市场需求的影响,石油企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石油企业只有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实现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才是新时期石油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现状1.1缺乏创新意识和手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石油产业都处于垄断经营的状态,作为行业中的“龙头老大”,石油企业中很多管理人员都缺少相应的创新意识,对于市场变化波动敏感度较低。
现阶段很多石油企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对创新经营活动只是简单的进行局部的创新,而因长期缺少创新实践,创新经验与手段较为匮乏,很难实现真正的突破与创新。
1.2创新方式简单与国外的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的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参与的主体较为狭窄,因此大面积的创新很难真正开展起来。
同时,从创新方式上来看,我国石油企业的创新还仅仅停留于从其他领域借鉴知识与技能,实用性较差,创新程度较低,没有立足于行业本身,因此难以取得大突破、大革新。
2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客观来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受到的局限一方面是因为石油与其他行业相比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加上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石油企业的创新条件相较于其他行业要更为苛刻;另一方面,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管理思想观念陈旧也是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1思想观念老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石油企业需要掌握市场的动向,及时调整经营生产战略,防范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
但是就石油企业管理的现状看来,“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十分普遍,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对市场,对企业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改革思想,忧患意识较弱。
加上一部分员工虽然对薪酬水平有着较高的期待,但缺少改革的意愿,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企业包办,安于现状的思想十分普遍。
2.2管理体制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石油产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对于市场波动反应速度较慢。
中石油资本结构及融资策略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石油的资本结构和融资策略对于公司的稳定发展和业务拓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石油的资本结构,并探讨其融资策略。
一、中石油的资本结构
中石油的资本结构主要由股本、债务和利益等三部分组成。
1.股本:中石油的股本主要由国家持有。
作为国有企业,国家是中石油最大的股东,通过持有大量的股份确保对公司的控制权。
此外,中石油在香港和国内交易所上市,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股东参与。
3.利益:中石油的利益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盈利。
作为石油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石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拥有庞大的销售渠道和优势资源,从而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二、中石油的融资策略
中石油的融资策略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1.股权融资:中石油通过股权融资来增加公司的资本金。
早在1994年,中石油就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在2024年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
这些上市行为旨在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并通过发行新股筹集资金。
此外,中石油也通过资本运作、股权交易等手段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公司的实力和竞争能力。
此外,中石油还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
由于中石油作为国有企业信用较好,并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更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降低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中石化的发展战略引言概述:中石化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向来以来都致力于实施创新的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石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市场拓展、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
一、市场拓展:1.1 多元化产品线:中石化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从传统的石油和石化产品拓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1.2 区域布局优化:中石化积极调整布局,加强在国内外市场的地理分散,提高市场覆盖率和风险分散能力。
1.3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中石化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二、技术创新:2.1 研发投入增加:中石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材,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2.2 先进技术引进:中石化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自主创新突破:中石化注重自主创新,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资源整合:3.1 产业链延伸:中石化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2 资源优化配置:中石化积极推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3 资本运营优化:中石化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财务状况和竞争力。
四、绿色发展:4.1 节能减排:中石化致力于节能减排,通过技术改造和生产优化,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新能源开辟:中石化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积极开辟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4.3 环境保护:中石化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积极参预环境管理,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
五、国际合作:5.1 跨国并购:中石化通过跨国并购,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在全球能源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5.2 国际合作项目:中石化与国际能源企业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探讨石油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措施引言石油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商和资本运营者,在资金管理和控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石油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控制措施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石油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方法和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资金管理的目标石油企业的资金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财务风险:石油企业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资金管理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操作手段来降低这些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
2.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石油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勘探、开采、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资金管理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和资金运作,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现资金的最大化价值。
3.优化资本结构:石油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还包括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降低财务成本。
