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6.34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光照疗法的护理体会新生儿光照疗法是一种治疗黄疸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紫外线光照射新生儿体表,帮助身体清除过多的胆红素。
作为一名产科护士,我有幸经历了多次新生儿光照治疗的护理工作,也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新生儿光照治疗的护理,各个医院都有着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我们必须详细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在操作前,我们应该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同时测量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确定治疗的时间和光照量。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新生儿的状态,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度。
治疗完成后,我们应该再次测量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在病历中。
其次,新生儿在接受光照治疗时,需要接受严密的护理。
因为紫外线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所以必须保持充足的防护,如用被单或宠婴布包裹婴儿,眼睛要覆盖,只露出脸部和手足。
此外,新生儿黄疸容易引发脱水,所以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保持适宜的体温和气道通畅。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我们需要及时了解新生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对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极其关注。
对于首次做的家长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需要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安慰。
我们也要向他们介绍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他们了解治疗过程和预防黄疸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新生儿光照治疗需要细致的操作和严谨的护理,同时还需要提供情感支持和专业指导。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规范流程,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多关注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家长的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的护理和指导。
这样,我们才能使新生儿和家长都能够安心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光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儿童和新生儿。
在进行光疗护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度。
以下是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的简述:一、眼睛保护1.1 主题:眼罩光疗会产生强烈的光线,容易刺激患儿的眼睛。
需要给患儿戴上眼罩,以避免光线直射到眼睛。
1.2 主题:眼睛保护还可以考虑给患儿戴上护目镜,以进一步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患儿的眼睛需要特别的保护,以免因光疗治疗而受到伤害。
二、皮肤护理2.1 主题:皮肤保湿光疗会使患儿的皮肤变得干燥,因此需要加强皮肤的保湿工作,以减少干燥和不适感。
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品,保持皮肤的健康。
2.2 主题:体温调节在光疗期间,患儿容易出汗,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体温的调节。
保持室内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以保持患儿的舒适度。
另外,可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帮助患儿降温和排汗。
三、饮食调理3.1 主题:饮食营养光疗患儿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以帮助身体更好地融合治疗。
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患儿增强抵抗力和促进康复。
3.2 主题:饮食规律还需要保持患儿的饮食规律,避免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
定时定量地进食,有助于维持患儿的身体健康状态。
以上是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的简述。
在进行光疗护理时,需要从眼睛保护、皮肤护理和饮食调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患儿能够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
在我看来,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我们不仅要关注治疗效果,更要关注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希望医护人员和家长能够共同努力,为光疗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光疗患儿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且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患儿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护理和关怀。
除了眼睛保护、皮肤护理和饮食调理外,光疗患儿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四、心理支持4.1 主题:心理疏导光疗期间,患儿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抑郁,特别是长期接受治疗的患儿。
新生儿光疗的注意事项新生儿光疗是指利用特殊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的一种治疗方式。
光疗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数天内出现,一般会在两周内自行消退。
然而,对于高风险的新生儿或者黄疸严重的患儿,医生可能会推荐光疗治疗。
在进行新生儿光疗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光疗时刻:光疗通常在新生儿黄疸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来决定开始治疗的时机。
黄疸指数超过医生设定的阈值时,才会进行光疗。
2.光疗设备:光疗设备需要具备专业的功能和安全保障。
设备应具备可调节光线强度和波长的功能,以确保恰当的治疗效果。
