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博弈视角的工程项目围标现象分析_易欣
- 格式:pdf
- 大小:227.20 KB
- 文档页数:5
工程招投标中的串围标现象和应对措施摘要:随着建筑招投标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不少地区出现了“围标、串标”现象。
“围标、串标”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从制度建设着手,建立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监管的制度体系,规范招投标各方主体和相关人员的行为,才能有效遏制这种违法行为。
关键词:招投标;围标、串标;监管制度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起源于80年代,1984年国务院颁布暂行规定,提出改变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实行招标、投标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
随着《建筑法》及《招标投标法》的发布、实施,目前我国已全面实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法。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不少地区出现了“围标、串标”现象。
1.问题的提出所谓“围标、串标”,是指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几家投标单位通过事先商定并达成私下协议,对招标项目的一个或几个招标标段用相近性报价、压价或抬价等手段串通报价,以达到排斥其它投标人、控制中标价格和中标结果、让他们其中的投标者中标的目的。
这是一种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操纵招投标结果的行为。
它使公开招标流于形式,共同损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包括其它投标人)的利益。
“围标、串标”过程中往往附带“陪标”。
所谓“陪标”,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中,几家投标单位通过事先商定并达成私下协议,由“内定中标人”去组织投标的行为,其中最符合招标文件的投标书盖上本企业的印章,其他标书制作故意使其留有瑕疵。
这样,“内定中标人”在评标时,必然是“中标人”。
另外几家盖章的同类企业就是“内定中标人”的“陪标人”,他们的行为称为“陪标”。
投标人之间的“围标、串标、陪标”现象异曲同工,都属一种串通投标行为,是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违法行为。
二、“围标、串标”产生的原因“围标、串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1.法规不完善、执法薄弱从法制环境上看,虽然我国的工程建设法规体系日益完善,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长期实践考验和及时修订补充,在行业管理上又政出多门,因此使法规体系存在不配套、不细致、不完善和不严谨的问题,使不法行为有机可乘。
作者简介:任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6-12-07工程投标中串标行为的信号博弈分析任宏1祝连波1,2(1.重庆大学,重庆400045;2.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自我国从2000年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来,建筑市场的竞争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序化的轨道。
然而,近期在建筑市场竞争中不断涌现的串标、围标、合谋等违法行为,已严重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求解模型,找出模型的混同均衡解和分离均衡解,得到影响串标者行为的因素为:招标人对串标者的处罚费及招标人检查串标的成本,而与投标人的串标成本无关。
提出治理串标行为的经济和法律措施,如合理设置检查成本与处罚费的比例、加大处罚费及加强对报高价投标人的检查等措施,为我国建筑市场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治理串标行为、净化建筑市场及创造和谐竞争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投标;串标;不完全信息;信号博弈中图分类号:F224.32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31X(2007)07-0099-06AnalysisonthecollusiontenderintheconstructionbiddingprocessbasedonsignalinggameRenHong1ZhuLianbo1,2(1.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5,China;2.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Abstract:SincetheenforcementoftheLawonTenderingandBiddingofPeople’sRepublicofChinain2000,thecompetitionsintheconstructionmarkethavebecomemoreandmoreregulated,legalizedandsystematized.Illegalactivities,suchascollusiontenders,however,stillcomeforthfrequently,severelydisturbingnormalmarketorder.Anincomplete-informationdynamicgamemodelisformulatedbasedonthesignalgametheory,andapoolingequilibriumsolutionandaseparatingequilibriumsolutionareobtained.Thefactorsaffectingcollusiontenderactionsincludethepunishmentcostandinspectioncosttothebidders,unrelatedwiththecollusioncosttothetenders.Proposalsareprovidedtodesignanappropriateratiobetweentheinspectioncostandthepunishmentcost,andtoincreasepunitivecosttothecollusionbiddersandtocheckthehigh-costbidders,foradministeringcollusiontenderactions.Thesemeasuresmayserveasareferenceforforbiddingcollusiontenderactionsandclarifytheconstructionmarket.Keywords:bidding;collusiontender;incompleteinformation;signalgameE-mail:Zhulb39@126.com引言我国建筑市场自推行招投标制以来,建筑市场的竞争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
浅议博弈论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是政府采购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采购过程中,政府机构通常面临着不同的投标人提供不同的报价和产品和服务,如何分析和选择出最佳投标人是关键。
博弈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竞争环境和投标者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关系,因此,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中应用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最优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1.政府采购与博弈论的理论基础2.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博弈模型构建3.分析不同竞争策略对招标结果的影响4.从政府和投标人角度分析博弈论的应用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收集与政府采购和博弈论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2.案例分析法,选择相关的政府采购招标案例,构建博弈论模型,分析不同策略的影响。
3.数理统计方法,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概率和效益。
四、预期成果:1.探讨了博弈论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2.构建了博弈论模型,分析并预测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竞争策略和相应的结果。
3.提出了政府和投标人应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竞争策略的建议和策略。
