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透视讲解及绘画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两点透视正方体步骤
两点透视是一种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体的绘画技巧,以下是绘制两点透视正方体的步骤:
1. 绘制地平线和两个消失点:在纸上绘制一条水平的地平线,然后在水平线上选择两个点作为消失点,这两个点应该在水平线的两端,并且与地平线保持一定的距离。
2. 绘制立方体的底面:从地平线的任一端开始,绘制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将作为立方体的底面。
3. 绘制立方体的侧面:从底面的四个角向两个消失点绘制四条直线,这些直线将代表立方体的侧面。
4. 连接顶点和消失点:从立方体的顶点向两个消失点绘制直线,这些直线将与侧面的直线相交,形成立方体的顶点。
5. 完善立方体:根据需要,添加立方体的细节,如纹理、阴影等。
6. 检查透视:检查绘制的立方体是否符合两点透视的规则,即所有的水平线应该在远处相交于消失点,而垂直线应该保持垂直。
需要注意的是,两点透视的立方体可能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产生变形,因此在绘制时需要仔细观察和调整。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掌握两点透视的技巧,绘制出更加真实和准确的立体物体。
绘画透视原理:分步骤讲解透视原理,这是学画最基础的知识,收藏透视原理一点透视一点透视下的方体一点透视下的圆形一点透视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在视平线上方画两个矩形。
3.在视平线下方的左、中、右位置画三个矩形。
4.将矩形的四个点与消失点连线,这时可以看到透视线。
5.在透视线上画出方体的纵向空间。
6.最后依据已经画出来的方体边线画出隐藏的边线,注意边线要与对面边线平行,与相邻边线垂直。
一点透视下的圆形教程1.画出视平线,定好消失点。
2.准备绘制一个高于视平线的圆。
首先画两条向下斜的透视线,然后在这两条透视线中先确定圆的位置。
3.根据步骤2,在两条透视线中画出两条垂直于视平线的竖线,与透视线相交出一个框。
4.将这个框中的四个角连接起来,接下来在这个框里画圆,也就是说这个框是我们画圆的辅助图形。
5.画一条辅助线连接框中两条对角线相交的点与消失点,再画一条同时穿过这个点并且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
我们现在画的这两条辅助线与步骤3中的辅助框相交出了四个点,这四个点就是我们要画的与圆相切的四个顶点,在这个辅助框里勾画出圆。
6.用相同的方法在消失点的右边画辅助框,连接对角线,确定圆的四个顶点。
7.当我们要画一个低于视平线的圆时,透视线要向上斜。
我们现在就画三个垂直于视平线且在视平线下方的圆,首先画一条垂直于视平线并穿过消失点的辅助线。
8.画两条向上斜的透视线,注意步骤7中垂直于视平线的辅助线要平分这两条透视线所形成的角。
在这两条透视线中画平行于视平线的辅助线以确定圆的位置。
9.与步骤3、4、5一样,在画出的辅助框里连接对角线。
确定圆与辅助框的四个切点,勾画出圆,并在上方准备画下一个圆。
10.按照以上方法画出更靠近视平线的两个圆。
我们现在观察视平线下的这三个圆,就会发现——同一个圆中越远离视平线的那边的弧度越小,越下面的圆面积越大。
也就是说,在以后画静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透视效果。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下的方体两点透视下的圆形两点透视下的方体教程1.画出视平线,两点透视要定好两个消失点。
最详细的立方体透视变化及画法讲解初学素描的小伙伴们不知道大家画石膏立方体的时候有哪些困难呢下面小编联合素描老师匡鹏智从最基础为大家仔细讲解立方体希望能为大家解难!立方体的透视物体在空间中会产生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在素描写生中,只有将透视关系画准确,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空间感。
很多初学者由于不了解透视原理,尽管画了很多调子、强调了各种对比关系,画面上的物体还是“平面的”。
还有一部分初学者对透视的理解过于片面,不经过认真观察就过度强调近大远小等透视规律,使透视变化过于强烈而导致画面上的物体出现“畸形”,所以处理画面上的透视关系时还要把握好“度”。
也称平行透视,其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
如当我们所表现的立方体正面与画面平行时,这个面上的线条不产生透视变化,而其他线条均集中消失于一点,这种透视现象就是“一点透视”。
在作画时需注意一点,一点透视的消失点不要定在画面的正中部位,否则会使画面显得呆板、不灵活。
