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2015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
黄瓜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作者:郑文法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7期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黄瓜生产的产业化,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高产、抗病、优质,黄瓜的果实形状及口感等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指标。
综述了黄瓜的设施栽培技术,对黄瓜设施栽培中品种选择、播种、嫁接、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黄瓜;品种;栽培;病虫害收稿日期:20130526作者简介:郑文法(1971—),男,福建福清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463.4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060031 引言黄瓜(C.sativus L.)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Cucumis),一年生攀缘或蔓性草本,茎枝有棱沟,密被白色或近黄色糙硬毛;卷须纤细,不分叉。
花黄色,单性同株,单生或雄花簇生,花冠轮状或近钟状,深裂[1]。
黄瓜的起源地是热带潮湿森林地带,由于长期处于水肥充足、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和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形成了根系浅,叶片大,喜温、喜湿和耐弱光的特征[2]。
我国是世界上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3]。
2 材料与方法2.1 品种选择黄瓜种子时,首先要保证品种对路,不但要适合本茬栽培,而且要适合本地区栽培;其次,播种前应测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发芽势是指黄瓜催芽3d内的种子发芽百分数。
黄瓜发芽率一般指催芽7d内种子的发芽百分数,发芽率90%以上时才能符合播种要求。
[4]大棚栽培黄瓜茬口主要以春提早为主,其次是秋延后[2]。
适于温室长季节栽培的品种有中农19号、京研迷你 2号、春玉黄瓜、绿珍1号、绿秀1号[3,5,6]。
春节前后是黄瓜消费的高峰,为缓解设施蔬菜栽培倒换困难,提高效益、改善品质,储海平[7]等在原有的高效设施蔬菜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了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认为春提前黄瓜的品种应选抗低温、耐弱光、结瓜节位低、瓜码密、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如“长春密刺”、“津优”系列。
中国瓜菜2015,28(5):75黄瓜幼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黄瓜的花芽分化、移栽成活率、缓苗期,以及果实的发育,最终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培育健壮的幼苗是实现黄瓜早熟丰产的关键,本文就黄瓜的壮苗培育技术简单总结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育苗设施及基质和穴盘的准备1.1育苗设施育苗设施可选用智能化连栋棚,也可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设施要配备自动放风口、加温设备,夏季育苗还要配备遮阳帘、湿帘。
设施内配置喷淋系统和育苗床,育苗床高于地面10~20cm,便于温度调节,特别是冬季育苗可以提高基质温度,也可直接在地面上铺砖、竹片等。
1.2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生长。
育苗基质配比为V草炭:V蛭石:V珍珠岩= 3∶1∶1,育苗过程中补施营养液。
注意基质次生盐渍化问题,当基质盐分含量在1.5~3.0g·kg-1(EC 1.2~2.9mS·cm-1)时,黄瓜种子发芽和生长较好,叶面积、全株干质量、壮苗指数、活力指数均达到较高值。
1.3穴盘选择冬春季育苗选用50孔穴盘,夏季育苗选用72孔穴盘较为经济。
2催芽将播好种子的穴盘摆放于催芽架,推入催芽室进行催芽。
黄瓜催芽温度控制在28~30℃,催芽时间不超过48h,当苗盘中60%左右的种子拱出表层时,将育苗盘及时转移到育苗室,摆放到苗床上。
3苗期管理3.1温度与光照管理冬季育苗应加强温室保温、增温、补光等措施。
光照时数一般以8~10h·d-1短日照为宜。
晴天确保苗床光照强度在5000lx以上。
温度应是前高后低,增大昼夜温差,培育高产适龄壮苗。
在黄瓜苗第1片真叶显露以前,白天温度20~25℃,夜间12~15℃,土温16~18℃。
特别注意控制夜温,否则易形成“高脚苗”。
第1片真叶展开至第3片真叶展开,白天20~30℃,夜间10~12℃。
移栽前7~10 d,白天20~25℃,夜间6~8℃,地温15~18℃。
3.2苗床湿度管理苗盘播种至出苗,基质保持相对含水量85%~ 90%;子叶展开至2叶1心时,保持基质含水量65%~ 80%;3叶1心至成苗,基质含水量为60%~65%。
农业技术2018年3月·下N21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张耀凯(濮阳县农业畜牧局,河南 濮阳 457100)摘 要 本文通过初步的介绍对大棚黄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应的描述,根据具体情况对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做了阐述,最后详细的分析了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1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1.1 黄瓜种植前黄瓜种植之前,要整理大棚内土地。
应选地势较高,向阳,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
播前最好进行种子消毒,常用方法有温汤浸种,即用干净纱布包好饱满而干净的良种黄瓜种子,投入55℃温水中漫10分钟,再放入20-25℃冷水中浸5-8小时,取出清洗干净后催芽。
