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流程 (1)
- 格式:ppt
- 大小:654.50 KB
- 文档页数:10
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执行流程
1. 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 在到达事故现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快评估现场
的安全状况。
- 确定受伤人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
呼叫更多救援人员。
- 开始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如心肺复苏和止血。
- 对于有呼吸困难或严重出血的伤员,应尽快进行急救处理,
并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 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进一步加重伤者的伤情。
2. 搬运和转运伤员
- 在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后,需要进行搬运和转运。
- 使用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进一步损伤伤员。
- 根据伤员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稳定性,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如救护车或直升机。
-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与伤员的密切联系,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3. 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流程
- 伤员到达创伤救治中心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伤员的伤情和急救需求。
- 根据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安排急诊医生和护士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 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X光、CT扫描、手术等。
- 在急救过程中,及时记录伤员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以便后续医疗工作。
4. 伤员的后续处理和康复
- 在急救和治疗阶段结束后,对伤员进行康复护理。
- 提供必要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伤员尽快康复。
- 与家属保持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以促进伤员的康复进程。
-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确保伤员的康复情况。
以上是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执行流程,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救治伤员,并尽可能减少伤员的伤害。
创伤急救流程创伤急救流程: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创伤事件中,通过紧急的救治措施,迅速减轻伤者的痛苦,稳定其生命体征,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以下是创伤急救的标准流程:1. 创伤现场评估:在创伤现场,首先需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性,确保自己和伤者再也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然后,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出血情况,判断伤者的伤势严重程度。
2. 呼叫急救:如果伤者情况危(wei)险,应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伤者的伤势和所在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住手出血:对于出血较为严重的伤者,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使用手或者纱布直接压迫出血部位,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者的血液循环。
4. 呼吸道管理:检查伤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果有异物阻塞,应即将清除。
如果伤者住手呼吸,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
5. 确保循环稳定:检查伤者的脉搏和血压,如果循环不稳定,应采取措施稳定伤者的血压,如提高伤者的下肢或者使用止血带。
6. 创伤处理:对于创伤伤口,应进行清洁和包扎。
如果伤口较大或者有异物残留,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7. 骨折处理:如果伤者有骨折,应尽量不挪移伤者,以免加重伤情。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固定带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将伤者送往医院。
8. 伤员转运:在创伤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将伤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可以使用担架或者救护车将伤者转移。
9. 伤者监护: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10. 报告和记录:在急救结束后,应向医院提供详细的急救报告和记录,包括伤者的伤势、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和伤者的生命体征。
以上是创伤急救的标准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便处理。
创伤急救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建议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课程,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目的为提高我国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创伤事件的能力,加强医护人员创伤急救技能,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及流程。
二、演练内容1. 模拟创伤事件:模拟重大交通事故、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导致的多发伤、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场景。
2. 演练科目:包括现场急救、伤员转运、院内救治、多学科协作等环节。
三、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职责。
(3)组织参演人员培训,确保其掌握创伤急救知识和技能。
(4)准备演练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包括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救护车辆等。
2. 演练实施(1)启动应急响应:模拟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
(2)现场急救:参演人员模拟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
(3)伤员转运:将伤员迅速转运至医院,并确保途中安全。
(4)院内救治:模拟伤员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进行救治。
(5)多学科协作:各科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救治任务。
(6)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演练评估(1)评估参演人员对创伤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评估各环节的响应速度、协调配合能力。
(3)评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2. 地点:医疗机构内或模拟事故现场。
五、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
3. 演练参演人员:包括急诊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
六、演练总结1. 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应急创伤急救演练。
3. 将演练总结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紧(Jin)急创伤生命撑持第一章(Zhang) 现场急救的原那(Na)么和(He)程序【急(Ji)救的原那么】一. 安然原那么:包罗 现场环境安然、诊疗安然、民事安然、刑事安然和医疗物资安然五个方面。
