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品质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20.66 KB
- 文档页数:4
黄瓜的保健价值及机理研究进展作者:吕慧芳刘四运王俊良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3期吕慧芳1刘四运1王俊良2(1.安徽省池州学院247000)(2.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ProgressofMechanismResearchofHealthValueinCucumberLVHui-fang1LiuSi-yun1WangJun-liang2(AnhuiChizhouUniversity,Chizhou,247000;WuhanVegetableResearchInstitute,wuhan,430065)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cucumberhealthvalueofanti-aging,beauty,antitumor,liver,anti-inflammatorybyusingtheresultswhichcamefromtherecentstudiesofoncucumberhealthvalue,andabriefsummaryitshealthmechanism.Keyword:Cucumber;VitaminE;Cucurbitacin;Anti-aging;Anti-tumer黄瓜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甜瓜属(Cucumis),一年生植物,又称胡瓜、刺瓜、青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也是中国种植范围最广,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
黄瓜口感脆嫩、瓜味浓郁,既可做蔬菜,也能当水果食用,是水果蔬菜两用型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而黄瓜作为人们喜爱的主要蔬菜之一,其保健价值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对黄瓜的保健价值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为黄瓜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黄瓜的保健价值黄瓜既是蔬中佳品,也是一味治病防病的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黄瓜味甘、性凉,能清血除热,解毒消炎、解渴、利水、除湿、滑肠之功效。
家庭黄瓜种植的科学文献黄瓜(Cucumis sativu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家庭种植中备受青睐。
为了实现高产、高质量的黄瓜产量,许多研究人员对黄瓜种植进行了科学研究。
以下是一些与家庭黄瓜种植相关的科学文献摘要,供参考。
1. 《黄瓜栽培中光照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这篇研究探讨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结果显示,适度的光照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过高或过低的光照都会对黄瓜的生长和果实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2. 《施肥对家庭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该研究考察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家庭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适量的有机肥和速效肥料的结合可以提高黄瓜的生长速度和果实产量。
过量或不足的施肥都会对黄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3. 《水分管理对家庭黄瓜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该研究研究了不同水分管理策略对家庭黄瓜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浇水以及灌溉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生长速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4. 《病虫害防治在家庭黄瓜种植中的应用研究》该研究探讨了病虫害防治在家庭黄瓜种植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黄瓜被病虫害侵害的概率,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5. 《温度对家庭黄瓜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该研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家庭黄瓜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结果显示,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和发育,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黄瓜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是一些与家庭黄瓜种植相关的科学文献摘要。
若需要了解具体内容,请通过途径如图书馆、学术数据库等渠道获取完整文献资料。
国内外黄瓜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
黄瓜育种技术是为了改良黄瓜的外形和产量,使其更适合市场需求。
国内外对黄瓜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有以下方向和趋势:
1. 抗病育种技术:目前国内外黄瓜病害猖獗,育种界正逐渐将疾病防治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在黄瓜基因中筛选出抗病性较强的基因,以进一步加强黄瓜的抗病能力。
2. 品质改良技术:市场上对黄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育种者通过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从而提高黄瓜的口感和外观质量。
3. 耐旱育种技术:在干旱的环境下,黄瓜容易降低产量并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目前国内外的黄瓜育种者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育种来耐旱。
4. 去雄栽培技术:去雄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黄瓜种植技术。
通过去雄栽培可以降低黄瓜的苦味和屑性,提高黄瓜的种子质量和收益效益。
总之,黄瓜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品质改良、病害防治、耐旱性和去雄栽培技术等方面发展。
黄瓜的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黄瓜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蔬菜,其耐盐碱和抗逆性育种研究对于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盐碱土壤和气候变化等逆境条件下,寻找耐盐碱和抗逆性强的黄瓜品种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黄瓜的耐盐碱特性以及抗逆性育种研究的方法和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黄瓜的耐盐碱特性是指其在含有高盐和高碱性的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在盐碱土壤中,高盐浓度会导致土壤中的土壤水分减少,造成黄瓜根系吸收水分困难,进而导致黄瓜水分失衡、生长受限。
而高碱性土壤则会导致植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影响植物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因此,耐盐碱性是黄瓜育种中一个重要的性状。
为了研究黄瓜的耐盐碱性,许多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盐碱条件下进行了实验观察。
研究发现,黄瓜的耐盐碱性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就遗传因素而言,一些耐盐碱性特征的基因已经在黄瓜基因组中被鉴定出来,并与黄瓜的耐盐碱性相关。
而在环境因素方面,水分、光照和温度等条件对黄瓜的耐盐碱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黄瓜的耐盐碱性可能会有所变化。
针对黄瓜的耐盐碱性育种研究,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野外收集野生的黄瓜种质资源,发现一些具有耐盐碱性的野生种质,并通过杂交等手段与栽培种质进行杂交育种,从而获得耐盐碱性更强的新品种。
其次,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鉴定出与黄瓜耐盐碱性相关的基因,为选择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逆境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黄瓜抗逆性育种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抗盐碱胁迫的基因,从而提高黄瓜的耐盐碱性和抗逆性。
