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指标的权重设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6.78 KB
- 文档页数:2
指标权重计算公式在管理和决策中,指标权重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衡量不同指标对整体目标的贡献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管理和决策的实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指标权重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常用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指标的权重。
一般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确定指标的权重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或者主成分分析法(P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AHP方法中,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相互联系起来,然后通过专家打分和一致性检验等步骤,最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而在PCA方法中,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个主成分的权重,从而间接地确定指标的权重。
常用计算公式。
在AHP方法中,最常用的指标权重计算公式是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指标和权重计算公式。
其中,一致性指标是通过特征根法求得的,用来检验专家打分的一致性程度,一般小于0.1为可接受的范围。
而权重计算公式是通过专家打分和一致性指标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设有n个指标,其权重分别为w1、w2、…、wn,而且满足w1 + w2 + … + wn = 1。
则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wi = ∑(Aij) / ∑(Aij) n。
其中,Aij为专家对指标i和指标j之间的比较打分,n为指标的个数。
在PCA方法中,常用的指标权重计算公式是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公式。
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然后根据特征值的大小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确定权重的具体方法。
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专家意见,在AHP方法中,专家打分是确定指标权重的重要依据。
因此,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权重的确定,以确保权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指标的权重设计方法指标权重设计方法是衡量指标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是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个合理的权重设计可以使得指标体系更具可信度和准确性。
一般来说,指标权重的设计可以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方法。
一、主观赋权方法主观赋权方法是指根据决策者或相关专家的主观经验和承受力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适用于决策者拥有丰富经验且对评价对象有较深入了解的情况下。
1.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主观赋权方法。
它通过构建层次结构,进行两两比较和加权求和,得出指标的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2)构建专家判断矩阵,进行两两比较;(3)计算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4)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
2. Delphi法Delphi法是指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专家意见,然后匿名汇总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的评价结果,最终确定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2)编制问卷,邀请专家进行评价;(3)收集专家意见,逐轮进行匿名汇总,直至收敛;(4)根据汇总结果计算指标的权重。
二、客观赋权方法客观赋权方法是通过统计数据和数学模型来计算指标的权重,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据丰富、评价对象较大的情况。
1.相对重要性法相对重要性法是通过捕捉各因素之间的相对差异,计算指标的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1)对于每个指标,计算其观测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2)根据差异程度,计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3)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标准化,得到权重。
2.主成分分析法(PCA)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技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指标转化为一组新指标,然后根据新指标对总方差的贡献率来确定权重。
具体步骤如下:(1)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值;(3)计算特征值的贡献率,选择前几个贡献率较大的特征向量;(4)计算指标的权重。
总之,指标权重的设计方法有很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指标的权重设计方法1.主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指根据专家判断和经验,通过主观的方式为指标赋予权重。
该方法常用于较小的决策团队或缺乏数据支持的情况下。
主观赋权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来收集专家意见,并通过专家投票或案例分析等方法来确定权重。
2.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的权重设计方法,它将复杂问题层次化,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来进行权重评估。
首先,将指标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因素,并建立层次结构图。
然后,通过专家判断或问卷调查来评估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重要性。
最终,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3.数据驱动法:数据驱动法依赖于历史数据或实证研究结果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该方法适用于数据丰富、可测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或回归模型等手段来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为指标赋予权重。
4.熵权法:熵权法是一种信息熵的概念引入指标权重设计的方法。
熵是评价事物复杂程度和信息不确定性的度量指标,根据信息论原理,指标权重的不确定度越大,其权重越小。
熵权法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和信息熵权重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5.优化模型法:优化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指标权重设计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使用优化算法来确定指标的最优权重。
常见的优化算法包括线性规划、模糊综合评价、遗传算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结合不同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例如,可以首先进行主观赋权法收集专家意见,然后通过数据驱动法进行权重的修正和调整,最后使用优化模型法进行权重的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权重设计的过程应透明、公正和可重复。
