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仪表维护操作规程

特殊仪表维护操作规程

特殊仪表维护操作规程
特殊仪表维护操作规程

特殊仪表维护操作规程

1防爆仪表及其系统

1.1总则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主题内容

本节规定在石化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中进行防爆仪表及其系统防爆性能方面的维护检修准则。

2 适用范围

本节规程适用于在石化企业内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以下简称“危险场所”)中进行防爆仪表及其系统防爆性能方面的维护、检修。

二、编写修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8-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化工设计标准《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设计技术规定》(CD 90A4-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 3836.1-2000)

1.2防爆仪表及其系统维护、检修的有关技术要求

一、通用技术要求

1 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要求。

2 危险场所仪表的安装、配线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的技术要求。

3 防爆仪表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

4 防爆仪表及其辅助设备、管件、连接件、密封件均应有合法的防爆合格证,其构成的系统应有合格的设计。

5 防爆仪表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表8-1-1中规定的数值。

表8-1-1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表

6 防爆仪表避免安装在高温、振动、有尘埃、有腐蚀性气体、有爆炸性介质集积的死角和尽可能避免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7 防爆仪表检修时不准更改零部件的结构、材质和配线。

8 在危险场所对原有的防爆仪表进行更新、改造时,必须审定仪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随意降低防爆等级。 二、防爆仪表专用技术要求 1 隔爆型仪表

(1) 当隔爆型仪表外壳损坏,影响到防爆性能时,应予更换,但不得降低其防爆等级。

(2) 隔爆结合面(包括螺纹)应无锈蚀现象和明显的损伤,并注意保持原有的光洁程度。

(3) 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和最小拧人深度应符合表8-1-2的规定。

表8-1-2 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表

注:表中ⅡA 、ⅡB 、ⅡC 的含义,见国际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规定。

(4) 隔爆型仪表的密封衬垫不得随意更换。

(5) 隔爆型仪表外壳紧固螺栓不得随意更换,更不允许用塑料或轻合金材质螺栓代

替。

(6)隔爆型仪表的电缆或导线引入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压盘式引入的必须有防松措施。

2)压紧螺母式引入的须把螺母拧紧。

3)浇铸固在填料密封式引入的其厚度不得小于引入口径的1.5倍,填料在95℃

时不得软化,更不得对电缆或导线有腐蚀作用。

(7)隔爆型仪表经检修或更换后配线的技术要求:

1)危险场所的仪表配线不准明敷绝缘导线,而应采用钢管配线或电缆配线。

2)在钢管配线时,钢管、附件和仪表之间用螺纹连接,螺纹的有效啮合扣数不少

于6扣,螺纹连接处应涂不干性防锈油,但不得使用四氟膜、麻丝等非导电性材料。

3)仪表本体接线盒与钢管间须用符合隔爆要求的挠性连接管进行连接。

4)在危险场所敷设的电缆或导线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

5)配线进入仪表或穿过建筑物时需要设置隔离密封盒,盒内需充填非燃性密封填

料。危险场所之间和危险场所与非危险场所之间的电缆沟、电缆槽以及钢管在线路敷设时均应有孔洞,以便采用充砂、填阻火堵料等措施,隔断危险介质的流动。

6)电力电缆与仪表电缆必须分开敷设,如占用同一电缆槽,两者应相距50mm以

上或以金属板隔离。

2 本安型仪表

(1)本安型仪表要求在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电路中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危险场所的危险介质。

(2)安装在危险场所的本安型仪表应通过安保器(或称安全栅),与非防爆型仪表及有关的附件连接构成本安回路。

(3)本安回路中的安保器(安全栅)、电源必须安装在非危险场所。

(4)本安型仪表中的元件在检修时不得随意更动。

(5)本安型仪表的配线除按本节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本安回路的配线必须有防止与其他线路发生混合的措施,以免产生电磁感应。

2)本安与非本安回路不得共用一根电缆或保护钢管。

3)多个本安回路共用一根电缆时应采用线芯分别屏蔽式电缆。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安回路共用一根保护钢管时,导线(或电缆)应采用屏蔽

式的。

5)本安回路与非本安回路共用一接线盒时,本安回路应有专用的端子板,两种回

路的端子板间应设绝缘隔板或两者间有大于50mm的安全距离。

6)本安回路及本安关联回路在非危险场所内配线应与其他回路分开捆扎、固定或

用绝缘板加以隔离。

7)本安型仪表配线引入装置应有防松或自锁机构。接线端子外的导电部分需穿绝

缘套管。

8)本安回路及本安关联回路的电缆、端子板等应有蓝色标记或缠有蓝色胶带。

9)本安回路及本安关联回路所用导线或电缆其分布电感、电容器应在允许的范围

内。在回路检修或电缆更新时未经核算不得更改,其屏蔽结构和电缆(或导线)的绞合度也不得随意更改。

10)本安回路所用的电缆(或导线)其截面积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加粗

或减细,其芯线材质为铜质。

11)本安回路的配线有防止爆炸性介质流动和保护电缆(或导线)机械损伤的

措施。

12)本安回路中的安全栅接地时,应严格按照其要求接地。

3 正压防爆仪表

(1)正压防爆仪表的容器内应保持200Pa以上的正压压力。当压力低于100Pa时,

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2)采用正压仪表箱(柜)作为整套或多台仪表的防爆措施时,应有醒目的标志和

开关门报警。

(3)容器内不得有通风死角,以防止可燃性气体集积。

(4)容器内(包括仪表箱(柜))所加的正压气源不允许采自危险场所。

4 控制室的防爆技术要求。

(1)控制室一般应设置在非危险场所。如设置在危险场所,则控制室应采用正压防

爆措施。当控制室所有通道关闭时应能维持在30Pa的正压状态。

(2)控制室内不允许带入火种、火源。不得使用高压电气设备,使用高频电气设备

时必须注意与仪表设备保持有一定的距离间隔。

(3)控制室内的所有本安及非本安回路和电气设备必须按其技术要求进行正确连

接。

(4)控制室内的所有仪表及电气设备必须按其技术要求进行接地。

(5)高压电缆、危险介质、高温介质不得穿越自控室。

1.3防爆仪表及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一、一般规定

1仪表车间技术组和各维修班组应配备各自工作范围内所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区域图。

2确认仪表及其配线的防爆结构是否符合危险场所防爆等级要求。

3在进入危险场所工作时所携带的仪表(或检测工具)应为非金属外壳,并配有皮质外套。

4安装在危险场所的两线制隔爆仪表,不允许开盖检查,如确实需要,必须停电或按用火制度执行。

5安装在危险场所的本安仪表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打开壳盖进行检查调整。但如需拆线或更换元件时,则必须停电。

6维修非危险场所的本安关联设备时,除目测检查外,必须切断连接危险场所的本安回路配线。但停车检修或经测爆确认对应的危险场所内不存在危险介质(或爆炸极限以下)时,不受本条限制。