催芽方法是用湿布袋或毛巾等物包裹种子,置于福尔马林300倍液泡种2-3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浸种催芽。
25-30℃下约一昼夜,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1.2 黄瓜种植中期黄瓜播种后,定期补充水分,结瓜期时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需要施肥,且掌握好比例。
在黄瓜生长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定植,土地的行距保持在L60cm,秧苗的间距保持在33cm,在定植之后用地膜进行覆盖,并且还要注意大棚内部温度的保持。
黄瓜长到12cm 时就要对黄瓜进行吊索,在秧苗一侧插入竹棍,并且要在黄瓜秧苗上吊上一根线,在侧边也要进行吊线。
黄瓜的生长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同时还要注意预防与治理病害。
在黄瓜的成长期时尤其要注意大棚内温度的保持,其影响黄瓜的产量。
1.3 黄瓜种植后期黄瓜成熟后就进入种植的后期。
后期采摘黄瓜,最好是在早上进行,因为早上的黄瓜更加新鲜,品质更好,所以在采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将秧苗一并扯掉,这样会破坏秧苗而不能够供给其他黄瓜养分,所以在采摘时一定要从黄瓜的根部进行采摘,不要破坏秧苗,致使秧苗受到损害。
2 大棚黄瓜病害防治方法2.1 猝倒病猝倒病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与立枯病比较相似,它们的发病时期都是在黄瓜幼苗期出现的。
黄瓜育苗与移植的管护方法的研究成果篇一: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其育苗与移植过程中的管护方法对于保证黄瓜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黄瓜育苗与移植的管护方法的研究成果。
首先,在黄瓜育苗阶段,选择适宜的育苗床和基质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使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优质基质可以提高黄瓜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常用的基质材料有腐熟的有机物质、蛭石、腐殖酸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配。
其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黄瓜的育苗生长也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黄瓜适宜的育苗温度为25-30摄氏度,湿度为60-70%。
在育苗过程中,可以采取覆盖保温膜或使用恒温恒湿设备来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促进黄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此外,合理的光照条件也是黄瓜育苗阶段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黄瓜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适宜的光照强度为8000-10000勒克斯。
如果光照不足,可以使用人工补光灯或增加日照时间来提供足够的光能,有助于黄瓜幼苗的健康生长。
在黄瓜移植阶段,根系保护和适度修剪也是关键的管护方法。
一项研究发现,在移植前适当修剪黄瓜苗期根系,可以促进根系再生和新生根的快速生长,减少移植伤害。
此外,移植后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灌溉和肥料供应,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充足,有利于黄瓜的根系生长和整体生长情况。
综上所述,黄瓜育苗与移植的管护方法对于保证黄瓜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适宜的育苗床和基质选择、温湿度控制、光照管理以及根系保护和适度修剪等方法可以帮助黄瓜苗期健康成长,并为移植后的黄瓜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篇二:黄瓜育苗与移植的管护方法的研究成果黄瓜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育苗与移植阶段的管护方法对于保障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黄瓜育苗与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首先,黄瓜育苗阶段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研究发现,在温度为25-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为70-80%的条件下,黄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为良好。
“蔬菜的种植”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主题的确立:“民以食为天”,蔬菜作为餐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对现在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蔬菜只是餐桌上的菜肴,他们既不知道蔬菜的生长过程,也不了解如何种植蔬菜。
在温饱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营养和色、香、味的统一,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很多孩子都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往往对于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不屑一顾。
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种植蔬菜的体验活动。
通过蔬菜种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秋天的蔬菜,了解蔬菜种植的一些基本知识,探究蔬菜的营养价值,学习科学食用蔬菜的初步知识。