应该充分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确保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同时,权重设计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决策目标和背景,以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以实现决策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
1. 层次分析法(AHP):
AHP的核心是使用主体对若干指标的两两比较,通过构建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得出每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系数的方法。
它的主要优点是易于理解和使用,可以直观地让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员共同评估指标。
2. 熵权法:
熵权法是利用信息熵理论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值在整个数据集中的分布情况,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比例。
该方法的优点是对指标分布情况不敏感,能准确反映指标之间的信息关系。
3. 主成分分析法(PCA):
PCA利用一些公共变量来合理表达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将多个维度的指标合成一个指标,以此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多个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4. 相对比重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通过专家确定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并将这些重要性权重转化为
相对比重。
然后,将这些相对比重乘以各个指标的实际值,从而获得最终的权重。
5. 灰色关联度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估指标间存在双向或多向关系的情况。
它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考虑指标的相互影响来协调各个指标的权重。
注意: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况,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1.主观评价法:这种方法通过专家评价和专家判断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或评分。
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来计算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考虑专家
的意见和经验,但可能存在主观性的问题。
2.层次分析法(AHP):AHP是一种常用的量化指标权重的方法。
它
基于对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判断和排序。
AHP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然后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得到指标之间的权重。
通过计算一
致性指标,可以评估判断的一致性程度。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考虑不
同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但需要专家提供相对权重的判断。
3.统计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来确定指标
的权重。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各个指标对总体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确
定权重。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但
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选择合适的
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和修正,根
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权重的修正和更新。
最后,确定的指标权重需要在实
际应用中进行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
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针对量表类问卷,指标权重计算在学术研究和企业研究中都较为常见。
量表类问卷权重研究关注重心在于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分值,而非影响关系,通过计算各个指标或者题项的权重得分值,最后构建完善的权重体系,并且结合各指标权重情况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分类权重研究分析方法非常多,以及权重研究均针对量表类题项,基本无法对非量表类问卷进行权重体系构建。
针对量表类问卷权重研究方法,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分为三类: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专家)主观上对各属性的重视程度来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常用的主观赋权法包括专家咨询法(Delphi法)、AHP层次分析法等。
专家咨询法是由多位专家讨论共同决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情况,而AHP层次分析法也是利用专家打分,并且使用数据计算过程最终生成各指标权重值。
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权重,其判断结果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
常用的客观赋权法包括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直接使用收集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最终生成指标权重值。
组合赋权法:针对主、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优缺点,研究人员可以综合使用两种方法,同时基于指标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和专家经验对决策指标进行赋权。
进一步说明专家咨询法(Delphi法),是采用背对背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
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
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
AHP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剁成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底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常用的绩效指标权重设计方法绩效指标权重是对于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权衡和评价,权重的大小反映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重点、难度以及在资源精力投入上的差别。
不同的权重往往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权重确定是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中异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能否准确、客观地反映部门或者员工的实际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权重体系是因指标体系而变的,先有指标体系,后才有相应的权重体系。
指标权重的选择,实际也是对考核指标进行排序的过程。
