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_二_李华英
- 格式:pdf
- 大小:439.00 KB
- 文档页数:7
大电流接地系统接地保护配置摘要:目前,我国110KV大电流接地系统中,110KV线路一般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四段式零序电流保护[1]。
为什么110KV 线路配置了接地距离保护后还必须配置零序电流保护?通过对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均不能单独构成完善可靠的大电流系统接地保护,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接地保护。
关键词:大电流;接地系统;零序电流;接地距离;特点比较;配合整定1 引言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是接地短路,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短路,将产生很大的零序分量,由于零序分量(零序电流、电压、功率等)不受负荷影响,利用零序分量构成的保护来切除接地短路,可以提高保护动作的快速性和灵敏性。
零序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有变压器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线路纵联零序方向和分相纵差保护、零序电流(压)保护、接地距离保护[2]。
本文讨论的是四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与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相互配合整定的问题。
零序电流保护接线简单,在辐射线路上有很好的效果,能反映接地短路,不反映相间短路,因而正常运行和系统发生震荡时,不会误动[3]。
但在复杂电网上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更大,以致灵敏度下降到对本线路没有保护范围,同时还受到重合闸方式的影响,非全相运行可能还会误动作。
接地距离保护同样能够反映接地短路,保护范围比较稳定,保护效果比零序电流保护好。
但保护安装处出口相间短路非故障相有时会误动,同时在线路高阻抗接地时可能拒动。
而零序电流保护却能反映高阻抗接地短路,因此在有接地距离保护的线路上,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取消。
2. 零序电流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⑴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后,将产生很大的零序电流,作为一种主要的接地短路保护。
因为它不反映三相和两相短路,在正常运行方式和系统发生振荡时也没有零序分量产生,所以有较好的灵敏度。
三相星形接线的过电流保护虽然也能保护接地短路,但其灵敏度较低,保护时限较长。
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三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接地故障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进行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
本文将从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原理、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原理接地故障保护是指当电力设备中出现接地故障时,及时保护该设备避免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故障电流,通过对电流进行检测和比较,保护系统能够自动地隔离故障点,防止故障扩散,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地故障保护常常使用电动机保护继电器和过流保护继电器等技术进行实现。
当电力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检测电流来确定故障的位置,并及时地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力设备和整个电力系统。
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涉及到接地保护的类型与数量的选择,以及接地故障保护的灵敏度、触发时间等各种参数的设置。
在设置接地故障保护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的电力设备对接地故障保护的要求不同,比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设备的接地保护类型和数量不同。
2.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选择多种接地故障保护,以防止单一故障保护的失效。
3.每个接地故障保护必须有独立的检测和比较装置,以确保故障信号的正确性。
4.需要考虑到灵敏度和触发时间,以确保精确地识别和隔离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保护的整定接地故障保护的整定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运行过程中,对接地故障保护的灵敏度、触发时间等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故障保护的准确性。
接地故障保护整定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低灵敏度将导致故障保护的失效,而高灵敏度会引起误动作,因此需要根据电力设备的具体情况找到合适的灵敏度。
2.故障保护的触发时间需要根据不同设备的接地电感、电容和其他特性来决定。
3.还需要考虑到电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故障保护的复杂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整定。
4.在整定接地故障保护时,需要与其他保护装置进行协调,确保系统的互动性能。
中性点接地故障处理操作规程中性点接地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的中性点与地之间发生短路故障,这种故障会导致系统电压下降、功率损失增大,严重时可能引发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对用户的影响,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中性点接地故障处理原则1.迅速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采取有效措施隔离故障点,限制故障扩大。
2.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升级。
3.尽快恢复受影响用户的供电。
4.对故障设备和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
二、中性点接地故障处理流程1.故障发现当发生中性点接地故障时,立即通过保护装置、监控系统等手段发现故障。
2.故障判断根据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监控系统的数据等信息,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
3.故障隔离(1)对于瞬时性故障,可采用重合闸方式隔离故障。
(2)对于永久性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故障点,如断开故障线路、切除故障设备等。
4.故障排查与分析(1)对故障设备和故障点进行现场勘查,查找故障原因。
(2)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更换设备、修复故障点等。
5.恢复供电(1)在确保故障已隔离、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受影响用户的供电。
(2)对受影响用户进行解释和沟通,减轻用户对故障的不满。
6.设备维护与管理(1)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试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提高设备的抗故障能力。
