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11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教案主题: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目标:1. 了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和结构;2. 学习如何正确采集口腔上皮细胞;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
适用年级:中学高中生物课程(11-18岁)所需材料:1. 非刺激性的盐水溶液2. 吸管3. 显微镜4. 牛皮纸5. 口腔刷子或洁面刷6. 无菌试管或玻璃瓶7. 高锌含量漱口水(可选)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提问学生他们是否了解口腔上皮细胞是什么?2. 解释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表面的一层细胞组织,它们负责保护口腔组织免受感染和损伤。
实验步骤(15分钟):1. 提醒学生进行适当的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和漱口。
2. 将一些盐水溶液倒入无菌试管或玻璃瓶中。
3. 使用吸管轻轻吸取溶液,将其置于口腔中,并轻轻漱口30秒,切忌吞咽溶液。
4. 将漱口后的溶液吐入另一个试管或玻璃瓶中,这个溶液中含有口腔上皮细胞。
5. 取一块牛皮纸,将其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并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的方形。
6. 将牛皮纸湿润,使其稍微粘性,然后将其轻轻贴于试管内的溶液上,以吸附上皮细胞。
7. 将贴有上皮细胞的牛皮纸轻轻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
观察和描绘(15分钟):1. 将玻片放入显微镜下,并使用低倍镜先进行初步观察。
2. 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记录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
3. 按照需要,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4.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特征,绘制一幅观察图或写下描述性的观察结果。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并与正常上皮细胞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重要性。
3. 提问学生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思考和反馈。
延伸实验(可选):1. 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观察是否会对口腔上皮细胞产生影响。
2. 比较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前后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学生初步具备使用显微镜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为其主动探究学习做准备。
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须做好临时装片。
所以,制作好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掌握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后,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通过上一节课《观察植物细胞》的学习,基本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利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动物细胞有着强烈的愿望。
但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还要教师认真指导,纠正不足。
2、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不少同学注意力难以集中,实验操作不规范。
也有的同学应付了事,草草收兵,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多查多看,及时指出问题,给予正确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②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③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及其完成任务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①由于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让学生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故本实验的重点已不是教学生使用显微镜,而是在做实验的过程。
②学生首次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本节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虽然学生在本实验之前已经做过一些实验和制作过临时装片,但他们毕竟还是刚接触生物实验,所以本节的难点仍然是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
六、教学方法1、教材中虽然详细地列出了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具体步骤,但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完全按照书本的介绍进行独立操作,还有一些难度。
因此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的教学策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边实验边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教师在课前培训几位小老师,在课堂上请他们谈谈做装片的体会,这对全体学生是很好的激励,有助于学生树立做好装片的信心。
而且这几位小老师动手能力强,操作准确规范,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由无数个微小的细胞组成。
在人体中,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覆盖在口腔黏膜的表面,起到保护和感知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前,我们从一位健康志愿者的口腔黏膜中采集到了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通过简单的刮取,我们得到了一小片黏膜组织。
接下来,我们将样本转移到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用特殊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特征。
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呈扁平的形状,呈现出多边形的外观。
细胞质内充满了细小的颗粒,这是细胞器的存在证明。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通过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健康状态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口腔黏膜免受外界损伤。
通过观察细胞表面的微细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细胞表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微绒毛。
这些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通过分泌黏液来保护黏膜表面,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除了保护功能,口腔上皮细胞还承担着感知的任务。
在口腔黏膜中,有许多感受器敏感地分布在口腔上皮细胞上。
这些感受器可以感知温度、压力和化学物质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这些感受器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食物,同时也是我们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使其成为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口腔上皮细胞在口腔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保护口腔黏膜和感知外界刺激来维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人体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是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个接触点。
在口腔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细胞类型,其中口腔上皮细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细胞类型。
通过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其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
首先,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是多样的。
在口腔黏膜中,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的上皮细胞,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立方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等。
鳞状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口腔中可见到其形成的表层,其特点是扁平的细胞形态和不规则的多边形形状。
立方上皮细胞则呈立方形,常见于口腔黏膜下方的腺体上皮,其细胞间贴近紧密,形成相对规整的结构。
柱状上皮细胞则具有长形外观,细胞间有较大的空隙,常见于咽喉和食管等部位。
其次,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也有一些特点。
口腔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可以通过染色技术进行观察。
细胞核形状正常情况下是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般在5-10微米之间。
细胞质则呈淡染色,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结构。