关于黄瓜耐盐碱性育种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杂交育种和亲本筛选,培育出了多个耐盐碱性强、抗逆能力高的黄瓜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盐碱胁迫的能力,在盐碱土壤中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鉴定出了一些与黄瓜耐盐碱性相关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为黄瓜耐盐碱性育种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果蔬品质与食品营养的研究及其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膳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健康饮食方面,果蔬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农业生产和加工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品质不佳、营养损失等。
因此,研究果蔬品质和食品营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初步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果蔬品质研究1.气候和环境气候和环境对果蔬品质的影响不可忽略。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和风速等因素,会影响果蔬的味道、口感和色泽等品质特征。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愈发剧烈和频繁,气候条件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变得更为显著。
2.控制采后控制采后是保证果蔬品质的重要步骤。
在果蔬采摘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导致外皮破损和营养成分的丢失。
因此,农业科技和生产企业需要研究和改进果蔬采摘和后期处理技术,以保证果蔬的新鲜度,保留其有机营养成分,提高其品质。
3.提取果蔬营养成分果蔬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多酚等。
这些营养成分是维持人类健康的关键所在。
因此,提取和利用果蔬中的营养成分,是果蔬品质研究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果蔬食品营养研究1.果蔬作为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表明,果蔬富含许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因此,在膳食搭配上,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果蔬,以达到长期的健康效果。
2.果蔬营养成分的烹饪损失烹饪过程中,果蔬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或流失,降低其对人体的有效性。
因此,在烹饪前应该尽可能保持果蔬新鲜度,并采用适当的烹饪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营养成分。
3.果蔬与健康饮食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据个人需要和膳食偏好,应该在膳食中适当摄入各类果蔬,以满足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
对于处于某些特殊时期或生理状态的人群,如孕妇、小儿等,应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搭配膳食。
总之,果蔬品质和食品营养的研究对于促进人类健康、优化膳食结构、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国瓜菜2023,36(3):36-41涩味是园艺产品常见的一种口感品质,表现为口腔中持续的收敛、皱缩、粗糙或干燥之感。
前人研究显示,涩味是由于涩味物质与口腔中唾液蛋白产生络合物以及沉淀物所形成的[1]。
现阶段,黄瓜的口感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育种者的重视。
黄瓜作为一种鲜食为主的蔬菜,涩味是影响其鲜食口感的一大不良因素。
因此,培育低涩味黄瓜品种已经成为育种家的一个重要育种目标。
黄瓜涩味感官评价影响因素及种质资源涩味评价分析任思铃,朱雪云,闫立英,李晓丽(河北省特色园艺种质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建立准确灵敏的黄瓜涩味感官评价体系,是筛选口感品质优良的黄瓜种质资源的基础。
通过比较不同品尝部位、不同切分方法以及切分后样品不同放置时间对黄瓜涩味感官评价影响程度,确定黄瓜涩味感官评价操作方法。
并应用此法对228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感官评价以检验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区分度。
结果表明,果皮处涩感显著强于果实中心腔处。
扇形瓜条切分法相比切片法、切除瓜把法更能减少涩味物质的流失,有助于评价员感知黄瓜涩味,相对更灵敏。
另外,结果显示随着切分后停置时间延长涩味有降低趋势。
综上所述,黄瓜涩味口感评价操作体系为采用扇形瓜条切分法切分商品瓜,放置1min,用舌尖舔触果实扇形横切面的果皮处溢出的汁液并感知涩度。
利用该方法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筛选出低涩资源6份,强涩资源9份。
关键词:黄瓜;涩味;感官评价;种质资源;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871(2023)03-036-06 Establishment of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 for astringency of cucumber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rmplasm evaluationREN Siling,ZHU Xueyun,YAN Liying,LI Xiaoli(Hebei Key of Horticultural Germplasm Excavation and Innovative Utilization/College of Horticulture Technolog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066004,Hebei,China)Abstract:To identify cucumber germplasm resources with high taste quality,an accurate and sensitive sensory assessment technique for cucumber astringency must first be established.In this study,the astringency of the cucumber's flavor was used as the primary criterion for evaluation.By contrastin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licing techniques,sample placement times after slicing,and various taste locations on the sensory assessment of cucumber astringency,the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s of cucumber astringency were established.To examine the efficacy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is strategy,228 cucumber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evaluated.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stringency in the fruit's skin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its interior cavity.The degree of cucumber astringency in terms of flavor varied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how it was chopped.The fan-shaped melon slice method may assist the evaluator detect the astringency of cucumber, which is substantially more sensitive,and can decrease the loss of astringency compounds when compared to the slicing and cutting methods.Additionally,the findings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astringency tended to diminish with an extended staying period following slicing.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findings,the operational procedure for determining the astringency of cucumber was as follows:slice commercial melons into sections,stay for1minute,and touch the juice that has leaked from the fruit's skin by licking the tip of the tongue.This approach was used to evaluate cucumber germ-plasm resources,and6low astringent and9high astringent resources were chosen.Key words:Cucumber;Astringency;Sensory Evaluation;Germplasm Resources;Influence factors收稿日期:2022-10-09;修回日期:2022-12-13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2021YB019);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1070)作者简介:任思铃,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蔬菜作物遗传育种和种质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