三、中性点接地故障处理注意事项1.加强保护装置的设置和整定,确保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
2.提高监控系统的运行水平,确保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判断。
3.加强中性点接地故障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中性点接地故障的处理,如有特殊情况,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广大电力工作者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故障保护方法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仅会使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接地故障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主要是指导线和大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而其中单相接地故障据统计占到高压线路总故障次数的70%以上。
对于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故障所表现出的故障特征、危害程度都大不相同,因而选取有效的接地故障保护方式对于保护电力线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接地故障;中性点接地方式;保护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星形接线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按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的大小,通常我们把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而将中性点不接地或中心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涉及系统电压、绝缘水平、通信、接地保护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的复杂问题。
对于中性点采用何种接地方式,主要取决于供电可靠性和限制过电压两个因素。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特点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至线电压,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但是系统的三相线电压依然保持平衡,因而允许电网继续运行2小时,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由于线路存在对地分布电容,接地故障点将通过导线对地电容形成电流通路,在接地故障点会流过接地容性电流,并且该电流在故障点可能产生稳定或间歇的电弧,因而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对接地电容电流的数值有一定要求。
(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三相对称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非故障相线路始端所反应的零序电流为其自身的电容电流,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故障相线路始端所反应的零序电流为整个系统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之和,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
电气接地是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以及人身安全而采取的接地措施,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某些设备因运行的需要,直接或通过消弧线圈、电
1
抗器、电阻等与大地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是一种防止人身触电的安全措施。
2
保护接零是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中性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
下列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接地或接零保护:①、发电机、变压
3
器、电动机、高低压电器和照明器具的底座和外壳;②、互感器的二次线圈;③、配电盘和控制盘的框架;④、电动设备的传动装置;
⑤、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混凝土架和
4
金属围栏;⑥、电缆头和电缆盒外壳,电缆外皮与穿线钢管;⑦、电力线路的杆塔和装在配电线路电杆上的开关设备及电容器。
GB/T 11022-1999《高压开
5
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了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接地:每台开关装置的底架上应该设置可靠的适用于规定故障条件的接地端子,该端子有一紧固
6
螺钉或螺栓用来连接接地导体。
紧固螺钉或螺栓的直径应该不小于12mm。
接地连接点应该标GB/T5465.2-1996《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中规定的"保护接地"符
7
号。
和接地系统连接的金属外壳部分可以看作接地导体。
运行中发生短路故障后应检查接地回路是否有潜在的损坏,如果需要,可全部或部分更换。
8。
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维护检修规程序号: 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维护检修规程1. 引言在现代工业和家庭电气系统中,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作用至关重要。
接地装置有助于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而过电压保护装置则用于防止电气设备受到过电压的损坏。
为了保证这些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制定一份维护检修规程。
2. 设置正确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设置对于电气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正确设置接地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电气设备上的接触电压,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维护检修规程应包括确保接地装置的正确设置和连接的详细说明。
3.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为了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作,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这些检查可以包括:a. 检查接地导线和接地极的连接是否牢固;b. 检查地下接地网的阻抗;c. 检查接地装置的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d. 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受到损坏。
4. 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维护过电压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工作:a. 清洁过电压保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b. 检查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接线是否正常;c. 检查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电阻值和电容值是否符合标准;d. 定期检查过电压保护装置的触发电压值。