7内装电池的本安仪表其电池必须在非危险场所进行更换或充电。

8在本安回路上不准有任何临时性接线。

二、防爆仪表的日常维护

1仪表维修人员在每日定时对生产装置进行巡回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检查防爆仪表及其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2对巡检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对难度较大的应及时通知有关方面尽早处理。

3对防爆仪表及回路的故障和处理情况均应记录存档。

4保持防爆仪表外壳清洁,及时清除其周围有碍安全运行的杂物和易燃性物品。

5检查防爆仪表外壳温升应符合本节2.1.5条的规定要求。

6检查防爆仪表外壳各部位的紧固件、密封件必需齐全,无松动。

7检查防爆仪表外壳应无裂纹或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和腐蚀现象。

8检查防爆仪表的接合面部分不得有锈蚀现象。

9检查防爆仪表导线的引入装置密封必需良好,挠性连接管、密封接头等必需完好无损。

10防爆仪表附近不得有明显的物料泄漏现象。

11检查防爆仪表其防爆标志应清晰可见。

12检查正压型防爆仪表及设备的气源压力是否正常,报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13如控制室采用正压防爆结构,检查内容同条。

14隔爆仪表及回路电缆的检查内容按本节规定进行。

15本安仪表及本安关联设备和回路的检查内容按本节及条规定进行。

三、防爆仪表的检修

1防爆仪表及其关联设备、回路的检修应制定检修计划。

2对日常无法处理的系统防爆问题应在大检修期间进行处理。

3单台仪表防爆性能的检查可在仪表日常检修时进行。

4防爆性能的检查项目如下:

(1)检查防爆仪表外壳、接线盒的密封和完好情况,消除缺陷或更换失效部件。

(2)清理隔爆型仪表的隔爆面,除锈,涂敷薄层防锈油。油脂应采用导电性防

锈油,如磷化膏、二硫化钼等油脂,切不可涂漆或其他非导电性油脂。

(3)隔爆型仪表的隔爆结合面如有明显的损伤和腐蚀应予更换。

(4)更换或修理易损件和紧固件。隔爆型仪表如需要更换外壳须按本节条规定

进行。

(5)检查防爆仪表接地端子,接线端子有无松动、腐蚀,用螺栓固定的接线端

子(包括接地端子),应在大检修期间松开后再重新紧固,以防松动或虚接。

对腐蚀、生锈的螺栓(钉)端子应进行除锈或更换。

(6)对本安回路中的安保器(安全栅)其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应在大检修期

间检查测试并要有记录。

(7)对螺纹隔爆结构类的仪表在重新紧固螺纹时应按本节条规定处理。

(8)大修期间应调整和检修正压防爆仪表及设备的报警联锁装置。

(9)检查防爆仪表的挠性连接管和密封接头的完好状况,更换或修复其部件。

(10)大修期间应对电源线、信号线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对防爆仪表及系统的检修,应有完整的记录。

2放射仪表

2.1射线仪表作业的安全防护指导书

我厂当前使用的射线仪表测量是采用了铯137(SC137)同位素作为γ放射源来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位进行检测、报警和控制。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性质是以30万米/秒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而且穿透能力很强。由于γ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放射线能引起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当人受到一定的射线照射时,会产生身体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必须对γ射线仪表的检、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进行安全防护。

我厂放射源仪表是随重整(14台)、大聚(12台)新装置安装投用的。仪表来源于德国BERTHOLD公司和美国OHMART C.0.(长盛聚丙烯装置)公司生产的。其CS137放射源放置在一个双层外壁的不锈钢焊接和内衬较厚的铅皮制成的封包内。在罩壳中用一个两位闸板机构来控制γ射线束的发射,当闸板关闭且被锁定时,放射源就被屏蔽。从而保证了在仪表维修、维护和工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当闸板开启时放射源就能顺着开口位置向外射出γ射线束,经过料位的高低被检测器接受,从而测量出料位的高低。我厂CS137射线安装当时活度在111~740mBP范围内。放射源在罩壳内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和检维修人员、工艺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一、射源的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护

当前长盛大聚和新重整的放射仪表均安装在罐体的上、中、下部位上。为了防止放射源对周围环境的辐射污染和对检、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仪表安装时对放射源探头的周围进行了屏蔽防护。

防护结构如下图:

图5-2.1

我厂采取利用铅板屏蔽能有效阻止射线源的辐射。即用100mm厚的铅板安装在放射源发射口对面接收器的后面均400mm距离。并针对接收器的尺寸大小将铅板全面覆

开关

屏蔽铅板(厚10mm)

放射源及罩壳

400m

盖接收器。采取这项措施,把γ射线辐射量降低到安全程度。减少了放射源本体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检、维修和操作人员在周围作业时,有效的防止射线伤害。2001年3月份放射源仪表安装后,湖南省劳动卫生职工病防治所来厂对重整装置再生岗位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检测,达到了国家标准并给予发放允许使用放射源装置证书。2003年4月份,省劳卫所再次对放射源仪表工作场地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5-2.1)

检测结果

表5-2.1

以上检测数字证明了重整反再系统的安全性。

二、从事γ射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1 在放射肪护的剂量限制系统中,最基本的内容是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应该体现于对各种辐射源的防护设计,以及与各种操作实践有关的计划中确定其防护水平,也就是说,要求把所有的照射(内照射和外照射),都应保持在能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在对每一种实践进行整体计划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使用活度尽可能小的放射源;

(2)尽可能缩短在辐射场的停留时间;

(3)与辐射源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

(4)对开放型放射源而言,选用毒性较低的放射性核;

(5)使用屏蔽;

(6)加强个人防护。

2 外照射的防护

外照射系指体外电离辐射源对人体产生的照射,外照射防护的主要对象是Y 射缘X射线、p射线和中子射线等。外照射的特点是,在辐射场中停留的时间短,受到的照射就小,离开放射源远就不受照射或少受照射,用屏蔽物阻挡,就能避免和

减少照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外照射的防护:

(1)时间防护

从事放射性工作,在剂量率不变时,所受外照射剂量与停留的总时间成正比。

即:剂量=剂量率×时间

因此可以用限制或缩短在辐射场的停留时间来减少受照剂量.这要求在操作放射源时 ,动作要敏捷、准确、必要时可先在非放性条件下作模拟试验,待操作熟练无误后再进行正式作业。这样有助于缩短作业时间,降低受照剂量。除非工作需要,应避免在电离辐射场中作不必要的逗留;在某些情况下,作业人员不得不在强辐射中作业,且需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可采用由数人轮流替换的办法来缩短作业每个人作业时间,使每人所受的剂量控制在拟定的限值以下。

(2)距离防护

辐射源对周围空间产生的剂量率是随距离增加而减少的。对点状源而言, 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剂量率(或照射量率)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地减少。距离增大一倍, 剂量率(或照射量率) 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距离增大2倍, 剂量率(或照射量率) 减少到只有原来的九分之一;总之,距离捎远一点可以使辐射剂量率显著减少。所以在进行作业时为了尽可能离放射源远些,常使用钳子等操作器械,以增加工作人员子与放射源距离,降低作业人员受照剂量。