通过合理的融资和资金运作,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健康和稳定。
资金管理的方法石油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现金管理:现金是石油企业最重要的资金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现金管理手段,确保公司有足够的现金供应以满足各项经营活动的需要。
现金管理的方法包括现金预测、现金流量分析、现金周转等。
2.融资管理:石油企业常常需要借入资金用于勘探、开采、生产等各个环节。
融资管理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融资渠道、合理安排融资期限和利率等,以降低财务成本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3.风险管理:石油企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如市场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把控,采取适当的对冲手段和风险管理工具,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投资管理:石油企业需要合理使用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取良好的投资回报。
投资管理的方法包括投资决策、资本预算、资产配置等,以实现资金的最大化价值。
资金管理的控制措施为了实现资金管理的目标,石油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措施:1.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策略:石油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制定明确的资金管理策略。
石油行业的市场策略和业务拓展计划石油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石油公司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业务拓展计划,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石油行业的市场策略以及一些常用的业务拓展计划,并探讨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市场策略1. 定位策略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石油市场,石油公司需要明确自身定位。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企业可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目标群体,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市场定位策略。
例如,某些石油公司选择专注于高端市场,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石油产品和服务,而另一些公司则侧重于低端市场,追求规模化经营和成本优势。
2. 市场扩张策略市场扩张是石油行业的常见策略之一。
通过进入新市场、发展新产品或服务,石油公司可以拓展其业务范围,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例如,一些石油公司会投资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或收购其他石油公司,以增强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
3. 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差异化是石油行业中的关键竞争手段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例如,一些石油公司会开发绿色环保型燃料或寻求与新能源技术结合,以满足社会对环保的需求。
二、业务拓展计划1. 技术创新石油行业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进工艺和设备,石油公司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例如,近年来,一些石油公司积极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优化油田勘探和开发的过程。
2. 合作伙伴关系为了扩大业务范围,石油公司可以寻求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例如,石油公司可以与供应商、研究机构或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石油勘探、开采、储运等方面的业务,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3. 国际化发展石油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从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入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标签: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SWOT分析1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问题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转变与发展,现在已经从低风险单项油田开发,转向油田生产与技术服务、炼厂建设与管道施工等综合项目开发,从生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从投入转向回收阶段,并已形成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和南亚4个战略发展区。
但是,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对全球石油资源的占有率只有5%左右,其国际化经营总体来说也处于初级阶段,其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1国际化经营风险高由于地缘政治、战争的潜在威胁、东道国法律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使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进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
目前中国进口的石油一半以上来自中东,由于该地区政局最为动荡不定,而且由于伊拉克战争后美英等国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该地区或从该地区进口石油,必将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
1.2面临文化冲突问题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必然导致跨文化的管理问题,文化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既包括跨国企业在其他国家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文化冲突问题,制约着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
1.3受到政治大国的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受到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制约,海外投资环境并不十分乐观。
我国石油进口55%来源于中东地区,美国不惜以武力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的争夺;俄罗斯虽然采取大国间平衡的国际策略,但对中国的石油供给始终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遭遇美国政治狙击而与其失之交臂,便是明证。
采纳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1) 摘要:石油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中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中国石油企业应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体系。
文章对中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竞争的环境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 发展战略; 因素石油企业战略就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
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性决定了发展战略对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已有专家对石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国际先进经验出发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则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并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薄弱、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的国家来说,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主体的竞争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行业的发展决定于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因此,加强我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 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经过改制上市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以求得自身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 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
自身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摘要我国石油企业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是解决我国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
