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9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前言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性,规范使用者的操作行为,达到科学实验和工作的目的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场所的仪器设备操作。
二、安全操作要求1. 在开始操作之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设备内部零件,以免发生触电等危险情况。
3. 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设备有异响或冒烟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不得私自修理。
4. 操作结束后,应确认设备已经完全停止运行,然后进行清洁和维护。
三、仪器设备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首先,检查设备的供电线路是否正常连接,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b) 确认设备所需的试剂、样品和其他辅助物品已准备充分,并符合实验要求。
c) 检查设备的工作区域,保证无杂物、溢液等安全隐患。
2. 启动设备a) 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打开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启动。
b) 针对特定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校准和预热等步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操作设备a) 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正确执行。
b)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验要求调节设备的参数,如温度、时间、速度等。
c)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故障排除。
4. 关闭设备a) 操作结束后,按照设备要求依次关闭各部分、降温、断电等步骤。
b) 清理设备表面和工作区域的污染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c) 如有需要,及时维护设备,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当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然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 根据事故性质和紧急程度,选择适当的紧急处理方法,如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等。
3. 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事后调查和处理。
五、设备保养与维护1. 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计划,并按时进行设备保养。
常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流程一、实验前准备1.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求。
2.准备相关的实验物质和试剂。
3.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4.制定实验计划,并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二、仪器设备的启动和调试1.打开主电源,检查仪器设备的电压是否正常。
2.打开仪器设备的控制面板,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3.进行设备的预热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样品的制备和处理1.准备需要测试的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理。
2.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如溶解、离心、过滤等。
3.将样品放入仪器设备中进行测试,确保样品与仪器设备的接触面积足够。
四、数据采集和记录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模式,并设置相关参数。
2.开始数据采集过程,根据仪器设备的要求进行操作。
3.及时记录和保存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五、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实验结果的基本情况。
2.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提取有关信息。
3.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得出结论。
六、实验后的清理和维护1.停止数据采集和仪器设备的运行。
2.将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3.注意保存样品和实验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
4.做好实验记录和数据的整理工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总结: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流程包括实验前准备、仪器设备的启动和调试、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数据采集和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实验后的清理和维护等环节。
通过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仪器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实验效率。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仪器设备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实验室的安全。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1.1准备工作1.1.1环境检查及安全措施1.1.2辅助设备准备1.1.3样品准备1.2设备启动及运行1.2.1电源接通及设备启动1.2.2参数设置及校准1.3样品处理1.3.1样品进样1.3.2数据采集及记录1.4设备关闭及清理1.4.1设备关闭1.4.2设备清理及维护2.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1故障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2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2.3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2.3.1电源故障2.3.2传感器故障2.3.3控制单元故障2.3.4液体泵故障2.3.5数据采集故障3.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3.1定期保养计划制定3.2清洁与消毒3.3部件更换与维修3.4润滑与润滑剂的选择3.5环境要求及仓储措施4.安全操作规范4.1实验室安全要求4.2个人防护措施4.3废弃物管理4.4火灾和紧急情况处理4.5仪器设备操作中的安全要求5.仪器设备操作经验分享5.1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3操作技巧与实用技巧5.4经验总结与分享总结:引言: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正确的操作规程手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过程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和内容要点,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介绍1.仪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2.