(3)屏蔽防护

增加距离和缩短作业每个人作业时间有时候受到工作需要限制。所以必须采取一种积级的防护措施——屏蔽。屏蔽是在辐射源和作业人员之间设置一种屏蔽,以阻挡或减少射线,降低作业人员所受剂量。屏蔽是利用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减弱规律,达到减少射线强度的目地。屏蔽的效果与放射源的活度、射线的种类和能量、屏蔽材料的性质及屏蔽层的厚度有关。我机电公司规定进行射线源作业时必须穿戴射线作业服装、帽子、眼镜。能有效的减少射线强度。所以进行射线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射线作业服装、帽子、眼镜。

05完整性测试仪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文件编号 Integtest TM系列完整性 测试仪操作、维护规程颁发部门 RK/SOP-EM-05技术质量部页 码生效日期6 编制者审核者批准者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版 次A0修订状 态 第0次分发生产部 1.目的:建立Integtest TM系列完整性测试仪的规范操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Integtest TM系列完整性测试仪的操作。 3.责任: 3.1.岗位操作人员负责Integtest TM系列完整性测试仪的操作。 3.2.QA人员负责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监控。 4.内容: 4.1测试前准备工作 4.1.1将仪器安放于平稳、清洁的工作台上。 4.1.2准备好220V,50Hz的交流电源。 4.1.3备好干燥、清洁、无油的压缩空气作为气源。 4.1.4严禁使用易燃液体作为浸润液,容易发生危险。 4.1.5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正确,设备上IN接口气管应连接在空气罐出口的减压阀上,OUT接口气管应与测试滤壳上游接口相连。 4.2浸润滤材 4.2.1准备好洁净的浸润液,亲水性滤材(如聚砜膜,尼龙膜,混

合纤维素膜)可用纯化水,疏水性滤材(如聚四乙烯膜)可用醇类(如95%乙醇,60%异丙醇等)。 4.2.2将浸润液倒入不锈钢桶中。 4.2.3将滤芯放入上述容器中并使其完全浸没。 4.2.4浸润时间保持10分钟以上,期间翻动几次。 4.2.5浸润结束后,从容器中拿出滤芯,沥去多余的浸润液,将滤芯装入滤壳。 4.2.6用水浸润滤芯时,用40℃--50℃温水浸润效果更佳,但浸完后测试前必须用室温水将其冷却至室温,以免产生测试误差。 4.3开机 4.3.1打开空气阀门,调节减压阀将气源压力调节至高于气泡点0.2—0.3Mpa(一般稳定定在0.6Mpa为好),但压力不能高于0.7Mpa。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220V、50Hz的交流三芯插座。打开仪器背板上的电源开关,接通仪器的电源。显示器显示0 0 0 0,仪器自动进行自检、校零等工作,此时面板上所有操作键均被锁定。待显示器8 8 8 8,并发出一声蜂鸣声,表示仪器工作正常,可以进行后续操作。若仪器不能通过自检,显示器则显示6 6 6 6,并发出连续的蜂鸣声,表示仪器的电路部分出现故障,需要请维修人员检修。 4.3.2 按[Func]键一功能键选择(功能1)预置日期和时间。 4.3.2.1开机后,仪器从2000年00月00日,00:00时开始计时,每次开机后应输入当前日期和时间: 4.3.2.2按[Func]键,直至显示器显示×××1。 4.3.2.3按[Start]键,显示2000,表示可输入年份。 4.3.2.4 按[△]或[ ]键,可修改闪烁位的数值。 4.3.2.5 按[Shift]键,可依次改变闪烁位,再依4.3.2.4所述修改相应位的数值。直至完成年份输入。 4.3.2.6按[Func]键,显示器显示00.00.此处的小数点闪烁,表示目前是时间输入状态,前二位代表小时,后两位代表分钟。

仪表维护保养规程

安全栅维护保养规程 1、安全栅外观检查: 1.1 检查安全栅外观,外观应干净灰尘,零件完整无缺,铭牌与标志齐全清楚,无异味。 1.2 检查安全栅接线、布线是否正规无散乱,接线端子是否紧固无松动,线路标号齐全、清晰、准确; 2、日常与定期维护 2.1 每月进行一次卫生清扫,保持安全栅的清洁。 2.2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 2.3.查看仪表供电是否正常;查看表体,连接线路是否有损坏,线路标号齐全、清晰; 2.4每年进行一次基本误差的检查。 2.5每月检查一次现场测量线路,包括输入、输出回路是否完好,线路有无断开、短路情况,绝缘是否可靠等。 2.6维护前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认可,方能进行。

浮筒液位计维护保养规程 1、液位计外观检查: 1.1 检查液位计外观,包括铭牌、标志、外壳等;外观应整洁,刻度盘与指针清晰,零件完整无缺,铭牌与标志齐全清楚,外壳旋紧盖好;仪表确认标示清晰、完整。 1.2 检查液位计内部;内部应清洁,电路板及端子固定螺丝齐全牢固,表内接线正确,编号齐全清楚,引出线无破损或划痕; 1.3 检查液位计电气接口螺纹有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有无滑丝现象;检查液位计上下法兰连接处无泄漏。检查排污阀是否完好。 2、日常与定期维护 2.1 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清扫,保持液位计及其附件的清洁; 2.2每周检查一次上下法兰处有无渗漏现象,如有渗漏现象应尽快处理。 2.3 每月检查变送器零部件完整无缺,无严重锈蚀、损坏;铭牌、标识清晰无误;紧固件不得松动,接插件接触良好,端子接线牢固;2.4每月检查一次现场测量线路,包括输入、输出回路是否完好,线路有无断开、短路情况,绝缘是否可靠等。 2.5每月检查仪表零点和显示值的准确性,变送器零点和显示值准确、真实。 2.6 按液位计校准周期定期进行校准。 2.7在冬季,需要伴热保温的液位计,应检查液位计保温伴热良好,以免介质冻堵流量计管线或变送器测量元件被冻损坏。

