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全册《41 常见的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7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铁在自然界的分布和炼铁的化学原理2、了解还原反应的概念3、学会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目标1、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内容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学生虽然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
但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钢铁冶炼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形成保护和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的意识,也为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作知识的铺垫,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炼铁的原理教学难点炼铁的原理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设计思路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指导自学炼铁原理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盘点收获随堂练习探究方案一探究方案二随堂练习随堂练习知识构建情境导入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实验探究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 情景导入在众多的金属材料中,使用最多的是铁的合金生铁和钢,钢铁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投影】:我们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炼铁的原理。
二、指导自学:1、铁在自然界的分布:(阅读课本 P 64上半部分,限时3分钟,并完成下列练习)自然界的铁都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中,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份是______)、磁铁矿(主要成份是_______)、菱铁矿(主要成份是_________)、黄铁矿(主要成份是________)等。
【后教、点拨】:1、 自然界中的铁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铁矿石中2、铁矿石的种类: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 [过渡]:引发学生思考投影我们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 以此来激励同学学好化学,报效祖国的热情。
常见的金属材料
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
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
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
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
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
尘。
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出问题】: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
在温
【提出新问题】:不同的金属的性质是完全相同
共享】中,你见到过哪些
吗?反过来,通过它们的用途,你能推测出
属或非金属后,
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学生活动】
:对照目标回顾,归纳所学,形成结构性知识。
、。
常见的酸和碱随堂演练1.(xx·淄博临淄一模)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C.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D.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xx·淄博临淄一模)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体液 A.血液 B.胃液 C.唾液 D.尿液pH范围7.35~7.45 0.8~1.5 6.6~7.1 5.0~7.03.(xx·枣庄中考)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 B.味精C.食醋D.香油4.(xx·钦州二模)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A.溶液的质量都增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5.(xx·潍坊中考)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A.NaOH和KOH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6.(xx·淄博张店二模)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C.在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D.在农业上,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7.(xx·杭州中考)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氯离子B.表示钠离子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8.(xx·淄博中考)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CO和CO2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xx·黔东南州中考)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四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规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迹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32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大自然美丽而神奇。
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A.冰雪消融B.落叶腐烂C.铁钉锈蚀D.星火燎原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D.摄入油脂过多容易引发肥胖3.下列涉及硫酸的操作中,准确、规范的是A.稀释浓硫酸B.倾倒稀硫酸C .吸取稀硫酸D .测稀硫酸pH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金属材料:镁、黄铜、生铁B .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混合物C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D .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1个钙离子:Ca +2B .两个铵根离子:2NHC .2个氢分子:2He 2D .硫化镁:Mg 2S6.识别常用危险化学品标识是基本化学实验技能,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识是A .腐蚀品B .有毒气体C.易燃液体4D .爆炸品7.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B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C .人类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D .海底蕴藏丰富的煤、石油,还有天然气和“可燃冰”8.过氧化钙(X )是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固体,常用作种子消毒剂、高温氧化剂和鱼池增氧剂。
碱及其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让学生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
知道俗称及保存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它们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3.知道氢氧化钙的制法,会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复习达标】1.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会看到有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体现浓盐酸什么性质?2. 浓硫酸在化学上可做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3.浓硫酸还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占到皮肤或衣服上,应该怎样处理?4.酸通性有哪些?能写出化学方程式的,每个性质写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⑵⑶⑷教学流程感悟、体会、修改一、常见的碱(一)碱的概念【问题思考】1.你从碱的化学式中,找出碱的组成中有的共同元素是什么?2.物质溶于水,以分子或离子的形成存在于水中,那么碱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水中呢?3.请总结碱的概念?(二)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自学探究】完成课本P33活动天地2-31.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完成实验,将结果填在课本中的表格中。
2.展示探究成果,订正自己的结果,提出小组疑问。
3.根据课件规范语言表述。
【问题思考】1.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出现什么现象?体现了氢氧化钠固体的什么性质?。
氢氧化钠固体可做。