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3.仪器设备的组成部分和功能介绍4.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5.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准备所需材料和试剂2.仪器设备的开机和初始化3.样本的处理和准备4.仪器设备的设置和参数调整5.操作步骤的执行和数据记录三、仪器设备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1.仪器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2.数据结果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3.试剂或样本的误操作的处理方法4.清洗和消毒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5.临时故障处理方法和紧急情况的处置方式四、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指标评价1.常见的质控方法和标准2.环境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及控制方法3.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评估和维护计划制定4.仪器设备的运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方法5.不同型号和品牌仪器设备的比较和选择方法五、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维护和更新1.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和审核流程2.操作规程手册的存档和更新频率3.操作规程手册的培训和宣贯4.实验室人员的操作规程手册使用反馈和改进5.操作规程手册的变更和修订流程总结: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转,制定本规程,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设备、生产设备、测试设备等。
三、操作人员的要求
1. 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的培训,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熟悉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手册和安全标识;
3. 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前培训合格证明,方可操作。
四、操作程序
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 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3. 操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保养;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紧急应急程序,当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按照应急程序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
2. 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改动或维修;
3.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离开操作岗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对于涉及危险品的仪器设备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六、违规处罚
如有操作人员违反本规程操作,将会受到公司的相关处罚,严重者将取消相关操作资格。
七、附则
1. 本规程由公司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
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3. 如对本规程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以上规定,自XX年XX月XX日起正式执行。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仪器设备操作的前期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其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确认仪器设备所需的供电和供气状况,保证正常运行;3.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线路和传感器等,确保无故障;4. 准备所需的试剂、样品和其他操作器材,确保运行平稳;5.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6. 在操作区域内设置警示标识,禁止非操作人员靠近。
二、仪器设备的启动与关闭1. 启动仪器设备前,必须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并确认所有仪器设备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 启动电源,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的操作;3. 仪器设备启动后,进行必要的预热或校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4. 完成实验或操作后,根据仪器设备的要求,按照相应的顺序关闭各个设备,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三、仪器设备的常规操作流程1. 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操作要求,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操作;2.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顺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3. 注意操作时间、温度、压力等相关参数的控制和调节;4. 对于涉及危险物质或有害物质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6.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仪器设备的清洁与维护1.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后,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无污染;2. 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洁工具,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或擦拭工具;3.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磨损的零配件、清洁传感器等;4. 清洁和维护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6.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仪器设备的爱护意识,合理使用和保养。
仪器设备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一、前言本文旨在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工业生产设备等。
二、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4. 严禁在使用过程中饮食、吸烟等行为,以防止引发安全事故。
5. 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任何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三、仪器设备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立即报修。
(2)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3) 检查所需试剂、标准溶液等物品的存放情况。
