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中的阴影
- 格式:pps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0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时间:2009-05-07 来源:作者: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是指按选定的光线直接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其透视。
在透视图中加绘阴影时,落影的规律仍可加以利用。
绘制透视阴影,一般采用平行光线。
根据光线对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画面平行光线和画面相交光线。
一、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1.画面平行光线的透视特性如图9一24所示,光线平行于画面,则光线的透视仍保持平行,并反映光线对基面的实际倾角。
光线在基面上的投影平行于基线OX,故光线的次透视成水平方向。
光线可以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左上方射向右下方,光线倾角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
例如采用450或600。
2.透视图上落影的基本画法如图9一25所示,已知空间点A和矩形BCbc的透视和次透视,并选定光线L(l) ,加绘透视图落影。
过a0引光线的次透视(水平线),过A0引光线的透视(平行于L) ,它们的交点A0。
就是A点在基面上的落影。
Bb是铅垂线,根据铅垂线的落影规律,它在基面上的落影应与光线次透视的方向一致。
BC是水平线,根据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B0C0与其在基面上落影B0C0相交于同一灭点M。
3.建筑形体的阴影以下通过举例说明加绘建筑形体阴影的一般步骤。
例1 加绘图9 一26 所示房屋外轮廓的阴影。
解 (l)选定光线的方向,并确定房屋的阴面和阴线。
图示阴线为aABCc和eEF。
(2)判断承影面,分别求各段阴线的落影。
aABCc落影在地面,由基本作图法并根据直线的落影规律可求得各段阴线的落影。
阴线eE在地面上的落影是水平线EI。
过折影点I作铅垂线,自E引光线相交于E,则IE是eE在墙面上的落影。
EF与墙面交于F,连EF是阴线EF在墙面上的落影。
(3)对画面进行适当润饰。
用作图法求出的阴影轮廓是明暗界线分明的,而实际上建筑物表面的光影变化是复杂的,有明暗层次和退晕的渐变,为使形象生动逼,应对图样进行润饰。
润饰的原理和方法已不属于工程制图课程研究的范畴了。
透视与阴影图第九章透视与阴影图§9-1 透视图的基本知识⼀、透视图的基本概念1、垂直画⾯透视图采⽤的是中⼼投影⽅法,如图9-1所⽰,这是垂直画⾯的投影⽰意图。
(1)、画⾯(P ):投影平⾯,为作图⽅便,常垂直于地⾯,称为垂直画⾯,相当于正投影中的正投影⾯。
如果画⾯与地⾯倾斜,称为倾斜画⾯。
(2)、基⾯(G):相当于⽔平地⾯或正投影中的⽔平投影⾯,⽤来确定视点的位置和作图。
(3)、视点(S):观察者眼睛所处的位置。
(4)、视⾼(H ):观察者眼睛的⾼度。
(5)、视距(D ):观察者眼睛到画⾯的距离。
(6)、⼼点(s ’):视点在画⾯上的正投影。
(7)、视平线(h-h ):过视点作⼀个平⾏基⾯的平⾯,该平⾯与画⾯的交线称为视平线。
(8)、视线:过空间点(如A )与视点的连线称为视线,如SA 。
(9)、透视:过空间点(如A )的视线(如SA )与画⾯的交点,称为空间点(A )的透视,⽤A ’表⽰。
(10)、基点:空间点在基⾯上的投影称为基点,⽤⼩写字母表⽰(如a )。
(11)、基透视:基点的透视称为基透视,⽤⼩写字母加⼀撇表⽰(如a ’)。
(12)、基线:基⾯和画⾯的交线。
⽤g-g 表⽰。
基线与视平线间平⾏,距离等于视⾼。
将画⾯从图9-1中取出放正,并删除画⾯的边框,如图9-2所⽰,⼼点s ’的位置,说明了视点在长度⽅向的位置,基线(g-g)和视平线(h-h )的位置反映了视⾼的⼤⼩。
该图虽然没有直接反映出视距基⾯画⾯视点站点视⾼视距⼼点视平线空间直线与点基线基点视线透视基透视图9-1 透视的基本概念图的⼤⼩,但可以通过⼏何关系求出。
如中a g为站点和基点的连线与基线的交点,从图9-1可以看出,点的透视、基透视和基点、站点连线与基线的交点共线(A’、a’、a g共线),且垂直于基线,这也是将来作图的⼀个依据。
对垂直画⾯来说有如下的透视规律:(a)、点的透视与基透视位于⼀条竖直线上,透视与基透视间的距离称为透视⾼度,透视⾼度可能⼤于、⼩于或等于真实⾼度。