1、主观经验法是一种主要依靠历史数据和专家直观判断确定权重的简单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企业有比较完整的评估记录和相应的评估结果,它是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各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或者从引导意图出发对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也可以是集体讨论的结果。
此法的优点在于决策效率高、成本低、容易为人所接受,适合专家治理型与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缺点是获得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不高,而且有一定的片面性,对管理者的要求很高。
2、层次分析法将绩效指标分解成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将人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以求得绩效指标的权重。
运用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度高,能准确地确定绩效指标的权重,因而使绩效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得到合理体现,为公正、科学地进行绩效评估奠定了基础。
但此法操作稍显复杂。
3、权值因子法权值因子法首先是制作评价权值因素评价表;填写评价权值因素评价表。
方法:将行因子与列因子进行比较。
如果采用四分值时,非常重要的指标为4分;比较重要的指标为3分;同样重要的指标为2分,不太重要的为1分,很不重要的为0分,对各位人员所填权值因子判断表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折算为权重。
绩效指标中负值取向的权重分配在绩效考核中,每一项考核指标都对应有一个权重,一般情况下权重越大说明该项指标越重要,反之说明该项指标相对没那么重要。
负值取向的权重分配“只减分不加分”,强调对考核指标的控制。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决策和评估时,需要对不同的指标进行权重的分配,以反映它们在决策或评估中的重要性。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主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专家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对每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打分的结果来确定权重。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化的权重计算方法,它可以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对每个层次结构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权重。
在层次分析法中,需要确定决策目标、准则、方案和子方案,对每个层次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各层次的权重。
3. 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权重计算方法,它可以综合考虑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得出权重。
在熵权法中,需要计算各指标的
熵值和权重,然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最终权重。
4. 灰色关联法
灰色关联法是一种将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它可以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权重,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灰色关联法中,需要将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和权重,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总之,不同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权重计算。
权重的确定方法一、权重的概念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其对被评价的作用,从评价目标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
在统计综合评价中,权属的大小反映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权数大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大,权数小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小。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种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1)从含信息的多少来考虑。
权数越大,评价指标所包含信息越多。
(2)从指标的区分能力来考虑,全数越大,说明评价指标区别被评价对象的能力越强。
二、权重的确定方法对实际问题选定被综合的指标后,确定各指标的权的值的方法有很多种。
概括起来,权重的确定方法从总体上可归为三大类:即主观赋权评价法、客观赋权评价法及组合集成赋权法。
(一)主观赋权法所谓主观赋权法,就是指基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或偏好,通过按重要性程度对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赋值和计算得出其权重的方法。
对于主观赋权法的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层次分析法(AHP 法)、专家调研法(Delphi 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法,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基本步骤如下:(1)选择专家。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选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选本专业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10~30人左右,并需征得专家本人的同意。
(2)将待定权重的p 个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权重的规则发给选定的各位专家,请他们独立的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
(3)回收结果并计算各指标权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4)将计算的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的专家在新的基础上确定权数。
(5)重复第(3)和第(4)步,直至各指标权数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也就是各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此时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权重。
此外,为了使判断更加准确,令评价者了解已确定的权数把握性大小,还可以运用“带有信任度的德尔菲法”,该方法需要在上述第(5)步每位专家最后给出权数值的同时,标出各自所给权数值的信任度。
权重的确定方法一、权重的概念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其对被评价的作用,从评价目标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
在统计综合评价中,权属的大小反映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权数大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大,权数小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小。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种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1)从含信息的多少来考虑。
权数越大,评价指标所包含信息越多。
(2)从指标的区分能力来考虑,全数越大,说明评价指标区别被评价对象的能力越强。
二、权重的确定方法对实际问题选定被综合的指标后,确定各指标的权的值的方法有很多种。
概括起来,权重的确定方法从总体上可归为三大类:即主观赋权评价法、客观赋权评价法及组合集成赋权法。
(一)主观赋权法所谓主观赋权法,就是指基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或偏好,通过按重要性程度对各指标(属性)进行比较、赋值和计算得出其权重的方法。