同时,设备应具备保持温暖的功能,避免对新生儿造成寒冷。
3.光疗环境:光疗室应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
室内的光线应柔和,可以适当降低环境的刺激性,帮助新生儿放松。
此外,室内温度也需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4.光疗时间:光疗的时间根据医生的指导而定。
光疗通常每天进行12至24小时,持续数天。
在此期间,新生儿应尽量保持在光照下。
家属可以适当地与新生儿互动,但需要注意光线强度的适宜。
5.眼部保护:光疗时,需要对新生儿的眼睛进行保护,以免受到光线的伤害。
通常可以使用专门的眼罩,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眼睛。
6.皮肤保护:光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
为了避免患儿的皮肤受损,可以在治疗前涂抹一定的润肤霜,并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出现湿疹等皮肤问题。
7.观察状况:在光疗过程中,家属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况。
如果发现新生儿有呼吸困难、出汗、食欲不振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8.按时复诊:光疗结束后,新生儿需要按时复诊。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光疗或进行其他治疗。
总之,新生儿光疗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家属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上的事项。
只有正确的使用光疗设备、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皮肤,并及时观察状况,才能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如果家属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应及时咨询医生。
新生儿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
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使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标签:新生儿;黄疸;护理措施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0.5umol/L、早产儿大于256.5umo1/L或黄疸持续不退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
1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由于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低氧分压可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造成了较多的红细胞,出生后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氧分压增高,血氧浓度提高,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使胆红素生成增多;出生时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产生和吸收增加;胎便中富含胆红素,如果排泄延迟,就会使重吸收增多。
2护理措施2.1光疗前的护理2.1.1心理护理: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介绍实施光疗的目的:和必要性,只要保护好双眼及外阴,对患儿无不良影响,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使患儿尽早光疗。
2.12环境准备:每日擦拭灯管及反射板,防止灰尘影响光照强度。
灯管随使用时间光能量输出渐减弱,为保证治疗效果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
清洁光疗箱,箱内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亮度。
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2-34℃,并以软棉布覆盖、同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等。
2.1.3患儿准备:入箱前评估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每日血清胆红素数值、体温、出入量等状况,称体重,测体温并记录。
将患儿裸露,清洁皮肤,不要擦抹爽身粉或油类,以免降低光疗效果;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临床护理:光照疗法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黄疸的范围及程度、黄疸消退情况。
2.评估生命体征及胆红素检查结果。
(二)操作要点。
1.清洁皮肤、戴护眼罩,除会阴部用纸尿裤遮盖外,其余均裸露,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2.记录入箱时间及灯管开启时间。
3.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
4.单面光疗应定时翻身。
5.严密观察患儿体温及箱温变化,若患儿体温超过38.5℃要暂停光疗,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
6.光疗后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仔细检查患儿皮肤有无破损,观察有无光疗不良反应,记录。
(三)指导要点。
告知家属患儿皮肤不要擦抹爽身粉或油剂。
(四)注意事项。
1.光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儿眼罩、会阴遮盖物完好,皮肤无破损。
2.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
3.最好在空调病室中进行,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止过热。
4. 灯管应保持清洁并定时更换。
简述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光疗患儿是指因某种疾病或情况而需要接受光疗治疗的儿童,在对光疗患儿进行护理时,
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保环境安全:光疗需要使用特定的光源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2. 学会正确的操作光疗设备:光疗患儿的治疗需要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护理人员应接受培训,
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操作光疗设备。
3. 保护患儿的眼睛:光疗治疗可能产生强光刺激,容易对婴幼儿的眼睛造成损伤,因此要保护
患儿的眼睛,使用专业眼部防护措施,如眼罩、眼盖等。
4. 保持干净卫生:光疗患儿的皮肤应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每次进行光
疗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儿洗净皮肤,去除污垢和残留物。
5. 观察患儿的反应:光疗治疗可能引起患儿的不适或反应,如疼痛、皮肤瘙痒、红肿等。
护理