真空脱气机使用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ZKT-18F真空脱气仪使用及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1.操作方法 1.1.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仪器进入自检程序。在自检程序中仪器检查真空泵和管路的密闭性。 1.2.主菜单 自检通过后,显示屏提示“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此时按任意键,显示屏显示主菜单(主菜单内容是上次实验时设置的各种状态、参数)。如不按任意键,30秒后自动进入主菜单。 1.3.参数设置 在开始任何试验前,你需要进行参数设置。通过用【确认】键、【+】键、【选项】键4个键的配合,对温度预置、除气时间、负压值、水位参数进行设置。仪器参数设置确认后,这些设置的参数将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重新被修改。 2.运行试验 2.1.按键的功能 2.2.【确认】键:修改的参数存入仪器中,同时退出设置参数的反白显示。 2.3.【+】键:设置参数加1 2.4.【-】:键设置参数减1 2.5.【选项】键:选取需要修改的参数项,选中的参数反白显示。 2.6.【启/停】键:按【启/停】键,仪器自动将需要处理的液体抽入罐中进行脱气处理。在脱气过 程中再次按【启/停】键终止脱气试验。 2.7.【开/关】键:在主菜单界面及可以放液的界面下,按【开/关】键,罐中的液体从出液口排出。 再次按【开/关】键,停止放液。 3.运行 主菜单参数设置完后,按【启/停】键即开始一个脱气过程。仪器自动将需处理的液体抽入罐中,自动循环、加热、脱气。脱气完成后,按【开/关】键放出已处理好的溶液。在脱气过程中再次按【启/停】键仪器将停止脱气操作。在放液过程中,再次按【开/关】键停止放液。 4.清洗 4.1.简单清洗 4.2.开机。自检正常后,在主菜单界面下,按【启/停】键开始抽入清洗液,抽到低或高水位后, 循环月2分钟,按【启/停】键停止抽液。此时按【开/关】键放出清洗液。如此反复几次即可。 4.3.灌装的拆装及清洗 4.4.排空罐中的溶液 4.5.将储液罐盖上与左、右快速接头座连接的2个快速接头脱开 4.6.将阀4、紫外灭菌灯、高低水位信号、高水位保护、低水位保护5个电信号连接器断开 4.7.将罐最下端出水口与循环泵进水口之间的管路断开 4.8.将罐从机器里取出 4.9.用螺丝刀拧开液罐最上面的螺钉,可将储液罐的盖打开,此时可用刷子清洗液罐内壁 4.10.清洗后。装上上盖,将空的储液罐放入机器中,连好5个电信号连接器和2个快速接头及液 罐最下端出水口与循环泵进水口之间的管路。 5.校准 5.1.按住【选项】键,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校准菜单。按照显示屏校准菜单的提示,一步一 步进行校准。 5.2.进入校准状态时,待标准负压表为0Mpa后,按【选项】键进行下一步。 / 1/3

自动化仪表操作规程

自动化仪表操作规程 一、一般安全规定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4.进入塔、槽等罐内作业应按罐内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6.仪表工工作前需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工作。 7.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8.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送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9.仪表检修时,应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切断水、电、气及物料来源,降至常温,并悬挂“禁止合闸”及“现在检修”标志,必要时要有专人监护。取下保险。 10使用电烙铁,不准带电接线,应接好再送电,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时要办理动火证。 11.仪表及其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 12.任何仪表和设备,在未证实有无电之前均应按有电对待。凡尚未弄清接线端的接线情况时,都应以高压电源对待。 13.仪表、电气及照明设备等的导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情况 14.仪表电源开关与照明或动力电源开关不得共用,在防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开关。 15.仪表及其附属设备,送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的等级是否与仪表要求相符合,然后检查绝缘情况,确认接线正确、接触良好后,方可送电。 16.在仪表和电气设备上严禁放置导体和磁性物品。 17.供电后的变压器的任何端子严禁触动。 18.严禁带电拆装仪表,须带电作业时,由现场工作人员与有关部门或人员联

检测仪器自校规程

浙江万泰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仪器自校规程 版次:第版 修订状态:第0次修改 受控状态: 起草 审核 批准__ __ / /实施 浙江万泰电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电导率测试仪‥‥‥‥‥‥‥‥‥‥‥‥‥‥‥‥‥‥‥‥‥‥‥‥‥‥‥‥‥‥‥‥‥3 二、电子分析天平‥‥‥‥‥‥‥‥‥‥‥‥‥‥‥‥‥‥‥‥‥‥‥‥‥‥‥‥‥‥‥‥‥4 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6 四、电热恒温水浴锅‥‥‥‥‥‥‥‥‥‥‥‥‥‥‥‥‥‥‥‥‥‥‥‥‥‥‥‥‥‥‥‥7 五、铆钉投影仪‥‥‥‥‥‥‥‥‥‥‥‥‥‥‥‥‥‥‥‥‥‥‥‥‥‥‥‥‥‥‥‥‥‥9 六、拉力测试仪‥‥‥‥‥‥‥‥‥‥‥‥‥‥‥‥‥‥‥‥‥‥‥‥‥‥‥‥‥‥‥‥‥‥10 七、钩边开度测量仪‥‥‥‥‥‥‥‥‥‥‥‥‥‥‥‥‥‥‥‥‥‥‥‥‥‥‥‥‥‥‥‥12 八、刻痕仪‥‥‥‥‥‥‥‥‥‥‥‥‥‥‥‥‥‥‥‥‥‥‥‥‥‥‥‥‥‥‥‥‥‥‥‥13 九、耐压测试仪‥‥‥‥‥‥‥‥‥‥‥‥‥‥‥‥‥‥‥‥‥‥‥‥‥‥‥‥‥‥‥‥‥‥14 十、9001-HP测漏仪‥‥‥‥‥‥‥‥‥‥‥‥‥‥‥‥‥‥‥‥‥‥‥‥‥‥‥‥‥‥‥‥15 十一、钩边外径测定仪‥‥‥‥‥‥‥‥‥‥‥‥‥‥‥‥‥‥‥‥‥‥‥‥‥‥‥‥‥‥‥16 十二、涂膜测厚仪‥‥‥‥‥‥‥‥‥‥‥‥‥‥‥‥‥‥‥‥‥‥‥‥‥‥‥‥‥‥‥‥‥17 十三、盖尺寸综合测定仪EMS-100‥‥‥‥‥‥‥‥‥‥‥‥‥‥‥‥‥‥‥‥‥‥‥‥‥‥18

一、目的 对公司所有的检测仪器进行内校,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内校的检测仪器 三、环境条件 室温要求25±5℃ 四、校验周期 每半月校验一次 一、接触变压器 1、校验基准 电源连接插头、数字万用表 2、校验步骤 2.1外观要求:仪器表面应干净,清洁,完整;铭牌数字显示应清晰; 2.2绝缘电阻要求: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其值不低于5兆欧。 2.3电压输出校准方法 2.3.1将电源连接插头插好; 2.3.2缓慢均匀地旋转手轮,调压到标准电压,再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确保数字万用表显示的数 值在允差范围内;重复以上校准操作,最好反复以上操作两次。若有 3、接触变压器相对应的允差范围 电压值允差不得超过示值的±5% 4、维护保养: 5.1 保持仪器清洁,不允许内部有水滴、油污等; 5.2 定期停电除去内部积聚的尘埃。