(4) 确认操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
2. 开机操作(1) 将仪器设备连接到电源,并确认电源线接触正常。
(2) 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打开仪器设备电源开关。
(3) 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式。
3. 样品处理与装载(1) 准备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样品的称量、溶解等。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装载方式,如液体进样、固体进样等。
(3)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正确装载样品,注意装载顺序和量。
4. 测试参数设置(1) 根据需要,设置测试所需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时间等。
(2) 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运行操作(1) 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启动设备的运行程序。
(2) 在运行过程中,及时观察设备状态,注意异常情况的出现。
(3)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如加样、排除气泡等。
6. 数据记录与分析(1) 操作人员应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
(2) 根据需要,保存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
7. 关机操作(1) 根据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正确关闭设备的运行程序。
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概述仪器设备是各行各业进行工作的重要工具,为确保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旨在引导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二节操作前准备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 工作环境准备-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或障碍物;- 保持工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将仪器设备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
2. 个人准备- 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鞋子;-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 检查个人健康状况,如感冒、头晕等情况应暂停操作。
第三节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的操作仪器设备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熟悉仪器设备- 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如果对操作流程有疑问,请向专业人员咨询。
2. 正确认识仪器设备各部件- 清楚了解仪器设备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位置;- 确保能正确操作相关控制按钮和开关。
3. 操作步骤-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不可随意更改;- 注意操作的时机和力度,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
4. 注意安全警示标识- 正确理解和遵守仪器设备上的安全警示标识;-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警示标识有缺失或磨损,请及时报修。
第四节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在维护和保养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计划;- 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和安全装置,确保其功能完好;-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清洁与消毒-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合适的清洁液和工具,注意使用防静电设备。
3. 防护措施- 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 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潜在危险。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准备、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设备维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一、设备准备:1. 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确认电源线是否接好,设备各部分是否损坏。
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2. 准备操作所需的耗材和试剂。
根据实验或测试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耗材、试剂和标准品等,确保拥有一切必要的材料。
二、操作方法:1. 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
在操作设备之前,应该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明确操作的目标和方法。
2. 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
设备的操作手册是使用设备的重要依据,应该仔细阅读,并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3. 检查设备是否设置正确。
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确认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4. 操作设备。
根据实验或测试的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操作设备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眼镜、口罩等,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遵守操作规范。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得随意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3. 避免操作中的误操作。
在操作设备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误操作。
4. 避免设备的过载或过热。
根据设备的规定,避免设备的过载或过热现象的发生。
5. 灭火器材和急救箱的准备。
在操作设备时,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和急救箱,以备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
四、设备维护:1. 定期清洁设备。
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设备的保养。
按照设备的要求,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如更换易损件等。
3. 设备的维修。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自行修理造成更大的损坏。
4.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
对设备的维护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
以上是关于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的内容。