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儿的症状和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不适。
6. 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光疗治疗对儿童来说可能是一种不适应的新经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
儿充分的心理支持,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帮助他们减轻紧张和焦虑,增强治疗的效果。
7. 注意光疗后的护理:光疗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护理,如擦拭患儿的皮肤、保湿、避免病人暴露在紫外线下等,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
同时,及时清洗和消毒光疗设备,确保下一位患儿的安全。
早产儿光疗标准
早产儿光疗是指对早产儿进行光线照射,以促进视网膜成熟度,避免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
以下是早产儿光疗的标准:
1. 光疗时间:一般选择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较轻时进行,通常建议在早产儿出生后的第 2 周开始进行光疗。
2. 光疗方式:一般采用蓝光光疗,即将早产儿置于特殊的蓝光光灯下,波长为 420-470 纳米的蓝光可以有效地刺激视网膜,促进视网膜成熟度。
3. 光疗强度:光疗时需要保证光线不会直射到早产儿的眼部,因此需要用窗帘或其他方式遮挡住其他方向的光源,以保证光线的强度及清晰度。
4. 光疗标准:光疗的标准包括:光线强度适当、蓝光波长正确、光疗时间适宜、监测视网膜发展情况等。
光疗时需要定期监测早产儿的视网膜发展情况,一旦发现视网膜病变加重,需要立即停止光疗。
早产儿光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早产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光疗方式及标准。
【摘要】人类正常妊娠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至分娩结束,共计40周,孕周<37周(即259天)出生的新生儿均称为早产儿,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体重均较低,不管其孕周长短,出生体重<2 500 g的婴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关键词】早产儿光疗护理管理早产儿各系统均未发育成熟,其中因葡萄糖醛酰转移酶不足,胆红素结合和排泄功能差,容易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3~5天出现,黄疸较重,血清胆红素<15 mg/dl,消退也慢,可延长至3~4周;病理性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4周,或退而复现,血清胆红素>15 mg/dl。
治疗上可遵医嘱适当静脉滴注白蛋白,当血清胆红素浓度接近171 μmol/l(10 mg/dl)时有引发核黄疸的危险,应及早采取措施,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尽早光疗(又称蓝光治疗)。
蓝光治疗是加速氧化分解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使其分解为胆绿素和双吡咯排入胆汁及尿液中,排出体外,而且不易弥散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光疗副作用很少,在照射前应注意补充水分及适当补充核黄素,预防因蓝光使核黄素分解过快而引起核黄素缺少。
但如患儿肝功能异常或直接胆红素超过68.4 μmol/l禁止光疗,防止青铜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惠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早产儿290例,胎龄29~36周,出生体重最小1 100 g,最大2 470 g,均出现轻-中度皮肤黄染,未出现重度黄染,皮肤黄染出现时间24 h~5天,平均3天,经检验均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在进行蓝光照射时加强其护理,效果显著,其中5例皮肤出现少许皮疹,结束光疗后均消退,其余285例均无光疗不良反应,照射时间累计在12~72 h,无一例出现胆红素脑病。
2 护理2.1 蓝光治疗前的准备(1)告知患儿家长实施光疗的目的及必要性,室温在22 ℃~28 ℃,湿度55%~65%,检查蓝光箱各仪表是否正常。
禁止在箱内及箱上放杂物以免遮挡光线和影响散热。
箱内水箱加水至1/2或2/3满。
患儿光疗的注意事项在生活中许多的患儿需要光疗的方法来治病,但是有些父母没有给患儿做好准备,千万不要没有去做准备就给患儿来做光疗。
那样将会带来你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还是那种很不容易去解决的麻烦,给患儿做光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皮肤的卫生,还要注意光疗的频率,以免出现患儿不适应的状况。
患儿光疗的注意事项1、光疗裸露皮肤面积越大,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用黑布遮住双眼防止视网膜损伤,用尿布遮盖防止生殖器功能损伤。
2、注意保持适宜箱温和湿度,避免脱水的发生。
3、需动态监测血胆红素含量,至少每12~24小时监测1次。
4、每次照射后均应记录,超过2000小时后应更换新灯管。
患儿光疗的护理措施有什么1、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每日液体入量应增加15%~20%,并应监测尿量,保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每2次喂奶期间给水一次,不能口服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2、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的变化,有无发红或皮疹出现。
观察患儿大小便的颜色、性状、次数、量。
保持臀部皮肤清洁、整理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或尿裤。
3、单面光疗时,每2~4h翻身一次,可采用仰卧、侧卧、俯卧位置,双面光疗时,可不翻身,应注意观察骨突出局部受压情况,并给予积极的处理,防止皮肤受损。
4、每2h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腹泻、呕吐、惊厥的现象发生,并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在这里父母都应该掌握患儿光疗的注意事项和患儿光疗的护理措施,不要随便的去给患儿做光疗,应该给患儿做好充足的准备,等患儿做完光疗应该好好的去给患儿做护理,做护理的时候千万马虎,要多看一些关于患儿光疗的注意事项和患儿的光疗护理的书籍,要多去询问关于这方面的医生。
光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比较快速、安全、有效的一种方式,光疗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等,所以新生儿光疗时要从这几个方面加强护理。
首先,要监测体温,因为光疗箱内温度容易偏高,造成孩子发热,如果发现孩子体温大于37℃,建议暂停光疗,物理降温后再进行治疗。
其次,因为光疗是排黄的过程,所以孩子容易出现腹泻,如果出现大便偏稀,可以给予口服肠道益生菌缓解症状。
至于皮疹和青铜症,一般停止光疗后就会自然消失。
由于光疗的过程中温度偏高,孩子皮肤暴露面积较大,所以容易出现出入量不平衡,这时一定要监测孩子的尿量,如果尿量偏少,可以在两顿奶之间适当增加温水。