测量仪器操作规范及自检规程完整

测量仪器操作规及自检规程 测量仪器检定有效期,如果没有工程项目,可申请停用,由原使用单位填写“测量仪器停用申请报告”,经工程部审批后生效。停用的仪器由原使用单位保管,以备其它工地需要时调拨使用。停用期间,仪器保管人每月应定期进行冲电、放电,以保证仪器电池完好,延长仪器电池的使用寿命。停用的仪器再次启用前,须查看原有仪器鉴定书,未到期的仪器,经外观检查与实地校测无质量问题可继续使用;若超过鉴定期的仪器,必须送检后方能使用。 一、测量仪器操作保养规程 1.仪器负责人(保管人)须熟悉仪器使用常识,遵循仪器生产厂家列出的使用须知,能向其他使用者讲述仪器的操作和安全防护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2.不可自行拆卸、装配或改装仪器。 3.操作前应先熟悉仪器。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 4.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箱子开箱,以免开箱时仪器落地摔坏。开箱后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安放。 5.仪器自箱中取出前,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栓,提取仪器时,用左手提住仪器支架,右手握持基座,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附件取出后,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严禁坐人。

6.测站应尽量选在易于安放脚架、行人车辆少的地方,以确保仪器及人员安全。安置脚架时,为便于观测,应选好三脚架的高度、方向,尽量与观测者的身高相适应,并避免其他人或物无意碰撞。 7.仪器安置时,正确的连接方式是:左手握住仪器的支架,右手握住脚架的连接螺栓,待仪器与连接螺栓旋紧后,方能松开左手,使仪器安全地固定在三脚架上,千万不要不拧紧仪器的连接螺栓就将仪器放在脚架平面上。 8.仪器安置后,测站旁必须有人。若遇特殊情况确需离开,必须委托专人看护。 9.转动仪器前,先松开相应制动螺栓,用左手轻扶支架使仪器平稳旋转。当仪器失灵或有杂音等不正常的情况出现时,应先查明原因,妥善处理。严禁强力扳扭或拆卸、锤击而损坏仪器。仪器故障不能排除或查明时,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不应继续勉强使用,以免损坏仪器或产生错误的测量成果。 10.制动螺栓制动时应松紧适当,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正镜观测时顺时针方向旋转仪器,倒镜观测时反时针方向旋转仪器。 11.对于短距离迁站时,先将仪器各制动螺栓制动,物镜朝下,并检查连接螺栓是否牢固;然后将三脚架合拢,右手挟持脚架于肋下,左手将仪器紧握于胸前,仪器、脚架尽量与地面垂直。抱着仪器前进时,要稳步中速行走。 若需跨越沟谷、陡坡或距离较远时,一律应装箱背运。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177-76 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熟悉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认真按本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2、操作前的准备和检查 2.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整理好环境卫生,工作现场应整洁; 2.2明确检测任务,准备好检测器材和工具; 2.3检查仪器仪表接线正确,无松动,接地良好; 2.4检查绝缘地板铺设位置应正确,无破损,无导体,起到防护作用; 2.5检查仪器仪表工作正常,方可进入工作状态,否则应立刻报修。 3、进入工作状态时,严禁用手触摸电源进口接线端,应视任何接线端带电。 4、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5、在进行绝缘和耐压操作前,检测防护鞋和绝缘手套应无破损和受潮,穿戴好后,方可进行工作。 6、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电压,电流指示,当超压超流时应立刻切断电源停止工作向有关领导报告,在故障没有排除前,操作者应进行监护,不得恢复工作。 7、在进行高低温老化工作时,认真观察温度的变化,当发现超温应及时将温度调整在工作范围内,若调整失控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工作,及时报修。 8、仪器仪表的拆装、接线和维修由专业人员进行,若操作者擅自进行处理将被视为严重违章,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分。 9、操作者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 10、操作者支持公司各级安全员的工作,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11、结束工作 (1)将各仪器手柄旋钮至于停机位置 (2)切断电源 (3)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仪表维护保养规程

仪表维护保养规程

安全栅维护保养规程 1、安全栅外观检查: 1.1 检查安全栅外观,外观应干净灰尘,零件完整无缺,铭牌与标志齐全清楚,无异味。 1.2 检查安全栅接线、布线是否正规无散乱,接线端子是否紧固无松动,线路标号齐全、清晰、准确; 2、日常与定期维护 2.1 每月进行一次卫生清扫,保持安全栅的清洁。 2.2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 2.3.查看仪表供电是否正常;查看表体,连接线路是否有损坏,线路标号齐全、清晰; 2.4每年进行一次基本误差的检查。 2.5每月检查一次现场测量线路,包括输入、输出回路是否完好,线路有无断开、短路情况,绝缘是否可靠等。 2.6维护前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认可,方能进行。

浮筒液位计维护保养规程 1、液位计外观检查: 1.1 检查液位计外观,包括铭牌、标志、外壳等;外观应整洁,刻度盘与指针清晰,零件完整无缺,铭牌与标志齐全清楚,外壳旋紧盖好;仪表确认标示清晰、完整。 1.2 检查液位计内部;内部应清洁,电路板及端子固定螺丝齐全牢固,表内接线正确,编号齐全清楚,引出线无破损或划痕; 1.3 检查液位计电气接口螺纹有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有无滑丝现象;检查液位计上下法兰连接处无泄漏。检查排污阀是否完好。 2、日常与定期维护 2.1 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清扫,保持液位计及其附件的清洁; 2.2每周检查一次上下法兰处有无渗漏现象,如有渗漏现象应尽快处理。 2.3 每月检查变送器零部件完整无缺,无严重锈蚀、损坏;铭牌、标识清晰无误;紧固件不得松动,接插件接触良好,端子接线牢固; 2.4每月检查一次现场测量线路,包括输入、输出回路是否完好,线路有无断开、短路情况,绝缘是否可靠等。 2.5每月检查仪表零点和显示值的准确性,变送器零点和显示值准确、真实。 2.6 按液位计校准周期定期进行校准。

实验室仪器自校规程及记录

实验室仪器自校规程及 记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实验室仪器自校规程及记录 2016年 华庄建材

砂浆、混凝土三联试模的校验方法 1、概述 此类试模是用以制作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试件,以便测定其抗压、抗折强度的专用试模。 2、技术要求 试模为塑料一体试模,底部有气孔。 试模内部尺寸允许偏差:棱边长度不超过1mm,直角不超过°。 3、校验条件 校验用的计量器具 分度值为的游标卡尺。 分度值为的钢板尺。 校验用的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 该仪器应在15~30℃的室温下校验,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味。 4、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用游标卡尺(钢板尺)测量试模的棱边长(内部尺寸),取两次平均值的偏差应在±1mm范围内。 用直度尺测量直角的偏差范围应在±°范围内。 5、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 经校验,满足—条技术要求的仪器为合格,发给校验合格证书,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校验不合格,发给校验结果通知书。 校验周期为一年。可根据维修情况提前校验。