五、研究难点: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中,采购者和投标人的不同利益,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不同的竞争策略对结果的影响,是研究中的关键难点。
同时,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投标人的信息不对称、决策过程中可能的失误等因素。
六、研究进度安排:2022年3月-6月:文献综述和模型构建2022年7月-11月:案例分析和数据收集2023年1月-4月:模型计算和预测结果2023年5月-8月: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
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围标串标行为的博弈分析
唐秋玥
【期刊名称】《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政府采购的招投标是竞争最激烈的项目,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
但是我国现在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督管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围标串标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就围标串标现象,从博弈的角度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唐秋玥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84
【相关文献】
1.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围标串标行为成因及根治措施分析 [J], 李雪松
2.招投标活动中的围标串标行为 [J], 王敬;纪毅
3.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围标串标行为及对策 [J], 王臻
4.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围标串标行为成区及根治措施分析 [J], 张鸿飞;程磊;赵海
5.论政府采购中围标串标行为的成因与防控对策 [J], 孙敏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招标领域乱象频发,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招标乱象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工程项目招标乱象的原因,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工程项目招标的监管。
二、工程项目招标乱象的表现1.围标、串标现象严重。
一些企业通过相互勾结、泄露标底等方式,操纵招标结果,使优质企业无法中标。
2.低价中标现象普遍。
部分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低价中标策略,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3.招标文件不规范。
部分招标文件存在条款模糊、不明确等问题,为招标乱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4.评标过程不透明。
部分评标委员会成员存在受贿、徇私舞弊现象,导致评标结果不公正。
5.中标企业不履行合同。
部分中标企业在中标后,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甚至恶意违约。
三、工程项目招标乱象的原因分析1.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工程项目招标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部分条款存在漏洞,为招标乱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2.监管力度不足。
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招标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有机可乘。
3.企业利益驱动。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不正当手段参与招标,操纵招标结果。
4.评标专家素质参差不齐。
评标专家的素质直接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部分专家存在专业知识不足、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
5.招标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部分招标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导致社会监督难以发挥实效。
6.企业诚信意识淡薄。
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将利益放在首位,忽视社会责任。
7.政府干预。
部分政府部门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干预过多,导致招标结果不公正。
8.社会风气影响。
社会风气不正,导致部分企业、个人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追求不正当利益。
四、对策与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工程项目招标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填补漏洞,提高法律效力。
2.加强监管力度。
加大对工程项目招标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
3.提高评标专家素质。
区域治理调查与发现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现象及防范措施王鹏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当前,围标串标现象屡禁不止,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其不仅损害了其他投标者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滋生腐败现象。
文章将对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串标围标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有效解决串标围标等问题,充分发挥招投标的优越性。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串标围标现象;概述;原因;防范措施招投标作为一种竞争性的采购方式,引入我国历史久远,特别是自2000年《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招投标的应用范围扩大,可以说是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工程建设中,成为现阶段的主流。
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能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招标、投标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招标制度的推进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如围标、串标现象。
因此,对串标、围标现象进行分析,对发挥招投标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招投标中串标围标现象概述1串标围标的定义串标顾名思义就是传统投标,即投标人为中标,而相互传统损害项目的业主的利益,或是投标人和招标人、代理机构相互串通,损害其他投标人或招标人的利益,是工程建设招投标实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企图非法获取中标的手段和行为。
所谓围标,是投标人之间通过非法约定,进行横向联合的违法行为。
投标人通过事前约定,相互抬高投标价格,进而排挤其他的竞标人,限制竞标竞争范围,实现相关利益人选中标,进而以此达到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串标与围标处于平行关系,同为串通投标的两种类型,围标以串标为基础又高于串标,围标是串标的发展和深化。
2串标围标的主要形式第一,招标人和投标人相互串通,主要表现形式为排挤竞争对手,违反公平竞争原则。
例如,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协助投标人撤换标书更换报价、招标人与投标人约定在招标投标时,压低或者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者招标人额外补偿费用等;第二,招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主要表现为投标人之间达成相关规定,一起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在投标项目中轮换以高价或低价中标,或投标者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确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