早产儿光疗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9-12T10:30:48.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4期供作者:郭彩红[导读] 早产儿高胆病情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威胁患儿的生命及健康。
郭彩红(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巢湖 2380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39-01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入住我院新生儿科,且医嘱需光疗的早产儿。
所有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值>205μmol/L,均符合光疗指征。
将光疗患儿按光疗医嘱先后顺序一对一随机分为A、B两组,加以对照研究。
1.2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67人次,其中男41人次,女26人次,入院时平均胎龄32.3周,平均日龄2.25天。
1.3 研究方法本组患儿采用双面蓝光箱进行治疗,将光疗患儿按光疗医嘱先后顺序一对一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间断光疗,即光疗4小时,出箱休整2小时,B组给予连续光疗,严格按医嘱时间连续光疗8-24小时。
详细记录光疗前后患儿的症状体征,记录光疗前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研究步骤将本科需要光疗的早产儿按光疗医嘱先后顺序一对一分为A、B两组。
两组患儿的药物常规治疗相同,根据早产儿出生的日龄、体重均采用抗感染、输A、B血浆及白蛋白等治疗。
喂养均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适当补充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乳等静脉营养和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其中A组患儿采取光疗4小时,间隔2小时,直至达到医嘱的总光疗时间;B组患儿按医嘱时间连续光疗。
光疗过程及前后做好护理记录,重点记录患儿的精神状况和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
光疗前后抽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值。
1.5统计分析应用Excel软件,描述统计对光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进行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平均值的成对二样本分析。
蓝光疗法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日龄、体重、黄疸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胆红素结果。
2.观察患儿精神反应状况,生命体征。
3.检查光疗箱性能是否完好,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护理措施】
1.核对患儿姓名、床号及腕带。
2.接通电源,检查灯管亮度,使箱内温度升至患儿适中温度,相对湿度在55%~65%,冬季温度保持在30℃,夏季温度在28℃,保持室温在25~27℃。
3.患儿全身裸露,禁止在皮肤上涂粉和油类,剪短指甲。
遮盖会阴,佩戴遮光眼罩。
抱入预热好的光疗箱中。
取合适体位。
如单面疗法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
可以仰卧、侧卧、俯卧,交替更换。
要有专人巡视。
4.密切观察病情
(1)患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四肢肌张力有无变化及黄疸进展程度,大小便颜色、性状,有无呕吐以及全身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
(2)如有烦躁、嗜睡、高热、皮疹、呕吐、拒奶、腹泻及脱水等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妥善处理。
(3)监测体温和温箱,每小时测体温1次或根据病情体温状况随时测量,使体温维持在36~37℃。
(4)根据体温调节箱温,如体温超过37.8℃或低于35℃,要暂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正常后再继续光疗。
(5)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大便次数及尿量。
5.出箱前将衣服预热,再给患儿穿好,切断电源,除去眼罩,抱回病房做好记录。
6.光疗结束后温箱进行终末消毒。
新生儿光疗法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黄染程度,胆红素的结果。
2、评估患儿精神状态、生命体征,观察皮肤是否完整。
二、护理措施
1、检查灯管有效期,保持灯管及反射板的清洁,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2、测量生命体征,戴护眼罩,系好尿布,裸体置于光疗箱中。
3、每 4 小时测生命体征一次。
根据医嘱决定总疗程的时间。
4、蓝光治疗过程中,定时观察护眼罩、尿布有无脱落。
结束后,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眼部感染情况。
5、保证足够液体摄入,2 次喂奶期间可喂水 1 次,不能经口喂
养者要保证静脉输液量。
6、若单面光照,每 4 小时更换体位 1 次;双面光照可以不翻身,但要注意骨突处皮肤受压情况并给以积极处理。
消退程度、胆红素
变化。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黄疸。
(3)有无呕吐与大小便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如解深绿色稀便,泡沫多,小便深黄时,属于正常反应,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
(4)皮肤有无皮疹和颜色改变。
(5)患儿的精神状态等。
三、健康指导要点
向家属解释光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光疗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出现眼罩脱落。
2、注意观察光疗副作用。
3、注意灯管使用时间,超时应更换灯管。
4、光疗前后及期间要严密观察胆红素变化,以决定是否继续光疗。
新生儿保暖制度1.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
2.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应达到28℃以上,湿度55%~65%。
对患者常规测体温1次/4h。
3.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
4.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体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5.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内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丢失散热。
6.出温箱应遵照医嘱,患儿出温箱后应加强保暖处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防止感冒。
.钙剂等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1、输入钙剂尽量新建静脉通道,用对组织刺激小的液体进行穿刺(如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
