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22课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2课月球之谜教案(2)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2课《月球之谜》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妙、曾经、奥妙、努力、神秘、探索”等词语。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月球的奥妙,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了解课文在介绍月球时所用的方法。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源交流、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今天,让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与地球关系相当密切的星球??月球。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图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2课海底世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理念]:由于本课是一篇科普知识内容的课文,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变枯燥乏味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课前我对这一理念做了反复揣摩,从课外的预习到课内的交流讨论,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创设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时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交流,在实践中探究。
使许多关于生物地理方面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整节课活泼而轻松,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而投入。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3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对象分析]: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有一种探索的欲望。
文中的“海底世界”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与实践的空间。
他们在这个世界里合作、展示、交流,趣味盎然。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吗去过海族馆吗没去过也不用遗憾,今天就和方老师的特派潜水员一起去大海深处看一看。
(出示潜水员照片)和她打个招呼吧。
一自读全文,找出中心句。
齐读。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二潜水员还在准备,我们先自己看一看第二自然段,小声自读,看看体会到什么。
生读完后回答,体会到什么说什么。
1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体会到的海浪。
生用不同的词来形容海浪。
师:海浪这么大,海底受不受影响呢从哪个句子当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生回答。
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师:看大屏幕上要求做换词练习。
“依然”可以换成哪些词生做近义词练习。
2海浪那么大,海底怎么没动静呢指名回答。
(在书上第二自然段当中找)所回答这句话和大屏幕上这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要求,请学生用因果关联词将两句话连起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22课教案5篇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熟悉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侦察,通讯,探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太空科教片,相互沟通太空学问,激发探究太空的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在探究太空神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太空学问教学难点:了解人类在探究太空神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
教学预备:制作课件。
布置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熟悉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侦察,通讯,探测”。
了解人类在探究太空神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培育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
一、激趣到入同学们,你知道太空中有什么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太空科教片片段)二、看图认读指名认读学习小组内认读嬉戏认读。
三、沟通学习资料1. 学生之间沟通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土星地球这些星体以及彗星环形山的资料。
2 .熟悉了解了这些星体天体月表地貌特征,你有什么感受呢?3. 学生沟通火箭观测卫星侦察卫星宇宙卫星通讯卫星航天探测器等人造太空物和机器人以及宇航员们(讲讲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三位航天英雄的事迹)的资料。
4 .了解了这些学问你有哪些体会呢?5 .关于太空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由其他学生帮忙解疑)四、作业设计学生制作航天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大屏幕飞向太空太空还想知道什么?录像片专心探究其次课时课时目标:稳固识字。
一、多种方法识字.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太空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下面听教师读文中的词语,留意听准字音。
接下来,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词语,读课文的时候要留意把字音读准。
2.教师指读词语,其他同学留意仔细听,看看他们的字音读的准不准。
二、读一读,写一写坚贞不屈侦察兵通讯探测宇宙机器三、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查找天文学问方面的资料。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扩大视野,增长学问。
1.相互沟通天文方面的学问。
22《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新课导入1.配乐展示日出、日落、星空、四季风光图片。
2.师:大自然中有绚丽的日出,变幻的日落,璀璨的星空……自然界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在英国作家彼得·西摩的眼中,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眼中的奇妙的世界吧。
3.板书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4.读题解题:(抓关键词“奇妙”)(奇妙——它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呈、幻”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呈现、变幻”等14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朗读课文,预习字词,疏通文意。
2.利用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感悟、模仿来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字词运用(一)认识生字。
chéng huàn là zhú yòu rùn chéng呈幻蜡烛诱润乘máng jiàn pǔ tōng mó xíng芒剑普通模型(二)词语。
呈现变幻蜡烛诱人圆润乘凉光芒振翅飞翔光辉存在刀剑普通模型(三)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奇妙:稀奇巧妙(多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雕饰:雕刻并装饰。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映射:照射。
余晖:傍晚的阳光。
闪烁:(光亮)动摇不动,忽明忽暗。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闪耀:闪烁;光彩耀眼。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主要描绘了大自然中各种奇妙的现象,如星空、四季、生物等。
2. 教学拓展: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科学家在探索世界、揭示自然奥秘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大自然的课文,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奇妙的世界2. 课文结构:星空、四季、生物等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大自然的画作。
3. 搜集关于我国科学家探索世界、揭示自然奥秘的资料,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4. 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板书设计】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总——分——总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
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
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如何让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浮华热闹。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天空大地(留心观察,感悟奇妙)【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财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
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彼得·西摩。
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3个生字。
读读写写句子通顺、连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世界的美好。
3.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世界的美好。
教学难点: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世界各地美景图片。
学生:观察大自然,收集心中美景图片。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呀,我们这就向“世界各地”进军!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有什么感受?(带来不少收获;世界真美;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让我们惊讶;我们的眼睛忙不过来……)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既美丽又奇妙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的奇妙世界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默读课文分段,说说课文从几个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3. 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a. 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乡村。
b、海面的色彩斑斓和陆地的千变万化组成奇妙世界。
c、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
三、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自然的美好:现在我们一起去乡村走一走,看一看好吗?请你们轻声读这一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深。
出示句子:1. “清晨坐起,打开窗户……一股新鲜的气息。
”体会“新鲜的气息”和“奇妙的世界”。
2. “在晨风中散步,吸一口新鲜空气……’‘多么令人陶醉啊!”此时你有什么感觉?把自己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
3. “整个自然界……大自然的启示。
”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是啊,早晨乡村的美景就像一幅画,一首诗,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奇妙世界。
请大家带着这种感受,齐读这一部分。
四、学习第二部分,感受世界的奇妙:海面和陆地的奇妙。