文章探讨了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及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六项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for China to develop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ical. It is therequest of China adapt to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inevitably. Choo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etroleum enterprises as my topic has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lso has the strong theory significance. Looking from the realistic angle, After China enters WTO,The domestic competition aggravating will further be able to strengthen the necessity which the enterprise will step to the outsid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also provide a more advantageou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 for Chinese petroleum enterprises. Under the situation, China will be able to have more petroleum enterprises to move towards road of the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For petroleum enterprises of China,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carrying out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 necessary selection for solving the acuity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 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maintain and ensure petroleum security and even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nevitability and caus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etroleum enterprises,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etroleum enterprises, based on which it put forward the six measures for petroleum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of stepping to the outside world.【key words】Transnational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Petroleum Enterprises;Strategic Orientation目录1. 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4)2.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成就 (9)3.影响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因素 (10)3.1外部因素 (10)3.2内部因素 (11)4. 推动我国石油企业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 (13)4.1要强化国际化经营、遵从国际惯例的理念,明确竞争对手 (13)4.2科学地进行市场定位,明确“走出去”的方向和目标 (13)4.3确立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合作方式 (15)4.4实施资本运营战略,通过一体化战略介入国际市场 (16)4.5通过竞争合作“走出去”,实施大企业战略 (17)4.6构建体制优势和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 (18)参考文献 (20)致谢 (21)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策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企业战略石油企业资本运营战略探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文档资源★★★摘要:运用资本运营方式,可迅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增强资本扩张能力;可降低企业对新行业、新市场的进入成本,迅速增强其可支配资本;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更加有力的竞争优势;可推动企业改体制、转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本文正是通过对石油企业的资本运菅作用和方式的分析,提出我国石油企业在新世纪如何通过资本运营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本运营;并购(M&A);战略一、实施资本运营战略的必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资本范畴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按照资本运营的思想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寻找现代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管资本运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却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认识资本运营,怎样实施资本经营,既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整体提高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重大问题,它对于提供国家主要能源的石油企业也同样非常重要。
1、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处于无可选择的地步。
目前,世界大石油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后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消费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而我国的石油企业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长期走的是一条封闭式自我积累的扩张道路,发展缓慢,规模过小,目前还没有一个石油企业可以和外国的跨国石油公司的实力相抗衡。
在这个关键阶段,研究制定中国石油资本运营战略以及能源政策,既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增强我国的国家竞争力。
因此,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让一批大的石油企业脱颖而出已经刻不容缓。
2、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保持石油企业长期成长的需要。
在大部分制成品生产中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即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来源于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如分工深化所造成的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内部化等。
保持企业长期成长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
企业市场份额越大,企业的长期成长就越可靠。
一个能够阻止竞争者进入的市场份额有赖于企业雄厚的实力,而相当的规模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3、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是我国石油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
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冲破国界,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单元,将其产业链上的各增值环节定位到最能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的目标上。
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在石油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西方许多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英荷壳牌石油集团、莫比尔、英国石油公司等正在向全球化阶段迈进,从跨国公司演变为全球公司,着眼于全球战略。
采用“联盟”、“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增收节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各跨国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的首选。
我国的石油公司正在艰难地向国际化迈近,通过资本运营培植大石油企业,制定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必然。
二、石油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方式1、盘活资产的合理流动。
一是变无效资本为有效资本。
要通过严格的清产核资,对经营性、非经营性、闲置性资产进行划分归类。
对非经营性资产要尽量压缩,控制其投资规模;对闲置性资产采取调出、租赁等方式发挥其效益;或将资产运营效率不等的资产整体,按照高效、低效和无效进行分离,对低效和无效资产或转让、或租赁,使资产最终全部进入高效或有效运营状态。
二是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本。