二. 科学原那么:在公认的技术尺度根底上因地制宜进行个性化措置。
三. 人本原那么:以报酬本,以病人的底子利益为导向指导医疗行为。
【现场急救的程序】一. 确保安然二. 初步评估和措置三. 启动急救反响程序四. 进一步评估和措置五. 多学科综合措置创伤急救链【具(Ju)体步调】一. 确(Que)保平(Ping)安: 确保安全 初步 评估 及 措置 启动 急救 反响 程序 进一步 评估 和 措置 多学科 综合 措置(一)环(Huan)境平(Ping)安1.安然对象:要包管被救人员安然、施救人员安然、现场围不雅人员安然。
2.安然方法:按照现场环境不同选择不同方法。
如在疑心煤气泄漏的现场,切勿按电门铃和使用,或任何电器及会发出火花的装置。
进入现场之前,必需关掉无线。
在交通变乱中,急救人员须首先在距离变乱车辆50-100米的处所设置明显标记物,并确保道路交通已受控制,关掉汽车引擎,采纳制动前方可进行急救。
发生触电,必需首先用安然方法堵截电源或将电源与伤者隔离后,方可接近触电受伤的伤者。
(二)诊疗安然1.诊疗技术安然:选择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权威的诊疗技术,防止争议。
2.沟通安然:患者在现场突发沉痾或受伤后,常处于应激性心理障碍状态,急救人员应与患者有效沟通,防止误解以保障诊疗顺利进行。
现场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Cong)正面接近患者。
2)大声说(Shuo)明身份及目的。
3)适(Shi)时抚(Fu)慰,充满信心,沉着沉着,语言(Yan)简洁明晰,逻辑清楚,态度和蔼。
4)救助儿童及婴幼儿时应首先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三)民事安然:履行各种告知义务,对急救过程中可能呈现的各种情况及后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所有诊疗行为都应征得被救人员或监护人的同意。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能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次~l2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90s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次~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臵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l s~2 s在左手背上轻捶3次~ 5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臵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按压深度5cm~6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为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
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竞赛规则(一)操作标准及流程1.心肺复苏。
每名参赛队员均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CPR)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对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1)心肺复苏操作流程:①判定事故现场安全、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后,开始施救。
②快速判断伤员反应,确定意识状态,判断有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如仅仅为喘息),在5~10s内完成。
方法:轻拍或摇动伤员,并大声呼叫:“您怎么了”。
如果伤员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颈部损伤,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移动伤员,对有脊髓损伤的伤员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③呼救及寻求帮助。
④将伤员放置心肺复苏体位。
将伤员仰卧于坚实平面,施救者跪于伤员肩旁。
⑤判断有无动脉搏动,在5~10s内完成。
用一手的食指、中指轻置伤员喉结处,然后滑向同侧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触摸颈动脉搏动。
⑥胸外心脏按压。
A.定位:用靠近伤员下肢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指尖沿其肋弓处向上滑动(定位手),中指端置于肋弓与胸骨剑突交界即切迹处,食指在其上方与中指并排。
另一只手掌根紧贴于定位手食指的上方固定不动;再将定位手放开,用其掌根重叠放于已固定手的手背上,两手扣在一起,固定手的手指抬起,脱离胸壁。
B.姿势:双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伤员胸骨正上方,用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C.频率:100~120次/min;深度:成人至少5cm。
下压与放松时间比1:1。
⑦畅通呼吸道。
方法:A.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施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放置于伤员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
B.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施救者位于伤员头侧,双肘支持在伤员仰卧平面上,双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前移,拇指牵引下唇,使口微张。
⑧开放气道时应先查看口腔内有无异物,若有异物,吹气前应首先清除异物。
必要时需采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手拳冲击法)清除气道深部异物。
⑨开放气道后给予2次吹气,2次吹气时间应在4秒之内;每次吹气量800~1200ml。
创伤科抢救工作流程1. 前言创伤科作为医院紧要的科室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创伤患者,为了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和规范,订立并实行本工作流程。
本流程旨在供应创伤科抢救工作的引导原则,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创伤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并发症。
2. 调配与组织•创伤科抢救工作由创伤科主任或副主任负责组织和调配。
•当有创伤患者到达医院门诊或急诊时,相关医务人员应立刻启动抢救流程,并通知创伤科主任或副主任。
3. 抢救前准备•创伤科主任或副主任依据情况决议是否召集相关人员参加抢救。
•抢救前,抢救团队应核实抢救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包含但不限于:监护仪、注射泵、吸引设备、氧气等。
•抢救前应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调配和沟通,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合作。
4. 患者评估与初步处理•抢救团队成员应依据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
并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抢救台。
•针对意识失去、呼吸困难或循环衰竭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快速评估•抢救团队成员应快速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可能存在的威逼生命的问题。
•快速评估包含但不限于:生命体征监测、体格检查、创伤评分、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6. 抢救优先级决策•依据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和生命体征情形,抢救团队应确定抢救优先级,确保高危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通常情况下,抢救的优先级为:气道管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掌控出血、疼痛掌控等。
7. 抢救措施与处理•依据患者的伤情和抢救优先级,抢救团队成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和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开放气道、予以氧气、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使用止血药物等。
•重症患者应优先进行快速血液制品输注以及可能需要的手术干涉。
8. 抢救团队的角色与责任•抢救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角色与责任,紧密搭配,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抢救团队应确保有专人记录患者的抢救过程和治疗措施,并做好相关资料的保管。