混凝土三联试模校验记录自校单位品种规格仪器编号

砂浆三联试模校验记录自校单位品种规格仪器编号

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产品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等。 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试模的侧板和端板的有效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试模尺寸允许偏差表 试模组装后,各相交平面应垂直,偏差不大于1°。 试模组装应紧密,在试件成型时不应出现漏浆现象。 2、校验项目和项目条件 校验项目 外观。 试模尺寸。 试模内表面平整度。 试模垂直度。 试模漏浆检查。 校验用器具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 塞尺:厚度~2mm。 万能角度尺:量程360°,分度值5′。 3、校验方法 按技术要求和条对试模的外观和资料进行检查。 用游标卡尺对试模的有效尺寸进行量测。 用钢板尺和塞尺对试模内表面、端板和底座进行平整度测量。 用万能角度尺对组装后的试模进行垂直度测量。 将装满水泥胶砂的试模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在振动台上振30S,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 4、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 经校验,满足~条技术要求的仪器为合格,发给校验合格证书,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校验不合格,发给校验结果通知书。 该仪器的校验周期为一年。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维护规程 1. 仪器分析原理和适用范围 1.1 原理:1024i生化分析仪是日本光学珠式会社于1997年推出的新产品,2×2批组,随机分立式,全选型生化分析仪。采用全新的2×2概念,试剂量只需200μL,是目前世界上较快的随机任选式生化分析仪之一。分析速度最大为240个测试/小时,采用独立的双反应杯系统,可用于终点法(包括免疫比浊法)、速率法、两点法按照试剂测定方法的需要分析各类生化项目。 1.2 适用范围:血清、血浆或尿测定生化项目检验的常规或急诊标本。 2. 仪器性能参数详见仪器说明书 3. 操作规程 3.6 其他: (1)仪器报警时注意报警含义,按“ESC”键两次即可消除警号。(2)电脑显示屏有仪器状态及起始样品号,注意观察 (3)当第一批标本分析完毕后分析应及时更换样品盘3.7 关机:全部样品分析结束,数据传输完毕后,先关自来水供水开关再关水机电源→再次开水机电源(放完管道中的存水)再次关闭水机电源→按F7键关闭主机→将不稳定试剂取出后加盖放冰箱即可。 4. 维护保养项目和频率 1

5.1 标准液的选择:根据各项目的作业指导书选择标准液。 5.2 校准方法: 在选择要校准的每个项目后,有以下几个校准模式:酶的测定进行试剂空白和校准;定量检测用试剂厂家校准品进行校准。

6. 期间核查项目和频率 7. 相关记录:仪器使用记录、定期维护记录、期间核查记录、校准 3

TMS1024-I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顺序:打印机——显示器——电脑主机,自动进入程序后开 生化仪总开关——系统开关,出现程序下载提示,完成后显示 升温,表示联机成功。 二、定单操作:输入定单号,根据化验单选择测试项目(有三种方式), 单击order即可。 三、检查试剂瓶,保证本次测试试剂足够(软件和试剂盘),检查蒸 馏水桶、废水桶(两个),记录试剂盘。按定单号放置标本到样 品盘,注意标本和试剂均不能有气泡,否则会加不到。 四、点开始,仪器开始运行,提示“SAMPLING STOP”(加样结束), 即可运行新的标本,提示“END OF RUN”(测试完成),运行用户 维护中“CELL WASHING”,完成后即可关机。 五、中文报告:下定单后,双击中文报告,点“数据更新”,选择输 入日期,输入病人信息,待测试结果出来后重新更新,即可打印 中文报告。 关机顺序:退出软件——关闭系统开关——关闭电脑——关闭打印机。 4

仪表操作规程

仪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加强酸回收车间自动化仪表维护检修的安全、规范、科学,提高仪表设备的检修、维护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酸回收车间从事仪表维护、检修、安装、检定等工作的员工。 3.仪表的概念 本规程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车间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4.职责 4.1当班人员负责本班的安全、文明生产。 4.2负责控制响应的技术参数。 4.3做好巡回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应及时上报。 4.4做好仪表的维护、保养及计划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完好运行。 4.5及时消除仪表职责范围的跑、冒、滴、漏。 5.一般安全规程 5.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5.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5.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作业人员应会使用防毒防尘用具及穿戴必要的防毒防尘个人

防护用品 5.4非专业管理的设备,不随意开停。 5.5仪表工作前,须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方可开始工作。 5.6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5.7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 6.仪表维修 6.1检修或排除故障,须与工艺操作人员联系,并落实安全措施,密切配合,对重要环节、联锁控制系统等危及装置停车者,须经车间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工作。 6.2仪表维修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和专用检验台。 6.3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若有联锁必须先切除,将调节器由“自动”切至“手动”,但不得将调节器停电或停气,以保证“手动”正常工作。 6.4若确定故障是出自调节器或执行机构本身,按前项规定的程序处理完毕。即让操作工进行现场手动操作,然后进行故障排除。 6.5检修人员必须对工艺流程、自动系统、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清楚,端子号与图纸全部相符,方可进行处理。故障处理前要安全准备,重大鼓掌排除必须经调度或车间值班人员批准,并研究好方案,方可施工。

试验仪器自检自校规程

. 吉黑高速公路北安至黑河段工程建设项目试验仪器自检自校规程 北黑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中心试验室制 2010年4月28日 . kszl

. 目录 一环刀校验方法 (1) 二比重瓶校验方法 (3) 三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方法 (6) 四相对密度仪校验方法 (8) 五击实仪校验方法 (10) 六灌砂法容重测定仪校验方法 (12) 七称量盒(铝盒)校验方法 (15) 八电热干燥箱校验方法 (17) 九针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19) 十压碎指标测定仪校验方法 (22) 十一石料压碎值测定仪校验方法 (24) 十二水泥净浆搅拌机校验方法 (26) 十三水泥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方法 (29) 十四水泥胶砂搅拌机校验方法 (32) 十五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35) 十六雷氏夹校验方法 (37) 十七水泥标准筛校验方法 (41) 十八胶砂试验体成型振实台校验方法 (43) 十九水泥沸煮箱校验方法 (46) 二十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校验方法 (48) 二十一水泥标准养护箱校验方法 (50) 二十二水泥试模校验方法 (52) 二十三混凝土、砂浆搅拌机校验方法 (54) 二十四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捣捧校验方法 (56) 二十五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校验方法 (58) 二十六气压式含量测定仪校验方法 (60) 二十七集料试验筛校验方法 (64) 二十八密度筒校验方法 (71) 二十九容量瓶校验方法 (73) 三十取芯机校验方法 (76) 三十一脱模器校验方法 (78) 三十二马歇尔试模校验方法 (80) 三十三抽提仪校验方法 (82) . kszl

. 一环刀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直径为58mm、62mm、64mm、70mm、79.8mm五种规格环刀的校验。 (一)概述 环刀是按GB/T50123-1999、SL237-1999、JTJ051-93进行粘土密度测定的专用器具。 (二)技术要求 2.1 外观检查无缺口、卷刃和明显变形。 2.2 剪切试样用环刀直径为64.0±0.4mm,高20±0.4mm。 2.3 压缩试样用环刀直径为79.8±0.5mm,高20±0.4mm。 2.4 膨胀试样用环刀直径为58.0±0.4mm,高25±0.4mm。 2.5 渗透试样用环刀直径为62.0±0.4mm,高40±0.4mm。 2.6 含水率、密度测定用环刀直径为70.0±0.4mm,高52±0.4mm。 (三)校验用标准器具 3.1 游标卡尺:最大量程150mm,分度值为0.02mm; 3.2 电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四)环境条件 温度:20℃~24℃;相对湿度:≤75℅。 (五)校验方法 5.1 将环刀洗净、烘干、冷却后称其质量,准确至0.01g。 5.2 环刀直径用游标卡尺在环刀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5.3 环刀高度用游标卡尺在环刀平面每隔120°方向上测量高度一次,共测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六)校验结果处理 校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合格者方可使用。 (七)校验周期 一年。 (八)附录 校验记录表格式。 . kszl