在柱状上皮细胞中,可以观察到棘层细胞连接蛋白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是多样的。
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能够分泌黏液,形成口腔的保护层,防止外界刺激和细菌感染。
同时,口腔上皮细胞也能够吸收和分解食物中的一些成分,起到消化作用。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具有感觉功能,能够感知咀嚼和进食等行为。
口腔上皮细胞的这些功能为口腔的正常生理过程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类形态多样、结构复杂且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
通过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为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
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同时,也是每年初中会考必考内容。
所以,制作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
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生较多气泡,在染色时处理不当,在观察时视野过亮或过暗等,都会影响最后的清晰观察。
甚至不成功。
【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4、尝试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注意事项】1、注意光线强弱的调节,因为过于明亮或偏暗的视野都不利于寻找以及清晰的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2、使用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时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刮破口腔。
3、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用清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影响观察效果。
4、擦拭盖玻片时注意力度,避免盖玻片损坏。
5、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慢慢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6、有时由于取样量较少,不容易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胞,此时要重申“自上到下,从左到右,认真寻找”,不能放弃寻找的机会。
【实验步骤】一、清点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废液缸、洁净抹布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1、载玻片。
新课导入放映有关实验的纪录
片引导学生观摩
观察专家实验
过程并思考
从影像中导入新课学习
阅读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循序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
学生自学课文
并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总结和自
我思考能力
分组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我
校学生每班共分成26
个组,每组2-3个学
生,使其分组做实验、
讨论现象并总结小组
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
实际现象并与
组员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考
能力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
回答进行本节小结,
为学生指明重难点
跟随教师步伐
明确本节重难
点,并进行反思
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学习有章法
课堂练习及作业展示有关本节知识点
的常考题,引导学生
巩固本节知识
积极练习题目,
掌握本节知识
点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点识记
七、教学评价设计(说明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标检测内容和方法)
随堂练习并精确讲解
八、板书设计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注意事项
二、实验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三、实验结果反思
九、课后反思
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做好一片示范的,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教师应主要以引导为主,在旁协助学生完成分组探究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引言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组成口腔内腔的细胞群体,它们负责覆盖口腔黏膜,起到保护口腔内部结构的作用。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助于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呈扁平形状,其外观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口腔上皮细胞的大小约为10-30微米,表面呈现出光滑的特征。
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并具有明显的核和细胞质之间的边界。
口腔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口腔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可以分为表层上皮和基底上皮两个部分。
表层上皮主要由多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紧密排列,形成一个连续的细胞层。
基底上皮位于表层上皮下方,由较高的柱状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形态较长,排列松散。
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口腔上皮细胞承担着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们起到了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防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内部。
其次,它们能够分泌唾液,帮助消化食物和维持口腔湿润。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识别和排除病原微生物,起到保护口腔健康的作用。
口腔上皮细胞的生理变化口腔上皮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和更新能力。
它们会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再生,以维持正常的口腔黏膜结构和功能。
然而,一些因素如年龄、疾病和环境刺激等都可能影响口腔上皮细胞的生理状态,导致其代谢和再生能力下降,出现病变和功能异常。
口腔上皮细胞的疾病和病理变化口腔上皮细胞的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白斑、癌变等。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的溃疡性病变,常见于口腔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或损伤的区域。
白斑是口腔上皮细胞变性的现象,常见于吸烟者和酗酒者。
口腔癌变是口腔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肿瘤的过程,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结论通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我们可以了解其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口腔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口腔上皮细胞也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和疾病的影响,导致病理变化和功能异常。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口腔病变,保持口腔卫生,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2.难点: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口腔上皮细胞是如何组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理论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讲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找出口腔上皮细胞的哪些结构?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师演示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边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在旁指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消毒棉签等实验材料。
(2)用消毒棉签轻擦口腔内侧,取得口腔上皮细胞。
(3)将取得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盐水。
(4)用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上,轻轻压平。
4.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教师在旁指导。
学生分享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作业布置(1)绘制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在课后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个别辅导,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重难点补充: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教师演示时,强调每一步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对话示例:“同学们,注意看,我用消毒棉签在口腔内侧轻擦,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