用存量资产(闲置的土地、厂房等)吸引增量资本(或外资等),企业可以把原有的存量资产折成股份,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人股、控股、参股中小企业,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企业资产构成的多元化。
2、面向金融资本市场融资。
资本运营实现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股份制这一特有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经营效益。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目的——融资。
一要抓住当前国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危困企业的有关政策,通过兼并收购危困企业,盘活资产存量,形成规模效益;二是通过增资、合资、交叉投资、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学会用小资本控制大资本,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扩张;三要探索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债权转为股权的途径,加快集团实力的扩张;四是立足石油产业,选择其他行业中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更大范围的联合,加快大公司、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合并的试点。
3、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资本运营国际化。
与外国经营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按股权享有相应的利益分配并承担风险,能够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提高产品的水平使其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管理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同时获取政策优惠,扩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量,这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最佳途径。
4、实现无形资产有形化。
资本运营有利于石油企业充分利用无形资产、开展无形资本运营,使无形资产实现有形的市场价值。
一是要利用石油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产品优势进行筹资,加快筹资速度,拓宽融资渠道。
二是要利用自身的名牌效应、管理优势和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承包、租赁、参股、控股、并购(M&A)等形式实现资本扩张。
5、下决心调整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解决结构性矛盾有两种方法,一是消除企业亏损,二是消灭亏损企业。
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它的最后出路就是破产或被兼并。
因此,我们要敢于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劣汰就是建立破产机制,对救治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防止国有资产的再流失,转移残留资产,使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
如何将破产与结构调整、转机建制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具体方法有:分立破产、“活一块、死一块”;“先破后股”;整体破产、整体出售;整体破产合股收购、整体破产分块出售等。
6、纵向一体化经营,横向规模化扩张。
由于一体化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的利润高于下游业务,石油公司长期偏重于上游业务的发展,使之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十分敏感。
在1998年低油价的冲击下,石油公司缓冲低油价压力的空间极为有限,因此应通过从外部进行资产结构和战略的重组,加强上下游一体化的经营。
通过同行业横向并购,可实现扩张所要求的资本迅速集中和1十1>2的经济效益。
并购后规模的迅速扩张所产生的效益十分明显,如埃克森同美孚合并后,裁员减薪、减少重叠业务、提高机构效率而节约短期成本28亿美元,并在世界各地经营石油勘探、原油生产加工、石油设备制造等各项业务,上下游业务均得到了加强。
三、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资本运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应构建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建立层次分明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明确母子公司的职责,建立规范、高效、有序的投资中心、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管理机构,保证资本经营的有效运转。
2、应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要形成和实现总体发展战略以及规模经济、经济规模,必须形成和实现权威性的统一管理,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各种纵向关系,强化内部经营机制,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要建立健全资本运营、资产经营管理制度,既保证资本运营的可操作性,又保证资本运营的质量,并规避经营风险。
3、应充分发挥集中资本的作用。
“购、并、联”是资本集中的主要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和文化优势,把劣质资本变成优质资本,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应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依照资产增值和运营效益最大化原则,选择资产直接经营者,将国有资产以国家股的形式投入企业,并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信号和企业经营实况,实施控股操作和投资调整,在价值形态上对所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进行调度经营。
逐渐摒弃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方式,实施母子公司管理,按照资本经营责任制与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对国有资产经营的状况进行考核、奖惩和监督。
5、应加快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实施资本运营对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石油企业历来“三高”人才奇缺,这几年在国外大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下又走了一批骨干,因而在人才的使用和储备上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储备、培养和优化使用,学习和探索公司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重视内部职工的交流、换岗和基础素质、专业技能、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现有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探索更为有效的激励政策来吸引人才、增强凝聚力,按照贡献大小和劳动风险决定激励范围和激励标准,使人力资源的管理适应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发展的需要。
更多相关文档·基于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问题研究 (8513字)·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6698字)·财富再生机制与企业社会责任 (5680字)·学习型企业及其建构策略初探 (5230字)·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功能 (5024字)·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再认识 (5746字)·跨国公司的跨境环境管理战略分析 (3631字)·信用缺失与信息不对称相关分析 (2947字)·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7708字)·战略联盟中合作风险与信任、控制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6614字)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站长统计椒āU庑┓椒ㄓ美唇馐图易逯拼嬖诘暮侠硇裕故玖宋侍獾牟煌嗝妫罨硕约易迤笠笛荼涞睦斫狻2还鼍凸鄣愣裕ヒ坏氖咏遣蛔阋愿雎獾拇鸢浮V挥凶酆掀鹄矗拍苄纬啥约易逯频暮侠斫馐停庞锌赡芏悦裼笠档奈蠢幢淝ㄒ约凹易迤笠岛侠硇钥占涞睦┱棺龀鲇兴捣Φ耐撇狻4澄幕矍康鳌凹椅幕碧卣骱筒钚蚋窬值男湃喂叵刀约易寤闹匾跋欤薹ɑ卮穑菏沟眉易寤橹晌寮椅幕χ械闹饕陀行У闹卫砟J健5庵炼嗄懿糠纸馐臀裁丛谌寮椅幕χ校易迤笠党晌饕钠笠抵卫砟J健5匀徊荒芙馐臀裁丛谛矶辔鞣椒⒋锕遥?/3以上的企业也是家族企业。
因此,对于中国当前盛行民营企业家族化现象,社会文化范式并不具备足够的解释力。
对于家族企业管理效率和组织能力的高度评价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缺陷。
如强调创业者尤其是核心人物的领导作用的观点,这种解释随着第二代的更替已成为追忆的历史;而家族企业产权和治理的非经济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被经济力量所穿透。
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环境约束和嵌入性要求,认为家族化锁定是市场和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但是它无法解释已经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建立了现代公司制,一些家族企业逐渐地“泛家族化”。
在交易成本理论看来,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不断把内部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外部化的过程(交给市场解决),同时引入不可交易的且企业需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