9. 转诊与后续处理•抢救团队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及时与相关科室(如骨科、普外科等)协调,进行患者的转诊与后续处理。
创伤急救流程图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而紧急的医疗救治措施,用于处理各种创伤导致的急性伤害。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创伤急救流程图,以指导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创伤急救。
1. 评估现场安全性- 确保自身安全,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化学物质泄漏等),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2. 呼叫急救服务- 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中心报告事故的发生,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 向急救中心提供详细的伤情描述,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3. 创伤初步评估- 迅速接近伤者,检查其意识状况(意识清醒、昏迷等)。
- 检查伤者的呼吸和脉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 检查伤者的颈部、背部和腰部是否有明显的外伤。
4. 控制出血- 对于明显的外伤出血,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 如果伤者有骨折,应先固定骨折部位,再进行止血处理。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意识清醒的伤者,让其保持舒适的仰卧位。
- 对于昏迷或有颈椎损伤的伤者,应采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 如有呼吸困难,可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道辅助装置。
6. 保护伤者的脊柱- 对于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者,应尽量保持其头、颈和背部的稳定。
- 不要移动伤者的头部,以免加重脊柱损伤。
- 使用脊柱板、颈托等装置固定伤者的脊柱。
7. 处理其他创伤- 对于骨折,应固定骨折部位,并尽量保持伤者的舒适。
- 对于刺伤或撕裂伤,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以减少感染风险。
- 对于烧伤或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覆盖。
8. 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伤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如有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或其他紧急救治措施。
9.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急救处理,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
- 尽量提供详细的伤情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做出更准确的救治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现场创伤急救技术(1)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能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 10 次~ l2 次,注1 / 11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 1/ 3 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 90s 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 3 次~ 5 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 l s~ 2 s 在左手背上轻捶 3 次~5 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发生创伤时急救人员首先应迅速了解伤员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及机体各部位伤情。
处理,首先如有心肺功能障碍,应立即施行有效心肺复苏;其次昏迷患者保证开放气道;休克患者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时止血、包扎、固定,然后再考虑搬运等措施。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
【止血术】大的外出血如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可致患者休克死亡,因此必须首先做好临时止血措施。
识别不同类型的出血有助于对出血的处理:动脉出血呈鲜红色,常随心脏收缩呈间歇性喷射状;静脉出血多为暗红色,持续涌出:毛细血管损伤多为渗血。
常用止血法:(一)指压动脉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近心端,阻断血流。
此法仅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为临时应急措施,要求指压部位及方法正确。
1.头颈部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1):(1)颞动脉:用拇指在耳前对着下颁关节上用力加压,可将颢动脉压住。
(2)面动脉: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面部的大出血,常需压主双侧才能止血。
(3)颈动脉:在颈根部及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拇指摸到搏动的颈动脉向内向后向第五颈椎横突施压。
图1 头颈部出血,常用指庄血管部位上:颞动脉中:面动脉下:颈动脉2.上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2)(1)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动处向第一肋骨加压〔压迫锁骨下动脉〕。
图2 上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1)锁骨下动脉(2)肱动脉(3)肘动脉(4)桡、尺动脉(2)肱动脉: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拇指摸到搏动的肱动脉处加压。
(3)肘动脉:肘关节前,拇指摸到搏动的肘动脉处加压。
(4)桡、尺动脉:双手拇指分别压住腕关节前面的桡、尺侧(桡侧即摸脉搏处)。
3.下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3)图3 下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1)股动脉(2)股动脉(3)胭动脉(4)胫动脉(1)股动脉:髋关节稍屈曲、外展、外旋,双手拇指向后压按搏动的股动脉。
现场创伤急救流程一、判断现场安全。
在看到有人受伤的时候呢,咱得先瞅一瞅周围环境安不安全。
要是在马路上,车来车往的,咱可不能傻乎乎地就冲上去。
万一救别人的时候,自己再被车撞了,那可就亏大啦。
就像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路边摔倒了,旁边就是个大斜坡,还不断有自行车冲下来呢。
我就赶紧先把周围的人喊住,让他们注意一下,别再撞到摔倒的人,也避免伤到自己。
这一步可重要啦,要是环境不安全,先把伤者挪到安全的地方再说。
不过挪动的时候也得小心哦,别造成二次伤害。
二、检查伤者状况。
接下来就是检查伤者到底咋回事儿啦。
咱先看看伤者有没有意识。
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喊喊他的名字,要是有反应,那就好说。
要是没反应呢,咱就得更小心啦。
然后看看他有没有明显的伤口,伤口是在流血呢,还是已经不流了。
如果是流血的伤口,还得看看是小伤口还是大伤口。
就像我有个朋友不小心划伤了手,那伤口就一点点,贴个创可贴就好了。
但要是像那种被刀砍了一大口子的,那可就严重多了。
除了伤口,还得看看伤者有没有骨折的情况。
要是胳膊或者腿看着弯得不正常,或者伤者一动就疼得嗷嗷叫,那很可能就是骨折了。
这时候可不能随便乱动伤者的受伤部位哦。
三、止血。
要是发现伤者在流血呢,止血就很关键啦。
如果是小伤口流血,咱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之类的东西,轻轻地压在伤口上。
就像我们平时擦东西一样,温柔地压着,过一会儿血可能就止住了。
要是伤口比较大,流血止不住,这时候可能就得用点特殊的方法啦。
比如说用止血带。
不过用止血带的时候可不能随便绑哦,要绑在伤口的近心端,而且不能绑得太紧也不能太松。
太紧了可能会把胳膊或者腿勒坏,太松了又止不住血。
我听说有个人自己瞎绑止血带,结果差点把胳膊废了呢,可吓人了。
四、包扎伤口。
血止住了之后呢,咱就可以包扎伤口啦。
包扎伤口也是有讲究的呢。
要用干净的绷带或者布。
把伤口包扎得严实一点,但也不能太紧,不然会影响血液循环的。
就像给伤口穿了一件合适的衣服一样,要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