【医疗药品管理】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

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1.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 3.四道生理记录仪 2.仪器操作规程 1.高压消毒锅 2.AE-240电子天平 3.AEL-200电子天平 4.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5.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6.BP-930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 7.ZY-300A型抑菌圈测量仪 8.AD-2.5型电子体重秤 9.LDZ4-0.8型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 10.ZRY-2智能热原仪 11.MS-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12.ZYT-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 13.智能崩解试验仪 ZBS-6B型 14.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 15.501/486/U K/746 HPLC仪 6 16、 DL?熔点测定仪 17.pHS-3C型酸度计

18.旋转式粘度计 19.紫外分光光度计 UV-2401PC 20.紫外分光光度计 UV-160 21.天平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22.折光计 23.韦氏比重秤 24.TLC操作规程 25.TLC照相操作规程 26.显微镜的使用规程及日常维护 27. DWNER`SMANUAL 纯水器 一、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1.1 技术指标: 1)净化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级的规定 2)净化空调器的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00级的规定 1.2 检定方法 1)检定前仪器应先打开20~30分钟使平衡 2)用尘粒计数器测定空间的尘粒数(0.5μ和5μ),做好记录 3)用平皿计数法测定30分钟的沉降菌,做好记录 1.3 以上二项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清洗过滤无纺布或清洁无菌室等) 1.4 检定周期 1)净化工作台:必要时或半年 2)净化空调器:必要时或每次抽样时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一般安全规定 1. 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 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 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4.进入塔、槽等罐内作业应按罐内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非专责管理的设备, 不准随意开停。 6.仪表工工作前需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 否良好, 否则不能开始工作。 7. 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 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8. 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送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 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9. 仪表检修时, 应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 切断水、电、气及物料来源, 降至常温, 并悬挂“禁止合闸”及“现在检修”标志, 必要时要有专人监护。取下保险。 10. 使用电烙铁, 不准带电接线, 应接好再送电, 严禁在易燃 易爆场所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动工具, 必须使用时要办理动火证。11. 仪表及其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

12. 任何仪表和设备, 在未证实有无电之前均应按有电对待。凡尚未弄清接线端的接线情况时,都应以高压电源对待。 13. 仪表、电气及照明设备等的导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情况。 14. 仪表电源开关与照明或动力电源开关不得共用, 在防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开关。 15.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 送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的等级是否与仪表要求相符合, 然后检查绝缘情况, 确认接线正确、接触良好后, 方可送电。 16. 在仪表和电气设备上严禁放置导体和磁性物品。 17. 供电后的变压器的任何端子严禁触动。 18. 严禁带电拆装仪表, 须带电作业时, 由现场工作人员与有关部门或人员联系后, 确认安全可靠方可开始送电。 19. 对现场的仪表, 中间接线盒、分线箱, 要做好防水、防潮、防冻、防腐工作,以保证仪表安全运行。 20. 所使用的电动工具, 电气设备等外壳接地必须良好。严禁用导线不加插头直接插入插座。 21. 电气设备的电压应符合要求。如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先切断电源,再通知检修。非专业人员不得任意触动。 22. 一切仪表不经车间设备员同意, 不得任意改变其工作条件( 差压、压力或温度范围等)。工作范围改变后, 须告知设备员备案, 并在技术档案中明确记载。 23. 严禁氨气或液氨与水银接触, 以避免腐蚀。

仪表维修工操作规程

仪表维修工操作规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仪表维修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岗位职责 直属各班长领导,执行其布置的工作任务。 按下达的各项任务,组织维修确保承担维修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负责生产过程中在线运行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和维修工用的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与故障处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熟练本班组及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应知”“应会”确保操作与准确排除各种故障。 负责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更新、安装、调试、检定、开表、投运等工作。 搞好本班组值班室及所属岗位,设备和周围的环境卫生,确保达到文明生产与定置管理要求。 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违章违纪。 严格执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不违章作业。 交接班制度 接班人员必须按时提前到岗,交班人员应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后方可离开. 交班人员应提前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整理检修记录,字迹要工整. 仪表的缺陷及异常情况记录. 实际仪表运行情况的记录. 提前做好卫生清理工作. 接班制度 检查各项记录,检查仪表运行情况. 巡视仪表运行情况. 2.工艺说明 按照仪表维护检修规程,使用相应的标准计量器具,测试仪器及专用工具,对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附属设备进行维护、检修。 3 岗位操作规程 从事维修仪表,应掌握与本工种的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使用各 种常用测试仪器。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用直流电流表测量直流时,还应注意正负极性。 估计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选择合适的量程,切不可将电流表并接在电源上。为了测量准确,应尽可能选内阻小的电流表。 用电流表测量电压时,应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点间,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时,还应注意极性。 估计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如无法估计电压数值,则首先选择最大量程,然后逐步降低。 测量电压时,电压表不能串入电路,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串入电路必然烧坏仪表。 使用万用表时: 正、负插孔分别接红、黑表笔,以防测量时接错级性。 使用前对好机械零位。 测电压电流时,应选择合适的量程。 测量过程勿转动开关。 测晶体管或集成模块,一般应选R×100或R×1K档,不选R×1和R×10K档。 测电阻前应调好电阻零位,调不好零位时,应更换测量电池。 注意刻度和量程的大小,读准测量数字。 在测量高电压时,若不知是交流还是直流,应将选择开关置直流电压最高档, 有指示为直流,无指示为交流。 使用完后,将开关置于输入“断”的位置,也可置于直流高压或交流高压档。 使用检流计应注意: 轻拿轻放,移动时应将活动部分用止动器锁住或用导线将接线柱两端短路。 使用时按工作布置安放好,避免受外界震动引起指针晃动。 选配外界电阻,应使检流计工作状态处于微欠阻尼状态。 测试时可串兆欧的保护电阻成并入分流器等。 检流计和电源的接通次序是:先接通电源,后接通检流计。 使用便携式直流电位差计时: 将待测电压按极性接在未知接线柱上。 置倍率开关于需要位置,此时仪器电源已接通。

仪器设备自检规程.