因此,我选定了“秋天的蔬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喜欢蔬菜。
二、活动总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食用方法,以及种植方法等。
2、通过对蔬菜的认识与探究,使学生了解蔬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树立科学食用蔬菜的意识。
3、了解活动主题的基本情况,确定活动方向,并能主动积极的进行实践活动;(二)能力目标: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调查、探究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小组的实践活动,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意见能真诚的接受,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和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1、有关蔬菜品种、分类、营养以及食用蔬菜与儿童成长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2、图片、表格、各种蔬菜种植的资料,亲子小菜园综合实践基地。
3、与菜园、小商贩、图书室、微机室等地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和查阅资料作好条件与安全准备。
4、有条件的同学可准备摄像机和照相机,并向老师和家长学习简单的照相、摄像技术,以便在实践活动中搜集第一手材料。
5、开通“亲子小菜园”QQ群和“亲子小菜园”腾讯微博。
21世纪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积极政策措施,增加了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化生产的种植业[1]。
设施农业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厂化生产方式,把作物种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为作物的高效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且在任何地区,一年四季都可栽培各种农产品的新型种植业[2]。
设施农业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特征主要体现在高生产率、优质、安全、周年可连续产出方面。
黄瓜是常见的喜温型蔬菜,不耐低温,喜光、喜湿、怕涝、不耐旱的蔬菜[3];黄瓜从播种到量产对环境要求很高,比如气候、水分、光照等,尤其是温室大棚的黄瓜种植要求尤为严苛。
目前在中国北方大棚黄瓜栽培中,许多瓜农不了解设施黄瓜种植技术而盲目跟风栽培,造成黄瓜减产甚至失收[4]。
因此,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温室环境参数的实现智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对温室内各因素智能管理的必要条件。
控制温室环境是黄瓜有效生长的重要因素,光照、温度、CO 2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黄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5]。
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控方法,实时获取环境参数信息,并自动调整,从而实现有效的环境控制,满足植物生长环境条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1研究现状1.1光照环境智能化调控20世纪70年代,以荷兰、以色列、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设计基于计算机的设施环境监测系统。
从那时起,该系统发展迅速。
Takakura 提出用计算机控制环境因素的想法[6]。
Kolokot 等人建立能源与环境智能控制管理系统,监测设施环境外的温湿度、光照、CO 2浓度等各种环境因素[7]。
柳平增承担该系统的物联网系统的三层物联网,实现对农村环境数据的实时获取及其与农村环境传感网络间的数据传输,于2014年Tab-Atabaeifara 的农村无线传感器系统(WSN )成功获取各种农村环境监测数据,通过GPRS 的特性将数据上传到控制中心,实现温室自动化控制[8]。
杨飞等人通过传感器和GSM 等通讯设备,采集在温室中所收集到的气温、相对湿度、光照程度等数据,并利用Wi-Fi 无线网络传输在监测中,建立1种基于温室环境指标的监测体系[9]。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中国农业信息/2011.10设施黄瓜生物学特点及早春茬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何敬贵(山东省嘉祥县农业局,嘉祥272400)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黄瓜食用方便,富含维生素A 、C 以及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抗坏血酸和钙、磷、铁、镁等多种有益矿物质,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作物之一。
山东省作为栽培茬口最多的一个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温室大棚黄瓜种植区,也是黄瓜最大生产区。
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和黄瓜新品种选育工作的迅速发展,不同栽培茬口安排使黄瓜达到了周年供应,设施黄瓜栽培具有风险较小、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凸显。
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生物学特点黄瓜为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为25~30℃,幼苗期为10~30℃。
如果气温低于12℃时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并会受到冷害,因此,在栽培中把8℃作为生产的最低温度限。
如果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
黄瓜喜湿,又怕涝怕旱,根系分布较浅,根群弱,吸水肥能力不强,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