2、穿刺过程严格无菌操作,要求护士穿刺技术熟练,选择较粗,直的血管,尽量采取四肢静脉滴注,避免在头皮部穿刺,以免渗出后局部毛囊损伤;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钙剂外渗的发生。
输钙前先抽回血,确定静脉通畅后输入,输液完毕后加少许0.9%氯化钠溶液冲洗针头,拔针后应按压穿刺点3~5 min,以免钙剂漏出血管外。
3、严格控制输入速度,使用微量泵控制速度,严格遵照医嘱。
4、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
5、监测心率,低于80次时立即报告医生或停止输入外渗处理措施评估损伤程度:1、2度损伤24 h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外敷。
3度损伤可给予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输液过程中加强巡回。
2、选择合适的血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熟悉药物性质,合理掌握药物输入速度4、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予相应处理、尽力将损伤减到最低,减少医患纠纷。
新生儿误吸应急预案1、患儿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叩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通知主管医师,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工作2、及时清理口腔痰液、呕吐物等。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早产儿黄疸治疗和光疗监护背景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新生儿科中。
早产儿黄疸的治疗和光疗监护是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早产儿黄疸的治疗和光疗监护。
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早产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代谢紊乱导致的。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需要给予早产儿黄疸的治疗,以防止黄疸加重和引起其他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黄疸指数护士应定期监测早产儿的黄疸指数,以了解黄疸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黄疸指数是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获得。
2. 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营养对于早产儿黄疸的治疗非常重要。
护士要确保早产儿获得足够的母乳或人工奶粉喂养,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同时,护士还需密切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和体格发育情况。
3. 促进胆红素排泄护士可以通过促进早产儿的排尿和排便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护士可以采用按摩、保持室温适宜等方法,帮助早产儿顺利排便和排尿,从而减少胆红素的积累。
4. 给予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早产儿黄疸病例中,护士可能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治疗早产儿黄疸的药物包括光敏剂、胆红素结合剂等。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准确给予药物,并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反应。
光疗监护光疗是治疗早产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之一。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需要负责光疗的监护工作,确保早产儿的安全和疗效。
在光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确保光疗设备正常运行护士需要确保光疗设备正常运行,光源的亮度和距离符合规定标准。
护士可以定期检查光疗设备,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
2. 确保早产儿的安全和舒适光疗对早产儿的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护士需要保持早产儿的光疗区域干燥清洁,定期更换婴儿纸尿布和衣物。
同时,护士还需确保早产儿在光疗期间保持舒适,并注意早产儿的体温调节。
3. 监测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护士需要定期监测光疗的治疗效果,包括黄疸指数的变化。
同时,护士还需密切关注早产儿是否出现光疗相关的并发症,如过热、脱水等。
新生儿光照疗法的护理一、新生儿光照疗法太阳光照对降低孩子黄疸有好处,应用光疗(phototherapy)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早是在1958年由英国Cremer及其同事提出。
之后这一治疗被用于降低TSB水平,以及“预防”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
随着Rh免疫球蛋白预防母亲的同族免疫反应和光疗的应用,健康足月儿换血的需要显著降低。
如今光疗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治疗。
(一)光疗的指征光疗是高胆红素血症最普通的治疗,不仅可有效地降低胆红素并阻止进一步的上升,并能减少换血的需要,光疗也可减少超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的损伤。
虽然光疗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治疗,但是应用光疗的标准方法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图17-6-1).各种原因所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均可进行光疗,除应根据监测的胆红素浓度外,黄疸出现的时间及患儿的出生体重及临床症状是光疗指征的评估因素(表17-6-1,表17-6-2)otXZ出生 础小时72小吋 ftAz 表17-6-1健康足月儿光疗血清总爬红素水平Mmol/L (mg/dl )时齡(h )24-4S 4S-72 >72 总胞红索^256.5(15) ^207.8(18) ^342(20)表1762早产儿光疗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体繭仗》健薙儿P-IIHJ I/L TnK./(il戲危儿' <|XHID 1/L5 m^/dl <1000 85.5^119.7 5~768.4-102.6 4石 1301-1500 119,7^371 7^L0102.6-136.8 L5014000 171^205.2 10-12136.8^171 S~10 2001-^25(*0 205,2-256.5 12-15171-205.2 10^12 >2500 2fi6.5^30R I5~lK 205.2-256 12-15电烏危儿:園产期窒息、隈中韋,呼阪窘迫综合徒、周诚股血疝「、低蛋E 1血症(二)光疗的方法光疗通过光的能量来改变川红素的形状和结构,将胆红素转换为光胆红素结构异构体。