试验仪器自校规程 目录 1.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校验规程 2.无侧限抗压试模校验规程 3.新标准集料方孔筛校准规程 4.针片状规准仪校验规程 5.集料压碎值指标测定仪校验规程 6.加速磨光机校准规程 7.容量筒校验规程 8.全自动比表面积仪校准规程 9.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校准规程 10.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规程 11.维卡仪校准规程 12.雷氏夹校验规程 13.坍落度筒、捣棒校验规程 14.砂浆保水率试模自校规程 15.砂浆稠度仪校验规程 16.砂浆、水泥砼试模校验规程 17.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规程 18.车辙试模校准规程 19.沥青混合料抽提仪校准规程 20.马歇尔试模(自校)检定规程 21.沥青脆点仪校验规程 22.灌砂筒校验规程 23.路面回弹弯沉仪校验规程 24.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校准规程 25.电动铺砂仪规程 26.人工铺砂仪校验规程 27.电动脱模器检查规程 28.砼搅拌机校验规程 29.水泥砂浆搅拌机校验规程 30.混凝土钻孔取芯机检查规程 31.连续式标点机校验规程 32.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规程

无侧限抗压试模校验规程JTJZ01-08 1、概述 无侧限抗压试模是用以制作无侧限抗压试块,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技术要求 2.1由铸钢制圆柱形试模和上下圆柱形垫块组成,模内光滑、平整。 2.2圆柱形试模标准尺寸为:(细粒土)直径3高=503150mm;(中粒土)直径3高=1003200mm;(粗粒土)直径3高=1503250mm。 2.3圆柱形垫块标准尺寸为:(细粒土)直径3高=50350mm;(中粒土)直径3高=100350mm;(粗粒土)直径3高=150350mm。 3、校验条件 3.1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 3.2校验用的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 4、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4.1用游标卡尺取4个不同部位分别量测试模的内径和高度,取4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4.2用游标卡尺取4个不同部位分别量测圆柱形垫块直径和厚度,取4次量测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5、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 5.1经校验,满足2.1—2.3条技术要求的仪器为合格,发给校验合格证书,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校验不合格,发给校验结果通知书。 5.2校验周期为一年。可根据维修情况提前校验。

微波综合治疗仪简易操作及维护规程

微波综合治疗仪简易操作及维护规程 一、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启动,面板显示“88 88”,仪器进入自检、预热状态。 二、仪器自检、预热完毕后(开机5秒钟后),仪器处于待机状态。 三、选择工作方式: 1.治疗方式仪器开机即为治疗方式,治疗指示灯、秒指示灯和功率输出指示灯亮。 2.理疗方式按动[模式]键一次,仪器由治疗方式变为理疗方式,“治疗”指示灭灯,“理疗”指示灯亮,“秒”指示灯灭,“分”指示灯亮。 四、选用适当的工作方式(按动【模式】键互相转换)并设置恰当功率、时间及合适的治疗器对病人患部进行治疗。注意:选择治疗功率和时间时应遵循“功率大,时间稍短;功率小,时间稍长”的原则。 五、在治疗过程中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功率;紧急情况下,可立即关闭电源开关。 六、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拔出电源插头。 七、治疗器消毒及防止其粘连组织方法: 1。治疗器(理疗辐射器除外)术后用酒精消毒擦洗干净并风干,收好待用 2。若不清洗治疗器,有可能产生粘连组织将影响治疗效果;不能使用生理盐水擦洗,以防腐蚀。 八、发生复杂疑难故障与本公司技术服务部门联络,且不可由未取得

资格或未经公司认可的人员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故障和人身伤害。九、该仪器穿透力强(可穿透皮下15CM),达到深层组织消炎、促进炎性吸收,缓解疼痛的作用,起到温经通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活血化瘀的目的。 适应症:肺炎后期促进肺部啰音消失,淋巴结肿大 禁忌症:恶性肿瘤组织及周围、活动性出血、体内植入有金属品的患者、有心脏起搏器、心肺肾功能不全、孕妇及丧失温度感觉者。

婴儿温箱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准备 (1)物品准备:温箱,应检查其性能,保证安全,使用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铺好箱内婴儿床。 (2)护士准备:了解患儿的孕周、出生体重、日龄,测量生命体征,检查一般情况,注意有无并发症等。估计常见的护理问题,操作前洗手。 (3)患儿准备:患儿穿单衣或裹尿布。 操作步骤 (1)将蒸馏水加入温箱水槽中至水位指示线,并加蒸馏水于湿化器水槽中,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预热温度,调节箱内温度,以维持适度在55%~65% (2)将患儿穿单衣或裹尿布后放置温箱内,根据患儿体重及出生日龄调节适中温度,若为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低于33℃及受冷时间超过1h者,则必须遵循逐渐复温原则。 (3)定时测量体温,根据体温调节温箱,并做好记录。在患儿体温未升至正常之前应每小时监测1次,升至正常后可每4h测一次,注意保持体温在36~37℃之间,并维持相对湿度。 (4)一切护理操作应在护理箱内进行,如喂奶、换尿布,清洁皮肤、观察病情及检查等,尽量少打开箱门,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若确因需要暂出温箱治疗检查,也应注意在保暖措施下进行,避免患儿受凉。

仪表检修规程(DOC)

仪表车间仪表设备检修规程 一、压力检测仪表 这里讲的压力检测仪表,是指采用弹性应变原理制做的各种单圈弹簧管(膜盒或膜片)式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以及远传压力(真空)表。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在检修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检查性校准,观察仪表是否有泄漏、卡涩、指针跳动等现象,并作好记录;压力表解体检修后,应作耐压试验。 1)一般性检查 2)压力表的表盘应平整清洁,分度线、数字以及符号等应完 整、清晰。 3)表盘玻璃完好清洁,嵌装严密。 4)压力表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方现象。 5)压力表指针平直完好,轴向嵌装端正,与铜套铆接牢固, 与表盘或玻璃面不碰擦。 6)测量特殊气体的压力表,应有明显的相应标记。 7)主要机械部件的检查、清理。 8)游丝各圈间距均匀,同心平整,其表面应无斑点和损伤。

9)上下夹板、中心齿轮、扇形齿轮、拉杆锁眼等各部件应清 洁,无明显的磨损。 10)弹性测量元件应无锈斑、变形和泄漏。 11)机械部分组装后,紧配合部件应无松动,可动部件应 动作灵活平稳。 12)机械部件组装后,应向各轴孔中加少量钟表油。 13)电接点检查 14)电接点压力(真空)表的接点应无明显斑痕和烧损。 15)电接点压力表的信号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 条件下,用500V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MΩ。 16)电感式远传压力表电气部分检查。 17)在正常条件下,测量电路对外壳、测量电路对电源端 子的绝缘电阻,用250V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MΩ,电源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MΩ。 18)差动变压器的线圈应清洁,铁芯应平直无积灰;测量 线圈电阻值应符合规定值,其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2%。 19)元件插板、插座和调校用插孔均应清洁,接触良好。 20)二次仪表(动圈毫仪表或电子电位差计)的检修校准参 见本规程第3章温度检测仪表的相应部分。 21)变阻式远传压力畏电气部分检查 22)滑线电阻和转动电刷应清洁,电刷与滑线电阻应接触 良好,转动灵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