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25
柳永词⼆⾸柳永词两⾸望海潮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万⼈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乘醉听箫⿎,吟赏烟霞。
异⽇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教学⽬标:⼀、知识与能⼒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法⼆、过程与⽅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律美;运⽤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感受词的魅⼒,感受宋初杭州物⾩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的。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种,所以⼜称“长短句”、“诗余”、“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
官屯⽥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
为⼈放荡不羁,终⾝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通俗,⾳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凡有井⽔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柳永⼤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榜题名,⽽且幻想着有⼀番⼤作为。
谁知第⼀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笑,填词道:“富贵岂由⼈,时会⾼志须酬。
”等了5?年,第⼆次开科⼜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柳永这⾸牢骚歌不胫⽽⾛,传到了宫⾥,宋仁宗⼀听⼤为恼⽕,并记在⼼⾥。
望海潮柳永注音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柳永望海潮的注音!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拼音解读:【wàng hǎi cháo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sān wú dōu huì ,qián táng zì gǔ fán huá 。
yān liǔ huà qiáo ,fēng lián cuì mù ,cān chà shí wàn rén jiā。
yún shù rào dī shā 。
nù tāo juàn shuāng xuě ,tiān qiàn wú yá 。
shì liè zhū jī ,hù yíng luó qǐ ,jìng háo shē 。
zhòng hú dié yǎn qīng jiā 。
yǒu sān qiū guì zǐ ,shí lǐ hé huā 。
qiāng guǎn nòng qíng ,líng gē fàn yè ,xī xī diào sǒu lián wá 。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及点评望海潮[1]东南形胜,江吴都会[2],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3]。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4]。
天堑无涯[5]。
市列殊玑,户盈罗绮[6],竟豪奢。
重湖迭清嘉,有三秋桂子[7],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约叟莲娃[8]。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9]。
异日较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0]。
[ 注释 ][1]此词描写杭州的繁盛和西湖的佳丽。
《望海潮》:词调名,首见于柳永《乐章集》。
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
[2]形胜:形势优越、交通便利、湖山优美的地方。
江吴:钱塘位置在钱墉江北岸,旧属吴国,隋、唐时为杭州治所,五代吴越建都于此,故云江吴都会。
一作“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3]参差:大约、将近。
一说形容楼房殿阁高下不齐。
[4]云树:高耸入云的大树。
堤:指钱塘江防潮汛的大堤。
霜雪:比喻浪花。
[5]天堑:天然的壕沟、险阻。
旧称长江为天堑,此处指钱塘江。
[6]珠玑:此处泛指珠宝等珍贵商品。
罗绮:泛指丝织品。
[7]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故云“重湖”。
迭:重迭的山峰。
清嘉:秀丽。
三次:阴历九月。
桂子:荷花。
[8]羌管弄晴:晴日吹奏羌笛。
菱歌泛夜:采菱船上传出的歌声。
泛,浮起、飘荡。
莲娃:采莲的姑娘。
[9]高牙:高高的牙旗。
此处指州郡长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吟赏烟霞:吟诗作词,赞赏水色山光。
[10]图将好景:把这美好的景色描绘出来。
风池:即凤凰池。
本是皇帝禁苑中池沼,后用作中书省代称。
此处泛指朝廷。
[ 古今点评 ]1.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
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
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
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
”中秋府会,楚楚婉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杨湜《古今词话》)2.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云云。
柳永《望海潮》赏析柳永《望海潮》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词作鉴赏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宋·柳永东南形胜⑵,三吴都会⑶,钱塘自古繁华⑷。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⑸。
云树绕堤沙⑹,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⑺。
市列珠玑⑻,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⑼。
有三秋桂子⑽,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⑾,菱歌泛夜⑿,嬉嬉钓叟莲娃⒀。
千骑拥高牙⒁。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⒂,归去凤池夸⒃。
注释:⑴望海潮:词牌名。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⑵东南形胜:杭州在北宋为两浙路治所,当东南要冲。
⑶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⑷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⑸参差(cēn cī):高下不齐貌。
⑹云树:形容树木茂密如云。
⑺天堑(qiàn):天然壕沟,多指长江。
此处指钱塘江。
⑻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⑼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意为大山上之小山。
⑽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⑾羌(qiāng)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⑿泛夜:“夜泛”的倒文。
泛,漂游。
⒀嬉嬉:和乐貌。
莲娃:采莲女。
⒁高牙:高矗之军旗,高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牙:军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⒂异日:改日。
图将:画出。
⒃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此处指朝廷。
赏析: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雨霖铃①宋·柳永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了解作者。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道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的常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
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解说: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龙源期刊网
《柳永词两首》之《望海潮》
作者:许辉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7年第1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5-0057-03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音律美、情趣美、意境美。
2.反复吟咏,让学生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情导读、以诵读贯穿。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温婉秀丽的西湖胜景、晴空排浪的钱塘大潮、馥郁芬芳的三秋桂子、摇曳多姿的十里荷花,美丽的景致、迷人的画面、繁华的都市、祥和的生活,在柳永的《望海潮》中一一展现。
江南自古令人魂牵梦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望海潮》,一起领略情歌王子柳永别样的才华,欣赏人间天堂杭州迷人的美景。
二、感知
先找一位同学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字音与节奏。
(教师点拨)
学生齐读课文。
三、导读
请同学们盘点自己的知识库存,回想自己学过的关于杭州西湖的古典诗歌。
【明确】。
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望海潮》北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
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
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
幕—帐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欠qiàn)—险要的江河。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
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绮(起qǐ)—彩色的丝绸。
这句说—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重(虫chóng)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
叠巘(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
桂子—桂花⒂。
羌(枪qiāng)管—笛子。
相传笛子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
弄—吹奏。
这句说景色晴和的时候处处演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
这句说: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⒄。
嬉嬉—游玩得很快乐的样子。
钓叟—钓鱼的老翁。
莲娃—采莲的姑娘。
⒅千骑(计jì)—大批的马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