▼两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是指画面中所表现的物体有两个消失点,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由于较之一点透视多了一个透视面,所以,两点透视显得更加自然、活跃,是绘画表现中运用得最广的一种透视类型。
▼三点透视(仰视):也称倾斜透视,可分为仰视倾斜透视和俯视倾斜透视两种。
倾斜透视除了具有左右两个消失点外,还有仰视时向上的消失点“天点”或俯视时向下的消失点“地点”,天点与地点均处在视中线上。
仰视倾斜透视表现的物像在视平线以上,呈现出上小下大的特征,垂直于地平线的线变得倾斜,并向天点消失。
▼三点透视(俯视):俯视倾斜透视表现的物像在视平线以下,呈现出上大下小的特征,垂直于地平面的线变得倾斜,并向地点消失。
当立方体处于三点透视的状态下时,我们能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
立方体的构图视觉中心:一般而言,当我们观察一张照片时,往往会习惯于注意中间偏上一些的位置,这个位置被称为“视觉中心”。
构图的原则:上紧下松,左右均衡。
透视原理是一种用来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方法,而正方体透视是透视原理的一个常见应用。
透视原理基于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视觉关系,它分为一点透视(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双点透视)两种主要类型。
在正方体透视中,通常使用一点透视法。
以下是关于正方体透视原理和透视画法的详细解答:1. 透视原理基础:•一点透视:在一点透视中,所有平行线都会朝着一个消失点汇聚。
这个消失点通常在画面的水平中心线上。
透视原理是基于这个点来构建的,称为透视点或消失点。
2. 正方体透视的基本步骤:•步骤1:确定透视点和基本框架♦在画面中心确定一个透视点。
♦画一个正方体的基本框架,即正方体的边框。
•步骤2:连接线条到透视点♦连接正方体各个角的线条到透视点。
♦这些线条代表平行线在透视中汇聚的方向。
•步骤3:完善正方体形状♦根据连接线条,完善正方体的形状,确保各个面的比例和对称性。
•步骤4:擦除不必要的线条♦擦除连接到透视点的额外线条,只留下正方体的轮廓。
•步骤5:添加细节♦根据需要,添加正方体的细节,如边框、阴影等。
3. 注意事项和技巧:•线的变化:在透视中,越远离透视点的线条越平行,越接近透视点的线条越趋近于汇聚。
•比例:注意正方体各个面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以保持透视效果。
•阴影:考虑光源的方向,添加阴影有助于增强透视感。
4. 练习和深入研究:•绘制不同角度和位置的正方体,以加深对透视的理解。
•研究其他透视原理,如两点透视,了解更多复杂场景的表现方式。
5. 绘画工具和软件:•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绘制直线和角度。
•在数字绘画软件中,可以使用透视网格工具来简化透视绘制。
通过反复练习和深入研究,你可以逐渐掌握正方体透视的技巧,从而更自如地在画面中表现三维空间。
几张图让你秒懂绘画基础透视
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
而正方体反映了一切透视变化规律,画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1.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2.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3.三点透视又叫倾斜透视,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那么再拓展一下圆及圆柱体的透视
如图(一)为正圆,A=B,a=b。
图(二)为圆的透视图,视觉上A=B,但a<b。
圆柱体透视:
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
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方体的边不平行。
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第一节正方体透视讲解及绘画方法一.什么是透视
透视的定义:透视以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的平面上。
透视主要是研究眼睛与物体间的关系。
理解:透视是一种视觉感受或者说是一种视觉误差,它有效的表现物体到平面依然具有立体感(平面物体具有真实感),而这种感受存在变化,改变化差异是有规律的。
仰
左高两点平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