氢氧化钠可应如何保存?2.氢氧化钠固体的俗称是什么?体现了氢氧化钠的什么性质?3.氢氧化钠如果不慎占到皮肤或衣服上,应该怎样处理?4.Ca(OH)2固体的水溶液俗称什么?我们用来检验什么气体?5.Ca(OH)2固体如何制得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是否所有的碱都溶于水?1.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纯碱 B.生石灰 C.熟石灰 D .石灰水2.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对应的是()A .氢氧化钠、生石灰、Ca(OH)2 B.石灰水、熟石灰、Ca(OH)2C .碳酸钠、火碱、Na2CO3D .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3. 为了防止小包装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装中放入的干燥剂是()A .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 .食盐 D .熟石灰4.我们熟悉的下列物质中,溶于水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5.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B . CaO + H2O === Ca(OH)2C . Mg + 2HC l === MgCl2 +H2↑D . 2H2O === 2H2 ↑+ O2 ↑6. 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是 ( )A . CO2 B.O2 C.HCl D. NH37.下列碱不溶于水,并且是蓝色的()A .Ca(OH)2 B.NaOH C .Cu(OH)2 D.Fe(OH)3。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导学案(二)教学目标1、掌握药品的取用2、掌握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__________中)⑴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______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____________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3)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时改用______________②读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_______读数;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____________读数。
二、物质的加热⑴、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顶:__________________(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________,防止试管_________,引起试管爆裂。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
(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______________,并不时沿_____________方向来回平移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
[最新]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全册84 中和反应第1课----02065786-6ea5-11ec-9aef-7cb59b590d7d[最新]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全册84中和反应第1课酸碱中和反应(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度。
2.通过酸碱反应的探索,初步学会用指标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通过探索酸碱反应,提高学生发现和提问的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1。
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难点:使用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审核达标】1。
什么是酸?为什么酸溶液是酸性的?2.什么是碱,为什么碱溶液是碱性的?3.什么方法可以用来测试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教学过程感知、经验、修改I.中和反应[实验探索](I)酸碱能发生化学反应吗?阅读教材第44页,探索实验2-5。
在上述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溶液pH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解释一下酸碱之间的化学反应吗?2.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溶液会改变什么颜色?如果逐渐加入稀盐酸,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3.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时,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如何证明?【解释与结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新物质,因此化学性质也发生变化,这是pH值变化的原因。
(2)中和反应的本质【问题思考】1。
当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分析溶液中的h,发挥反应的本质和oh。
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小组讨论)其他酸和碱是否也有类似的反应?3.中和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4.什么反应能产生盐和水?它们都是中和反应吗?每人写两个例子。
;。
5.哪些中和反应不会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16.如果没有中和反应,如何证明反应已经发生?【基本标准】1完成教科书活动2-4中的化学方程式。
2.(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患者的药物是酸性还是碱性?反应原理是什么?例如,用weishuping(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写出反应方程式。
海水“制碱”(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成碳酸氢铵溶液;②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控制条件,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两者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便有晶体析出;③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制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请回答:(1)碳酸氢铵的化学式是。
(2)由上表分析过程②中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3)过程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总结归纳下面的问题,然后小组统一答案。
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二、纯碱的性质【实验探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得出实验结论1.与指示剂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碳酸钠是一种色固体,它(难/易)溶于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呈色。
溶液显性2.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与氢氧化钙反应:实验现象,方程式。
4.与氯化钡反应:实验现象,方程式。
实验证明,碳酸钠可与、、、、发生反应。
【达标练习】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发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这种物质是()A Na2CO3B Ca(OH)2C NaClD CaO【课堂检测】1..下面是一些常见盐的俗称或主要成分,其中错误的是()A.苏打碳酸氢钠B.某某石碳酸钙C.食盐氯化钠D.纯碱碳酸钠2.若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它们的颜色别倒入食醋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别尝它们的味道3.学习化学可使你变得聪明,避免走入生活和学习的许多误区。
如:①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有剧毒。
②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黏土。
这样的知识你还知道多少?请举出一例:。
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钠或碳酸钠。
鉴别时,应先取少量固体放入___________中,然后滴加___________,若有___________生成,则该固体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2021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 考生在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内容填写(涂)正确。
3.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 B C 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生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臭氧属于()A .非金属单质 B. 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 B.榨取果汁 C.切割玻璃 D.海水晒盐3.甲烷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只用稀硫酸不能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D. 只用稀盐酸一种试剂就能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溶液一次区别开6.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7.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不.一致的是()A. 铜有导电性B. O2不易溶于水C. H2的密度比空气小D. 金刚石硬度大8.探究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AlCl3溶液 B.Cu(NO3) 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9.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