在操作设备之前,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安全事项,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与维护工作。
试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引言试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测试的关键工具。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正确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试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 仪器设备的启动和关闭a. 在启动之前,确保仪器设备周围环境整洁,并清除可能影响操作的杂物。
b.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与电源连接稳固,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插头已插好,并确定相应的保险丝安装完好。
c. 按照仪器设备的启动顺序,打开电源开关,按照要求启动设备。
d. 在关闭设备之前,先将参数设置为初始状态,然后关闭设备的电源开关。
e.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域,并将仪器设备关闭并断开电源。
2.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调试a. 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和调试。
b. 在校准和调试过程中,注意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c. 尽可能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结果,并定期复查和验证。
3. 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a. 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
b. 根据试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样品和试剂,并按照要求进行预处理。
c. 设置仪器设备的相应参数,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 将样品或试剂投入仪器设备,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e. 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正常的操作顺序和程序。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f.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仪器设备及周围环境,确保下一个操作的准备工作。
4.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a. 定期检查和清洁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确保仪器设备的周围环境干燥、整洁,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c. 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手册,定期更换易损件,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d.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进行相应的防腐和防尘措施。
5. 仪器设备的故障排除a. 在出现设备故障时,先查找设备操作手册中的故障排除指南。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测试数据的产生,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使用、维护、校验、保养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第四条仪器设备选用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根据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选择。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进货应在合法、正规的商家进行,确保其质量和正规性。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
第七条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进行验收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第八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的要求。
第九条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外观和电气连接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第十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根据其功能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
第十一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环境,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发生碰撞。
第十二条使用精密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第十三条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维护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第十五条每位操作人员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做好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
第十六条定期维护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检查、校准和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维护工作应做好记录,包括维护内容、负责人等信息,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五章仪器设备的校验第十八条仪器设备的校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校验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等。
第十九条校验工作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校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校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校验报告的编制和归档,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维护规程1. 仪器分析原理和适用范围1.1 原理:1024i生化分析仪是日本光学珠式会社于1997年推出的新产品,2×2批组,随机分立式,全选型生化分析仪。
采用全新的2×2概念,试剂量只需200μL,是目前世界上较快的随机任选式生化分析仪之一。
分析速度最大为240个测试/小时,采用独立的双反应杯系统,可用于终点法(包括免疫比浊法)、速率法、两点法按照试剂测定方法的需要分析各类生化项目。
1.2 适用范围:血清、血浆或尿测定生化项目检验的常规或急诊标本。
2. 仪器性能参数详见仪器说明书3. 操作规程3.6 其他:(1)仪器报警时注意报警含义,按“ESC”键两次即可消除警号。
(2)电脑显示屏有仪器状态及起始样品号,注意观察(3)当第一批标本分析完毕后分析应及时更换样品盘3.7 关机:全部样品分析结束,数据传输完毕后,先关自来水供水开关再关水机电源→再次开水机电源(放完管道中的存水)再次关闭水机电源→按F7键关闭主机→将不稳定试剂取出后加盖放冰箱即可。
4. 维护保养项目和频率15.1 标准液的选择:根据各项目的作业指导书选择标准液。
5.2 校准方法:在选择要校准的每个项目后,有以下几个校准模式:酶的测定进行试剂空白和校准;定量检测用试剂厂家校准品进行校准。