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为20~25℃,地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
在设施大棚黄瓜栽培中人工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春季气温较低,宜选用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津春3号、津杂1号、津研2号、长春密刺、津研4号等。
黄瓜育苗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
温汤浸种即播种前两天,将种子放在55~60℃水中不断搅动,待水温降到30℃时停止搅动,捞出瘪籽,继续浸泡4~6小时,用手搓净黏液。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论文黄瓜,又名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论文篇一黄瓜温室栽培技术摘要:文章介绍了黄瓜的温室栽培技术。
关键词:黄瓜;温室;栽培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81-11 冬春茬黄瓜栽培季节播种期定于12月中下旬至1月上中旬,定植期定于2月上中旬至3月初定植,采收期定于3月上中旬至6月份。
2 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2.1选择品种的原则①抗逆性强,要求具有耐低温弱光又耐高温高湿的特点;②早熟性好,要求第一雌花节位较低,瓜码较密,单性结实能力强;⑧抗病性强,对病害的抗性或耐性不低于中等水平。
2.2常用品种:新泰密刺、长春密刺、山东密刺、津春3/5号、津优2号、中农5号等。
3 培育适龄壮苗3.1播种前的准备配制营养土:由四份园土、三份马粪和三份猪(鸡)粪按体积比例混匀过筛配制成。
床土消毒:用0.5%福尔马林均匀喷洒在床土上,然后攒成堆(1m3)覆盖薄膜5-7d,揭去薄膜后待药昧散尽后方可播种。
3.2播种温汤浸种后进行催芽播种,将育苗盘浇底水后进行散播,当两片子叶平展时进行分苗移植到营养钵内。
3.3苗床管理3.3.1温度管理下表3.3.2水分管理在播种前或移苗时浇透水,苗床干旱缺水应进行补水。
3.4苗期病害防治3.4.1常见的侵染性病害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等。
防治办法主要是种子消毒、床土消毒、出苗后定期灌药防治土传病害、注意放风排湿。
3.4.2管理不当形成的苗主要有徒长苗、老花苗和花打顶苗。
3.4.3适龄壮苗的形态特征日历苗龄35-45d,3-4片真叶,株高10-15am。
茎粗节短,叶厚有光泽,绿色,根系粗壮发达洁白。
4 定植4.1日光温室准备冬前建室,并提早扣膜暖室;清园腾茬,或预留定植位;腾茬后室内无作物时,每100m3空间用硫磺0.25kg、锯末0.5kg点燃后熏蒸一夜。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研究温室黄瓜栽培技术是指在温室环境下对黄瓜进行种植和管理的一种技术。
随着温室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温室黄瓜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改进。
本文将就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土壤和肥料管理温室黄瓜栽培的土壤和肥料管理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关键。
一般来说,黄瓜生长的土壤要求疏松、排水性好,并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在进行土壤处理时,可以选择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
在施肥方面,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无机肥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需要根据黄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保证黄瓜的生长和产量。
二、温室环境调控温室环境调控是温室黄瓜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黄瓜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温室内,可以通过设置通风设施、遮阳网、加湿设备等措施来调节温度和湿度,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还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设计合理的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中,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如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精准的环境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栽培技术1. 种子处理:在进行温室黄瓜栽培时,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种子、消毒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抗病能力。
2. 培育苗期管理:在培育苗时,要注意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浇水和追肥,保证苗期生长良好。
3. 种植管理:在进行黄瓜的定植和生长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植株之间的距离,进行整枝和摘心,及时除去病虫害。