对于主观赋权法的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层次分析法(AHP 法)、专家调研法(Delphi 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法,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基本步骤如下:(1)选择专家。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选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选本专业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养的专家10~30人左右,并需征得专家本人的同意。
(2)将待定权重的p 个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权重的规则发给选定的各位专家,请他们独立的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
(3)回收结果并计算各指标权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4)将计算的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的专家在新的基础上确定权数。
(5)重复第(3)和第(4)步,直至各指标权数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也就是各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此时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权重。
此外,为了使判断更加准确,令评价者了解已确定的权数把握性大小,还可以运用“带有信任度的德尔菲法”,该方法需要在上述第(5)步每位专家最后给出权数值的同时,标出各自所给权数值的信任度。
指标权重确认方法归纳总结指标权重确认是指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确定各个指标所占权重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权重分配,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指标对整体结果的影响程度。
本文将对指标权重确认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一、主观方法主观方法是指由专家根据自身经验和判断,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的方法。
主观方法常用的有专家打分法、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
1. 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是通过请专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再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权重。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列出各个评价指标,然后请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为每个指标进行打分,最后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权重。
2. 专家会议法专家会议法是通过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讨论的方式来确定权重。
在会议上,专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讨论和确定。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但缺点是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3. Delphi法Delphi法是一种匿名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通过多轮反馈和调整,逐步达成共识。
在Delphi法中,专家会先独立给出对各个指标的权重估计,然后由主持人进行统计和分析,再将结果反馈给专家。
随后,专家重新评估并调整自己的意见,直至达成一致。
二、客观方法客观方法是通过数据和模型进行权重计算的方法。
常用的客观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
1. 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问题层次化,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和进行两两比较,最终确定权重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指标层次化,分为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然后通过专家的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最后计算权重。
AHP方法具有结构清晰、计算简单等优点。
2. 熵权法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和相对信息熵,确定权重。
该方法首先计算指标的信息熵,信息熵越大,表示指标对决策结果的影响越大;然后计算相对信息熵,确定指标的权重。
熵权法适用于指标数目较多且具有相似性的评价体系。
不同的计算指标权重的标准
计算指标权重的标准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和应用领域各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
1. 主观赋值法:这种方法通常需要由专家打分或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得到各指标重要性的打分情况,得分越高,指标权重越大。
此类方法适合于多种领域,如想构建一个员工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包括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协作。
2. 熵值法(熵权法):此类方法利用数据熵值信息即信息量大小进行权重计算。
3. 对比强度与冲突性指标法:这种方法中,对比强度使用标准差进行表示,如果数据标准差越大说明波动越大,权重会越高;冲突性使用相关系数进行表示,如果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值越大,说明冲突性越小,那么其权重也就越低。
权重计算时,对比强度与冲突性指标相乘,并且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最终的权重。
4. CRITIC权重法:适用于数据稳定性可视作一种信息,并且分析的指标或因素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关系时。
5. 独立性权重法: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
其思想在于利用指标之间的共线性强弱来确定权重。
如果说某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很强,说明信息有着较大的重叠,意味着该指标的权重会比较低,反之如果说某指标与其它指标的
相关性较弱,那么说明该指标携带的信息量较大,该指标应该赋予更高的权重。
以上方法各有特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数据特征和专业知识。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结合数据特征及专业知识选择适合的权重计算方法。
指标权重赋权方法
1. 主观赋权法,这就像是你自己凭感觉去决定哪个更重要,举个例子,你要选一辆车,外观对你来说超级重要,那你可能就会给外观的权重分很高啊!这多直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
2. 客观赋权法,哎呀,这就像让数据自己说话一样!比如说选举班干部,根据大家投票的票数来确定权重,这就是让事实来做主嘛。
3. 德尔菲法,这有点像一群专家在一起讨论,然后达成一致呀!像公司要推出一个新产品,找一群行家来出谋划策,大家一起决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多厉害!
4. 层次分析法,就好像盖房子,一层一层地分析呀!比如你要去旅游选目的地,先从大的方面比如距离、景色等分析,再逐步细化,不就能清楚地知道该给各个因素多少权重了吗?
5. 模糊综合评价法,这就好比雾里看花,但咱也能搞清楚大概呀!比如评价一个人的厨艺,可能很多因素不太明确,但咱综合起来也能有个大概的判断,给相应权重。
6. 主成分分析法,就像把复杂的东西简化提炼一样!好比你整理房间,把一些类似的东西归到一起形成主要的部分,然后确定它们的权重,简单明了。
7. 组合赋权法,这可不得了,是把各种方法组合起来用呀!就像炒菜,各种调料都来点,味道肯定更棒嘛!比如评估一个项目,用几种方法一起,那得出的权重肯定更靠谱啦!