6. 期间核查项目和频率7. 相关记录:仪器使用记录、定期维护记录、期间核查记录、校准3TMS1024-I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规程一、开机顺序:打印机——显示器——电脑主机,自动进入程序后开生化仪总开关——系统开关,出现程序下载提示,完成后显示升温,表示联机成功。
二、定单操作:输入定单号,根据化验单选择测试项目(有三种方式),单击order即可。
三、检查试剂瓶,保证本次测试试剂足够(软件和试剂盘),检查蒸馏水桶、废水桶(两个),记录试剂盘。
按定单号放置标本到样品盘,注意标本和试剂均不能有气泡,否则会加不到。
四、点开始,仪器开始运行,提示“SAMPLING STOP”(加样结束),即可运行新的标本,提示“END OF RUN”(测试完成),运行用户维护中“CELL WASHING”,完成后即可关机。
五、中文报告:下定单后,双击中文报告,点“数据更新”,选择输入日期,输入病人信息,待测试结果出来后重新更新,即可打印中文报告。
关机顺序:退出软件——关闭系统开关——关闭电脑——关闭打印机。
4离心机操作维护规程1. 仪器分析原理和适用范围1.1 原理:主要利用其高速旋转时产生的高离心力场的作用,可将不同大小或不同密度的颗粒分开。
颗粒是指细胞、细胞器或病毒、大分子等。
1.2 适用范围:血清、血浆或体液标本的离心处理。
2. 仪器性能参数2.1最大转速:7000rpm2.2时间控制:0-30min/连续/短时运转2.3最大容量:4×60×7m12.4噪音:<57dBA(最大转速时)2.5最大离心力:4920g2.6尺寸(DxWxH):460mm×365mm×300mm2.7重量:41Kg3. 操作规程3.1样品准备:未抗凝标本垂直放置30-60分钟后离心。
3.2标本配平。
3.3标本放入离心机。
3.4盖上离心机盖,锁上安全锁。
3.5打开离心机电源,设定离心转速及离心时间。
3.6一般检测项目的未抗凝血离心3000转(rpm)7分钟或2400转(rpm)15分钟。
抗凝血或特殊检测项目的样本离心按作业指导书设定。
3.7待离心机转速停止后或离心转速降至0时,轻轻取出标本,关闭离心机电源。
53.8离心后立即将标本转移至干净不含抗凝剂或防腐剂的试管,同时此管应具有可识别标签。
4. 维护保养项目:每日用软布和中性洗涤剂清洁仪器内外表面,离心转筒每周及需要时消毒。
5. 校准:厂家校准。
6迈瑞 BC-3200血球分析仪操作维护规程1、开机前准备:1.1 确认稀释液、分类试剂、溶血素和打印纸是否满足当天处理标本的需要1.2 清理废液桶中的废液1.3 确认管道是否有受折现象,电源线是否已连接2、开机: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自检通过后进行自动清洗及空白校检。
仪器进入准备测量状态,此时,屏幕显示“就绪”状态3、质控测定:确定质控测量正常后,进行本规程第4 步,否则应按照质控操作办法,进行检查4、标本的采取和准备:使用EDTA-2K/EDTA-3K/EDTA-2K 其中之一抗凝血剂,采取规定量的静脉血;冷藏血必须在常温下放置30 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预稀释采自末梢血20μι。
5、标本测定:5.1 按【编号】键.和数字键输入标本号,按【确认】键确认。
5.2 将采血标本充分混匀;取下试管塞,将吸样针插入试管底部,保证吸样量,在此状态下按下【计数】键。
5.3 当听到蜂鸣器响两声后,;仪器自动测试、清洗和传输结果。
6、关机:6.1 当一天工作结束或仪器连续工作24 小时,要按【菜单】键,根据仪器屏幕上的提示,将E-Z清洁液放到吸样针下,按下【计数】键,5 秒钟左右,移开E-Z清洁液,仪器自动执行关机程序。
6.2 大约10 分钟左右,关机程序结束,按屏幕上的提示关掉电源开关7. 仪器分析原理和分析参数7.1 原理:基于电阻抗检测方法(流体动力学聚焦方法),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和SLS血红蛋白检测法。
流体动力学聚焦方法:在检测器中,样品喷头被放在缝隙前,与中心相一致。
稀释样品从样品喷头进入圆锥形腔后,被前鞘试剂包围,穿过缝隙中心,为穿过缝隙中心提供精确的细胞信号。
穿过后,稀释的样品被送入捕捉的试管。
流式细胞术方法:血液样品被吸取、测量、稀释至一定比率并被染色,然后送入流式细胞7中心,鞘流机制促进了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半导体激光束照射到血细胞,Photodiode接受到前散射光,photo multiplier 试管接受后散射光和荧光,光转换为电脉冲,获得血细胞信息。
7.2 分析参数: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PLT, NEUT%, LYMPH%, MONO%, EO%, BASO%, NEUT#, LYMPH#, MONO#, EO#, BASO#, RDW-SD, RDW-CV, PDW, MPV, P-LCR, RET%, RET#, IRF, LFR, MFR, HFR8. 仪器参数8.1 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45-85%。
8.2 主机体积:530*630*720mm(宽*高*深);重量:约59kg。
8.3 压缩机体积:280*400*355mm(宽*高*深);重量:约17kg。
8.4 电源供给:主机和进样器:100-240V±10%(50-60HZ)压缩机:100-117V±10%(50-60HZ);220-240V±10%(50-60HZ) 8.5 电压:主机和进样器:250VA压缩机:100-117V 50HZ-230VA 60HZ-280VA220-240V 50HZ-220VA 60HZ-250VA8.6 保护类型:I级设备8.7 绝缘协调:II级电压,2度保护8.8 显示范围WBC 0.00-999.99RBC 0.00-99.99HGB 0.0-30.0HCT 0.0-100.0%PLT 0-9999RET% 0.00-99.99RET# 0.0000-0.999988.9 背景值:WBC 0.1 DIFF-WBC 0.2 RBC0.02HGB 0.1 PLT 5.0 PLT-0 108.10 样本处理速度:约80样本/小时8.11 交叉污染:1.0%以内8.12 样本体积要求:样本模式:150µl;关闭模式:150µl;手动模式:85µl;毛细管模式:40µl。
8.13 数据贮存容量:有直方图的分析数据:10000样本;散点图:10000样本;病人信息:5000人份;命令信息:1000样本;质控文件:25个。
9. 操作规程1、开机前检查:1.1 检查试剂:检查当天所需试剂量,如不够,应更换试剂。
在检测过程中若试剂用完,系统将自动停止工作,并提醒操作者更换试剂,更换后才能再次启动。
1.2 检查试管和电缆线。
1.3 确保分析流水线中无试管架,确保左右试管架区和分析流水线的清洁。
1.4 倒掉废液容器中的废液。
1.5开机:打开电源开关(先开打印机再开IPU再开主机)1.6打开电源,启动系统,自动确认身份;启动BC-3200程序,显示启动对话框。
1.7仪器自检:顺序为:自我检测,启动机械和流体动力学部件,清洗,等待温度稳定,背景检查。
2、试管位选择:4号位放置1.5ml尖底离心管,适应于预稀释9模式下的计数/校准。
3 、末梢血测量:3.6.1 在“计数”界面下,按【模式】键,将模式设置为“预稀释,按【稀释液】键,屏幕弹出“加稀释液”对话框。
3.6.2 按【开门】键打开样本仓门,将4号试管位转至采样位。
3.6.3 将干净的1.5ml离心管开盖后放进4号试管位,关闭样本仓门。
3.6.4 确认4号试管位放有试管后,按【计数】键,分析仪自动将稀释液加到试管中,屏幕显示加稀释液进程。
3.6.5 加完稀释液后,样本仓门自动打开。
按【确认】键,关闭“加稀释液”对话框。
3.6.6 取出加好稀释液的离心管,将毛细吸管采取的20μl末梢血标本,迅速注入0.9ml稀释液的试管中。
3.6.7 摇匀稀释血样(注意不要剧烈震荡,否则可能产生小气泡导致计数不准)3.6.8 将该预稀释血样放置3分钟后,再次摇匀,放进4号试管位(离心盖不要加盖),关闭样本仓门。
3.6.9 确认计数状态为“就绪”,工作模式位“预稀释”,按【计数】键,开始计数,分析结束后,样本仓门自动打开。
4. 维护保养项目和频率4.1 每日保养:关机(仪器自动排空和清洗)。
每500个标本或一天工作结束后关机,若连续使用仪器至少每24小时关机一次。
每天测试完毕一定要用E-Z清洗液根据提示执行“关机”程序,等待屏幕提示“关闭电源”后关掉主机电源。
4.2 每月保养:清洗进样池、分析通道和进样架。
104.3 每万次循环保养:清洗样品旋转阀。
4.4 必要保养:倒掉贮存池中的液体;清洗手动清洗杯;清洗样品旋转阀槽;清洗进样槽;去除阻塞物(阻塞物去除程序);清洗红细胞检测孔;去除光电检测部件的流动池中气泡;清洗光电检测部件的流动池;更换废液箱;清洗手动吸样探针的下方槽;清洗废物腔。
4.5 部件供应:更换试剂;更换进样针;更换方向限幅器;更换第39号橡胶盘;更换保险丝。
4.6 压力和真空度的调节:调节压力至0.25Mpa调节压力至0.16Mpa调节压力至0.07Mpa调节气压装置的真空度调节真空度至0.04Mpa5. 校准方法和程序以下几种情况需校准:初次操作前(由代理商进行);当重复测定质控品发生变异;当更换主要部件如样品旋转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