第十三章透视图中的阴影在透视图上加绘建筑物在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阴影,符合客观实际而有真实感,并且使建筑物的形体更为明显,使得透视图更有立体感。
绘制透视阴影是指在已画成的建筑透视图中,按选定的光线直接求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出它的透视。
在透视图中直接求作落影所采用的光线有两种,即平行光线和辐射光线。
而平行光线又可根据它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平行于画面的平行光线,可称之为画面平行光线;另一种是与画面相交的平行光线,可称之为画面相交光线。
平行光线往往用于室外透视,辐射光线则多用于室内透视。
上篇中归纳出来的落影规律,在求作透视阴影的过程中,有些仍能保持并可加以利用;有些虽能保持,但在利用时必须结合透视投影的消失规律;有些则完全不起作用。
第一节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一、光线的透视特性光线L平行于画面P,光线在基面上的正投影(即H投影)l则与基线gg平行。
光线的透视L0则与光线自身保持平行,从而也就反映了光线对基面的实际倾角。
光线的基透视则平行于基线gg,也就是平行于视平线hh。
光线可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左上方射向右下方,而且倾角大小可根据需要选定,在本书中均以45°为例。
平行画面的平行光线主要用于两点透视图中求作落影,在一点透视与三点透视中则不宜使用。
(画面平行光线)透视阴影规律对水平线在水平面(含地面)上的落影与其自身平行,透视有共同的灭点。
对铅垂线在水平面(含地面)上的落影平行于画面,透视与视平线平行;在铅垂面上的落影与其自身平行,透视也平行;在一般平面上的落影与平面的灭线平行平面灭线的求法:求出平面上任意两个不同方向的直线的灭点,再连成直线,就得到该平面的灭线。
一般选一个水平灭点,一个斜线灭点。
水平线灭点在视平线上,斜线的灭点在对应的水平投影灭点的上(下)方对一般线可转化为铅垂线的2个端点来考虑常用技巧:利用直线在承影面上的落影必经过直线和承影面的交点这个特性,可延长直线或扩大平面,使他们相交,交点为影线上的一个点作图过程:1、根据光线方向确定阴面、阳面2、根据阴面、阳面标出阴线(按顺序)3、根据阴线求出影线4、涂阴和影例1:求铅垂线在地面和台阶上的影子例2:求建筑形体的阴影例3:求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例4:求建筑形体的阴影例5:求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例6:求作旗杆及小屋在平行光线照射下的阴影例7:求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例:求指示牌的阴影。
第十一章透视图中的阴影§11-2 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11-3 画面相交光线下的阴影§11-1 光线的类型、落影规律的运用§11-1 光线的类型、落影规律的运用绘制透视阴影是指在已画成的建筑透视图中,按选定的光线直接求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出它的透视。
一、直线落影的相交规律二、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一、直线落影的相交规律1.直线与承影面相交,直线的落影必然通过该直线与承影面的交点;2.相交的二直线在同一承影面上的落影必然相交,落影的交点就是二直线交点的落影;3.一直线在相交两承影面上的两段落影必然相交,落影的交点(即折影点)一定位于两承影面的交线上。
二、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1.直线平行于承影平面,则直线的落影与该直线本身平行且等长;2.互相平行的两直线在同一承影平面上的落影,仍保持平行;3.一直线在互相平行的各承影平面上的落影也互相平行。
§11-2 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一、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的透视特性二、点的落影三、直线的落影四、建筑形体阴影作图示例一、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的透视特性PL ºSGggll ºsL二、点的落影1.点在地面上的落影2.点在铅垂面上的落影3.点在一般斜面上的落影1. 点在地面上的落影L(a)(b)lA ºAAHHH Ha aB º2. 点在铅垂面上的落影A º5BbFHHg34gaALA ºl23. 