4. 采收管理:在采收时要及时摘取成熟的黄瓜,不宜过熟,以保证黄瓜的口感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温室黄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灰霉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蚜虫、粉虱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益生菌、防治壁垒等微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同时也可使用化学农药,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黄瓜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作者:汪菲周心林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黄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广泛,类型和品种十分丰富,黄瓜幼果脆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汁液制成软膏涂抹皮肤能防皱,有美容作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黄瓜作为我国北方日光温室主栽蔬菜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菜价及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黄瓜的设施栽培技术,对黄瓜设施栽培中品种选择、播种、嫁接、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为促进黄瓜栽培优势技术技术及黄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瓜;品种;栽培;病虫害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黄瓜的起源地是热带潮湿森林地带,由于长期处于水肥充足、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和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形成了根系浅,叶片大,喜温、喜湿和耐弱光的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
一、黄瓜栽培技术分析(一)品种选择选择黄瓜种子时,首先要保证品种对路,不但要适合本茬栽培,而且要适合本地区栽培;其次,播种前应测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发芽势是指黄瓜催芽3d内的种子发芽百分数。
黄瓜发芽率一般指催芽7d内种子的发芽百分数,发芽率90%以上时才能符合播种要求。
大棚栽培黄瓜茬口主要以春提早为主,其次是秋延后。
适于温室长季节栽培的品种有中农19号、京研迷你 2号、春玉黄瓜、绿珍1号、绿秀1号。
(二)播种方法由于黄瓜种子常常带有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和疫病等多种病原菌,如果播种带病菌的种子,很有可能导致幼苗或成株发病,所以播种前的种子消毒十分必要。
消毒方法有:温汤浸种,此法可防黑星病、炭疽病、病毒病、菌核病;药剂浸种,此法可防枯萎病、黑星病;70℃恒温处理,此法可防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生物菌剂拌种,此法可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定苗后的枯萎病、根腐病等。
保护地黄瓜播种期的确定原则是在温度、光照等基本条件满足黄瓜生长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黄瓜的采收期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进入12月以后的3个多月,天气开始由冷转冻,气温显著下降,冷空气频繁侵袭,可能出现大雪、寒潮、冰冻等灾害性天气,阴天增多,做好保温、通风透光工作是冬季日光温室水果黄瓜的栽培管理的关键。
1做好保温防护措施黄瓜属于喜温蔬菜,冬季温度过低,植株上部生长缓慢,根系吸收矿物质缓慢,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发生瓜打顶、大头瓜现象,致使成品品质降低,产量下降。
因此,应做好保温措施,夜间温度保持在14~16℃,最好不低于12℃,温度在10℃左右易发生瓜打顶现象[1]。
期间,应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可采取在大棚外及时增加保温被等覆盖物、高垄栽培、地面覆盖地膜等措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大棚内直接铺设增温设施。
如果出现冻害,可以喷施芸薹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缓解冻害,减少损失。
2通风透光光照和二氧化碳是黄瓜生长的关键因素,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有些农户为了保温,延长棚室外部保温被覆盖时间,减少通风口打开时间少。
黄瓜在缺光情况下,一方面生长缓慢,另一方面植株纤细、徒长,最终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冬季黄瓜生长期间,应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太阳升起时,大棚温度只要不是急剧下降,应及时掀开保温被等覆盖物,拉开保温被棚内短时降温以不超过2℃为宜,温度急剧下降时应迅速放下保温被,争取每天有8~10h 的短光照。
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情况下,为了增加棚室的光照,即使在阴天,也要及时掀开保温被,使植株接受散射光。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悬挂补光灯或白炽灯等措施进行人工补光[2]。
冬季为了保温需要,棚室通风口开放少,致使棚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极度缺乏,特别是上午,光照条件比较好,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极大,9:00—10:00棚室的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上达到了最低,如果不打开风口通风,黄瓜的光合作用原料极度缺乏,黄瓜此时处于饥饿状态,此时通风可以极大缓解黄瓜对二氧化碳的需要。
在黄瓜冬季栽培时,一般通风3次/d ,第1次是在揭去保温被后1h 左右,此时主要是除湿,此时风口开的要小点;第2次在温度升到28℃左右时进行,此时光合作用最强,此时主要作用是增加棚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第3次在30~35℃时进行,此时的主要作用是除湿、降温和增加棚室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