5. 对故障的处理如果发现接地装置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6. 总结与回顾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维护检修规程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这些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对于故障的及时处理也是必要的。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知识。
7. 作者观点与理解在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中的重要性。
维护检修规程的制定对于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提高这些装置的可靠性,并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读者带来有关接地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维护检修规程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的深入理解。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单相短路,回路中相线、中性线连接不良,这种情况容易发现,例如灯会不亮或者熄灭。
而占短路80%的接地故障,相线与PE线、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或大地间的短路却难于觉察。
例如PE线PEN线连接松动灯照样亮,如PEN线迸发火花,则容易酿成火灾。
配电线路应设置接地故障保护,在发生故障时,保护元件必须能及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人身电击伤亡、电气火灾和线路损坏。
TN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接触电位低,故障电流大,一般过电流保护电器可快速切断故障线路,TN系统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需满足:Za×Ia<220V的动作特性以及切断故障电流的时间上的要求。
式中Za--接地故障回路阻抗(ω)Ia--保护电器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回路的电流(A)Ia值应取低压断路器相应过电流脱扣器额定电流的1.3倍。
其切断故障电流的时间应符合:(1)配电干线和只供电给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末级配电线路不应大于5s2供电给手握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末级配电线路不应大于0.4s。
动作时间可从低压断路器的动作特性读取。
当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满足上式要求时,可采用带有单相接地保护的断路器或设零序电流保护措施。
断路器的单相接地保护功能的实现原理有剩余电流型和零序电流型两种。
剩余电流型是利用四个电流互感器分别检测三相电流和中性线(N线)的电流。
无论三相电流平衡与否,则此矢量和为零(严格讲为线路与设备的正常泄露电流);Ia+Ib+Ic+In=0当发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会通过保护线PE及与地相关连的金属构件,即;Ia+Ib+Ic+In≠0此时电流为接地故障电流加正常泄露电流。
接地电流达到脱扣器整定电流时,即可报警或驱动短路器动作,实现单相接地保护。
零序电流型是在三相上各安装一个电流互感器,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o Ia+Ib+Ic+In=Io。
当发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时,此时电流为接地故障电流加正常泄露电流,与脱扣器整定值比较,即可区分出接地电流,实现单相接地保护。
电力线路接地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电力线路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
接地故障一般是由于线路设备绝缘被破坏或受潮等原因导致的。
当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对电力线路接地故障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1. 发现故障:通常是通过监测设备或用户反映来发现线路接地故障,如电流保护装置报警或用户反映电器设备出现异常等。
2. 确认故障位置:根据线路接地故障的性质和现象,通过巡检、测量等方法确定故障位置。
3. 排除暂时故障:对于一些因外界原因引起的暂时接地故障,可以通过复位、检修等方法进行排除。
检查线路绝缘是否被破坏,是否有树枝、鸟巢等危害物影响等。
4. 确认永久性故障:对于无法通过排除暂时故障来解决的接地故障,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可以通过检查和测试设备绝缘状况、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方法来确认故障的性质和原因。
5. 处理故障:根据故障的性质和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进行设备更换、修复或加强接地等。
6. 验收工作:处理完接地故障后,进行验收工作,检验处理效果,保证线路接地故障得到彻底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线路接地故障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上述是对电力线路接地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处理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
对于一些复杂的接地故障,可能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和配合来进行处理。
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一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故障。
为了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需要对系统进行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
本文将介绍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要点。
首先,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接地故障保护的类型选择、保护的接地方式、接地电流检测装置、接地电流互感器等方面。
在选择接地故障保护类型时,需要考虑到其实现的原理和灵敏度等因素。
在接地方式方面,需要根据系统的接地类型进行选择。
电气系统中的接地方式有很多,包括TN,TT,IT等类型,因此选择适合的接地方式对于接地故障的保护至关重要。
接地电流检测装置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实现,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参数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互感器参数。
其次,对于接地故障保护的整定,需要考虑到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等问题。
整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保护的快速动作和可靠的功能。
接地故障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单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实现,而三相接地故障则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相结合。