点在一般斜面上的落影eF xF y F 1DEKCH HaA三、直线的落影1.铅垂线在地面上的落影2.铅垂线在铅垂面上的落影3.铅垂线在一般面上的落影4.画面平行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5.水平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6.一般斜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1. 铅垂线在地面上的落影BºAºH HAB2. 铅垂线在铅垂面上的落影K A ºB º H F 1 H342BA3. 铅垂线在一般面上的落影F xBBºDDºF yF1CºAº21C相互平行A4. 画面平行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3B º A º BA21 a b F yF xF 1V 3 N ºJ E º 5. 水平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B º V 1 V 2 A º2 3 41H F xF 1F y D M a CK b H As º B N Ef 2 F 26. 一般斜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F xH H F 1F y N B ºE DCb3 MKV 1 V 22 a B4 A 1 A º四、建筑形体阴影作图示例1.门洞的阴影2. 在平行于画面的光线照射下,台阶的透视阴影3.小屋的阴影4.方盖盘在圆柱上的落影1. 门洞的阴影F XN D J F XC M A 3º 3º11º1 34 1º 2 C º BB ºG 1K E2 1B º X º b 1º (E º1) (E º2) (e 1) 5º 7º 2º4º E º3 e 2 6º M (e ) N3º 3 2 1 Ⅲ Ⅱ ⅠD EC B A d FD ºL45º2 1B º X º b 1º (E º1) (E º2) (e 1) 5º 7º 2º4º E º3 e 2 6º M (e ) N3º 3 2 1 Ⅲ Ⅱ ⅠD EC B A d FD ºL45º3. 小屋的阴影Ⅰ H F x K ºN ºJ ºF 2C º B º A K J B CDE N V 245º V 3 45º 45º V 1F y F 1D ºC1º4. 方盖盘在圆柱上的落影AB 11 1 2º 3º331 b º H Hb 1 2 21本章结束。
第二十一章透视图中的阴影
第一节平行光线下的阴影
一、画面平行光线
1、点的透视阴影
图21-1是点在画面平行光线的照射下落在不同承影平面上影子的情况,图中L和ι是光线的透视方向和基透视方向,(a)、(b)和(c)图分别是点落在基面上的影子、落在铅垂面上的影子和落在一般位置面上的影子。
图21-1 画面平行光线下点的落影
2、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2是建筑形体在画面平行光线照射下的透视阴影。
(a)图给出了形体的透视、光线的透视方向L和基透视方向ι。
图21-2 形体的阴影
(b)图为透视阴影的作法。
求出透视的两个灭点画出视平线;过A作光线(光线的平行线),过A点作光线基透视的平行线和墙基线有一交点,过此交点向上引竖直线与光线交于A°点,A°为A点落影的透视;过B点作光线,过b作光线基透视的平行线与过B点的光线交于B°;过B°向F Y连线得到BC在地面上的落影的全透视,它与过C点作的光线的交点为C°,过C°向F X连线。
最后将形体的阴面和影子涂暗就完成了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2 形体的阴影
图21-3是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
(a)图给出了形体的透视和光线方向。
图21-3 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
(b)图是形体透视阴影的作法。
(1)求出透视的两个灭点并画出视平线;
(2)求出AB线的基透视:延长CD与AB交于E点,过E点作竖直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e,过e向F X连线就得到了AB线基透视的全透视ab,过A作竖直线求出A点的基透视a,过B点作竖直线求出B点的基透视b。
图21-3 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
(3)求透视阴影:求AB线的落影,AB线的落影共三段,分别落于与其平行的两个墙面上,另一段落于地面上,这三段落影在空间都和AB平行,它们有共同的灭点,先求A点的落影A°,过A°向F X连线得到AB在前面墙上的透视落影,再求出B点的落影B°,过B°向F X连线得到AB在地面上的透视落影。