结论:每种指标权重赋权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达到准确赋权的目的。
(完整版)指标的权重设计方法指标的权重设计方法有哪些?答:设定指标权重的常见方法有四种:直接判断法、重要性排序法、三维确定法和权值因子分析法。
一、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是指由指标设定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各项考核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或者从引导意图出发,对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直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有效的前提是指标设定者对考核对象的工作和职责十分了解,如是员工的直接上级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第一,简单易行,容易操作;第二,适合规模比较小、绩效指标比较简单的企业考核;第三,节省时间,决策效率高。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第一,基于个人的经验判断,主观性强;第二,个人色彩比较强,容易招致员工的不满和质疑。
二、重要性排序法重要性排序法就是将考核指标按照其重要性依次排序,并赋予分值,最后总根据每个考核指标在绩效指标体系整体重要程度得分中所占比重来确定每个考核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同样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判断,但相对直接判断法而言,它有以下优点:第一,允许多个指标设定者各自做出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单纯个人的主观性;第二,将每个指标设定者对指标重要性的判断结果以定量的方式进行综合处理,更加科学;第三,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其打分过程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受主观臆断的影响,因此,其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仍有欠缺。
三、三维确定法三维确定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也是企业在确定每一个指标权重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维确定法认为,决定一个指标权重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在现有资源配置和条件下该指标的可实现程度、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
只有三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合理的权重系数。
三维确定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将一组指标先按重要程度、紧急程度、可实现程度采用“五点打分法”分别打分;第二,将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分、紧急程度得分和可实现程度得分相乘,得出该指标的综合分数;第三,将每个指标的综合分数相加,然后确定每个指标综合分数在总综合分数中所占的比例;第四,最终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指标的权重设计方法有哪些?
答:设定指标权重的常见方法有四种:直接判断法、重要性排序法、三维确定法和权值因子分析法。
一、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是指由指标设定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各项考核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或者从引导意图出发,对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直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有效的前提是指标设定者对考核对象的工作和职责十分了解,如是员工的直接上级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第一,简单易行,容易操作;第二,适合规模比较小、绩效指标比较简单的企业考核;
第三,节省时间,决策效率高。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第一,基于个人的经验判断,主观性强;
第二,个人色彩比较强,容易招致员工的不满和质疑。
二、重要性排序法
重要性排序法就是将考核指标按照其重要性依次排序,并赋予分值,最后总根据每个考核指标在绩效指标体系整体重要程度得分中所占比重来确定每个考核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同样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判断,但相对直接判断法而言,它有以下优点:第一,允许多个指标设定者各自做出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单纯个人的主观性;第二,将每个指标设定者对指标重要性的判断结果以定量的方式进行综合处理,更加科学;第三,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其打分过程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受主观臆断的影响,因此,其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仍有欠缺。
三、三维确定法
三维确定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也是企业在确定每一个指标权重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维确定法认为,决定一个指标权重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在现有资源配置和条件下该指标的可实现程度、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
只有三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合理的权重系数。
三维确定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第一,将一组指标先按重要程度、紧急程度、可实现程度采用“五点打分法”分别打分;第二,将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分、紧急程度得分和可实现程度得分相乘,得出该指标的综合分数;第三,将每个指标的综合分数相加,然后确定每个指标综合分数在总综合分数中所占的比例;第四,最终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四、权值因子分析法
权值因子分析法相对于前三种方法而言是最科学但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方法,因而这种方法一般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以确保其成功实施。
这种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组成评价小组,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评估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确定不同的专家构成。
第二步是经专家讨论选取恰当的权值因子,制定权值因子判断表和权值因子计算统计表。
第三步是由专家填写权值因子判断表,填写的方法是将行因子和列因子进行比较。
第四步是对各位专家所填结果进行统计,填写权值因子计算统计表。
第五步是将统计结果折算为每个指标权重。
权值因子判断表和权值因子计算统计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