在进行整定时需要考虑到保护的动作时间和保护的重合闸时间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误动作和漏动等因素,确保保护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整定,确保保护的快速动作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对保护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其一直处于可靠的状态。
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的类型、工作条件、负荷、环境影响等。
因此,在选择和整定接地故障保护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参数设计和实验验证。
在接地故障保护中,零序电流保护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其原理是利用变压器将三相电流分别降低至一定比例后在进行计算,以此来检测系统中的零序电流,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在整定这种保护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依据电流阈值来判断是否动作,而且还需要兼顾不同负荷条件下的保护时间和容限。
一、短路故障检测参数整定原则1、速断●速断电流:出厂默认500A。
尽量躲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但要求低于变电站出口速断定值,而且设定值不要超过600A。
对于特殊定制的60A档数字故障指示器,设定值不要超过60A;对于特殊定制的2000A档数字故障指示器,设定值不要超过2000A;对于特殊定制的4000A档数字故障指示器,设定值不要超过4000A。
●速断延时:出厂默认40ms,一般不要改。
2、过流●过流电流:出厂默认400A。
尽量躲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但要求低于变电站出口过流定值,而且设定值不要超过600A。
对于特殊定制的60A档数字故障指示器,设定值不要超过60A;对于特殊定制的2000A档数字故障指示器,设定值不要超过2000A;对于特殊定制的4000A档数字故障指示器,设定值不要超过4000A。
●过流延时:出厂默认200ms,一般不要改。
3、其它说明●速断电流定值一定要大于或等于过流电流定值。
速断延时一定要小于或等于过流延时。
●短路故障检测原理带线路“充电”条件,可有效抑制重合闸期间非故障线路误报警。
短路故障检测原理带线路“停电”条件,可有效抑制合闸涌流、过负荷等误报警,不会因为线路负荷电流偶尔超过设定值就会报警。
●最大负荷电流可以从主站软件历史曲线上查询到,也可以在现场用LPK2无线调试盒接收到,也可以通过线路分支所带配电变压器的总容量来估算。
●如果将速断、过流都设置成700A/40ms,则自动启动自适应负荷电流的过流突变判据。
参数不用再根据线路负荷大小和变电站出口定值进行整定。
二、接地故障检测参数整定原则(首半波原理)1、接地电流增量●出厂默认30A。
尽量躲过线路最大负荷波动电流和瞬时接地尖峰突变电流。
这个电流值可以从主站软件历史曲线上查询到,也可以在现场用LPK2无线调试盒接收到,也可以通过线路的杂散电容总容值来估算。
推荐整定范围为20~40A。
一般不改。
2、对地电场下降比例●出厂默认30%。
简述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的保护方法
答:
1、使用接地保护装置:大电流接地系统应当装有接地保护装置,当接地条件恶化时,该装置可以及时切断电网,以防止接地故障狂风扬沙。
2、运用接地电流检测技术:采用接地电流检测技术,当接地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子站电气元件和屏蔽装置可以及时断电,以防止接地故障情况发生。
3、故障定位:采用接地电流检测技术及时定位故障位置,根据故障位置,及时清理接地电路的腐蚀,以解决接地故障。
4、运用部分接地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实现接地系统的模拟部分接地,使接地故障的后果降到最低,避免由于接地故障造成的损失。
- 1 -。
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一)
李华英;李兴林
【期刊名称】《建筑电气》
【年(卷),期】2001(020)004
【摘要】在简述人体阻抗、电流通过人体时的生理反应、不同接触电压下人体允许最大通电时间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接地故障电流与人体接触电压;系统正常时漏电电流的估算;TN系统、TT系统、I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末端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预防火灾的接地故障保护;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等技术问题.【总页数】3页(P152-154)
【作者】李华英;李兴林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5
【相关文献】
1.110 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整定配合分析 [J], 黄正琼;
2.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二) [J], 李华英;李兴林
3.接地故障保护的设置和整定(三) [J], 李华英;李兴林
4.1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整定配合 [J], 成钢
5.110 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整定配合分析 [J], 黄正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正确地设置接地装置为了保护家庭的安全,做到安全用电,家庭用电系统必须保持接地良好。
保护接地就是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
在正常情况下,各种用电器的外露金属壳体或金属部件是不带电的,人们接触后不会触电。
如果用电器的绝缘体损坏,使金属导体碰壳,会造成金属体带电,若没有接地装置,人体一旦接触,就会有一个大电流通过人体、大地流回电网,发生触电危险。
如果家庭有一个符合标准的接地系统,该系统的电阻小于4欧姆(人体的电阻一般为2000欧姆),人体与接地系统相当于两个并联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绝大部分电流将通过接地系统进入大地,人就不会有危险。
接地系统的电阻过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将会等比增加,这样的接地系统就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
新建住宅楼一般都有接地装置,业主在购房时应向开发商了解住宅的配电及接地装置的安装情况。
老式住宅一般都没有接地装置,应补装。
自建住宅应设计安装接地装置。
1.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有两点:(1)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欧姆。
(2)接地极一般不能少于二根。
2.接地装置的种类有两种:(1)自然接地在可以达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前提下,为节省材料、减少工作量,可优先考虑自然接地。
自然接地是把地下的给水、排水或其他金属管道(不包含可燃液体,可燃、可爆气体的金属管道和包有绝缘物质的金属管道)、有金属外皮的电缆,金属井管,建筑物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等作为自然接地体。
(2)人工接地一般用钢材作接地极,长度大于2.2米,挖好1米深的坑后,竖直打入坑底,埋入深度不小于2米(距地面3米)。
在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埋入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长效降阻剂。
接地线一般用裸导线(包括扁钢、圆钢),或绝缘导线(铜或铝芯),建议不用铝芯线。
连接接地线时,所用的导线不能有断痕,不能有接头,以防机械强度减小,电阻增大。
接地线地下部分禁用铝导线。
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压接等可靠的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