依次求出AB在中间墙上的落影和其它部分的落影。
(4)区分出形体的阴面和阳面,将阴面和落影部分涂暗。
图21-3 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
二、画面相交光线
画面平行光线没有灭点,而画面相交光线是有灭点和基灭点的。
在画面相交光线的照射下,通常有两种给出光线的方法,一种是直接给出光线的灭点和光线基透视的灭点,另一种是给出物体上某一点的落影。
1、给出光线灭点,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4(a)给出了形体的透视和光线的灭点F1与光线基透视的灭点F2,F2在视平线上,F1和F2在一条竖直线上。
图21-4 给出光线灭点,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4(b)是形体透视阴影的作法和结果,作图时先求出透视图的两个主向灭点F X和F Y,然后分析形体的阴面与阳面,确定阴线,再求出阴线的落影。
如图所示,形体的阴线是Aa、AB、Cc、CD和过D点与BC平行的那条棱线(图中看不见,未画出)。
Aa线落于地面上影子的灭点为F2,落于阳面墙上的影子为竖直线;过A点的光线灭点为F1,与墙面的交点为A点的落影A°;AB线的落影为BA°;Cc线落于地面上影子的灭点为F2,CF2为Cc线在地面上落影的全透视,它与过C点的光线CF1的交点C°为C点在地面上的落影;CD线在地面上的落影C°D°与它本
身平行,灭点为F Y,C°F Y为CD在地面上落影的全透视,它与过D点的光线DF1的交点为D点的
落影D°;过D°向F X连线,D°F X是过D点与BC平行的那条棱线在地面上落影的全透视。
最后,将阴面和落影涂暗。
图21-4 给出光线灭点,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2、给出物体上某一点的落影,求整个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5(a)给出了一个形体的透视图和形体上A点在地面上的落影A°。
图21-5 给出形体上一点的落影,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5(b)是根据根据A点的落影作出的整个形体的透视阴影。
作图时先求出透视图的两个主向灭点F X和F Y,作出视平线;然后连接aA°,aA°为竖直线Aa在地面上的落影,延长aA°与视平线相交于F2。
F2为光线基透视的灭点,连接AA°,AA°为过A点的光线的透视,延长AA°与过F2点的竖直线的交点为F1,F1就是光线的灭点。
求出了光线的灭点和基灭点后,透视阴影的具体作法就和前面的作法一
样了。
图21-5 给出形体上一点的落影,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第二节点光源下的阴影
点光源下的阴影也叫辐射光线下的阴影。
在透视图中求点光源下的阴影,首先要确定光源的透视与基透视,也就是将光源的位置固定下来。
光源确定下来后,通过任何点的光线都一定通过光源。
图21-6是一个点A在点光源
L的照射下在地面上的落影情
况,A是空间点的透视,a是
空间点的基透视,L是光源的
透视,ι是光源的基透视,自L
向A连线是过A点光线的透视,
自ι向a连线是过A点光线的基
透视,LA与ιa的交点就是A点
在基面上的落影。
图21-6 点光源照射下点的阴影
图21-7是竖杆(竖直线)
在点光源L的照射下在地面
上的落影情况,Aa和Bb是基
面上两个竖杆的透视,它们
的下端点都在基面上,L是
光源的透视,ι是光源的基
透视。
竖杆的下端点a、b的
落影是它们本身,只要求出
它们上端A、B的落影A°和B°,
分别与a和b连接起来就是Aa
和Bb落影。
从图中可以看出:
所有竖杆的落影的透视延长
后都通过光源的基透视。
图21-7 点光源照射下直线的落影
图21-8是建筑形体在点光源照射下的透视阴影的情况,本例的已知条件是已知形体的透视、光源的透视L和基透视ι。
图21-8 点光源照射下形体的透视阴影
作图步骤
(1)根据形体的透视图作出透视的两个主方向的灭点F X、F Y,画出视平线;(2)根据物体和光源的相对位置,判定物体的阴面、阳面、确定阴线,如图所示;
图21-8 点光源照射下形体的透视阴影
(3)求出各阴线的落影如图:Aa在基面上的落影通过光源的基透视ι,Aa在BCcb墙面上的落影和它本身平行,A点的落影A°位置由过A点的光线确定;B点的落影是它本身,连接A°B就是AB线的落影;Cc在基面上的落影过ι点,它与过C点的光线LC的交点为C的落影C°;CD在基面上的落影C°D°和它本身平行,C°D°的灭点是F X,D°点的位置是由过D点的光线确定的;DE线在基面上的落影和它本身平行,其灭点是F Y,这里只画出了看得到的部分。
(4)最后将影子和阴面涂暗,完成作图。
图21-8 点光源照射下形体的透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