过渡:世界如此美好,乡村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哪些方面呢?请你们读读第二部分,再找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交流:1. “海面的色彩……多姿多彩。
”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大海无边无际,色彩五光十色,浪花千姿百态,空中海鸥欢叫,这一切的确很奇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海底世界》第二课时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窃、私”等9个生字,会写“官、汪、犬”等13个生字新词;能够理解“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力和朗读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窃、私”等9个生字的读音和书写,理解“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等词语的意思。
2. 课文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问题引导,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力。
4. 朗读训练: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感受语言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问题引导: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力。
4. 朗读训练: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提高朗读水平。
板书设计1. 课题:《海底世界》第二课时2. 生字词:窃、私、官、汪、犬……3. 课文内容: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 朗读练习: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 思考题:你对海底世界有什么新的认识?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海底世界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世界的奇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出来,把握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研究作者按一定顺序抓具体的写作方法。
5.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寻找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动物、植物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倾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美。
)4)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奇妙)今天我们就来从来自英国的XXX的作品中感受世界的有趣,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解题:你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重要?(奇妙——它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4)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世界的奇妙的?分别是哪些段落?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1.小组合作,交流本文的主题、内容和结构特点。
强调小组成员之间要配合默契,按顺序起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清晰,蜡烛诱惑湿润达者声音要洪亮,倾听者要神情专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生字词,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海底世界的魅力。
3. 学会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途径,增强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对海洋世界的探索欲望,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4. 讨论海底世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难点1. 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字典、词典、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海底世界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讨论:全班共同讨论海底世界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魅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课题:《海底世界》2. 课时:2课时3.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魅力。
4.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魅力。
5. 教学难点: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伟、汇、刺”等10个生字,会写“浅、消”等13个字,会写“普通、疲倦”等词语。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普通、美妙”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能用“ABB”式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能仿照课文,用形象的语言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描写的事物,感受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喜爱,以及发现的乐趣,感受世界的奇妙。
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奇妙的世界”的;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美妙”等词语的用法,并能积累“照耀、穿透”等词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课本,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奇妙的世界”的,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6.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7.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板书设计:1. 我们奇妙的世界2.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3. 教学目标: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4.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月球之谜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2.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指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年龄大约有46亿年。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和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等等。
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若烟海,最著名的有,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另外,我国制订了周密而切实可行的探月、登月计划。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课前【学案自学】一、给字注音悬()遐()想努()力海藻()二、朗读课文1、标序号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交流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三、通过交流,你还有不懂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课中【小组合作】一、交换导学案1.测评生字2.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班级展示】1.默写生字2.共同探讨不理解的词语3.交流积累到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测评反馈】一、我会连皎洁的景色巨大的关系奇异的阳光美好的努力灿烂的月光密切的遐想二、换成被字句1、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22.月球之谜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4.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
课时安排两课时
知识链接:
月亮,也称月球,古称太阴,是指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年龄大约有46亿年。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和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等等。
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浩若烟海,最著名的有,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另外,我国制订了周密而切实可行的探月、登月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夜幕、降临、悬挂、奥秘、努力、任何、估计、年龄、探索”等词语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课前
【学案自学】
一、给字注音
悬()遐()想努()力海藻()
二、朗读课文
1、标序号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交流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三、通过交流,你还有不懂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
【小组合作】
一、交换导学案
1.测评生字
2.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班级展示】
1.默写生字
2.共同探讨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积累到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测评反馈】
一、我会连
皎洁的景色巨大的关系
奇异的阳光美好的努力
灿烂的月光密切的遐想
二、换成被字句
1、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迁移】
三、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写写你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
1、本节课你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并积极发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过程中你们小组中谁的表现最好?用语言去赞美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课的学习目标你完成了么?把未完成的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
1、复习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并相互评价,
二、班级展示
1、默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有感情的读出你所搜集到的诗句
三、合作探讨
1、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 人们在月球上做了那些有趣的实验?
2、课文写了月球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3、组内交流共同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三、全班交流
1、在阅读中,你发现了课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谜。
2、你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3、学生汇报,并指导朗读。
4、课外你还查阅了哪些资料,知道有关月球的奥谜呢:
⑴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⑵指名上台交流。
四、课外拓展
五、趣味语文
有关月亮的故事
课后
1、本节课你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并积极发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过程中你们小组中谁的表现最好?用语言去赞美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的学习目标你完成了么?把未完成的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